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劇為現實題材增加怎樣的新維度

2020-10-29 文匯網

在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的諸多類型中,青春劇一度算不上創作的重心。狹義的青春劇一般是以校園題材為主,從1989年《十六歲的花季》開始,此後雖然有《十七歲不哭》《紅蘋果樂園》《將愛情進行到底》等作品問世,但校園青春,在電視劇的畫面中曾是相對稀缺的景觀。

《十六歲的花季》

《將愛情進行到底》

電影市場的長足發展和青年觀眾的消費能力,令電影首先對青春題材另眼相看,一系列青春片火熱起來;隨後視頻網站崛起,面向網生代觀眾的偏好,更多的青春劇也應運而生。

很長一段時間裡,青春影視劇就約等於青春愛情影視劇。似乎青少年的任何特質,都可以放到青春期的心動之中展現,愛情是化解一切疼痛的良藥,也是朝向一切開戰的武器。而「愛情」的功能被如此地放大,就難免會出現出軌、墮胎、死亡等極端情節。

而近幾年,青春劇擴大生產並拓展類型,已經逐漸走出單純的校園戀曲風格,打破了青春劇作為一種類型劇的固定模式,即戀愛中心主義;關注了青年觀眾更廣泛的心理訴求和個性表達;為現實題材的呈現,增加了一些新的角度和方式。

而這其中,最近播出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就是典型一例。

《風犬少年的天空》:一鍋混合友情、愛情、親情的湯

《風犬少年的天空》講述了進入千禧年後的一群高中生的故事,主角由重慶本地學生四人塗俊(綽號老狗)、朱瑋嬌(綽號大力嬌)、丁榮亮(綽號咪咪)和羅申喜(綽號大嘴)以及外地轉學生兩人李安然、馬田組成。雖然主角都是高三學生,但和《小歡喜》等高考主題的現實題材劇中的高三學生面對的生活壓抑不同,《風犬少年的天空》刻畫了一種近乎浪漫的十七八歲的個性張揚,並以多種感情線索加以頌揚。

友情在劇中被讚頌尤多。大興村青梅竹馬四人自不待言,雖然羅申喜的小冊子騙了丁榮亮許多零花錢,打鬧哄吵的損友模式也是四人常態,但無論是支持丁榮亮追求陳圓圓,還是呵護朱瑋嬌逐夢超級女聲,抑或是擔心喪父離母的塗俊,四人的友情成為了故事的基本底色,並且隨著李安然和馬田的到來,擁有了更豐富的劇情層次和人際互動。好學生和落後生,本地人和外地人,最終如四色拼圖般,混搭也和諧地構成了故事的青春版圖。

愛情也沒有以早戀之名被討伐,反而呈現出一種童話氣質。雖然李安然、塗俊、劉聞欽組成了帶有青春疼痛氣質的三角關係,但卻並沒有兄弟反目或者因愛生恨等狗血劇情,每個人都帶著友情底色,擁有一顆勇敢純真的愛人之心。而馬田和朱瑋嬌、丁榮亮和陳圓圓等的戀愛故事,也各有其輕喜劇的輕快和少年人的坦率,雖然有時傻氣或者中二,但都被賦予了一種赤子之心的童話質地。

親情篇幅不算太多,但不乏濃墨重彩。大興村四家人,都是市井階層的普通家庭,父母一輩有的擺豬肉攤、有的開小麵館、有的開計程車,但共同的是親子之間的濃厚感情以及街坊鄰裡的淳樸熱情。配合上非常有地域特色的重慶市井風情,不僅刻畫了大興村家庭間的溫情,還包含了對重慶這座城市的淡淡的鄉愁,從而構成了全篇更宏大的親情基調。

在戀愛面前後退一步:所有感情都有了細水長流的溫情感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風犬少年的天空》並非個例,今年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如此可愛的我們》等青春劇也在青春戀愛面前後退一步:《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雖然以穿越作為噱頭,將親情和友情一定程度地混合書寫,也不乏戀愛戲份,但其重點仍是刻畫青春的多種美好情感;《如此可愛的我們》則是更典型的街坊青春劇,將青春校園故事用青梅竹馬極致化,令友情線、愛情線、親情線都有細水長流的溫情感。

這些劇還具有一些共同特點,首先是將青春與懷舊融合。《風犬少年的天空》發生在2004年、2005年的重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故事穿越回了1999年的東北,《如此可愛的我們》的地點雖是虛構,但時間點卻很明確:2007年、2008年。於是,這些故事結合著觀眾記憶熱鬧展開,為超級女聲狂熱、為新世紀激動、為北京奧運喝彩,觀眾本身的集體記憶被喚起,與故事中的具體細節共鳴,雖然書寫的青春已逝,但也表達著青春無悔。

