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電影的好,怎樣才能不辜負?

2020-11-14 每日娛樂微訊

今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不多,《信條》絕對算是一個


這部9月份的好萊塢大片在上映之後,一直有著廣泛的討論度和熱度;

有人說看不懂,有人卻感嘆整部電影邏輯、結構的複雜跟精彩,兩撥人也各有爭論。


究其原因,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來頭太大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

豆瓣TOP250買了房的大導演,每一部電影都大受好評,無論是普通觀眾的評價、還是業內人士的讚賞。


這可不是一種簡單的能力。


諾蘭是少有的能把商業化跟藝術性,結合得尤其好的導演;

今天,就來回顧下他的幾部代表作——


《蝙蝠俠·黑暗騎士》

在2008年以前,漫改電影也只是小眾期待;


但在那一年,《黑暗騎士》跟《鋼鐵俠》改變了漫改電影的歷史地位,漫威開啟10年的全球狂歡,諾蘭把漫改電影拉到了不屬於它的高度。


被黑暗勢力籠罩的哥譚市,角落裡滿是汙垢與犯罪,唯一的光亮卻是"黑暗騎士"蝙蝠俠。

《黑暗騎士》的好,是多層面的。


它故事好,表演好、表達更好。


克裡斯蒂安·貝爾的蝙蝠俠尤為出彩,老戲骨麥可·凱恩寶刀不老,但這都掩蓋不了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


無政府主義、存粹的惡、似乎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希斯萊傑把這一癲狂、瘋癲中又帶有極端理性的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讓人動容。

諾蘭在這部《蝙蝠俠》裡藏著的,是對探討善與惡、探討人性最深處的矛盾與衝突;


最後的結局也非常妙,沮喪中仍有一絲溫暖,寓意真理終究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這少數人能帶領我們走出黑暗。

好看,實在是好看


盜夢空間


《盜夢空間》所體現的,就是前面所說諾蘭那種"好好講知識"的能力。


電影涉及了多重夢境,意識與現實、夢境與夢境之間的沉醉跟覺醒。

他把這一略顯玄乎的概念,用視覺奇觀給展現出來。


小李子帶著助理在體驗造夢時,


飛濺的玻璃碎片、漫天的磚塊瓦礫;

進入下一層夢境時,突然翻轉摺疊的大巴黎,


重力在此刻似乎失去蹤影。

進入靈泊後,殘垣斷壁與大海的奇異景象等等...

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星際穿越》

如果說《盜夢空間》是充滿奇幻色彩的電影奇觀,那《星際穿越》絕對就是"真實"的奇觀。


諾蘭在給觀眾展現了夢境的奇幻之後,又把鏡頭轉向無垠的太空。

《星際穿越》的好,跟《盜夢空間》的好是相似的;


同樣的視覺奇觀,同樣的動人情感。

諾蘭拍衰敗的地球、拍寧靜卻危險的黑洞,拍那個最為廣闊深遠的宇宙,卻只為表達最微小、最細膩的情感。


電影最感人的地方,莫過於男主掉入五維空間,跨越時空跟自己的女兒對話。

那一刻,語言跟文字都是失效的,只有力與愛能穿越時空。


這是諾蘭的厲害,也是電影能夠給予我們的動人之處。


坦率地說,這其實是許多人愛電影的理由。


臺灣導演楊德昌曾經在他的電影《一一》裡,接著角色的口說過這麼一句話:


"電影發明後,人類的生命至少了延長了三倍。"

電影能給予我們生命,中未曾經歷過的事物;


諾蘭是堅定的影院派,在全球疫情如此嚴重的今天,他依舊堅持讓《信條》在影院上映,不願意轉向流媒體。


為什麼?


因為影院的大銀幕,能裝下他所刻畫的宏大世界,小小的手機不行、電視也不行。


《星際穿越》需要更大的屏幕,來展現宇宙的美;《黑暗騎士》需要更優秀的畫質,來描繪希斯萊傑的表演,《盜夢空間》需要更好的影音條件,在展現夢境的瑰麗。


所以,我們需要更好的觀影條件。


這種條件除了影院能給,還有今天的主角——


愛普生CH-TW5700專業家庭影院投影機



作為專業的投影機,愛普生CH-TW5700有著其他觀影工具所沒有的巨大優勢。


首先,它的畫面夠大。


1.22:1 投射比,讓它僅需2.72m就能投出100寸的大屏幕,在自己的房間就能有沉浸式的觀影體驗。


更大的屏幕意味著更廣泛的空間,更多的細節。可以望見星空的神秘深處、也能察覺夢境的美妙角落。


但大還不是全部,還要足夠清晰。



你翻遍市場,找不到第二臺色彩更靚麗、更有性價比的1080P 3D智能家用投影機。


愛普生CH-TW5700有2700流明顯示亮度,


怎麼解釋呢?


