預告 ▍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12月26日《品味四講》開始報名

2021-02-27 名師樓

生活的美學是一種尊重,生活的美學是對過去舊有延續下來的秩序有一種尊重。

——蔣勳

在《品味四講》中,蔣勳老師首次提出生活美學的概念。12月26日,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品味四講》,邀您一起從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格。


蔣勳,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著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 《品味四講》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目錄

序言

生活美學的起點

【壹 食之美】

認識美的重要開始:吃

口中的滋味,美好的記憶

酸甜苦辣的豐美人生

料理一道生命的菜餚

【貳 衣之美】

身體與服裝

創出獨特的服裝美學

珍惜美好物質

【叄 住之美】

把「房子」變成「家」

居住美學與人文品位

保存小鎮文化

【肆 行之美】

合乎美學規則的「移動」

快感≠美感

快與慢平衡的生命


【時間】:

2015年12月26日(周六)

14:30~17:30

【地點】:

福州市工業路333號名師樓

【停車】:

名師樓小廣場共有50個學員免費車位,停車是非常方便的。

◎ 希望報名的朋友們先拜讀蔣勳老師《品味四講》散文集,若您對蔣勳的其他作品有所感悟,也歡迎報名參加。

長按識別二維碼「參加報名」哦~


精彩書摘

把一樣東西做好

我經常跟朋友說,「吃到飽」絕對不合乎生活美學,應該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緻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飽」作為飲食的唯一目的。

我提過對新竹最深的記憶是城隍廟,因為那邊的米粉、那邊的貢丸,我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看來簡單的米粉,你會體認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處理,從質感、咬勁、QQ的感覺,你馬上會知道這是新竹最好的米粉,而且就是某一家的產品,別家都做不到。好吃的貢丸是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個方向攪拌打出來的,所以裡面非常緊,不好吃的貢丸咬下去松泡泡的,沒有緊的質感,也不會看到肉丸肉裡是朝一個方向在旋轉。


我們會尊敬把一碗好吃的貢丸湯端到面前的這個人,他在這個社會裡有一個被我尊敬的地位,因為他把一個東西做好了。生活美學裡,各行各業的人都會被尊敬,因為他把米粉做好了,他把貢丸做好了,他不是一個空口說白話、講一大堆空洞理論,而最後踏實的事情都做不好的人。

所以我會覺得,我不一定尊重這個社會裡面做大官的人、有權力的人,或者有財富的人,但我尊敬每一個對他自己的專業認真的人。一個總統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一個賣貢丸的人也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他們在生活美學上是平等的。

所以生活美學其實是呼喚我們對於人最基本的一個尊重,回來做自己,回來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懷念新竹的城隍廟,懷念那裡某一家的貢丸和米粉,是因為這些人也許把他們的一生,甚至好幾代的專業經驗,都變成食物裡的一種美感。這就是我們要特別強調的,人類文明裡一些從傳統經驗留下來的最美的品質,不應該因為工業快速的量產就全部消失了。


第一期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參加「12月26日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 《品味四講》」。

