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菀菀類卿和蘭因絮果引起了人們熱烈地討論,到底哪一種愛情更傷人呢?
菀菀類卿的說法是來自於《甄嬛傳》,當時甄嬛之所以被選為秀女,得到皇上的垂青寵愛,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甄嬛有一張長得酷似純元皇后的臉,因為皇帝對純元皇后念念不忘,所以一直把甄嬛當作是純元皇后的替身。等到甄嬛封妃時候,因為錯穿了純元皇后的舊衣,皇上錯把甄嬛認作純元,甄嬛這才明白原來自己所愛的夫君一直把自己當作是替身,而甄嬛也受不了這種屈辱,自願去甘露寺祈福,到最後因為種種原因,甄嬛又回到皇宮,殺了皇上。
而蘭因絮果的說法是來自於《如懿傳》,是因為當初如懿初為少女的時候和皇上心心相印,彼此之間相互扶持,經歷了各種的艱難,苦困。等到如懿登上皇后之位,陪伴皇上,因為外人的挑唆以及皇上對美色的垂涎,皇上拋棄了如懿,再也沒有年少相識時候的那種美好,最後即使皇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想要挽回的時候,如懿已經得了很嚴重的肺癆,然後如懿在彌留之際毀掉了和皇上在皇宮中生活的痕跡,留得皇上自己在後半生孤獨後悔終老。
不論是菀菀類卿還是蘭因絮果在愛情中都是傷人的,菀菀類卿是一開始便就錯了,等到付出真心後才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人的替代品,對於一個驕傲的人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打擊了。「你有幾分像她,倒是你的福氣」「你若願意,我還會待你像從前那般」心高氣傲,聰慧倔強的甄嬛怎麼甘心,經此莞莞是真的死了。
而蘭因絮果應該是人生的常態,在最初的時候,每個人的心中都留存美好,在經歷欺騙,背叛,疑心等等之後,保留本心就很難了。「原來年少情深,也可以走到相看兩厭」「古今之情,原是相同」「涼薄之人,如何偕老」花開花落終有時,從滿心歡喜到兩看相厭,這可能是大多數人婚姻中所出現的,但是幸好回憶起自己的青蔥歲月,總有一個人,值得留戀。
我覺得菀菀類卿終究比蘭因絮果悲哀,從一開始全部都是假的,對你的好全都基於與他深愛之人相似的容貌和性情,是何等的傷心、痛苦、悲涼、絕望。原來那一腔真心實意不過是我海市蜃樓一場夢,自以為是兩個人的故事,殊不知這故事從頭到尾只是我一個人自娛自樂罷了,可笑,可悲,可嘆,幸及時醒悟,與君長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