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相敬如賓」還是「相敬如冰」?

2021-02-10 玉報微生活



  你與最親愛的人是「相敬如賓」還是「相敬如冰」?無論如何,都不要耗到「相敬如兵」的那一天。

  有一對情侶,大概談了五六年的戀愛,女方家裡始終不同意。最後還是女方堅持要與男方在一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家裡才鬆了口,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然而女方卻在婚後的某一天找我出來喝酒,面帶愁容。「現在一切不是都很好嗎?你們終於如願以償了,還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呢?」我好奇地問她。「我爸媽對他很好,也很客氣,但就總覺得太客氣了。」「怎麼個客氣法?」「我爸只要對他開口,肯定是帶著請、麻煩了、辛苦了;我媽呢,也很少和他說什麼家長裡短的事情,永遠都是客氣著。甚至去超市,他們都不肯用我老公的信用卡,堅持要自己付帳,搞得他很尷尬。」我忍不住笑:「客氣還不好?不用你們的錢,也是為了你們好。」「剛開始這麼客氣很正常,可我們也結婚三年了,還是沒有任何改變。老公雖然不說這些,但是我能感覺得到,他是有點兒難受的。」「我婆婆就很好,總要我陪她一起上街買衣服。如果我說不好看,她就會嘲笑我是爛眼光。但我買給她的衣服,她總是高高興興地穿上,逢人就說:這是兒媳婦買給我的!漂亮吧?在他家裡,我從沒覺得自己是個外人。」


  她最後做了一個總結性發言:人和人之間,不能太過於「相敬如賓」,時間久了,就變成「相敬如冰」了。

  這件事過去幾個月後,這位女朋友又忽然約我出來。我對這件事的後續發展頗感興趣,於是也欣然應邀。剛坐下就見她一臉喜氣,拉住我的手說:「事情解決了!」她找自己爸媽長聊了一次,說清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也坦然對他們表達了「我愛你們,也很愛他,希望與他過一輩子,更希望你們可以徹底理解我,接受他」的想法。「話是說了,但我心裡還是忐忑的,生怕我爸媽聽是聽了,但做起來很難。就在上個周末,我媽在廚房裡做魚,忽然探出頭來喊我老公的名字:XX,趕緊把冰箱裡的蔥給我拿過來!」

  「老公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是在叫他。他趕緊去拿蔥,可越急就越找不到。我媽就繼續叫: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慢!快點兒,我等著下鍋呢!我老公忙不迭拿著蔥跑過去了,還喊著:來了來了!當時我看著心裡那個樂啊,就趁熱打鐵跟我媽說:媽!您可真會使喚人兒!」

  「結果我爸在旁邊眼睛一瞪,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你媽媽使喚自己的兒子,怎麼了?」

  她眼睛裡笑意盈盈:「你知道嗎,那個時候,我覺得心裡有塊什麼堅硬的東西一下子破開了,化了。我老公,一個大男人,當時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人與人之間的親密相處是一種很微妙的「道」,相處容易,親密卻很難。

