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閒情賦》

2021-02-19 青衫江南

 

《閒情賦》在陶公的作品裡是很特別的一篇,後人對之也頗為另眼相看。他的其它作品大多衝淡,只有這篇既纏綿多情又大膽,幾乎讓人疑心是偽作。編《文選》的蕭統對這篇賦也頗有微辭「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賦,揚雄所謂勸百而諷一者,卒無諷諫,何足搖其筆端?惜哉!無是可也。」蕭統本來是極仰慕陶淵明的人品的,他在《陶淵明集序》中說「嘗謂有能讀淵明之文者,馳竟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貧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豈止仁義可蹈,亦乃爵祿可辭。不勞復旁遊太華,遠求桂史,此亦有助於風教爾。」可見其推重,然而《閒情賦》無助於「風教」,因此方有此「白璧微瑕」之憾。司空圖亦說「不疑陶令是狂生, 作賦其如有《定情》」。

《閒情賦》的主旨為何呢?閒情者,非今日所以為的閒情逸緻之閒情,乃防閒之閒,大德不踰閑之閒。陶公說自己就是模仿張衡的《定情賦》和蔡邕的《靜情賦》作了這一篇,另外陳琳與阮瑀各有《止欲賦》,都是這個抑制自己的「邪念」的意思。

《閒情賦》序中說:「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意思就是陶公在家裡檢討自身修養,發現情慾之難斷,因此寫此賦先「蕩以思慮」,然後達到「終歸閒正」的正途之上。此賦描寫了一位作者日夜懸想的絕色佳人,作者幻想與她日夜相處,形影不離,甚至想變成各種器物,附著在這位美人身上。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為正人君子所惋惜的「蕩思」,陶公的確寫得極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一連十個願望「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這一段充分展示了賦的善於鋪陳的特點, 極盡鋪張揚厲之能事,不遺餘力地將描寫對象反覆形容,多重勾勒。深得宮體詩的領袖蕭綱的「文章須放蕩」之要。

雖然此賦最後有「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這樣的光明結局,不過終難免勸百諷一之譏,而後代宮體詩亦從此賦在對於聲色細膩的感受和模擬上「獲益良多」,劉希夷《公子行》中這句「願作輕羅著細腰, 願為明鏡分嬌面」則簡直是照搬了。

 

————————————

《閒情賦》

(原文略)

