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是這樣,我寧願早就得一場帶傳染性的重感冒,而不是現在這樣花了4年時間才弄明白!」
望著園區外面的燈火,站在辦公室窗邊的易翔在心裡感慨到。雖然現在已經是晚上9點了,但是附近的寫字樓裡還是燈火通明,大家都還在自己的辦公桌前為自己的工作而忙碌著,也許這就是選擇在一線城市奮鬥的代價吧。
易翔,今年27歲,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強軟體公司測試部門做部門經理。他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在23歲大學畢業後,通過校園招聘進入該公司,一直在努力,最終慢慢的從「小易」變成了「易哥」,最後變成了現在「易經理」。在外人看來,他的成長和升職之路可謂是順風水水,但只有他才知道自己在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處理與異性同事之間關係上吃了多少苦頭。也許這是很多理工科「直男」的軟肋吧,要不也不會有開頭的那句感慨了。而這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說起。
1、「陰盛陽衰」的由來
時光回到4年前,剛從學校畢業的易翔滿懷鬥志地來到這家公司。他應聘的部門是測試部門,這各部門在公司裡算不上一個很受「器重」的部門。原以為和其他IT公司一樣,還是處於「男多女少」的局面,然而現實讓他吃了一大驚。公司的測試部門,女生基本上佔了「半壁江山」,如果再進一步,那可就是「陰盛陽衰」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據說是源自之前的一位大BOSS。公司剛開張那些年,同其他IT公司一樣,測試部門還是以男生為主,但是測試部門的整體業績並不是很好,典型表現就是:測試完成速度慢,測試效果不好。大BOSS決定整改,然而「如何改」卻成了一個難題,最終還是決定請專業的諮詢公司來「把把脈,開開方」。
在一隊西裝革履的諮詢師主持下,公司高層領導和諮詢師們進行了兩天的「頭腦風暴」,最終拿出了一份「測試部門組織架構調整方案」。該方面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績效考核,搞「末位淘汰制」;二是後續招聘指標向「女生傾斜」。第一項,公司領導層都沒啥意見,而第二項,就顯得不是那麼好「服眾」。針對這個問題,諮詢公司給出了兩點理由,一是女生較為細心,更符合測試崗位的特質;二是基於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
所謂異性效應,是指有男女共同參加的活動,與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相比,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結果也會更出色,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由來吧。
2、「拒人千裡」要不得
剛出校門的小易,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開始還是不太適應的,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強烈的事業心。他每天早出晚歸,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終連續兩年都拿出了「漂亮」的業績。在業績上,他固然無可挑剔,然後或許是受「直男癌」的影響,在人際交往上還是存在一定的「恐懼」。在這兩年間,他除了工作之外,和同事交流都很少,和其他「女同事」交流就更少了。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兩年過去了,小易也已經成了部門裡的技術骨幹。這段時間,由於原來的部門主管被升職了,自然部門主管的位置就空出來了。小易本以為這個位置肯定是自己的,可是最終結果給了自己狠狠的一耳光,走馬上任的是另外一個成績平平的同事。這個同事是安平,也是部門裡的「老人」了,業績很一般,和小易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他的人緣很好。
年輕氣盛的小易自然不服氣,於是去找有決定權的高管趙總理論。最終,趙總給出的答覆是:小易技術挺強的,但是過於不合群,可以做部門內的技術專家,但是還不具備領導團隊的能力。趙總還是比較看重小易的,叮囑他以後多和同事搞好關係,積攢自己的「人緣值」。
經此一事,小易消沉了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想通了,也接受了趙總的建議,並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
