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賦》與淵明的女性觀

2021-02-19 聽伊講


聽伊講(作者:駱自強)

蕭統說:「白璧微瑕者,唯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一諷者,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陶淵明集序》)

蘇軾說:「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東坡題跋》)

作為淵明第一粉絲的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收羅天下,編了淵明的集子,廣惠後世,我們自然應該感激。就揚雄所言,「勸百而諷一」,正是漢賦的普遍狀況,包括司馬相如、揚雄自己等作賦大家。淵明既然作賦,模其體制也不奇怪。而蕭統的評論就其太子的身份來說,加之國人傳統之「道德文章」,總是道德在前,所以也還不至於如東坡所言是「小兒解事」。

反觀東坡之言,欲揚《閒情賦》,卻也只是比之《國風》和屈原、宋玉,並未申說《閒情賦》獨特的價值。

東坡之後說《閒情賦》的聚訟紛紜,也都囿於傳統觀念,更多的仍然是說淵明有政治寄託寓於其中,即如屈原之美人比君子。

我們已經說過,淵明在情感上是一個深情厚誼之人。薄情寡義未必不好,一切看得淡了,或還是生命的真諦,至少是長壽和少煩惱的首要之義。

蘇軾當年因風雨阻隔不得子由書,和淵明《停雲》詩以寄,蘇轍亦和,「次韻以報」。蘇轍的次韻《停雲》其三是「欣然微笑,是無枯榮。手足相依,所鍾則情。情忘意消,神凝不徵。可以安生,可以長生。」蘇轍詩中之意是情深傷身,非不知也,不顧也!

深與薄,按照現在基因決定論的說法,緣於先天;厚與寡或來自後天的經歷與學養。淵明既然在情感上表達出深厚、敏感和細膩,在對待女性的態度上,我們應該也能探尋一二,只是文獻不足而已。

我們來讀《閒情賦》。

《閒情賦》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於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並觸類,廣其辭義。餘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序中已經明說張、蔡之作「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這「閒」字非休閒之閒,是閉門,閒正、閒止的閒。也明確了目的,是抑止流蕩的邪心,應該有助於諷諫。)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首段描摹吸引我的那美人的豔麗,除了比喻為玉與蘭這樣的陳詞濫調,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前人的「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前者多是性格,後者已是氣質,都是美人內在的描摹。中間四句寫心情,一天的快與一生的慢,同在百年而歡少愁多,正是淵明敏感氣質的流露。轉而是縴手撫琴,描繪了美人的動態。李漁《閒情偶寄》的賞美人之態,實在可視作以淵明為祖。)

 

激清音以感餘,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次段前面八句是我這個仰慕者的心態,既思表白,又恐冒犯;既想婉轉,又怕他人為先。心意惶惑不寧,魂常不在,須臾九遷。以此心情興起,便是豔麗的十願十悲。這十願十悲表示了即使願望實現仍是悲情不止,這十個轉折,是否顯示了淵明對愛情不可求的無奈之情呢?)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步徙倚以忘趣,色悽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悽悽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悽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悽悽,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閒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於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違、徒、苦、罔,這些個字樣接連寫來,自是會心歸理性,自然便「憩遙情於八遐」了。)

 

淵明是聰明人,所以我心有所疑,賦的最後部分的確是「閒止」,前面反覆讀來,好似還是「閒」情。這樣的雙關,才顯現他的調皮與幽默。寄託說就罷了吧。

有人以為此是淵明少作,不像。該是有過曲折的愛以後才會如此細膩,當是十二年混跡江湖中的體驗。序中說「餘園閭多暇」,未必是出仕前,他出仕期間也是常常回家的。從內容來看,壯年時回顧一段感情的可能較大,四十歲前後所作的吧。

單著這篇賦,我們還是難以探尋出淵明的女性觀,前人說是遊戲之作也未尚不可。若是從淵明對待感情的一貫情況視之,我們還是以為這仍是深情的表述。

能參照著看的是淵明的《祭程氏妹文》。比他小三歲後嫁程氏的同父異母的妹妹早逝,他的祭文裡回顧了妹妹生母去世時他們尚幼(12歲、9歲),淵明生母去世時,「伊我與爾,百哀是切。」他寫妹子是:「諮餘令妹,有德有操。靖恭鮮言,聞善則樂。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閨,可像可效。」可見淵明看重內在品質。還寫到「疏書猶存」,顯然妹妹是識字通信的,這也關乎淵明的重視人的氣質。

