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了觀眾兩個月的《如懿傳》終於大結局了。從盛夏到初秋,如懿的生命也停在了這一刻,成為清宮戲中最不一樣的女主角。
曾經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如今花開花落自有時,人來人往任由之。
大結局中,如懿安然離世,弘曆保留了如懿的斷髮,而且是很好地保存在一個精緻的匣子裡。後來,弘曆到了白髮蒼蒼的時候,他剪下自己的白髮,與如懿的黑髮放在了一起……如此看,這個男人還不算渣渣。
除了劇情外,你是否注意過臺詞、劇情中的古詩詞典故?今天就讓我們來深扒一下吧!
【作者】白居易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想必白樸不會知道,千年後的電視裡會有一對少年男女因他的雜劇一見傾心,也不會知道有一位叫如懿的女子因他的「牆頭馬上」而傷心斷腸。
流傳千古的雜劇《裴少俊牆頭馬上》,又稱《牆頭馬上》,故事說的是:李家小姐和裴家少爺春日遊園初見,互生愛慕。郎說:「咫尺劉郎腸已斷,為誰含笑倚牆頭。」女說:「莫負後園今夜約,月移初上柳梢頭。」進度之快,在今日也堪稱膽大。
如懿和皇帝定情時,看了當時的熱門劇《牆頭馬上》,成為兩人永遠的記憶,因此乾隆十分珍重。
如懿最終沒能做成戲文裡的李千金。李千金和裴少爺有一個Happy Ending,如懿的婚姻是徹底地成了悲劇,正是白居易在《井底引銀瓶》所言:「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說穿了,世間女子能有幾人如李千金那般大膽,可以為愛挑戰禮教,也可以在情絕之時瀟灑轉身,瓶墜簪折,義斷恩絕!
醜奴兒令
【作者】龔自珍
鸞箋偷寫伊名字,琴語依稀,箏語依稀,花影無媒忽進幃。
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悽迷,掐也悽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蘭因絮果是什麼梗?蘭因是姻緣開始時的美好,絮果是姻緣結束時的離散。蘭因絮果,比喻男女姻緣,初時美好,最終離散。
在《如懿傳》第86集中,海蘭扳倒衛嬿婉,如懿也因此被解除宮禁。乾隆打算給如懿恢復皇后印信,如懿這樣對乾隆說:「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留別妻【作者】蘇武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徵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深諳腹黑論,奮鬥夢想是「上位」的衛嬿婉,隨便說了幾句話就被乾隆青眼相加,得知她名字為嬿婉時,乾隆吟出:「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渣龍不但是盛世君王,還是撩妹高手!
這句詩出自《留別妻》,是東漢無名人士假託蘇武之名所做。意思是: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麼美好的時光呀!
在大結局中,衛嬿婉飽受多年蕈菇湯的煎熬,最後被賜鶴頂紅,也算是大快人心了。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作者】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節宴上,太后為皇上引薦新人——葉赫那拉·意歡,「KTV麥霸」意歡女士為大家高歌了一曲《醉花陰》。
意歡選擇這首詩,也是想要表達自己對乾隆一直以來的思念之情。因為之前我們心氣高的意歡小姐姐去賑災時,見到乾隆大大,就成了他的頭號迷妹,據太后身旁姑姑線報,為見皇上,意歡小姐姐整個培訓課程都用功的緊,是個痴人。
其實一路看下來,大家也能夠對乾隆多疑、自私、好色、虛偽等渣屬性有了大概的了解,如懿也看清了他的真實面貌。最後如懿坐在院子裡和容佩喝茶聊天的這段戲,簡直大結局最虐最暖的一場戲。
最喜歡不過那年的你,少年模樣。
如今的兩不相欠,白髮相伴,終究是蹉跎歲月。
沒有辜負,唯有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