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請看:
師與徒,不能憑好惡妄自評斷。
是與非,不可盡信一家之言。
徐皓峰《師父》有言:毀掉一個天才,成就一個門派。
江湖很大,恩怨太長。
曹雲金退社初期,師徒之間相安無事,並未有太多波瀾。
2011年曹雲金相聲專場滿坑滿谷,一度與德雲社搶生意,郭德綱還欣慰笑言:「能賣票的全是我徒弟」。
同年,曹雲金在從藝十周年專場演出時說道:「郭德綱永遠是我師父」,並在表演過程中將老郭模仿得惟妙惟肖,博得現場陣陣掌聲。
曹雲金模仿郭德綱
不止曹雲金,老郭對選擇在風波中退出的何雲偉,一開始也並無太多斥言。何雲偉對媒體表示,雖然自己離開德雲社了,但是只要郭德綱一天不把他逐出師門,他就還是郭德綱的徒弟。老郭則在接受採訪時,指著牆上的譜系表說:
你看我們的家譜,我下面第一位就是何雲偉,他是我大徒弟,現在還是,都給他留著呢。
這份平靜並沒持續太久。
何雲偉退社之後,與李菁聯合成立了北京星夜相聲會館,不僅從德雲社帶走了自己的弟子張天雷、郭天翼、崇天明,老郭「鶴」字科的弟子張鶴文也加入門下。不久,何雲偉在李菁的介紹下加入北京市曲協,成為老郭口中的「主流相聲界」。通過曲協推薦,兩人作為嘉賓參加了央視相聲大賽,並在當年就登上央視春晚。
何雲偉、李菁登上春晚舞臺
德雲社在相聲市場一家獨大,壟斷許多行業資源,加之郭德綱早年的口無遮攔讓他在業內人緣不佳。為了生存,何雲偉不得不選擇站隊。《欽口說:我眼中的德雲社》裡寫道:
打這開始H、L接受採訪,變本加厲渲染德雲社如何如何,怎麼怎麼對不起他們,可是從來說不出來過到底哪件事對不起他們。他們不過就是想抹掉之前的歷史,他們恨不得一出生就這麼大的能耐、有這麼大的腕才好呢,刻意想迴避掉德雲社培養他們的這一切。
曹雲金則在2011年參加「滿座」相聲大會,同行的還有德雲社「鶴」字科學員程鶴松、趙鶴傳。2012年曹雲金創辦「聽雲軒」相聲大會,程、趙兩人也追隨加盟,並拜曾經的師哥曹雲金為師。同年,曹雲金參加央視相聲大賽,取得優異成績,並成功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曹雲金成立聽雲軒
相聲大賽、春晚、曲協,這是一條曲協收編人才的老路。何雲偉、苗阜等人都是走此套路。不過,曹雲金的目的只是通過春晚打開知名度。之後,他將主要精力放在影視劇上,並未站隊,與相聲界其他同行來往也並不密切。
2012年郭德綱在參加《我是傳奇》節目時被問及曹雲金的近況,一臉嚴肅地回答:「我沒法評價,他走了三年,我沒有收到過任何一個簡訊,也沒見過人。」此言一出,引起輿論譁然。
對此曹雲金回應師父沒有電話,每年過節自己都會給師娘發簡訊。
曹雲金簡訊截圖
此事雖然不了了之,但師徒之間已是暗流湧動。如果最開始的兩年郭德綱還言辭溫和等著徒弟回來解釋,兩年過去了,他應該已經徹底死心。
2013年是矛盾爆發的一年。
年初,郭德綱與曹雲金同時登上央視春晚。無數觀眾期待師徒藉此機會和解,但兩人一直迴避此問題。通過曹雲金博文的描述來看,老郭似乎難以釋懷,不給金子任何機會。
當時我和劉雲天只是想上前問候寒暄,你卻在眼看著我們走來的一剎那,立刻轉身上車,把車門一關,隔絕了我們,你在車上躲避不理,我當時就楞在那兒,感覺挨了當頭一棒,真的已經至於到,你不能,也不肯再與我面對了?我甚至感到絕望,第一次意識到,也許這個結,永遠解不開了。