在淵明之年代,女性地位尚低,淵明這祭妹文不是獨見也至少是鮮見的。這應該可以證明淵明比同時代人更尊重女性的。

淵明生前至交顏延年的誄文裡說「少而貧苦,居無僕妾」,後人都看前面的貧苦,我終是想,無妾,在那個年代或還是有對女性的尊重的吧。

淵明詩中唯一可能寫到女性的只一首《擬古》。

擬古(其七)

 

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歌竟長嘆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

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前人說此詩為宋初所作,仍視為政治諷喻詩,自然釋佳人為君王了。

我則願意看做歡愉後的空落之感,顯現詩人細膩、敏感的特質。如此,則佳人為女子,隱隱約約的感覺淵明陪著佳人「達曙酣且歌」,而感嘆「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正如《閒情賦》的十願後的十悲,願望實現了,仍然有新的煩惱生出。

尊重女性,陪伴佳人,至此,淵明於我,毫無違和之感!

相關焦點

  • 讀《閒情賦》
    《閒情賦》在陶公的作品裡是很特別的一篇,後人對之也頗為另眼相看。
  • 陶淵明《閒情賦》,千古第一情書
    全賦情思繚繞,逐層生發,詞藻華麗,變化自然。《閒情賦》(節選)陶淵明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在人們的印象中,陶淵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 馬伊琍的女性觀,她是「老鼠屎」嗎?
    那麼如果站在一個比較中肯的角度,馬伊琍的「女性觀「究竟該如何來評價呢?首先,作為公眾人物,特別是女性公眾人物,要在公開場合談論女性觀,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比較謹慎的事情。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公眾人物是閉口不談這個話題的。在現階段的網絡環境中,閉口不談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現實」和「聰明」。每個人的「女性觀」都是不一樣的。有不同就有爭議,這一點很多公眾人物心知肚明。
  • 閒情
    最難忘記的是《閒情不易老》,我們總以為品茶、散步、看電視、旅遊等就是閒情,其實不然。一路走來,若是沒有什麼收穫,不算閒情。看書、看電視劇、看後就忘記,也不算閒情,那僅僅只能算是消磨時間,算是休息,算不得閒情。林清玄說:「只要保有幾分閒情,再忙的時候,也能減少焦慮,沒事做時,不至於無所適從。
  • 人間草木 淵明元是菊花精
    但許多採菊詩,話語之中難離陶淵明,如南宋王十朋《採菊圖》,首句便寫「淵明恥折腰」,描寫的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圖景;張栻的《採菊亭》,首句是「陶公千載人」。杜甫《秋盡》言,「籬邊老卻陶潛菊」,更是直接而明確地用陶潛菊來指稱菊花。楊萬裡有一首《賞菊》詩這樣寫道:「菊生不是遇淵明,自是淵明遇菊生。歲晚霜寒心獨苦,淵明元是菊花精。」將陶淵明直接視為菊花精。這樣的榮譽,無論是陶淵明還是菊花,大概都願意吧。
  • 淵明故裡:桃花正旺菜花薰 ,陶潛喊你玩古風
    >誰抵淵明酒半樽。淵明故裡!      那兒很近,桃花正旺,油菜花正開,消遣你疫情之下的心情,再好不過。,地處紹興柯橋區齊賢光明居,以淵明文化為核心,致力於打造現代鄉村旅遊目的地和鄉村振興示範地。      作為紹興首批3A級景區村, 2020年,這裡將秀出三個動作:一是深挖淵明史料,增添文化厚度;二是以淵明文化為研學重點,組合農事、手工等體驗課程,豐富研學內涵;三是提升環境品質,推出藕粉、荷葉茶、淵明玩偶等特色文創商品,滿足遊客多方需求。
  • 淵明詩歌節:有靈魂,才與眾不同
    擊鼓傳花,現場作詩,就更熱鬧了。
  • 閒情雅致的夫唱婦隨
    沈復是個自小就有閒情的人,他可以把夏天的蚊子想像成一群仙鶴在天上飛舞,旁人不理解,可善解人意的芸娘會時刻配合沈復的閒情雅致。
  • 臺灣美食地圖-閒情鍋燒意面