以往印象裡,通過投影機看電影要拉窗簾再關燈看,才能看得清楚。。


但愛普生CH-TW5700,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的刻板印象;


這臺機器白色亮度和色彩亮度都高達2700流明,在客廳或者臥室明亮的環境中觀看效果也很好。



3LCD 顯示技術+10Bit色彩深度,也能更精準呈現影視化色彩。


所謂的3LCD顯示技術,跟傳統的DLP類是投影機兩大陣容。前者比後者卓越的地方就在於表現色彩。


3LCD技術能讓投射圖像色彩更加明亮鮮豔,圖像自然柔和,也更加平滑,不會有色彩分離的。


同等的光照條件下,3LCD的表現力絕對是更佳。

10bit C2fine晶片進行色彩匹配,能呈現超10.7億種色彩,色彩深度是普通8bit投影機的64倍。



愛普生還有一個關鍵技術:DEEPBLACK邃影技術


這是愛普生為家庭影院投影機,創造的獨特的光處理技術;


就是為了能夠實現更高的對比度,實現更漆黑的"黑",


只有專業的家庭影院投影機,才會加入兩層"影院級偏光濾鏡",過濾掉冗雜光線,助力呈現出色對比度,用對比度賦予色彩以生命。


大白話來說,就是你看《黑暗騎士》的時候,角落裡的細節都能看到。


你看《盜夢空間》的時候,每一片絢麗的色彩,都能深刻體會。


無論是男主聊天時候的室內場景,還是室外的宏大場面;


除此之外,愛普生CH-TW5700另一個傑出點,是它呈現給你的"電影感"。


隔著電視機、總是覺得跟大銀幕有莫名的割裂,也就是少了電影感、膠片感。


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很多導演還堅持用膠片拍攝,像諾蘭、昆汀。


而這所謂的電影感,包括的是兩個方面:幀數和色彩。


大部分電影拍攝時用的是24幀每秒的膠片,可是目前的電視、顯示器默認都是30幀或60幀的播放速度。

24幀其實是個魔力數字,人眼最低能識別的動畫是30幀,大於30幀人腦會自動默認為連續畫面,可小於30幀時,人腦就需要自動補充6幀,會被帶入到電影的情景當中去,更容易被電影的情景所吸引。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沉浸感,是電影感的來源。

愛普生CH-TW5700支持24幀/秒的播放速度,如實還原信號源另一端的最初畫面,如實傳遞導演和演員為電影賦予的情感。



而色彩,指的是標準色溫65D,


電影導演在拍完電影後,後期製作時會針對每一幀做色彩調整,導演在調色的時候就是按照65D的標準來調每一幀的電影色彩的。


如果呈現電影的設備不用65D標準色溫,作為呈現電影的標準色溫,那麼電影導演調色的工作也就白費。


愛普生CH-TW5700好就好在,他把這一切都做到了。


而且與此同時,它還非常智能:


系統自帶安卓9.0系統,操作簡單,系統裡面有海量APP資源下載;囊括遊戲,學習,應用各方面;


喜愛電影的能跟戀人一起觀看分享,喜愛遊戲的可以跟朋友一起開黑,有小孩的也能跟小孩子一起玩。


這個時候,也許你會問:不就是看個電影嗎?至於嘛!


我的答案是:至於。


好的電影在創作之初,就飽含創作者的所有創意和心意,呈現在每一個觀眾面前的也許只是兩個小時的畫面,但最後卻是整個電影工業的創作結晶。


行動裝置的興起,讓觀影成了一個隨時隨地就能夠實現的東西,但人們總需要儀式感。


愛普生給予的,就是這種儀式感和滿足感。



作為一個只為創造極致沉浸的視覺體驗的公司,愛普生在影像方面的嘗試,已經有30多年堅持不懈的科技創新,並且連續19年全球投影機市場份額第一。


愛普生用30多年技術沉澱還原電影本來的意義,只為創造極致沉浸的視覺體驗,給予每一個用戶更好的觀影體驗。



在愛普生眼裡,電影是一種偉大的藝術;


而我們的家庭影院投影機想把電影這種藝術做到儘可能的還原,讓每個真正熱愛電影的用戶,真正被電影這門藝術所感染和感動。


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投影機,我們需要愛普生。


有更好的設備、更好的觀影條件,會給觀眾更舒適的體驗,也讓創作者的心意有更好的表達、更好的呈現。



愛普生CH-TW5700專業家庭影院智能投影機已經開售!

