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
■陳 萌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王鈺凱
3月18日,對許多人來說,僅僅是歲月更替中平凡普通的一天。
但是,對於第76集團軍「雪楓旅」官兵而言,82年前東北抗日烽火中的這一天,34年前保衛邊疆戰火中的這一天,卻是那麼不同,值得銘記。
1938年3月18日,東北抗日聯軍第3師第8團第1連連長李海峰在小孤山,拉響了懷中最後一枚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1986年3月18日,「好作風八連」指導員張新奎第6次衝進火海搶救戰友,卻再也沒走出來。
82年過去,經歷過小孤山戰鬥的英雄們已然不在。
34年過去,昔日的戰場又變回了鬱鬱蔥蔥的森林。
每年的這個日子,作為英雄部隊的傳人,第76集團軍「雪楓旅」的官兵都會重溫這兩段戰鬥。
這一天,英雄們用生命鑄就的戰鬥精神,在歷史的天空中閃爍著永恆的光芒。
這一天,新時代「雪楓旅」官兵從革命先輩的戰鬥故事中,汲取著向未來前進的不竭動力。
為了人民,血戰沙場。為了祖國,奮不顧身。一代代革命軍人拼盡全力,去保護祖國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
今天,有著不同歷史的兩支連隊「相會」在同一個旅隊。在歷史上不同年份的同一個日子,他們在不同的戰場,面對不同的敵人,打響過同樣英勇的戰鬥。
這看似巧合,其實,在漫長的革命戰爭烽火歲月中,我們這支軍隊每一天都曾發生過戰鬥,每一天都曾有戰士犧牲。
我們慶幸,前輩們的英勇故事流傳下來,讓我們這些生長於和平年代的年輕一代,能夠為前輩們的英勇而感動,也被他們的精神所鼓舞。
我們感激,那些犧牲終究換來了春回大雁歸,換來了農田裡的春華秋實,換來了工廠裡的機器隆隆,換來了城市裡的熱鬧繁華。
我們同樣悲傷,前輩們年輕的生命定格在戰場,再無機會體嘗人世間的美滿和幸福。如果不是為了祖國挺身而出,他們也可以享受青春,也可以子孫滿堂,也可以踏遍名山大川……
又一個3月18日,春季的暖陽普照大地。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將戰友們的視線拉回到82年前的那道山崖和34年前的那片火海?
因為英雄不能忘!
因為戰史不能忘!
因為精神不能忘!
戰友,請你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當初前輩為何出發,也不要因為歲月靜好而忘記了有人負重前行。
戰友,請你在享受今天的和平時,在心裡默默感激,記起那些為了換回這盛世繁榮而逝去的、年輕的生命。
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