其次,這些劇都採用了較為二次元的故事邏輯和表演方式。《風犬少年的天空》裡「大興村四兄弟」略帶誇張的人設,《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裡李進步輕易住進李青桐的家,《如此可愛的我們》裡黃橙子和談宋為了辯論賽模仿愛情電影橋段,都是某種動漫式的設定和情節,令這些故事看來輕鬆明快,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口味。

此外,還有一些劇集將戀愛中心主義去除得更加徹底。今年播出的《穿越火線》,以年輕人喜愛的遊戲電競為選題,刻畫了肖楓與路小北兩個少年超越時空的熱血勵志的拼搏故事。少年人對夢想的百折不撓成為了主線,而電子競技的競技性本身又貢獻了故事的許多懸念和高潮,青春熱血劇成為了一種青春劇亞類型。

而對應地,非要強行回歸愛情故事的,則容易引來非議。《以家人之名》以互相取暖共同生活的兩個爸爸三個娃的特殊家庭構成,前半段的父女父子情、兄妹情贏得觀眾大把好感和眼淚,結果故事行到中葉筆鋒一轉,將親情主線轉換為愛情主線,導致口碑斷崖下跌。

重新定義青春劇:青春表達的文化轉向

青春劇的類型拓展與風格轉變,總的來說,跟時代文化和觀眾變化有莫大關係。

首先,青年文化逐漸擺脫了一種亞文化的屬性。在傳統社會文化秩序裡,年長者以社會經驗與閱歷佔據文化主流,青年文化往往屬於亞文化,常帶有更強的叛逆性。而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青年文化通過網絡參與獲得了更多的表達甚至是展現的機會,在文化生產中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類別之一,甚至影響著整體影視劇朝向年輕化轉變。青年題材一定程度擺脫了亞文化的邊緣性和叛逆性,並擁有了更豐富的主題和形式。

其次,青年的文化消費有一種「輕文化」的趨向。整體來看,年輕人的故事消費的大趨勢是對悲劇的承受能力下降,對喜劇的偏好加強。所謂「虐戀」風格也只能放置在不會有切膚之痛的仙俠玄幻類別展開,而現實題材則「甜寵」風格大行其道。這一轉變不僅出現在劇集中,網絡文學等文化創作也同樣。青春劇的變化,只是整體性青少年審美轉變的一種表徵。

從用戶市場來說,網絡使得分眾化更為可行,青春劇以網絡平臺為主,聚焦服務於年輕觀眾,而不像電視臺需要考慮更大眾的公約數。就如同《風犬少年的天空》一樣,它首播於年輕用戶為主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因此可以高度迎合年輕觀眾,將年輕人喜愛的主題表達得更極致,形式上也更滿足二次元受眾口味。而許多青春劇也偏愛取材自青年文化原產地網絡文學,而明星選擇也進一步吸納了年輕人的偏好和審美,也都是類似緣由。

請回答1988

此外,一些跨文化傳播的優秀劇集可能也為我國青春劇的拓展提供了參考和樣本。比如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通過雙門洞幾家人的故事,創造了一個融親情、友情、愛情於一體的溫情脈脈的作品,在我國的網絡上也取得了較高的口碑,也成為了我國青春劇轉型中的他山之石,共同影響了我國青春劇這一波的「重新定義」的浪潮。

