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上34人都答錯

2020-12-22 奈落瑾夢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裡面不能割捨的一部分。時至今日,歷史中的許多經典古詩詞已經是當代學生們必須背誦、必須掌握的內容了。這是因為人們希望學生能夠從這些經典古詩詞中學習到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以及偉人的思想,從而能夠引導學生們積極地生活和學習。

而談及詩詞,則一定有「詩仙」李白的登場。李白這位詩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浪漫主義詩人,一生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有著《望廬山瀑布》、《將進酒》等諸多天下人熟知的作品。而正是這位詩仙的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卻難倒了詩詞大會的34人

「我輩豈是蓬蒿人」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所描繪的正是李白接到唐玄宗的入京詔書後自己興高採烈的樣子,又通過這首詩述說了自己受賞識的得意心情。在古代的很多時候,文人們唯一的訴求就是做官報效祖國,李白當然也不例外。

在李白年少時他就有著非常遠大的抱負,他立志要輔佐君王,幫助國家越變越好。懷抱著這樣的念頭,從李白24歲開始,他就離開家鄉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了。可是李白雖有一腔熱血,卻始終沒有受到帝王的賞識,直到42歲之前都一直沒有機會實現理想,鬱郁不得志

而到了李白42歲那年,他終於收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詔書,唐玄宗召他入京了。而李白一看這份詔書,欣喜若狂,作為胸懷大志的男人,看到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那份激動的心情自然完全抑制不住,於是揮毫潑墨作詩一首,也就有了那句聞名遐邇的「我輩豈是蓬蒿人」了。

李白的全詩都在描寫自己的內心情感,還化用了典故,將自己比作那晚年得志的朱買臣,又說自己恨不得早點入京,能夠早一步施展自己的才華,那份得意急切的樣子躍然紙上。而全詩最高潮的部分,也因之前的鋪墊順利展現出李白當時心滿意足,即將一飛沖天的豪情壯志

詩詞大會34人答錯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這是一個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應運而生的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會有評委,選手等人通過比賽的形式,幫助人們重溫經典詩詞,感受詩詞魅力。

而就有這麼一期考到了李白那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這句詩詞極為經典,因而詩詞大會將其作為了考題。當時詩詞大會出了一道單選題,提及對「蓬蒿人」這個詞的理解。在當時,節目組一共準備了三個選項,分別是A選項:俗語罵人的話,B選項:貧居之人,所居荒野之處多蓬蒿,和C選項:攀龍附鳳的人。正確答案則是B選項,另外兩個選項則都是錯誤的。

在那時,雖然臺上的選手成功選出了正確選項,答對了這道題,然而臺下的百人團中,卻有整整34個人答錯了,選擇了其他答案,而這34個人又大多選擇了第三個答案。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在當今社會,得以流傳下來的詩詞眾多,而在這些詩詞當中有這麼一類詩詞,是人們從小接觸到大的。那就是述說自己不得志,諷刺官場上那些陰險小人的詩詞。這些詩詞多被劃入學校的語文課本中,可以說是人們最熟悉的一類詩詞了。

將這些詩詞教給學生的本意是希望學生們能夠透過這些品行高潔、出淤泥而不染卻不得志的詩人們創作的詩詞中,領悟到做人應當像他們那樣,做一個保持本心,善良透徹的人。然而在詩詞大會的現場,這一用心良苦就成為了造成34個人錯誤的來源了。

眾所周知,李白是一位仕途不得志的詩人,而人們也都知道,李白品格高尚,是個能夠寫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不畏強權的人。因而,這34個人誤解了李白的這句詩詞,誤以為這個「蓬蒿人」指的是官場上其他的人,這才選擇了其他的選項。

「俗人」李白

在公布了正確答案後,節目中的康震老師對「蓬蒿人」以及李白都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這期間,他對李白有一個評價:「不免也有一些俗人的氣息。」

李白的詩是壯闊而又兼具浪漫情懷的,但也不可否認,李白確實存在著俗人之氣, 李白不像陶淵明那樣灑脫地放懷田園山水之間,他對名利的追求不免讓李白沾染了這樣「俗人的氣息」。可是,毫無疑問,李白確實是站在唐詩之巔

雖然李白是詩仙,但是李白的性格並不完美,他的思想就像常人一樣,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賞識,出人頭地。可有一點,那就是李白他足夠真實,他非常的坦誠直率,這正是李白獨一無二的魅力所在。

