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

2021-02-28 安般蘭若

寂靜的午後,品茶,讀林清玄的文字,感悟著他的睿智和禪意的人生智慧,他博大而又悲憫的情懷。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故事,宛如心靈的雞湯,讓人在繁華落盡之後看到了一份真淳,在喧鬧的人生舞臺背後尋到了一份安寧,一份淡然。

最難忘記的是《閒情不易老》,我們總以為品茶、散步、看電視、旅遊等就是閒情,其實不然。一路走來,若是沒有什麼收穫,不算閒情。看書、看電視劇、看後就忘記,也不算閒情,那僅僅只能算是消磨時間,算是休息,算不得閒情。

林清玄說:「只要保有幾分閒情,再忙的時候,也能減少焦慮,沒事做時,不至於無所適從。「不用心」就是「不著心」,不為一個念頭操心,不被一個焦躁留住,念來念轉,身心自在,這才是閒情」。真正的閒情是身心和靈魂的隨性、自由、心無旁騖、只為喜歡而做,而不是為了做而做。

為了閒情而閒沒有意義。有人遊泳遊到腹痛三日,不能彎腰,這不是休閒;有人逛街逛到兩腿水腫,這也不是休閒;有人看電視,看得淚流滿面,更不是休閒;有人參加旅行團,14天旅行10個國家,尤其不是休閒。因為,休息不一定閒,閒的時候,也不一定能休息。有閒情的人休閒才有情,沒有閒情的人則休閒何益?

常看到一些人,工作時風風火火,一旦閒下來便坐立不安,看到他的樣子,你就感覺到一個字:累!也有的人無事可做,整天泡在麻將桌上消磨時間,殊不知一天下來,腰酸背痛,看似很有閒情,其實卻在給身體找累。如此這般,讓心靈得不到放假,身體得不到休息,如何又尋得到閒情的影子?

閒情要達到「山桃溪杏兩三栽,為誰零落為誰開」,要有陶公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然 ,也有「百花從中過,片葉不沾身」、「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些境界都是閒情。

年長者的休閒有時算不得閒情,年輕人的忙碌中未必無閒情。一個人的心態和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決定著他是閒,還是閒情。休假未必就是閒情,鬧市取樂未必不是閒情。沒有閒情的人,心靈永遠忙碌;有閒情的人,心靈永遠放假。

總以為富人才有閒情。更不然,多一張鈔票,就少了一份情。窮人的勞累,也許沒有名利之累,倒能真正的身心放鬆,也許田間地頭的一袋煙、一頓海聊就是閒情。

有閒情的人不易老。

「名利是閒情的世仇,瀟灑是閒情的朋友,無礙是閒情的永遠的伴侶」。讓我們記住林先生的這些禪意的人生智慧,讓自己擁有閒情,讓自己永遠不老!