作者:楊慧,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產業系講師編輯:邵嶺周敏嫻責任編輯:宣晶

圖片綜合自豆瓣等

相關焦點

  • 《青春警事》致敬新時代幹警!聚焦現實題材,輸出正向價值
    該劇由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公安部華盛音像出版社、企鵝影視、觀達影視聯合出品,阮惟新執導,郭博雅編劇,主要講述了由古靜(焦俊豔飾)、唐一修(魏大勳飾)、汪子成(楊廷東飾)、阿紫(王子璇飾)、柯佳明(魏天浩飾)組成的「青春探案組」在隊長張宗義(李培銘飾)的帶領下,與罪犯鬥智鬥勇的故事。近年來,現實題材難做、難出爆款,幾乎是行業共識。
  • 現實題材劇路在何方? 新浪潮論壇:內容為王重市場
    人民網北京6月21日電  現實題材劇和原創劇本該如何順應市場做出改變?IP改編劇在熱度與陰影並存的境況下,前景與出路在哪裡?新浪娛樂近日在第23屆上海電視節上舉辦主題為 「電視劇現階段受眾探究——現實題材的創新和IP改編的出路」的新浪潮論壇。
  • 《熱血狂籃》開播,正能量競技運動題材青春劇或成市場新寵兒
    在內容端,此類劇集往往為了戲劇化的需求突出人物矛盾,為收視和傳播而放大「話題性」劇情。而關於美好、夢想、正能量等更為真實,與大眾更親近的青春元素卻極少在螢屏上展現。今日在愛奇藝「愛青春」劇場上線的《熱血狂籃》,將青春的夢想、成長、擔當、情義、競技等大眾熟悉的元素搬上了小屏幕,還原青春、熱血、燃情的校園生活,引發情感共鳴的同時,更有望縱向拓寬校園青春偶像劇的維度。
  • 當現實主義注入青春劇, 《奮鬥吧,少年!》開拓題材新形態
    在《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小歡喜》等諸多大劇雲集的暑期檔,沒有大卡司與大製作加持的《奮鬥吧,少年!》,收視率長期穩居同時段首位,CSM59城數據連續破1,截至9月3日網絡播放量17.5億,成功在市場中搏得一席之地,「小而美」青春劇煥發新活力。一代人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毫無疑問,影視市場是需要青春劇的。但青春劇該怎麼拍才能「保持青春」,則是擺在從業者眼前的難題。
  • 《青春創世紀》:以直播創業為題材的都市情感劇
    昨日《青春創世紀》在愛奇藝獨播劇場首播,8集連播,讓人看到停不下來,忍不住就看到了五六集有木有,打工人熬不住呀,第二天可是周一呀,得上班的。可沒辦法真是好看,敢問誰不想擁有這樣一位青梅竹馬歡喜冤家哥哥,一言不合就單手抱起,充當了座椅。
  • 2018現實題材劇打頭 古裝劇集體「水逆」
    鮮見古裝劇的身影,電視臺成了小體量現實題材劇的天下,現實題材劇以絕對的數量優勢壓倒了古裝劇。就五大衛視的黃金檔而言,除了北京衛視在重播已經在周播劇場播放過的《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外,第一梯隊的其他四大衛視一水的選擇了現實題材電視劇。湖南衛視用《我的青春遇見你》接檔《親愛的她們》,江蘇和東方衛視聯播《戀愛先生》,浙江衛視獨播《莫斯科行動》。
  • 【回顧2019】年度劇集導演TOP榜:現實題材霸屏衛視,古裝題材紮根網絡
    首先回顧現實題材的作品。去年,除了年初的古裝大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年代劇《老酒館》外,在電視劇榜單的前十中,現實題材佔據了八把交椅,風光無兩。 對祖國70周年的獻禮自然是現實題材崛起的背景之一,但對現實生活的映照與關懷,對品質更加嚴苛的把控才是現實題材之所以能夠站穩腳步的關鍵。
  • 《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首播獲好評,青春元素為農村題材注入新血液
    該劇一經開播就取得不錯的反響,輕鬆幽默的觀劇感受和充滿青春氣息的劇情發展,受到年輕人的青睞,網友紛紛表示「這部電視劇在當下播出能給年輕人帶來更多的正能量」。緊扣時代主題 紮根農村現實與一般農村題材電視劇不同,《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摒棄了以往農村題材劇刻板生硬、一昧煽情的說教模式,將喜劇元素注入其中。在演員遴選和拍攝地區取景方面,更加注重青春、時尚的年輕元素,旨在打造一部熱血勵志、青春時尚的品質農村劇,以期給觀眾帶來更為舒適、輕鬆的視聽享受。
  • 《老男孩》聚焦現實題材引熱議,把握大劇脈搏的愛奇藝如何攻佔市場...
    現實主義題材大劇如何突圍大劇市場?爆點之下行業又面臨怎樣的啟示?這些問題或許都能從《老男孩》中尋得答案。《老男孩》成長指南:從男孩到男人需要幾步?放眼當下依舊粗放的大劇市場,《老男孩》的難得在於它的用心。劉燁飾演的民航機長吳爭,技術過硬又率性執著,獨自一人生活自在灑脫,在生活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老男孩」。
  • 《老男孩》聚焦現實題材引熱議,把握大劇脈搏的愛奇藝如何攻佔市場頭部?
    現實主義題材大劇如何突圍大劇市場?爆點之下行業又面臨怎樣的啟示?這些問題或許都能從《老男孩》中尋得答案。 放眼當下依舊粗放的大劇市場,《老男孩》的難得在於它的用心。 劉燁飾演的民航機長吳爭,技術過硬又率性執著,獨自一人生活自在灑脫,在生活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老男孩」。