↓↓↓

相關焦點

  • 蔣勳美學福州讀書會第十一期 ▍《惠琳講述:你不知道的蔣勳與臺灣藝文16年》11月20日預告,現在報名!
    那個被我們公認的文藝臺灣有著怎樣的人文傳統與美學觀念,臺灣與蔣勳老師又有著什麼樣的情結與緣分? 11月20日,蔣勳美學福州讀書會第十一期,一場和美學的相遇。一起聽惠琳說說與蔣勳老師16年的「追美」之路,一起談談美學教育與社會。
  • 公開課 ▍臺灣黃鴻文老師《古琴流派的現代意義》4月26日預告,現在報名!
    日預告現在報名古琴不僅僅是一個樂器它是一種符號代表著中華上古之音東方音樂的審美逸趣甚至是中國人的思維哲學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古琴流派呈現出不盡相同的藝術風格。4月26日,名師樓古琴公開課《古琴流派的現代意義》,聽黃鴻文老師講述古琴流派的現代意義,感悟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公開課上還會有海峽兩岸古琴愛好者的雅集哦~
  • 蔣勳《品味四講》,這樣的排名也是令人服氣的
    人們常說衣食住行,對「衣食住行」這四個字,吃貨們常常會發出靈魂的拷問,最重要的排最前面行嗎?蔣勳的《品味四講》說,行。食衣住行,這樣說似乎不大順口,沒辦法,衣食住行這樣說得習慣了。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蔣勳,在他的《品味四講》中,也是說「食衣住行」,而不是常說的「衣食住行」;內容也是按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的先後排列的。按必要性來排,「食衣住行」還真是這樣的順序。行——平時忙忙碌碌趕時間,恨不得有「瞬移」大法,誰特麼地想開個豪車?
  • 報名參加學習 ▍【創想課堂 • 手機攝影】第七期5月21日開課通知
    報名須知【學習費用】690元/位(含基礎材料、茶歇)【時間】2016年5月21日開課,需要學習者留出一個月四次的周末時間;戶外採風時間另定,看天氣情況。課程共5課次,每課次2~3小時。【報名方式】1.請提前聯繫名師樓課堂助理小榕(mingshilou-tree)微信報名:「手機攝影07+姓名+職業+手機號」;2.報名截止至2016年5月19日,以收到學習費用為準。【學費帳戶】1. 可直接微信支付2.
  • 沙龍 ▍《時代的聆聽與訴說》自由攝影撰稿人張超暉攝影分享會 11月27日預告
    11月27日(周五),相約【名師樓·沙龍】,在黑白與彩色的影像裡,走進前戰地記者的行旅記憶,在光影故事的穿梭中,捕捉對世界的獨特觀察與思想表達。1. 沙龍主題自由攝影撰稿人·時代的聆聽與訴說2. 主講嘉賓張超暉
  • 看電影 ▍《刺客聶隱娘》與候氏美學
    從《海上花》《好男好女》《南國再見,南國》《紅氣球》《最好的時光》《千禧曼波》,再到最新的《刺客聶隱娘》,她是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侯氏美學」的開創及實現者。▲《海上花》劇照她早年留美,開始接觸劇場事務從事歌劇、百老匯劇場服裝設計,從1994年開始,投入侯孝賢導演電影的美術指導及服裝設計工作,與侯孝賢合作超過二十年。
  • 食單之蔣勳《品味四講》:品味生命裡的佳餚
    蔣勳《品味四講》告訴我們,美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食衣住行中。吃,是認識美的重要開始;吃,是人生眾多的美好回憶;吃,是享受酸甜苦辣的豐美人生;吃,是品味料理生命菜餚的滋味。一個人吃過的食物,藏著他走過的路:在書中,仿佛看到小時候的蔣勳吃著稀飯,拌上豬油和醬油,或者白砂糖,吃得有滋有味;喜歡吃媽媽做的空心菜,葉子用大蒜炒,菜莖用醋熘來做。長大後,去歐洲留學,得到免費的雞腳,做出美味來。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12月「花現」生活美學之旅報名中
    臺北—臺中—南投2017年12月3日(日)~12月9日(六) 七天六晚林懷民介紹,《關於島嶼》由蔣勳朗誦楊牧、劉克襄等當代作家描繪島嶼的文字,這些描繪臺灣山川、河流、動物、植物、地名的漢字,逐漸拆解、堆積、流淌,宛若星河,匯成舞臺的天幕。
  • 蔣勳 ▍四月的桐花季
    我在書裡曾經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我在桐花樹下散步,有一位媽媽也帶著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在那裡。小男孩在地上玩,媽媽在比較遠的位置跟別人聊天。過了一會兒媽媽就聽到小男孩「媽媽媽媽」這樣的喊聲。好像急的不得了,不知道怎麼辦。媽媽就看他,小男孩就「媽媽!媽媽!」。就這樣,一直重複。小男孩似乎著急的講不出話來。
  • 《美的沉思》美學領路人蔣勳經典之作
