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終於接近大結局,沒想到是一個悲劇。
通常通俗劇的結局大多是大團圓,女主必須走向人生巔峰才對,《甄嬛傳》就是如此,但是《如懿傳》不同。
如懿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不錯,有點獨立女性的意思,愛就愛,不愛就拉倒,這樣的角色在宮鬥劇中並不多見。
電視劇開頭,宮廷畫師郎世寧提到西洋是一夫一妻制,如懿(閨名青櫻)一度非常神往。她生錯了時代。
周迅最後幾集的表演非常不錯,沉靜的表面下暗流湧動,把那種「哀莫大於心死」的狀態演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周迅的一些靜止性鏡頭,簡直就是文藝片中的高級畫面啊。
在《如懿傳》第86集中,海蘭扳倒衛嬿婉,如懿也因此被解除宮禁。乾隆打算給如懿恢復皇后印信,如懿這樣對乾隆說: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蘭因絮果是什麼梗?蘭因是姻緣開始時的美好,絮果是姻緣結束時的離散。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姻緣,初時美好,最終離散。
如懿和乾隆,開始時是「牆頭馬上遙相望,一見知君便斷腸」(白樸《牆頭馬上》),結局是「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龔自珍《醜奴兒令》)。
其實人世間的感情大多數都是「蘭因絮果」,剎那間的荷爾蒙釋放是美好而短暫的,漫長的俗世生活的考驗才是最難捱的。
下面,押司就「蘭因絮果」這個詞,結合3三首古詩詞仔細談一談。
01
—
龔自珍:蘭因絮果從頭問
醜奴兒令
作者:龔自珍
鸞箋偷寫伊名字,琴語依稀,箏語依稀,花影無媒忽進幃。
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押司評:龔自珍可以說是中國古詩史上最後的一座高峰,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古詩詞的傳統,到龔自珍就斷了,以後的詩詞都不值一提。
龔自珍是一個憤青,也是一個多情種子。他和清代第一女詩人顧太清有過一段緋聞,史稱丁香花公案。順便八卦一下,顧太清是乾隆第五子(五阿哥)永琪的孫子的遺孀(側福晉)。
當然了,龔自珍的感情經歷是非常豐富的,據說他11歲隨父入京,在成年前後,曾經和一位旗人女子發生過一段戀情。《醜奴兒令》就是記錄這一段感情。
詞的上半闕是「蘭因」,全是美好的回憶:花影入帷,在紙上偷偷寫下你的名字,琴語與古箏,「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詞的下半闕是「絮果」,開始糾結、懊悔,感嘆人世間的情感為何不能善始善終。
02
—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作者: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押司評:「蘭因絮果」所要傳達的意思,非常像清初大詞人納蘭性德寫得一句詞:「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就是「蘭因」,若只如初見就是「絮果」。
如果能回到一見傾心的那個時刻,該有多好啊。當一段感情走到盡頭時,兩個人的內心裡也許都會生出這種感嘆來(蘭因絮果從頭問)。問:最後我想問一句…… 答:愛過(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03
—
嚴蕊:花開花落自有時
卜算子
作者:嚴蕊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押司評:如懿對乾隆說: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如懿的想法是通透的,超越了糾結的階段(人生若只如初見)。
「花開花落自有時」出自宋代官妓嚴蕊的一首詞。如懿的意思是,花開花落自有天命,又何必糾結什麼蘭因絮果呢。是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放彼此一條生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吧!
PS:需要強調的是,不要把電視劇中的乾隆和歷史中的乾隆等同起來。宮鬥劇讓帝王談起了戀愛,現實中帝王家哪有什麼真愛。
特別是乾隆這種人渣,任內大興文字獄,虛榮心爆棚,成為寫詩、蓋章狂魔,還自封「十全老人」。乾隆一生寫下4萬多首垃圾御製詩,在故宮中的很多名畫中題詩、蓋戳,玷汙了不少文物。
相關閱讀:
納蘭性德的經典愛情詞,就看這11句
泣血推薦:十句最有現代感的古詩詞
七夕節將至,收好這12首愛情古詩詞!
都市太喧囂!讀一讀蘇東坡的這10句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