  • 2019電視劇盤點:古裝劇減量加精,現實題材劇成「新寵」
    從開年大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到年尾爆款《慶餘年》,從古裝到現實,再到情感、懸疑等類型多種多樣,內容更為豐富,題材更加新穎,精品數量顯著提升,唯明星、唯流量、唯收視率的現象得以改觀,以當代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所佔比例更加顯著。《都挺好》劇照。
  • 溫情治癒有爽感,《親愛的麻洋街》才是年代青春劇正確打開方式?
    青春題材一直是電視劇創作的熱門之選,但與數量大幅增加伴隨而來的是此類劇集作品質量參差不齊。青春劇究竟如何與現實接軌?怎樣將鏡頭真實瞄準青年成長的環境和生活、創作出符合公眾審美的作品,已成為影視創作與播出平臺都需要解決的命題。相比其他青春劇常瀰漫的青春荷爾蒙氣息,近日優酷熱播的《親愛的麻洋街》憑藉溫馨幽默的氣氛和不疾不徐的敘事節奏收穫了觀眾不少好評。
  • 暑期檔劇集現實題材唱主角
    懸疑短劇開啟新類型探索今年的「暑期檔之戰」由愛奇藝打造的「迷霧劇場」率先打響,懸疑短劇無疑成為今年各大劇集類型中的一匹「黑馬」,熱度和口碑強勢佔據暑期檔榜單的前列。從整體上看,三大網絡視頻平臺重點推出的懸疑劇都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
  • 專家研討《特勤精英》:主旋律青春劇怎樣拍才好看
    專家研討《特勤精英》:主旋律青春劇怎樣拍才好看 2017-10-27 17:51: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此間少年以夢為馬——《我們的少年時代》開創青春校園劇新時代
    、全網播放量突破 50 億、 #我們的少年時代#微博總閱讀量突破 30.1 億,常居話題榜等諸多佳績,樹立起此類題材電視劇的市場新高度,更以其卓越品質,開拓出青春校園劇的一個新時代。為「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的少年時代,在國產電視劇的表達中,卻並不多見,青春題材的優秀作品寥寥無幾:《十六歲的花季》展現八十年代末新舊思潮下的摩擦,洋溢著這那個時代少年們的單純;《十七歲不哭》刻畫九十年代中學生們的青春與美好、困擾與迷茫;《十八歲的天空》則映照出剛邁入新千年的少年們的青春時尚和理想追求.
  • 現實題材劇再發力!「請回答90年代」主題或成獻禮劇新風口
    此次上海電視節發布的「極致書單」主要包含極致真實、極致差異、極致擁躉和極致趨勢等四大類型,和一部獻禮劇《逆流純真年代》,都在嘗試從不同角度把脈現實。尤其是獻禮劇《逆流純真年代》,在新中國建立70年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找到了現實題材劇得以再發力的新風口。其打磨精緻的內容,勢必能在市場競爭同質化、部分劇集粗製濫造和觀眾審美疲憊的困局中脫穎而出。
  • 2018年大劇提前看:現實題材大爆發,古裝劇坐擁頂級製作
    在公布的四家衛視片單中,也透射了2018年大劇的主要發展趨勢。(以下四大衛視2018年招商大劇資源均為網傳版,一切以各大衛視實際召開的秋季招商會公布內容為準)其中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兩大平臺因一部《如懿傳》就幾乎用光了自己的古裝份額,因此古裝劇在全年黃金檔的播出部數也就有所減少,而這自然令現實題材得到很好釋放。從招商大劇片單中可以看出,東方黃金檔僅有《如懿傳》一部古裝劇,其它主要以都市情感類的現實大劇為主,而《武動乾坤》《烈火如歌》兩部古裝劇則安排在了周播劇場。同時,湖南衛視、北京衛視、浙江衛視公布的大劇資源中,現實題材也佔據了主要份額。
  • 精準選劇搶佔現實題材市場 愛奇藝《老男孩》超24億收官
    《老男孩》創新演繹當代現實題材,首次以社會熱點人群「老男孩」的視角切入,通過劇中多人物故事線穿插的形式,有主次的突出各個「典型人物」,並且用日常化、現實化的雕刻,闡釋出男性成長過程中的多面性,讓用戶在其作品中都能尋找到自己的縮影。
  • 《大江大河2》《人民的財產》等12部現實題材劇待播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待播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多達12部,囊括都市、職場、經偵、律政等類型,主演陣容以青年演員和實力派戲骨為主。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待播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多達12部,囊括都市、職場、經偵、律政等類型,主演陣容以青年演員和實力派戲骨為主。
  • 國產青春劇,變了
    《匆匆那年》所帶起的國產青春劇創作風潮並沒有匆匆而過,綿延了7年到現在也未見消退。但是在行業內部,變化一直在悄悄發生:從數量上的「大爆炸」到品質追求更上一層樓,從跟風IP改編+小鮮肉的「成功模式」到在原創劇本上下功夫,從打著各種噱頭談戀愛到認真嘗試拓寬青春劇的邊界……國產青春劇為什麼成為了現在的模樣,未來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年輕導演會更適合執導青春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