年中,何雲偉認「京城相聲總教頭」劉洪沂為義父,並一度傳出要改拜其為師。劉洪沂是王世臣先生的弟子,是郭德綱的師叔,何雲偉一下子漲成了老郭的平輩。之後郭德綱發微博暗指劉洪沂的女兒殺人,師徒二人公然反目。
郭德綱微博截圖
同年,郭德綱小舅子王俁欽出版新書《欽口說:我眼中的德雲社》。書中對退社事件做了詳盡描述,直言曹雲金狂妄、自私。郭德綱稱「因為當事人都還年輕,不能把人剝得太乾淨」,自己「摘掉近一半的內容」,也意味著自己認可書中的言論,不免有「借刀殺人」之感。
而曹雲金一再向媒體表述自己被演出部禁演,是被趕走的,借力打力,其做法也很難不讓人有「此地無銀」的聯想。
曹雲金參加《可凡傾聽》
2015年初,一直活躍在二三線衛視的曹雲金登上了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的舞臺。本以為能借大平臺助力事業發展,可誰能想到,不久之後,正是這個平臺把自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11月,郭德綱在《笑傲江湖》節目上直言徒弟要「把我置於死地」,媒體紛紛將矛頭指向曹雲金。
郭德綱參加《笑傲江湖》
之後郭德綱藉助與一線媒介的合作機會,強勢控制話語權與道德制高點,不斷抨擊出走的弟子。
2016年,曾出走「聽雲軒」的趙雲俠回歸德雲社,斥責老搭檔戴九安是曹雲金安插在德雲社的「內奸」,卻被戴九安錄音。此事錯綜複雜,是非難辨,但無疑又一次加深了雙方的恩怨。
8月底,郭德綱發布《德雲社家譜》,宣布奪回何雲偉、曹雲金的藝名,逐出師門。引起了廣大「綱絲」對二人的口誅筆伐。
另有曾用雲字藝名者二人,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惡言構陷意狠心毒,似此寡廉鮮恥令人髮指,為警效尤,奪回藝名逐出師門。
郭德綱微博截圖
如前文分析,郭與曹的矛盾,遠沒有與何的大。危機時退出、投靠曲協、跳門拜師等行為均為何雲偉所為。但老郭每次提及都不點名,曹的人氣又遠遠高於何,因此媒體一直把焦點放在曹雲金身上。曹雲金在接受《人物》採訪時,也談到了這一點:
媒體問德雲社疑似指說你們這個什麼什麼。我說你等會兒,疑似這個可是一定得說清楚了,是誰?點名了嗎?點名的時候,我會正式地站出來回應,不點名,那就說的不是我,因為我不虧心。
我不評價何雲偉對與錯,每一個人都沒有錯的時候,每一個人也都沒有對的時候。
9月5日,曹雲金終於反擊,他在微博發出長文,歷數郭德綱七宗罪過,一時引發輿論熱點。
最後,好言相勸,請你不要再極盡炒作之能事,打著傳統的旗號,用一本家譜鼓吹」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封建思想,對我和他人進行道德綁架,這不是師者的行為。
曹雲金髮表長文
自走紅以來,郭德綱一直享受著爭議帶給自己的話題性,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的形象。從最早的主流相聲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一路是非不斷,卻一路長盛不衰。今時不同以往,已站在巔峰的老郭不便再隨意開撕,也只能將矛頭指向離開的弟子,將其牢牢釘在「叛徒」的恥辱柱上不得翻身。
郭德綱早已很少與北京相聲圈往來,與何雲偉並無太多交集。而曹雲金主要的精力與未來的發展都在娛樂圈,正是老郭廣鋪人脈之地,兩人勢必有更多利益上的衝突。近年來郭德綱壟斷各大主流媒體,與優酷的戰略合作甚至使得該網站上都很難找到曹雲金的消息,金子勢必要進行反擊。