李白他不會遮遮掩掩,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卻不受賞識的時候他會直接作詩抒發自己鬱悶的情感,而在自己被傳喚入京的時候也沒有絲毫遮掩,直接寫明自己的得意與興奮。而這份開闊、率直的性格,也就造就了李白自己的魅力。

事實上人們可以從古詩詞汲取發展的智慧,古詩詞陶冶了中國人的情操,從古詩詞當中,人們可以看到古人們的胸襟和豪情。這裡面所蘊含的智慧正是後人們所求的。

在現實生活裡,其實也有不少「懷才不遇」的人,而有的人可能會因為這而消沉,消極地對待世界,結果終生都鬱悶失落。這種時候詩詞就能幫助人們面對這樣的境況,從而屢敗屢戰,讓人有勇氣認真做好自己應該完成的每一份工作。

實際上李白的詩詞就有著這樣的作用,李白為人心胸曠達,所作下的詩詞多蘊含著大氣,他固然有世俗的一面,但又有著清高傲岸的一面,他的自由灑脫,他的理想抱負,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對人們有著深刻的影響。這樣真實偉大的,才讓眾人喜愛,讓眾人受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什麼人?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題如下:李白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對「蓬蒿人」的理解正確的是?大家請看下圖:答案選B個。這道題臺上的選手是答對了的,但百人團卻有34人答錯了。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什麼意思?詩詞大會34人答錯
    很多人都表示這部片子拍得很好,不過也有一些人對這部紀錄片的名字產生了爭議,把杜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那麼把「詩仙」李白置於何地呢?難道是瞧不起李太白?其實這些都是一些趣談,BBC之所以選擇以杜甫為主人公都是有道理的,因為從內容可以明顯感受到杜甫的家國情懷和普世善良,而相比之下,李白則是一個顯得比較自我的人。
  • 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因為與詩聖相比,李白一直是一個更自我的人,而不是一個杜甫、範仲淹式的完人。為了證明這一點,咱們就來說一說詩詞大會上的一道題,這道題就是與我們上面所說的那首詩有關。這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誰?為何這麼多人答錯?
  • 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是何意?詩詞大會題錯了,專家鬧笑話
    偶爾也會看會兒電視,上一次看詩詞大會還是一年多前。自從多年前於丹等人「黃」了之後,我認為從電視上學的東西終究了了,不如自己認真讀書來得踏踏實實,可靠。 無可否認,詩詞大會立意、包裝都很好,值得稱讚。但有些細節,實在無法推敲,就像紙糊的,一推就倒。
  • 「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什麼意思?
    很多人都表示這部片子拍得很好,不過也有一些人對這部紀錄片的名字產生了爭議,把杜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那麼把「詩仙」李白置於何地呢?難道是瞧不起李太白?其實這些都是一些趣談,BBC之所以選擇以杜甫為主人公都是有道理的,因為從內容可以明顯感受到杜甫的家國情懷和普世善良,而相比之下,李白則是一個顯得比較自我的人。
  • 李白詩「我輩豈是蓬蒿人」中,蓬蒿人是貶義詞嗎?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麼人?是貶義嗎?李白詩句「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指的是什麼人?是貶義詞嗎?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蓬蒿之間,可以理解為荒野偏僻之處。又有簡陋的房屋被稱為蓬蒿廬:,如魏晉詩人阮籍的《詠懷 44》中寫到 :河上有丈人,緯蕭棄明珠。甘彼藜藿食,樂是蓬蒿廬。
  • 網紅教授點評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這首詩是李白中年時寫的,大家且看詩的內容:《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首詩是李白40多歲時寫的,當時身在南陵的他接到了朝廷的詔書,等了這麼多年,他終於等到了皇帝的召見。此時的李白,心裡自然是美得很。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人是什麼人?很多人都弄錯了
    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居然會有15人答錯
    每一期詩詞大會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些選手好歹也是挑選過的,為何經常會答錯一些挺小兒科的題目。其實作為一位一線教師,筆者倒是認為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
  • 北京蓬蒿人劇場
    「戲劇是自由的」這是蓬蒿劇場進門便映入眼帘的幾個字,它便是蓬蒿的靈魂宗旨。「蓬蒿」取自詩人李白的詩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蓬蒿人就是普通人,而對應蓬蒿的主旨,所表達的意義就是讓戲劇更自由親近每一個普通人,讓每個人都享受藝術的薰陶。