來源:boss電影

相關焦點

  • 諾蘭非常欣賞張藝謀,稱真誠才能拍出好電影
    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在接受採訪時說:「一部好電影在於創作者是否真誠,我想看的電影,它的導演一定是有自信自己做出來的是最好的電影,但我也不同意他們的看法,但是我能感受到創作真正熱愛自己的作品,我不想看到電影創作者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作品」。
  • 諾蘭的電影哲學
    早在他七歲的時候,諾蘭就開始用攝影機拍攝自己的玩具人並開始了最早的電影創作。因此這就從某種程度上激發了觀眾的興趣,但又不去解釋它。所以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只有觀察的更加仔細。     那麼我們的問題來了,諾蘭是怎麼做到讓觀眾一次次的陷在劇情裡犯糊塗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諾蘭不像其他的導演,總是將觀眾置於上帝視角,觀眾永遠比電影中的角色知道的要多一點,而是通過他電影的敘事角度的變換,讓觀眾永遠落後於角色。
  • 諾蘭,救電影
    這種關聯,除了「精品製造機」這樣的行業定語之外,更來自於他們作品內核的一致性,也就是從希區柯克、庫布裡克再到諾蘭,他們代表的是不僅是某種商業與創新的內在結合(外在的),更是某種電影的症候(內在的),他們的電影都是一類「症候電影」。
  • 諾蘭大神,這一次我只想站著把電影給看了
    然而,《信條》的評分卻只有8.0,創下諾蘭18年來口碑新低,僅高於2002的《失眠症》——7.5分。如果說諾蘭是一個大神,那麼在中國「教區」,豆瓣可能就是最大的教堂。而如今,「諾蘭教」的教堂卻塌了一角。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發生的?《信條》為什麼不靈了?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諾蘭,影迷觀影路上的啟蒙人,商業片裡做的最藝術的,藝術片裡做的最商業的,導致看諾蘭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不需要什麼門檻,每個人去看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愉悅感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諾蘭,影迷觀影路上的啟蒙人,商業片裡做的最藝術的,藝術片裡做的最商業的,導致看諾蘭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不需要什麼門檻,每個人去看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愉悅感,這是諾蘭電影的魅力之處。《信條》的影評大多數都是科普貼,已經有影評博主三刷四刷整理好每一個細節,而且各種版本都有,無劇透的科普預習貼,有劇透的分析貼。
  • 諾蘭的電影,每一部都能帶來驚喜的秘密
    不論拍攝怎樣的題材,諾蘭都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不到最後一刻,你永遠都不知道他的故事走向是什麼。2006年上映的《致命魔術》,劇情跌宕起伏,亂中有序。劇中人物對於魔術的執念之深令人震撼又心生畏懼。 《盜夢空間》上映十年,觀眾從未停止猜測,依然在為那個結尾的「陀螺」爭論不休。
  • 諾蘭的史匹柏化,電影《敦刻爾克》的克制敘事:活著就是勝利
    電影最高潮的情節,大概就是湯姆·哈迪所飾演的皇家飛行員擊落德軍的轟炸機,危機解除的那一刻,在這裡電影前半段所積累和壓抑的情感,全部都在這裡所引爆。諾蘭在這裡一方面放大了原本在歷史敘述中沒有存在感的士兵,另一方面也塑造了英雄式的角色。在這樣「平凡的英勇」之中,也反映出了諾蘭一貫以來的操作,人性!戰爭電影大多避免不了反思,反思戰爭,反思和平。
  • 諾蘭——經典電影10部
    曉松對他的評價相當高——好萊塢目前當之無愧的排名第一的最炙手可熱的大導演、世界上最受影迷期待的導演、好萊塢無冕之王、華納電影的半壁江山,生來就是註定要成為傳奇導演……不光受到影迷的喜愛,諾蘭在業界的口碑也不錯。筆者比較欣賞的影評人 DICK STEEL 也在 IMDb 上毫不猶豫地給了諾蘭一不留退路的超高評價:信諾蘭,錯不了。
  • 文科生看《信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一次,諾蘭沒讓男主角死老婆
    諾蘭的電影觀眾要是看不懂,觀眾也會罵:「我怕不是個傻子吧?」9月4日,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式上映,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也在奧斯卡大上海影城搶先觀看了該片。對於熟悉諾蘭的影迷來說,知道他是一個對時間和空間極度偏執的導演,不管題材如何,故事怎樣,時間和空間永遠是諾蘭電影的主題。
