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敘逸情,記趣浮生,這裡是文學專欄——閒情記趣,這是此專欄的第十五篇文章,2019級漢語言文學的秦琴同學在《同歸》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慨:希望與危險同時存在,卻不會在一切結束後同時消亡。
路燈沿著河岸一盞盞熄滅,黑暗順著燈熄的方向大片推進,很快就包圍了我。河岸的那邊是高聳的樓宇,閃爍的燈光那般奪目;而在黑暗的這邊,陪伴我的只有點點星子。
我感謝熄滅的燈把光明的權利還給了星空。待我抬頭,星子已變得無比清晰明亮。
耳邊經久未散的爭吵聲一點點消失,風拂過河岸的灌木,牽引著我有力的心跳。河的那岸有光明,有溫暖,有太多令人心馳神往的美好;而河的這岸卻唯有黑暗和孤獨,簇擁著一個我。一個人躺在無人的河岸上,有人從我身邊路過時,我也不需要他們注意到我,甚至關心我。
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氣,任憑疲憊的思緒被風捲走。一剎那,肺部輕鬆太多,使得身體也輕了,輕到可以忽略,輕到產生了一種錯覺——意識不再被束縛,萬物歸於混沌,天地失真。
銀白的月光下是皎潔的白芒草,它太高,完全擋住我的視線。眼睛酸澀無比,無論如何凝望遠方,也只是茫茫一片。在這裡,我失去了可知的方位,曠放中雖然滿是東西,卻寂寥得只有一個生命。
我四處奔走,始終看不到其他事物,鋒利的葉片劃破我的皮膚,血液滲出也毫無痛覺。恐懼與無助襲來,這裡已然不能控制我焦慮的心緒,意識便瞬間掙脫出來。有時,我表面上是合群者,只有獨處的時候才能輕易捕捉自己的孤獨。悲傷壓抑的情緒最終讓我回到現實。我在被窩裡渾渾噩噩地醒來,一看時間,不急,繼續睡吧。這樣便睡得沉了,也更安逸。
夢真是神奇,睡覺也真是舒服。一個人無聊時,窗外漲落的河,變綠的樹,千變萬化的雲,都不錯,夠我發呆半天。真真兒是「寵辱不驚,閒看前庭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悠哉悠哉,生活似開水般平淡,如白粥般簡單。
想到百多個日夜前,興奮地推著行李箱回家,誰曾想到後來的一切呢?日復一日,冬去春來,無數人用汗水與生命融解冬的冰刃,才迎來春的萬象欣榮。希望與危險同時存在,卻不會在一切結束後同時消亡。只能嘆一句世事多變,如白雲蒼狗。
個人與社會本就息息相關。個人不能逃避,社交必不可少,我們身處社會之中,不能是一座封閉的孤城,自己不願出去,也不讓人靠近。當災難發生時,大我與小我需得知道孰輕孰重。
Q:請問你的文章標題取名「同歸」是有什麼寓意嗎?
A:即「殊途同歸」。都說人不是一座孤島,但每個人也是單獨的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是有距離的,有的時候就想能在孤獨的時候能夠有一個理解自己的人。
Q:你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哪裡?是什麼萌生了你創作這樣一篇散文的想法呢?
A:在疫情期間連一個知心的人也沒有,又總是做噩夢,有的時候就莫名失落孤獨。於是總會在熱愛與無感之間反覆。文章的核心想表達的就是有時猛然爆發的孤獨感真的讓人恐懼,感覺似乎沒人重視在乎。但人也不要活得太消極,我需要熱愛我的生活。
編輯丨劉旻悅
(圖片來自網絡)
值班編輯丨楊夢倩 姜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