相關焦點

  • 《閒情賦》與淵明的女性觀
    (《陶淵明集序》)蘇軾說:「淵明《閒情賦》,正所謂『《國風》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與屈、宋所陳何異?而統乃譏之,此乃小兒強作解事者。」(《東坡題跋》)反觀東坡之言,欲揚《閒情賦》,卻也只是比之《國風》和屈原、宋玉,並未申說《閒情賦》獨特的價值。東坡之後說《閒情賦》的聚訟紛紜,也都囿於傳統觀念,更多的仍然是說淵明有政治寄託寓於其中,即如屈原之美人比君子。
  • 陶淵明《閒情賦》,千古第一情書
    全賦情思繚繞,逐層生發,詞藻華麗,變化自然。《閒情賦》(節選)陶淵明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在人們的印象中,陶淵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 閒情
    寂靜的午後,品茶,讀林清玄的文字,感悟著他的睿智和禪意的人生智慧,他博大而又悲憫的情懷。那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故事,宛如心靈的雞湯,讓人在繁華落盡之後看到了一份真淳,在喧鬧的人生舞臺背後尋到了一份安寧,一份淡然。最難忘記的是《閒情不易老》,我們總以為品茶、散步、看電視、旅遊等就是閒情,其實不然。一路走來,若是沒有什麼收穫,不算閒情。
  • 每日一讀|最好的愛情是閒情
    《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裡有一段關於閒情的描寫:「彼時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鬟們皆出去自便,滿屋內靜悄悄的
  • 閒情如何偶寄 | 陸春祥
    閒情其實不閒,閒情中見獨特性情,顯卓著見識。看李漁如何偶寄他的閒情。清代劉廷璣的筆記《在園雜誌》中,我讀到了這麼一段:「所至攜紅牙一部,盡選秦女吳娃,未免入誕風流。昔寓京師,顏其旅館之額曰:賤者居,有好事者戲顏其對門曰『良者居』。蓋笠翁所題本自謙,而謔者則譏所攜也。」那些好事者,顯然看不慣李漁,要想盡辦法侮辱他一下,而事實上,李漁這次來京,只是設計了「半畝園」,並沒有帶家班。
  • 李漁:閒情何處寄,認真過此生 | 回聲
    本期薦讀 :李漁《閒情偶寄》 |  第 86 期
  • 96.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
    歡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讀一生不可錯過的唯美詩詞。    我們既然前面已經講了周邦彥和宋徽宗這一對君臣的詞作,那麼我們就來回溯一下前此另外一對君臣的詞作。我們還是和周邦彥和趙佶一樣,先來講那位臣子的代表詞作。那我們今天分析的就是馮延巳的代表作——《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詞云:「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 閒情雅致的夫唱婦隨
    沈復是個自小就有閒情的人,他可以把夏天的蚊子想像成一群仙鶴在天上飛舞,旁人不理解,可善解人意的芸娘會時刻配合沈復的閒情雅致。
  • 臺灣美食地圖-閒情鍋燒意面
    閒情鍋燒意面|臺南30年老店,鍋燒意面+法式吐司就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臺南南區觀光城旁的巷子裡有一間開了32年的閒情鍋燒意面,是很多新興國中同學的共同回憶!門口被一群大樹遮蔽住,裡面卻藏著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
  • 七分人生,且留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做四分「閒情」人有詩云:「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逸緻,是下棋、是吃茶、是賞音品曲。有閒情的人,撫琴聽曲,自得其樂,寫文作畫,淡雅從容。
  • 一分天道,二分人情,三分歡喜,四分閒情!
    有了閒情,才有了逸致。閒情,是閒情逸緻,是賞花、養竹、撫琴、下棋、聽雨、吃茶。閒情,是「不用心」,也是「不著心」,任憑人生山高水遠,一顆心依然枝上花開。有空閒的人,不一定有閒情。只有活的通透、明白的人,才能擁有閒情,才能浮世清歡,忘卻三千不快。
  •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人品莫如詞品 筆觸勝似感觸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何當共讀香芸帙,最是詩情畫意時。」喜馬拉雅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讀一生不可錯過的唯美詩詞。
  •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講解
    臺大開放式課程——葉嘉瑩古典詩詞講座第一講:神龍見首不見尾——談《伯夷列傳》的章法與詞之若隱若現的美感特質(7-8)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鵲踏枝 馮延巳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 上陽賦王儇怎麼讀 她的一生其實也是悲劇
    《上陽賦》播出之後,一開始都是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是隨著王儇嫁給了蕭綦,兩人的故事漸漸展開,不少網友都說「真相」。關於王儇這個名字,大家也有不少疑問,很多人都好奇,《上陽賦》王儇怎麼讀?這個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
  • 《都市閒情》播足26年壽終正寢?!改名《Big City Shop》賣嘢搵商機
    自從Big Big Channel出現,TVB已經舖天蓋地宣傳,除了過時過節總有一兩個節目Hard Sell一下,而不同劇集、綜藝節目亦有意無意植入一些Big Big Shop有售嘅產品,《東張西望》如是,連師奶至愛嘅《都巿閒情》都受到波及,今日便傳出,1992年首播的《都巿閒情》,將於今年10月結束「轉型」,新節目暫名《Big City Shop》,相信觀眾將會或者會不停見到大明猩喇
  • 九份山城的「閒情」慢生活,約嗎?
    「閒情民宿」恰巧位於街尾,獨享了一份靜謐。 除了品嘗紅糟肉圓、芋圓、魚丸湯及草仔粿等各式小吃外,更重要的是享受這充滿歷史的山間小城,放慢腳步,靜靜地、仔細地去品味這個地方,讓自己暫時遠離都市的塵囂與煩躁,漫步在九份、沉浸於閒情的氣氛吧。
  • 華麗詭辯,絕妙反擊——讀《登徒子好色賦》
    先讀一下戰國時代楚國大帥鍋、大才子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閒麗,口多微詞,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讀yàn)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誰為好色者也?」是時,秦章華大夫在側,因進而稱曰:「今夫宋玉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
  • 閒情記趣 | 《同歸》
    閒敘逸情,記趣浮生,這裡是文學專欄——閒情記趣,這是此專欄的第十五篇文章,2019級漢語言文學的秦琴同學在《同歸》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慨:希望與危險同時存在,卻不會在一切結束後同時消亡。路燈沿著河岸一盞盞熄滅,黑暗順著燈熄的方向大片推進,很快就包圍了我。河岸的那邊是高聳的樓宇,閃爍的燈光那般奪目;而在黑暗的這邊,陪伴我的只有點點星子。
  • 杜牧:在無情的時代,閒情地活著
    剛參加工作,他被派遣到當時最為繁華的揚州。他的朋友張祜有詩云:「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其實,在揚州活著,悠遊飲宴,更是一件痛快事。杜牧對此深有體會。在這裡,除了風流韻事,他也留下不少關於這座城市的名作。「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娉娉婷婷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 閒情偶寄 | 活成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芥子園畫傳初集他倡編的《芥子園畫譜》流傳至今,被黃賓虹、齊白石等視為經典範本;他寫成的《閒情偶寄》深諳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