  禮貌也許意味著疏遠,客氣也許意味著距離,一句「謝謝」可能正投射了你無意識的見外。其實你不知道,那個人想要的並不是一句感謝,而是一種「自己人」的獨有親暱。

來源:廣州日報

執行主編:邵雪梅

責任編輯:王一一



相關焦點

  • 從「相敬如賓」到「相敬如冰」,渡邊淳一的婚姻生活啟示錄
    繼而夫妻之間的態度,逐漸從「相敬如賓」發展到「相敬如冰」。《紫陽花日記》描述的是一位離不起婚的中產階級中年家庭。「相敬如冰」就是他們彼此優雅而冰冷的相處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假面夫妻們的生活細節也呈現出反常化的特點。
  • 相敬如賓或相敬如冰
    相敬如賓或相敬如冰明偉方他和她都特別怕熱。為了防暑降溫,在家裡,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做足「冰」文章。什麼冰棒啊、冰凍汽水啊、冰鎮三梅湯啊、冰鎮西瓜啊……真是應有盡有,塞滿了冰箱,看一眼都讓人涼意頓生。小傢伙故意大聲喊道:「人家都誇爸爸媽媽是我們小區相敬如賓的模範夫妻,我看改一個字更恰當喲!」「改什麼字?」他和她不約而同地問。「相敬如『冰』呀!」兒子調皮地回答。他和她相視一笑。走進百家號,生活詠嘆調。
  • 閒情
    最難忘記的是《閒情不易老》,我們總以為品茶、散步、看電視、旅遊等就是閒情,其實不然。一路走來,若是沒有什麼收穫,不算閒情。看書、看電視劇、看後就忘記,也不算閒情,那僅僅只能算是消磨時間,算是休息,算不得閒情。林清玄說:「只要保有幾分閒情,再忙的時候,也能減少焦慮,沒事做時,不至於無所適從。
  • 相敬如冰 - 曉君信箱解答你的困惑(文摘)
  • 讀《閒情賦》
    《閒情賦》在陶公的作品裡是很特別的一篇,後人對之也頗為另眼相看。
  • 相敬如冰:連菜刀都要AA的夫妻離婚了
    常說勸和不勸離,但是如果夫妻雙方已經到了相敬如冰的地步了,那還是趁早分開吧,這樣對誰都好!這則熱搜下許多評論說既佩服倆老人的勇氣也支持他們的行為,同時也訴說著相同的經歷。比如家裡的父母,比如爺爺奶奶,整天吵的雞犬不寧,鬥得死去活來,但就是不離婚。
  • 《閒情賦》與淵明的女性觀
    (《陶淵明集序》)蘇軾說:「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東坡題跋》)反觀東坡之言,欲揚《閒情賦》,卻也只是比之《國風》和屈原、宋玉,並未申說《閒情賦》獨特的價值。東坡之後說《閒情賦》的聚訟紛紜,也都囿於傳統觀念,更多的仍然是說淵明有政治寄託寓於其中,即如屈原之美人比君子。
  • 臺灣美食地圖-閒情鍋燒意面
    閒情鍋燒意面|臺南30年老店,鍋燒意面+法式吐司就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臺南南區觀光城旁的巷子裡有一間開了32年的閒情鍋燒意面,是很多新興國中同學的共同回憶!門口被一群大樹遮蔽住,裡面卻藏著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 七分人生,且留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淡淡歡喜,是被智慧照耀的快樂,是看開後的會心一笑,是領悟後的豁然開朗,是隨意清風、靜看花開的自在……無論是在順境中還是在逆境中,無論得失,我們都不要丟失了歡喜心,煩惱毫無用處,如果事情還能補救,為什麼不歡喜?如果無力回天,不歡喜也解決不了問題。
  • 閒情雅致的夫唱婦隨
    沈復是個自小就有閒情的人,他可以把夏天的蚊子想像成一群仙鶴在天上飛舞,旁人不理解,可善解人意的芸娘會時刻配合沈復的閒情雅致。
  • 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歡喜是被智慧照耀的快樂,是看開後的會心一笑,是領悟後的豁然開朗,是隨意清風、靜看花開的自在……無論是在順境中還是在逆境中,無論得失,我們都不要丟失了歡喜心,煩惱毫無用處,如果事情還能補救,為什麼不歡喜?如果無力回天,不歡喜也解決不了問題。不求什麼山高水長的永恆,只求此刻一花一草的歡喜。
  • 閒情如何偶寄 | 陸春祥
    閒情其實不閒,閒情中見獨特性情,顯卓著見識。看李漁如何偶寄他的閒情。3我讀《閒情偶寄》,讀到了一個活色生香的李漁,可愛又可憐,這是一個多麼會生活的人呀,但因為用度一直不寬裕,他只能苦中作樂。器玩部中,他獨創「暖椅」和「涼杌」,以抵擋武林門外的寒冷和炎暑。
  • 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我選擇用「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兩個成語來作為題目,也是想強調一下,平等婚姻對一起過日子的兩人而言,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既然平等婚姻這麼重要,如何實現呢?大眾化一點的做法,或者說俗一點的做法就是「門當戶對」。基本這一項工作,很多新人的父母在初次見面時就幫忙審核了,然後就出現了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愛情悲劇故事。
  • 96.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我們還是和周邦彥和趙佶一樣,先來講那位臣子的代表詞作。那我們今天分析的就是馮延巳的代表作——《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詞云:「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首先是這個詞牌「鵲踏枝」,提到這個詞牌,就要提到我們前面講晏殊、講歐陽修、甚至講到王國維。
  • 遲重瑞「嫁」給富商陳麗華,婚後多年相敬如賓,這叫幸福嗎
    離開《西遊記》劇組後,徐少華倒是還是繼續當演員,也拍過幾部戲,只是再沒有什麼角色 和作品能越過「唐僧」去。雖然陳麗華非常有錢,,卻遲重瑞大了十歲,還是離過一次婚還帶著兩個孩子的女人。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為什麼當初遲重瑞會選擇一個比自己大了10歲還是二婚帶著孩子的女人,最後弄得自己連一個孩子都沒有
  • 李漁:閒情何處寄,認真過此生 | 回聲
    本期薦讀 :李漁《閒情偶寄》 |  第 86 期
  • 2周後,心心相印,相敬如賓,花好月圓,至死不渝,令人不禁感慨
    兩個星期後,心意相通的獅子座相敬如賓,花好月圓,至死不渝,情不自禁。處女座盡善盡美可以說是處女座的一種標誌,他們追求完美,做事一絲不苟,認真負責,但往往因缺乏自信而情緒低落。處女重感情,容易滿足,更容易受到傷害。總是有一種被忽視的感覺,覺得自己付出的比得到的多。也很頑固,不懂得放棄。一點小事就讓人胡亂思考。
  • 《觸不可及》:育兒未嘗不是「相敬如賓」,而養老也是
    現在社會上大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都是不樂觀的,甚至在父母年邁之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得到改善,因此在社會當中,小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老人和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是比較緊張的,並沒有和諧相處,沒有相敬如賓的狀態
  •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講解
    臺大開放式課程——葉嘉瑩古典詩詞講座第一講:神龍見首不見尾——談《伯夷列傳》的章法與詞之若隱若現的美感特質(7-8)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鵲踏枝 馮延巳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 陶淵明《閒情賦》,千古第一情書
    全賦情思繚繞,逐層生發,詞藻華麗,變化自然。《閒情賦》(節選)陶淵明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在人們的印象中,陶淵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