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美學是一種尊重,生活的美學是對過去舊有延續下來的秩序有一種尊重。
——蔣勳
在《品味四講》中,蔣勳老師首次提出生活美學的概念。12月26日,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品味四講》,邀您一起從食、衣、住、行方面重新審視「美」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風格。
蔣勳,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福建長樂人。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著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
▲ 《品味四講》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目錄
序言
生活美學的起點
【壹 食之美】
認識美的重要開始:吃
口中的滋味,美好的記憶
酸甜苦辣的豐美人生
料理一道生命的菜餚
【貳 衣之美】
身體與服裝
創出獨特的服裝美學
珍惜美好物質
【叄 住之美】
把「房子」變成「家」
居住美學與人文品位
保存小鎮文化
【肆 行之美】
合乎美學規則的「移動」
快感≠美感
快與慢平衡的生命
【時間】:
2015年12月26日(周六)
14:30~17:30
【地點】:
福州市工業路333號名師樓
【停車】:
名師樓小廣場共有50個學員免費車位,停車是非常方便的。
◎ 希望報名的朋友們先拜讀蔣勳老師《品味四講》散文集,若您對蔣勳的其他作品有所感悟,也歡迎報名參加。
長按識別二維碼「參加報名」哦~
◎ 精彩書摘
把一樣東西做好
我經常跟朋友說,「吃到飽」絕對不合乎生活美學,應該是有所品味地去吃,很精緻地去吃,不要把「吃到飽」作為飲食的唯一目的。
我提過對新竹最深的記憶是城隍廟,因為那邊的米粉、那邊的貢丸,我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看來簡單的米粉,你會體認到其中有不同的手工處理,從質感、咬勁、QQ的感覺,你馬上會知道這是新竹最好的米粉,而且就是某一家的產品,別家都做不到。好吃的貢丸是用非常好的瘦肉朝同一個方向攪拌打出來的,所以裡面非常緊,不好吃的貢丸咬下去松泡泡的,沒有緊的質感,也不會看到肉丸肉裡是朝一個方向在旋轉。
我們會尊敬把一碗好吃的貢丸湯端到面前的這個人,他在這個社會裡有一個被我尊敬的地位,因為他把一個東西做好了。生活美學裡,各行各業的人都會被尊敬,因為他把米粉做好了,他把貢丸做好了,他不是一個空口說白話、講一大堆空洞理論,而最後踏實的事情都做不好的人。
所以我會覺得,我不一定尊重這個社會裡面做大官的人、有權力的人,或者有財富的人,但我尊敬每一個對他自己的專業認真的人。一個總統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一個賣貢丸的人也可以對他的專業認真,他們在生活美學上是平等的。
所以生活美學其實是呼喚我們對於人最基本的一個尊重,回來做自己,回來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懷念新竹的城隍廟,懷念那裡某一家的貢丸和米粉,是因為這些人也許把他們的一生,甚至好幾代的專業經驗,都變成食物裡的一種美感。這就是我們要特別強調的,人類文明裡一些從傳統經驗留下來的最美的品質,不應該因為工業快速的量產就全部消失了。
◎ 第一期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回顧
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參加「12月26日蔣勳美學福州粉絲團讀書會第二期 《品味四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