老郭強制控制手下言行確是事實,當年年幼的燒餅大罵姜昆一文,至今在網上仍能找到,身為曲協成員的李菁也直言見了同行「很尷尬」。藏密排油、侵佔綠地、抄襲之爭等也一一如實。但金子當年春晚上的作品,也大肆借鑑了網上的段子,更別提那個「吃糖餅燙後腦勺兒」是打哪兒來的了。
老郭的舊事,其實早已不是新鮮事。不論是楊志剛還是楊新華,都是他這輩子註定要遇到的坎。曹雲金揭短,非但不能證明自己是對的,反而證明身在江湖,一丘之貉。
誰這一生沒有些孽障呢?君不見鞭師之怨未了,謝氏孤子猶在。師徒二人互撕,也終將成為彼此命中的孽障。
早年的郭德綱
當年退出之事,皆因師徒觀念、利益相悖,加之溝通不善,矛盾已然無法調和。退出後數年,雖表面風平浪靜,但實則對行業資源與話語權的爭奪一直暗流湧動。今日爆發,一聲嘆息。正所謂:
莫欺少年窮,莫揭舊時怨,
道利皆不同,唯有一聲嘆。
郭德綱終究是個老派的江湖人,江湖人做事,不講情面,只講臉面。
曹雲金必經是個受過現代教育的社會人,趨利避害,為己行事,也沒有錯。
可把師徒倆放在一起,就成了一對矛盾體。
郭德綱與曹雲金,不是嶽不群與令狐衝,也不是宮保田與馬三。
我希望他們是郭靖與楊過。
曹雲金的身世、性格與經歷,都與楊過有幾分相似。
郭靖對楊過有恩情,楊過對郭靖也無害心。但兩人骨子裡並非同道中人,太多觀念上的不合讓他們心生隔閡,現世的紛紛擾擾,也讓這恩怨越積越深。以至於楊過離開郭家,獨闖江湖。
襄陽大戰,郭靖為守城浴血奮戰,不甚跌落城樓。曾無數次想為父復仇的楊過,選擇放下恩怨,捨命救下郭靖。
這一刻,恩怨已了,紛爭不再。
然而襄陽城終究被蒙古人的鐵蹄攻破。郭靖夫婦殉城,也兌現了他們與襄陽城共進退的諾言。郭靖武功再高,也難以獨力撐起一座城池。
《射鵰英雄傳》裡,郭黃二人對話。
黃蓉搖頭道:「靖哥哥,若說單打獨鬥,天下勝得過你的只二三人而已,就說敵人有十人百人,自也不在咱倆心上。可是現下敵軍是千人、萬人、十萬人,那有什麼法子?」
郭靖嘆道:「咱們大宋軍民比蒙古人多上數十倍,若能萬眾一心,又何懼蒙古兵精?恨只恨官家膽小昏庸、虐民誤國,忠義軍又有內亂,大敵當前,卻還在自相殘殺。」
如今江湖已遠,世風日下,人們對傳統藝術的耐心已然不再,日趨多元化的娛樂資源不斷稀釋相聲的受眾,迎合市場的低級趣味也讓這門藝術愈發腐蝕,遭人詬病。
相聲,可不就是一座危城麼?
大敵當前,以和為貴。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愛好者,大家俱是守城人。唯有同仇敵愾,眾志成城,方可留下一線生機。
當年侯耀文先生力排眾議,把郭德綱收入門下,為的是行業團結,留住人才。他在收徒儀式上的一番話語,如今再看,不盡感慨。
最後再貼出一段曹雲金在《金聲金事》中描寫師父的一段文字。雖然他當時身在郭門,必要說些師父愛聽的話,但這裡面,應該有他自己的真情流露吧。
師父演完之後,回到家,還專門寫了一個博客,大概意思是:「看著金子的成長,我滿懷欣慰,當年教的這個毛頭渾小子,現在成為了德雲社的臺柱子,他就是我的相聲小王子。」
打這兒起,很多人都稱呼我為小王子,這是師父對我的愛稱。
那師父呢,他永遠是我心目中的「女神」,這也是我對他的愛。
曹雲金與郭德綱
願師徒以和為貴。
不求一笑泯恩仇,但求相忘於江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