    蔣勳先生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注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布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遇見蔣勳:人生是一場旅行,這是最美的一段|臺灣文化美學遊
    那麼,你是我們要尋找的人我想邀你一起踏上去臺灣的旅途,去細細品味她無盡的風情。那些因山水、氣候、生活習慣不同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世情認知和人生哲學,也將在我們人文大師的講解中,藝術與美學大師演繹中,一餐一飯品味中,一坐一行的旅程中,慢慢呈現。
  • 藝宴美學 蔣勳:用美拯救社會
    ____蔣勳西方常講品味,中國古代也常講品味,我愈來愈發現這種東西跟專業有很嚴重的斷裂。為什麼我要離開大學,我忽然很想做的一件事是社會大眾的美的教育?如果這一部分沒有做,我們有再多的畫家、音樂家、建築家,其實是沒有用的。我們專業的藝術家絕對不會比西方少,可是我們的城市是著名的醜。
  • 開在鄰居家的讀書會
    2020年12月31日,寒潮來襲的歲末,滿城沉浸在辭舊迎新的興奮中,城市夜格外熱鬧,每個人都在尋找適合自己的跨年方式。南城黃金花園的一個普通單元房裡,一群孩子在家長的陪伴下,正在進行一場讀書會。這個始於去年暑假的家庭閱讀互助組織,半年來已經舉行了十幾場活動,共讀了十幾本書。孩子們對於這個開在小區鄰居家的讀書會,覺得像串門一樣,親切且好玩。
  • 手機攝影第十四期連捷老師9月1日開課,現在報名!
    不知不覺間,手機攝影課程十四期已經到來了。每一期的開始,總有學員會問我這樣的問題。是呀,手機攝影是什麼?我們為什麼需要手機攝影?怎樣,才能拍到更好的手機攝影作品?尋找這些問題答案,對我來說仍然是個需要不斷踐行的旅程。
  • 蔣勳《孤獨六講》| 「安住當下,守好內心」,是我們修煉一生的功課
    很多人知道蔣勳,都是從他的聲音開始的,從他開始講《紅樓夢》開始。
  • 「還要見蔣勳?不不,我已經很滿意啦!」
    還可能,面對面美學大師蔣勳或林懷民哦~不過看了下面的行程,你一定會像傅園慧般的開森,「我真的已經很滿意啦!」^_^接下來我們細細品味,臺灣有哪些獨特的美好等著我們?漫步西門町,平溪鐵道行,小確幸的尋寶之行還可能與美學大師蔣勳或林懷民面對面交流頂級美學丨臺灣法藍瓷—傳統工藝走向國際精品(9月27日 @臺北) 我們將走進臺灣著名的法藍瓷的母公司—海暢集團,它成立於2001年,是世界最大的禮品代工商之一
  • 蔣勳: 平凡中的信仰——街頭小食裡的生活美學
    我們一直說品味,談到生活美學,最重要的是品味,西方叫Taste,我們發現「品」、「味」都是在講味覺,Taste也是講味覺、講吃。所以我覺得「吃」真的是人類認識美的一個最重要的開始。如果吃得粗糙、吃得亂七八糟,其他的美大概也很難講究了。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去參觀畫廊、聽音樂會、看表演就已經有美了,我覺得美還是要回到生活基本面,真切講究一下自己的吃。
  • 《蔣勳日曆2021》分享會:告別2020,祈願2021|直播預告
    9月28日19:00,《蔣勳日曆2021》讀者互動分享會即將啟程!!!2020庚子年,一場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秩序,驚慌、恐懼,與親愛者訣別,或許我們對捨得與捨不得有更多一點領悟。9月28日19:00,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京東圖書,邀請暢銷書作家 安意如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 化城為廣大讀者帶來一場文化直播盛宴!屆時,我們會隨機與廣大讀者電話連線,被連線的幸運讀者可以參與直播現場的砸金蛋環節,有機會獲得多種圖書禮包!
  • 蔣勳美學作品盤點
    在大陸,蔣勳受熱捧的程度也不亞於臺灣,被讀者奉為「美學大師」「美的布道者」「美學領路人」。 蔣勳先生著作等身,尤以美學作品見長。他的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 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蔣勳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幾部美學作品,看看蔣勳筆下的美究竟是什麼樣子。
  • 蔣勳 食的生活美學:慢食的藝術
    我們一直說品味,談到生活美學,最重要的是品味,西方叫Taste,我們發現「品」、「味」都是在講味覺,Taste也是講味覺、講吃。所以我覺得「吃」真的是人類認識美的一個最重要的開始。如果吃得粗糙、吃得亂七八糟,其他的美大概也很難講究了。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去參觀畫廊、聽音樂會、看表演就已經有美了,我覺得美還是要回到生活基本面,真切講究一下自己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