相關焦點

  • 讀《閒情賦》
    《閒情賦》在陶公的作品裡是很特別的一篇,後人對之也頗為另眼相看。
  • 《閒情賦》與淵明的女性觀
    蕭統說:「白璧微瑕者,唯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一諷者,卒無諷諫,何必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陶淵明集序》)蘇軾說:「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東坡題跋》)
  • 閒情雅致的夫唱婦隨
    沈復是個自小就有閒情的人,他可以把夏天的蚊子想像成一群仙鶴在天上飛舞,旁人不理解,可善解人意的芸娘會時刻配合沈復的閒情雅致。
  • 臺灣美食地圖-閒情鍋燒意面
    閒情鍋燒意面|臺南30年老店,鍋燒意面+法式吐司就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臺南南區觀光城旁的巷子裡有一間開了32年的閒情鍋燒意面,是很多新興國中同學的共同回憶!門口被一群大樹遮蔽住,裡面卻藏著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 七分人生,且留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做四分「閒情」人有詩云:「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逸緻,是下棋、是吃茶、是賞音品曲。有閒情的人,撫琴聽曲,自得其樂,寫文作畫,淡雅從容。
  • 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是閒情逸緻,是賞花、養竹、撫琴、下棋、聽雨、吃茶。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
  • 閒情如何偶寄 | 陸春祥
    文/陸春祥細讀《閒情偶寄》,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此次重讀,有一種走進李漁生命歷程之收穫。
  • 李漁:閒情何處寄,認真過此生 | 回聲
    本期薦讀 :李漁《閒情偶寄》 |  第 86 期
  • 陶淵明《閒情賦》,千古第一情書
    全賦情思繚繞,逐層生發,詞藻華麗,變化自然。《閒情賦》(節選)陶淵明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在人們的印象中,陶淵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 《都市閒情》播足26年壽終正寢?!改名《Big City Shop》賣嘢搵商機
    自從Big Big Channel出現,TVB已經舖天蓋地宣傳,除了過時過節總有一兩個節目Hard Sell一下,而不同劇集、綜藝節目亦有意無意植入一些Big Big Shop有售嘅產品,《東張西望》如是,連師奶至愛嘅《都巿閒情》都受到波及,今日便傳出,1992年首播的《都巿閒情》,將於今年10月結束「轉型」,新節目暫名《Big City Shop》,相信觀眾將會或者會不停見到大明猩喇
  • 九份山城的「閒情」慢生活,約嗎?
    「閒情民宿」恰巧位於街尾,獨享了一份靜謐。 除了品嘗紅糟肉圓、芋圓、魚丸湯及草仔粿等各式小吃外,更重要的是享受這充滿歷史的山間小城,放慢腳步,靜靜地、仔細地去品味這個地方,讓自己暫時遠離都市的塵囂與煩躁,漫步在九份、沉浸於閒情的氣氛吧。
  • 96.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那我們今天分析的就是馮延巳的代表作——《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詞云:「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首先是這個詞牌「鵲踏枝」,提到這個詞牌,就要提到我們前面講晏殊、講歐陽修、甚至講到王國維。說到這個後人寫詞有一個重要的詞牌,很多人都大量的創作。
  •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講解
    臺大開放式課程——葉嘉瑩古典詩詞講座第一講:神龍見首不見尾——談《伯夷列傳》的章法與詞之若隱若現的美感特質(7-8)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鵲踏枝 馮延巳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 閒情記趣 | 《同歸》
    閒敘逸情,記趣浮生,這裡是文學專欄——閒情記趣,這是此專欄的第十五篇文章,2019級漢語言文學的秦琴同學在《同歸》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慨:希望與危險同時存在,卻不會在一切結束後同時消亡。路燈沿著河岸一盞盞熄滅,黑暗順著燈熄的方向大片推進,很快就包圍了我。河岸的那邊是高聳的樓宇,閃爍的燈光那般奪目;而在黑暗的這邊,陪伴我的只有點點星子。
  • 杜牧:在無情的時代,閒情地活著
    剛參加工作,他被派遣到當時最為繁華的揚州。他的朋友張祜有詩云:「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其實,在揚州活著,悠遊飲宴,更是一件痛快事。杜牧對此深有體會。在這裡,除了風流韻事,他也留下不少關於這座城市的名作。「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娉娉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 閒情偶寄 | 活成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芥子園畫傳初集他倡編的《芥子園畫譜》流傳至今,被黃賓虹、齊白石等視為經典範本;他寫成的《閒情偶寄》深諳生活之道
  • 淺顯易懂的古代化妝術——《閒情偶寄》「修容」「點染」篇
    閒情偶寄匾 一生大半時間在商海浮沉,走南闖北,他因此而養成了一個小愛好。 那就是每到一處,必與當地名妓同樂。 正因如此,李漁對于美人、對於女人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
  • 每日一讀|最好的愛情是閒情
    《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裡有一段關於閒情的描寫:「彼時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鬟們皆出去自便,滿屋內靜悄悄的
  • 馮延巳《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朝代:五代作者:馮延巳原文
  • 閒情偶寄作者李漁,竟也是一名對聯大師,一生創作眾多精品對聯
    喜歡古典文學的朋友,應該聽說過《閒情偶寄》的大名。《閒情偶寄》乃是一部集合美食、戲曲創作、歌舞、養生、園林、建築、花卉的著作,體現了作者李漁對待人生的態度,展示了從生活中找到快樂的妙訣。《閒情偶寄》問世之後,獲得了很高聲譽,名列「中國名士八大奇著」,被譽為古代生活藝術大全。諸如林語堂、梁實秋等現代作家都對《閒情偶寄》有諸多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