  • 我輩豈是蓬蒿人,年輕人就應逆流而上,逐夢千裡
    當然也不是否定這種愛情觀,但是我們也應該反思這個現象的背後是什麼原因。也許,是因為房價太高,自身經濟實力不允許嚮往愛情;也許,是因為愛情太苦,自身感情經歷不再渴望愛情;也許,是因為原因萬千,自身信心缺失不在提及愛情。可你知道嗎,愛情人的一生美好的回憶,你應該多一點自信,沒必要犧牲愛情,向現實的種種妥協。你可知現在的你早已面目全非,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笑容。
  • 李白被老婆嫌棄後,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難倒了中國詩詞大會34人
    李白我們都很熟悉,甚至不少人都能說出李白的經典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是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大家意思都明白嗎?不見得如此,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題難倒了34人,本來是李白被老婆嫌棄寫的詩,沒想到流傳至今。
  • 任我行:我輩豈是蓬蒿人 一遇風雲便化龍
    但是,就天地孤影任我行已經夠了,誰聽到這個名字都得感嘆一句:這人是長這麼大被打了多少次?但據小編估計,想欺負任我行這種梟雄怕是沒有那麼簡單,在他當上魔教教主後,人們更是都不敢隨意提及他的名字,一般都用「那個人」來稱呼,其威懾力可見一斑。任我行年輕時的事跡,在書中提及甚少,但是從隻言片語中我們可以推測得到,他靠自己高深的武學在高手如雲的魔教中能做到教主之位,難能可貴。
  • 一曲《蓬蒿人》唱哭導師陳粒,這個自貢娃兒唱歌太好聽!
    該節目由蕭敬騰、陳粒、王嘉爾擔任原創捕手,從百餘位優秀唱作人中挑選出40名「原創猛獸」。其中散人組合中的李鴻一和自貢娃兒朱芸霄,在節目中該組合憑藉一曲《蓬蒿人》吸了大波粉絲。(悄悄勒說,小編也是他勒粉絲)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細說李白最「狂」的詩句
    一說到詩詞,你肯定一下就能想到"詩仙"李白。詩詞,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珍寶之一,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詩為代表的漢族傳統詩歌,是一種可以闡述感情的表達工具。不同的詩詞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相同。今天就讓咱們一起走進李白老師的詩歌裡去,來探究探究關於"李白式狂妄"的詩句。
  • 我輩豈是蓬蒿人!NBA歷史第一中鋒?嗜血鯊魚or夢幻舞步or其他?
    ——陶潛人生苦短,職業球員的生涯更加短暫,他們把自己的青春韶華都倒入了NBA這條河流中,鑄就了輝煌耀眼的75年時光長河,在這條長河裡,有上古巨獸喬治麥肯獨步天下,有張伯倫橫行一世,有賈巴爾天勾無敵,有拉塞爾隻手遮天,有喬丹神靈降世,有「壞小子」軍團步步緊逼,有奧拉朱旺夢幻舞步,有馬龍斯託克頓絕技江湖,有黑曼巴科比創造神話,有詹姆斯霸道稱雄,有「死亡五小」引領風騷,更有當世群星閃耀。
  • 中國詩詞大會: 「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中長久是什麼意思? 91人都答錯了
    特別是央視出品的一些節目,像《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作為詩詞大國,中國古往今來流傳了非常多的好的詩詞,我們從小學到大,但還沒人敢說全部精通,可見其博大精深。  而《中國詩詞大會》是董卿主持,加上請到的很多文人學者教授老師加入其中,再加上參與其中的各行各業對詩詞喜愛的人,這檔節目做得非常深入人心,不管是對於小朋友、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很好的作用。
  • 詩詞大會考蘇軾「寂寞沙洲冷」,百人團34人答錯,這題出得有水平
    看了這麼多期詩詞大會,到底哪種題才是最有水平的呢?筆者個人覺得,首先題目不能只是考死記硬背;其次,它要讓我們對詩詞本身有更深的認識,只考一些常識就沒多大意思了;再次,考的詩詞不能太冷門,能在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中找到考點,才是最有意思的事。
  •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情如李白,也有失意時
    都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然,懷揣高興的事情,連走路都是輕快的。天寶元年,已經42歲的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李白一路小跑回家,激動地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 「蓬蒿屯」別解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外頭」的「山坳海沿子上」的氣象和物產,應為彼時山海關外遼西走廊的真實寫照。「都中」(今北京)和「南京」(昔江寧)不屬於虛構,「外頭」和「山坳海沿子」沒必要虛構。作為故事背景中非同尋常的「第三地點」——張愛玲著《紅樓夢魘》所稱榮寧兩府主要收入來源地,在《紅樓夢》中都有怎樣的呈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