    閒情鍋燒意面|臺南30年老店,鍋燒意面+法式吐司就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臺南南區觀光城旁的巷子裡有一間開了32年的閒情鍋燒意面,是很多新興國中同學的共同回憶!門口被一群大樹遮蔽住,裡面卻藏著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 羲之籠鵝 子猷種竹 淵明愛菊 青蓮醉酒 懷素書蕉
    淵明愛菊                  (淵明愛菊  吳友如畫)陶淵明,東晉詩人,厭惡官場,不願為五鬥米折腰,菊花可以說是他的象徵,「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現的恰是他作為田園隱士的高情遠致。
  • 七分人生,且留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做四分「閒情」人有詩云:「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逸緻,是下棋、是吃茶、是賞音品曲。有閒情的人,撫琴聽曲,自得其樂,寫文作畫,淡雅從容。
  • 靈空山賦~~「沁源賦」賦文學大賽參賽作品展示
    【8】一枝若仲蔚之蒿千,半樹比淵明之柳五。白衣長往,惟當設榻雲心;綠蔭頻投,自是還春秋浦。【9】或有雲杉四老,佇望千旬。窺藤紉間二仙傳道,及芝芳處三王作賓。論石馬鞍雲,青松不跌;嘲風鞭嘯日,素雪含嗔。矧乎眾扶端偉,未有輪囷。冠華北之九桿旗,鯤鵬借翅;共靈根之二菩薩,佛祖傳真。【10】諒三徑應輸此道,信五溪或妒斯辰。壯哉其棟,卓爾故循。是謂靈空山之最靈者得壽,而最壽者永春。
  • 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是閒情逸緻,是賞花、養竹、撫琴、下棋、聽雨、吃茶。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
  • 閒情如何偶寄 | 陸春祥
    文/陸春祥細讀《閒情偶寄》,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此次重讀,有一種走進李漁生命歷程之收穫。
  • 靈空山賦~~「沁源賦」賦文學大賽參賽作品展示
    【8】一枝若仲蔚之蒿千,半樹比淵明之柳五。白衣長往,惟當設榻雲心;綠蔭頻投,自是還春秋浦。【9】或有雲杉四老,佇望千旬。窺藤紉間二仙傳道,及芝芳處三王作賓。論石馬鞍雲,青松不跌;嘲風鞭嘯日,素雪含嗔。矧乎眾扶端偉,未有輪囷。冠華北之九桿旗,鯤鵬借翅;共靈根之二菩薩,佛祖傳真。【10】諒三徑應輸此道,信五溪或妒斯辰。壯哉其棟,卓爾故循。是謂靈空山之最靈者得壽,而最壽者永春。
  • 鄭希怡談當代女性觀,結婚生子一樣可以談論夢想
    近日,剛過完39歲生日的鄭希怡就現身某直播大談當代女性觀。
  • 李漁:閒情何處寄,認真過此生 | 回聲
    本期薦讀 :李漁《閒情偶寄》 |  第 86 期
  • 《都市閒情》播足26年壽終正寢?!改名《Big City Shop》賣嘢搵商機
    自從Big Big Channel出現,TVB已經舖天蓋地宣傳,除了過時過節總有一兩個節目Hard Sell一下,而不同劇集、綜藝節目亦有意無意植入一些Big Big Shop有售嘅產品,《東張西望》如是,連師奶至愛嘅《都巿閒情》都受到波及,今日便傳出,1992年首播的《都巿閒情》,將於今年10月結束「轉型」,新節目暫名《Big City Shop》,相信觀眾將會或者會不停見到大明猩喇
  • 九份山城的「閒情」慢生活,約嗎?
    「閒情民宿」恰巧位於街尾,獨享了一份靜謐。 除了品嘗紅糟肉圓、芋圓、魚丸湯及草仔粿等各式小吃外,更重要的是享受這充滿歷史的山間小城,放慢腳步,靜靜地、仔細地去品味這個地方,讓自己暫時遠離都市的塵囂與煩躁,漫步在九份、沉浸於閒情的氣氛吧。
  • 96.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那我們今天分析的就是馮延巳的代表作——《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詞云:「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首先是這個詞牌「鵲踏枝」,提到這個詞牌,就要提到我們前面講晏殊、講歐陽修、甚至講到王國維。說到這個後人寫詞有一個重要的詞牌,很多人都大量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