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因絮果與宛宛類卿

2021-03-04 蔚藍的天空mxl

    宛宛類卿,出自影視劇《甄嬛傳》;蘭因絮果,來自影視劇《如懿傳》。

    兩部劇,我都曾痴狂地追過。事過經年,早已記不得眼角曾為之留下過多少唏噓感傷的熱淚,也記不得臉上曾因此泛起過多少溫馨甜蜜的笑容。如今思來,留在記憶最深處的,也只有「宛宛類卿」和「蘭因絮果」裡穿越劇情和時空的一聲嘆息。

    紅塵俗世,男歡女愛,多少故事,何嘗不是緣起「蘭因絮果」、「宛宛類卿」;多少故事,何嘗不是緣滅「蘭因絮果」、「宛宛類卿」?

    人生漫長,縱使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真情,也難敵世事無常。歲月悠悠,真情會老去,真情會轉移,真情會錯付。青櫻弘曆,一代帝後如此;凡俗男女,大抵也會如此。

    無論是《孔雀東南飛》裡的劉蘭芝和焦仲卿,《霸王別姬》裡的虞姬和項羽;還是《化蝶》裡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或多或少都中了「蘭因絮果」的咒。他們的愛情,都經歷過「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美好和甜蜜,也都翻越不過世俗無常的坎兒,終究成了人間悲劇。

    劉蘭芝、虞姬、祝英臺、朱麗葉和如懿,一生裡,終究還熱熱鬧鬧、竭盡全力地愛過,也曾擁有過獨屬於她們的溫暖時光。縱使結局相似,真愛的花朵終究是在他們的生命裡綻放過,哪怕短暫得像曇花一現。只是,擁有的時候,傾注越多,愛得越深;一旦失去,打擊越大,傷得越深,越無力自拔。所以,蘭芝赴了清池,虞姬和朱麗葉自刎,英臺化了蝶,如懿寂寞了斷。

    她們,都用最決絕的方式來彰顯一世情深,來豐富和續寫「蘭因絮果」。只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方式和結局,都過於凜冽,過於悲愴!

    如果說「蘭因絮果」是乾枯的玫瑰,至少還殘存了真愛的餘香。那麼「宛宛類卿」呢,難道不是美麗的肥皂泡?所有的歡情時光,在謊言戳穿之前,難道不都是海市蜃樓?

    遙想當年,「杏花微雨」裡的邂逅,臉漾桃紅裡的嬌羞,眉眼低垂裡的心動,眼送秋波裡的溫柔,舉案齊眉裡的默契,輕點額妝裡的浪漫。。。。。。。

    甄嬛,總以為實現了「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神話,哪曾料到,一句「宛宛類卿」,定了她和「四郎」最後的結局。

    遇見,不如不見;相愛,不如不愛。

    「我將真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

    何等悽涼?!

    錯付真情的,何止甄嬛?朱安,張幼儀,亦如此!

    如果不是魯迅,朱安的名字,早就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她的一生,就像生長在百花園裡玫瑰牡丹腳下的一株野花,寂寞地生長,寂寞的開放,寂寞的凋零。只有人們在欣賞玫瑰的嬌豔和牡丹的富貴時,才給她幾瞥憐憫的目光。縱使如此,這個像她名字一樣敦厚普通、安靜如塵、卑微如塵的女人,寧是守著一份名存實亡的婚姻走完了她寒冷的一生。

    沒有愛情,沒有孩子,沒有交流,沒有尊嚴。她於魯迅,就是拖在晚晴男人腦後的辮子,除之而後快。

朱安,就是周母曾經為了牽住兒子而織下的一張蛛網,用完了就用完了。

    如果有來生,如果可以選擇,那個叫朱安的少女不知是否願意再走進周家的大門,是否願意再遇見那個叫魯迅的文豪?

    朱安和魯迅,不在一個頻率上,更無法產生共鳴,那麼張幼儀和徐志摩呢?

無論是長相、家世,還是教養,張幼儀都毫不遜色徐志摩。可惜啊,如花美眷,一往情深,都抵不過一顆不愛的心。

    張幼儀於徐志摩的感情和過往,用她本人的一個比喻來形容最為貼切:「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來驅趕吸血的蚊子。當蚊子咬傷月亮的時候,主人將扇子撕碎了。」

    徐志摩是錯過了張幼儀,張幼儀終究是遇見了蘇紀之。她一生慘澹的情路上,終於撒下了一片夕陽的餘暉。

    蘭因絮果、宛宛類卿,包含著太多的遺憾和悲涼,卻是紅塵中無數痴男怨女一生都在面對的劫。繞過了,

浴火重生;繞不過,粉身碎骨。

    書上說:你最愛的人,傷你最深;能傷你最深的,才是你最愛的人。

    二者何為正解?