現在早已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的冷兵器時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更考驗的是團隊作戰的能力。如果你選擇走的是「孤膽英雄」式道路,那你未來最好的歸宿就是成長為「技術專家」。如果想晉升更高的管理崗位,不能光有技術,還有有「領導力」。
3、態度大反轉
經歷了「晉升失敗」風波的小易,決定從搞好同事之間的關係入手,為下一次的晉升做好準備。原本不愛開玩笑的小易也試著和同事開開玩笑,試著和男同事勾肩搭背,甚至周末約上同事一起去郊遊、爬山和喝酒。隨著小易的努力,他很快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了,小易真正地融入了群體,和同事也不再只是單純的同事,而更多的是朋友。
一年後,部門主管安平由於個人業績一般,被調到其他部門做普通職員。小易的晉升,自然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其他同事對此也絲毫不感覺到意外。當認命書下來的時候,小易又回想起趙總的叮囑,心裡對他充滿了感激。
在職場,如果你和同事的關係僅僅止步於「同事」的關係,那麼又怎麼能期望別人給你「兄弟」般的對待方式呢?試著和同事建立起「工作」之外的聯繫,這樣你們的關係可能會更好一點,你的人緣自然也會變得不錯。
4、「親密無間」惹煩惱
在小易上班的第四個年頭,成熟了很多的小易終於變成了「易經理」。在他的帶領下,部門的業績完成得很不錯,同事們對他也很認可。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小易所在的部門裡女生的比例可是相當高,而這正是下一段煩惱的起源。
轉眼又到了校園招聘的黃金時節,公司新來了幾個新同事,當然其中也有男有女。「師徒制」是公司的優良傳統。所謂「師徒制」,就是每個新入職的員工,都會被分配一名老員工作為其導師。而此時的小易,自然是一個熱門的「師父」人選,不僅是因為他技術好,還因為他待人比較熱情,更願意傾囊相授。最終,小易有了兩個新徒弟,一個是李陽,一個是郭甜。
其實,此時的小易在上一年已經結婚了,他的妻子也是本公司的,只是不在一個部門,但是在同一棟樓裡。對於小易的兩個新徒弟,李陽自然是沒什麼問題,問題出在與新來的女徒弟郭甜的相處上。郭甜,典型的90後,熱情大方,當然嘴巴也很甜。
對於分配的師父,她也是很滿意的,畢竟小易在培養他們身上花了很多的時間。而郭甜,對師父也很好,平時端茶遞水自然是少不了的,還經常性地帶點零食點心來「孝敬」師父。偶爾有什麼煩心事,她還會主動找師父交流,而小易作為典型的「直男」,又經歷了幾年前的「晉升失敗風波」,自然對於郭甜的問題有問必答。隨著這種情況的增多,自然引起了小易妻子的不滿,兩個人鬧矛盾自然是再所難免的事情了,更嚴重的是公司裡也多了些流言蜚語。
5、「相敬如賓」平紛擾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特別的春節,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家都紛紛帶上來口罩,儘量減少了外出和聚會。正月十七,公司準時復工了,大家都帶上了厚厚的口罩。上班時,大家交流的距離,都自動調整到了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下班後,也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原本的外出聚會都被取消了,私下的交流也幾乎絕跡了。
對於此時的小易而言,自己的家庭生活卻和諧多了,妻子不再疑神疑鬼了。原來是他的妻子發現小易現在跟同事的私下交往少了,尤其是跟女同事的交往少了。這個現象和背後的原因,小易還是在復工1個月後才想明白的,原來對於異性同事,我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俗話說,「男女有別」。對於異性同事,我們在工作上要好好合作,然而在生活上還是要杜絕「曖昧」,或者說要儘量杜絕一些被誤認為是「曖昧」的行為。對於有家庭的職場人,和其他異性同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是至關重要的。
尾聲
冬天來了,刺蝟們為了抵禦寒冷,它們往往會選擇靠在一起,從而達到「抱團取暖」的目的。然而,與其他動物所不一樣的是,刺蝟身體上是「有刺」的,如果靠的太緊,它們又會被彼此身上的刺所扎傷;如果離得太遠,又達不到互相取暖的目的。所以,刺蝟們會慢慢靠近,摸索出一個「安全距離」,讓彼此能夠互相取暖,而又不會被互相傷害,而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刺蝟效應」。
其實,在職場中也是一樣,對於異性同事,我們既要與其充分合作,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外生枝」,平添不必要的煩惱。想到這裡,易翔回到辦公桌旁,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段話。
男女同事之間最美的距離,既不是「拒人千裡」,也不是「親密無間」,反而應該是「相敬如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