  • 諾蘭史上評分最低電影《信條》,我找到了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這並不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有多聰明,能夠保證看懂電影,而是作為一個諾蘭的粉絲,你總是會為了搞懂這部電影,去反覆看多次,而正是在這一遍又一遍的反覆觀看當中,才能獲得更多的樂趣。相反如果這僅僅是一部非常精美而且工整的大片,那絕對不是我所期待的東西。
  • 諾蘭電影《信條》,要看三次才能懂的燒腦神片,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個人並不是特別欣賞這部電影的前半段,可能是我對於解釋性對話有點厭煩。而諾蘭的電影之中幾乎總是充滿解釋性對話,但是都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因為他拍這些解釋性對話的方式不是有同時推動劇情,否則就是真的是兩個角色的對話,不只是明顯地對觀眾灌輸知識。
  • 盜夢空間:電影上映後,網友認為諾蘭抄襲了《紅辣椒》,諾蘭不認
    《盜夢空間》電影幕後冷知識,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誰知諾蘭不死心,還半開玩笑地跟貝爾聊天,說不著急等他拍完再合作,人家貝爾聽完直接拒絕了,說之後還有別的拍攝計劃,直接發了好人卡,你很好,可是我們現在不適合。還建議諾蘭尋找其他中意的演員來擔任男主。這個時候吧諾蘭想到一位關鍵人物,一位自己很喜歡但一直沒有正式合作過的演員,他就是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
  • 諾蘭:《信條》是為大銀幕而生的電影
    時光網訊「我拍攝的所有電影中,《信條》是最為照顧觀眾體驗和大銀幕體驗的。只有在影院,觀眾才能完全感受到它的畫面和聲音效果。」在剛召開的歐洲電影展(CineEurope)上,克里斯多福·諾蘭對歐洲電影院經營主如此說道。目前該片北美檔期從7月17日推遲到7月31日,歐洲各國也大約是7月底上映。早前有外媒透露,原本華納希望將《信條》推遲到秋季上映,退出暑期檔。但諾蘭堅持要在夏天和觀眾見面,華納為了讓諾蘭高興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 諾蘭的《信條》:用電影解構電影,用電影去探索電影
    這已經不只是票房破幾億或北美及全球票房受疫情影響多大的數字記錄,諾蘭對於拍電影、影像創作和看電影這件事長期以來的中心思想,不僅是近乎信仰的堅定追求,面對2020這個特別的年份,更是一次可敬而勇敢的挑釁。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也許這就是一個頂級導演的震懾力,以至於觀眾覺得如果沒有被這個電影震撼到,到一定是自己的欣賞水平所限,而絕非導演的水平問題。諾蘭被認為一個精通技術的導演,但他幾乎不用手機,也不收發電子郵件。在接受《十三邀》採訪時,他說:「我認為很多人用技術做的事實際上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它只是用來打發時間。」
  • 《信條》主演採訪,演員自己也看不懂劇本,諾蘭的電影得看30遍才懂
    讀完劇本的時長諾蘭電影的劇情讓大多數觀眾都十分費解,想必劇本內容也是錯綜複雜,主演約翰·大衛說自己花了4個或者4個半小時才讀完,原因是他一直在往回翻。約翰解釋說每當讀到時間倒退戲份的時候,他會疑惑角色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所以自己不得不倒回去,以確保正確理解劇情。
  • 諾蘭的電影就是一場美夢
    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可能是我這輩子看得最多的一部電影。不低於30次,每看一次就有最新一次的理解。2020年8月28號剛好上映了10年的盜夢空間重新在國內影院上映,剛好10年,重新上映了這部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我肯定要去再看一次(儘管我一個月前在電腦已經又看了一次)。
  • 50歲諾蘭電影封神,歷年佳作口碑Top10
    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是超低成本的《追隨》,於1999年在倫敦上映,這部粗加工的影片在電影節上的轟動給諾蘭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其充滿魅力的拍攝手法和無與倫比的靈感與才能把諾蘭快速推向事業的巔峰因為參與者都是全職工作者,所以只有每個星期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攝15分鐘的影片,就這樣整整用了1年的時間才拍攝完成了這部影片。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正是這種純粹電影的感官刺激,與所有年齡段的觀眾產生對話。人們會忘了孩子也喜歡,因為我們全都進入了宇宙飛船。」 「只要提及人類離開地球徵服宇宙,《2001:太空漫遊》多少是迴避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