    也許,愛與傷害,從來都是相伴相生!

相關焦點

  • 8月1日甲級聯賽複賽EF組第1場比賽辯詞|宛宛類卿/蘭因絮果的愛情更可悲
    正方辯詞:開宗明義,菀菀類卿一詞源自甄嬛傳,形容一方因另一方與自己愛的人的某些相似點而將其當做替身欺騙其愛情,而替身方卻真心愛慕的關係。由於意識不到替身的獨立性,感情只會投入給原身。蘭因絮果是指原本是真心相愛的美滿結合最終卻離異的不幸結局。以愛情圓滿程度及傷害程度為標準,我方認為,菀菀類卿的愛情更可悲。
  • 「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哪一個更傷人?難怪甄嬛會肝腸寸斷
    一個是菀菀類卿,一個是蘭因絮果。在《甄嬛傳》中皇帝對已去世的純元皇后說出了。菀菀類卿這四個字,不小心被甄嬛聽見。這時的,甄嬛內心十分傷心,心知這些年的感情終究是錯付了。蘭因絮果則是很好的體現了皇帝和如意之間的感情。少時美好初戀到最後夫妻別離,都是那麼的悲慘。相較之下,小編認為莞莞類卿比蘭因絮果更加的傷人,更加的無情。
  • 終究是莞莞類卿可悲,還是蘭因絮果可悲呢
    「莞莞類卿」「蘭因絮果」,不知你們覺得哪個更可悲一些呢?在《甄嬛傳》中皇帝雍正曾寫過一篇文章用來悼念自己的亡妻純元皇后的。「寄予莞莞愛妻:念悲去,獨餘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牽夢縈,憂思難忘。縱得莞莞,莞莞類卿,暫排苦思,亦除去巫山非雲也。」。或許這首文章,我們自是有些不懂,可並不代表這甄嬛不懂啊。
  • 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哪種愛情更傷人?
    前段時間,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引起了人們熱烈地討論,到底哪一種愛情更傷人呢?菀菀類卿的說法是來自於《甄嬛傳》,當時甄嬛之所以被選為秀女,得到皇上的垂青寵愛,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甄嬛有一張長得酷似純元皇后的臉,因為皇帝對純元皇后念念不忘,所以一直把甄嬛當作是純元皇后的替身。
  • 一句「宛宛類卿」讓甄嬛受到了什麼傷害
    我們一個一個來講,對於看過這兩部電視劇的朋友們來說,這兩個成語一定不陌生,我們先來說說,菀菀類卿是咋回事。其實一個「類」字就可以說明一切,我們通常組詞的話,肯定會先想到「類似」這個詞。「類似」也就是像的意思。這個菀菀說的就是甄嬛了。一個菀菀類卿,就足以說明甄嬛的不堪與無奈之情。
  • 網友:菀菀類卿
    一顰一笑間,都神似《甄嬛傳》中的「純元皇后」劇中的蔣勤勤掀開帘子,從馬車上下來,一身素淨的白衣和妝容,真是的和甄嬛出宮時掀開帘子的那一幕神似,不少網友紛紛直呼:菀菀類卿。「菀菀類卿」這一句話,是出於《甄嬛傳》中一句較為經典的臺詞之一,意思就是說甄嬛長得和你很像。
  • 菀菀類卿?成功戰勝車禍失憶絕症三件套,盤點影視劇中的可憐替身
    而她的四郎甚至寫下了讓她痛不欲生的「宛宛類卿」,更致命的是,還說能有幾分像菀菀,也算是你的福氣。正是一句「宛宛類卿」,徹底把甄嬛變成了鈕祜祿甄嬛,果然女人不要愛情,專心做事業的樣子太迷人了。
  • 蘭因絮果,現在的愛情有多少是這個樣子
    蘭因絮果,現在的愛情有多少是這個樣子蘭因絮果,乾隆又怎知如懿心中的痛蘭因絮果,現在的愛情有多少是這個樣子。蘭因絮果這個詞語我是在《如懿傳》中聽如懿說的,開始不太明白它的意思,還曾找了度娘。蘭因絮果,意思是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出自《周易·繫辭上》。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明白了蘭因絮果的意思,終也體會了劇中如懿說這句話的悲涼、無奈、放下的心境。
  • 《如懿傳》大結局:蘭因絮果是什麼梗?
    蘭因絮果是什麼梗?蘭因是姻緣開始時的美好,絮果是姻緣結束時的離散。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姻緣,初時美好,最終離散。如懿和乾隆,開始時是「牆頭馬上遙相望,一見知君便斷腸」(白樸《牆頭馬上》),結局是「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龔自珍《醜奴兒令》)。
  • 蘭因絮果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蘭因絮果,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出自:清 龔自珍《醜奴兒令》:「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蘭因絮果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 娛樂圈裡的「菀菀類卿」,連劉詩詩都逃不過
    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令人不禁感嘆,《甄嬛傳》中的「菀菀類卿」,在現實中真的也存在!其實,娛樂圈不少男明星都有「菀菀類卿」情結,像黃曉明,眾所周知他的初戀白月光是趙薇,而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在趙薇之後,黃曉明所交往的女友,從秦嵐到李菲兒,再到妻子Angelababy,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而Angelababy不僅酷似年輕時的趙薇,甚至連星座都和趙薇一樣都是雙魚座!
  • 天天心理|「蘭因絮果」,何以解?
    一部劇看下來,腦海中有四個字揮之不去,便是「蘭因絮果」,出自《周易·繫辭上》,意思是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拋開愛情的成分,這個詞也是極為好聽。上一屆宮鬥冠軍甄嬛曾說過:「杏花雖美,但結出的果子極酸,若做人做事皆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還有何趣味?」仔細想來,蘭因絮果也就是這個意思。
  • 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 如懿看破花開花落自有時的深意
    《如懿傳》已經接近尾聲了,如懿最後說了一句「蘭因絮果」,這句話讓乾隆感懷,也讓網友們瞭然,這一句話不正是如懿和乾隆感情的真實寫照麼,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清張潮《虞初新志·小青傳》:「蘭因絮果,現業維深。」   出處:清·龔自珍《醜奴兒令》:「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蘭因絮果」,這原是形容婚姻初時美滿,最終離異。聯想到她與乾隆皇帝的曲折愛情,不由得感慨嘆息。   昔日溫柔美好的少年郎,如今卻是斷髮訣別的陌路人。
  • 《甄嬛傳》:如果沒有菀菀類卿一事,結局有可能改變嗎?
    假若當初沒有發生菀菀類卿的事件,那麼甄嬛能夠與皇上幸福一生嗎?其一,後宮妃嬪眾多。無論菀菀類卿一事是否發生,兩人的結局在他們的相遇之時便已經註定。菀菀類卿一事的發生,將兩人潛在的矛盾都爆發出來,最終導致兩人分崩離析,一人留在皇宮,而另一人自願前往寺廟修行。皇后使用計謀,讓甄嬛得知自己入宮受寵的真相,自己想像中的甜蜜愛情,都不是給予自己的,而是因為酷似他人而獲得的恩典。
  • 甄嬛傳:雍正喊純元宛宛,叫甄嬛為嬛嬛,那他如何稱呼宜修?
    標題:甄嬛傳:雍正喊純元宛宛,叫甄嬛為嬛嬛,那他如何稱呼宜修?《甄嬛傳》剛播出的時候可謂是非常火爆,雖然現在已經播出好多年,但是裡面仍然有一些地方值得大家討論。就例如純元,他會直接將其稱呼為宛宛。這樣的稱呼非常親暱。後來他的心中又住進了甄嬛,所以就叫甄嬛為嬛嬛。看起來皇帝也是一個有浪漫情懷的人,那麼皇帝在面對他的皇后宜修時又會稱呼什麼呢?宜修剛剛嫁給雍正的時候,雍正還是一個王爺,宜修也是側福晉,原本嫡福晉的位置應該由她來坐,但是因為她的姐姐受到皇帝喜愛嫁到王府。
  • 現實中的「菀菀類卿」?於正這些新藝人,和以前捧紅的藝人神似!
    說到「菀菀類卿」,可能現在有些人是忘不了的,因為這是《甄嬛傳》裡面最經典的臺詞,因為男主覺得甄嬛很像他以前愛過的純元皇后,從此愛情裡的"替身"都是菀菀類卿,這就是這一點,甄嬛才傷了心
  • 《如懿傳》——「蘭因絮果從頭問,花開花落自有時」
    或許「蘭因絮果,花開花落,無聲無息」就是最好的結局。笙簫遠去燈火稀微,憶往昔竹馬青梅,蒼茫歲月舊事難追,用一生存真去偽。 「蘭因絮果」這個詞出現在《如懿傳》第86集,因被魏嬿婉陷害禁足翊坤宮,皇帝也對如懿懷有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