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來襲,西方的女巫文化

2020-12-22 何關電影

提起「女巫」,大家腦海中有沒有浮現的童年的噩夢老巫婆呢?

還是龍珠中的佔卜婆婆呢?

穿著黑衣、戴著尖頂黑帽、在夜空中騎掃帚飛行的女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至於女巫是否真的存在過?是否真的擁有銀幕中的高深力量?鮮有人能夠回答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西方文化中的女巫是個怎樣的存在,以及女巫在銀幕中的諸多形象......

Part 1 關於女巫......

【女巫的起源】

西方關於巫術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兩河流域、古埃及以及古希臘的宗教祭祀活動,由於在人類社會中,母系社會存在的時間十分之久,因此在巫術文化中女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而產生了後來關於女巫的神話與傳說,由於史前女巫能夠治癒疾病、尋求寶藏與愛情、掌控天氣與命運、又掌握生育與繁衍,因此被當作智慧的化身。

【女巫的原型】

瑟西,一位令人畏懼的女巫:

古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女巫,具有強大的魔力,她能透過藥草的協助,誦念咒語與召喚神明來施法,冒犯她的人會變成動物,並創造出不存在的幻影,她可以藏住月亮與太陽讓大地一片漆黑,也會下毒來殺害她的敵人。

美狄亞,由愛生恨的復仇女巫:

美狄亞是科奇斯島國的公主,也是奇術師,一生命運多舛,她愛上為了取得金羊毛與她父親作對的伊阿宋王子,不過,這段姻緣最後卻以悲劇收場。美狄亞是月亮女神的義女,所以她懂得使用許很多黑魔法,還會調藥、佔卜、下毒等。她不但法術高強也非常聰明與殘忍,她曾為了伊阿宋,親手殺了她自己的弟弟。後因為伊阿宋移情別戀與鄰國的公主結婚,被情人拋棄的美狄亞一怒之下,製作了一件沾滿毒藥的禮服,送給伊阿宋的未婚妻,將其殺害。甚至還親手殺了自己為伊阿宋生下的兩名幼子。電影《美狄亞》已將這段故事搬上了銀幕。

卡珊德拉,特洛伊的女預言家:

因為她能預知未來,所以被歸在女巫之列。據說卡珊德拉的力量來源於真理之神阿波羅某日偶然看見了卡珊德拉,便愛上了她,阿波羅賜予她預知未來的能力,卡珊德拉卻拒絕了阿波羅的示愛,惱羞成怒的阿波羅對她下了一個詛咒,讓別人永遠不相信她所說的話,因此註定她永遠知道真相卻無力阻止悲慘的事情發生。她是特洛伊人,她預言若是將木馬迎進城內,特洛伊城必遭毀滅,卻無人相信,特洛伊就這樣滅亡了。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的佔卜課老師西比爾·特裡勞尼就是卡珊卓拉的玄孫女,而她的一些預言也通常不被人理會,結果卻一一應驗。

【女巫獵殺】

15世紀初,聖女貞德因為巫術罪被處死,在聖女貞德被處死的背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獵殺女巫運動,這場運動持續時間長達300年,殘害了無數的無辜婦女,可以算得上是殘忍至極。

在巫術理論家們看來,因為女性身體比較脆弱,而且因為部分女人淫邪放蕩,所以他們非常容易被魔鬼所誘惑,然後魔鬼通過控制女巫來達到禍害人間的目的。1484年,羅馬教皇英納森八世頒布了一項命令,在羅馬教皇英納森八世看來,女巫是魔鬼的化身,所以他們十惡不赦,荒淫無恥,一定要被處決。因為教皇的威嚴,所以便引發了一場獵殺女巫的運動。

根據記載,當時的宗教人員一般是通過在女性身上尋找所謂的魔鬼的標記來判斷她是不是女巫,所謂魔鬼的標記就是身體上的特殊印記,比方說胎記或者是痦子都有可能成為魔鬼的標記,大量的婦女因此遭到迫害和殘殺。

另外一種方法是根據用針扎婦女的身體,當時的宗教人員認為魔鬼控制了女巫的身體,這具身體就如同木偶一般,所以用針扎不會流血,女巫也不會感覺到疼痛。這種方法簡直是荒謬,所以幾乎所有有女巫嫌疑的婦女全部被誣陷成了女巫,大量無辜的生命因此被殘害。

這可能就是早期銀幕上的女巫形象並不是那麼友好的原因吧。

【女巫形象的重生】

Part2 銀幕中的女巫形象......

不管是哈利波特中聰明的赫敏還是塞勒姆事件中可悲的女人們,女巫一直來都是銀幕中的常客,她們揮舞著魔杖或運用魔法為所欲為,充滿神話般的傳奇。

《綠野仙蹤》:最經典的女巫

綠皮膚、黑袍子,聲音暗啞,又老又醜的的西方女巫則完全符合男性對惡毒女人的想像。雖然她騎著掃帚飛天遁地,通過水晶球即可洞察一切,但最終卻被一盆水拿下,邪不勝正的善惡觀正是早期童話電影的價值導向。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最神經質的女巫

《哈利波特》中眾多各具特色的巫師當中有一位特別的佔卜課老師——西比爾·特裡勞尼,能夠通過水晶球、塔羅牌、茶渣預測未來。特裡勞尼總是頭頂亂發,架著黑框眼鏡,手腕上珠串叮噹作響,頗有吉普賽女郎之風——這或許與她是希臘後裔有關。

《韓賽爾與格雷特:女巫獵人》:最驚悚的女巫

道行高深的黑女巫,長相極易給學齡前兒童留下心理陰影,加上她野獸般的咆哮,駭客帝國款的黑皮風衣,尤其是「原形畢露」的過程,一張好端端的臉眨眼間變成巨型鞋拔子,絕對是近年來最驚悚的女巫形象。

《沉睡魔咒》:最冷豔的女巫

瑪琳菲森冷麵紅唇、顴骨高聳、瞳孔幽蘭,配上頭頂的一對犄角,女王氣質各種外漏。她的經歷可以說是取自美狄亞,仇恨讓她變得冷酷,但內心卻依舊有愛,恰恰憑藉這一點,為塑造「新女巫」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納尼亞傳奇》:最高貴的女巫

《納尼亞傳奇》是一部史詩級的魔幻電影,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故事,絕對的反派白女巫簡蒂絲,異想天開的把納尼亞變成了冰封之城,而事實教導我們,做人要低調,所以白女巫的結局可想而知。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最受歡迎的女巫

霍格沃茨有史以來最聰明的女巫——赫敏格蘭傑,特立獨行的個性和麻瓜的出身,還有與哈利、羅恩的鐵三角關係,這位年輕的女巫在魔法世界中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人生。

私信電影名,獲得網盤資源

相關焦點

  • 恐怖來襲,女巫軍團大戰惡魔之子
    做到了至尊女巫科迪莉亞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美國恐怖故事第八季》 (American Horror Story: Apocalypse Season 8 )
  • 你對西方恐怖電影中的宗教文化了解多少?
    在西方的恐怖片中,有很多影片直接沿著宗教的軌跡展開,具有鮮明的宗教文化特徵;如《驅魔人》《墜入地獄》《萬能鑰匙》《地獄神探》《七宗罪》等都是經典的具有宗教特色的西方恐怖片。   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當數70年代最經典的體現宗教文化的恐怖片 該片獲得十項奧斯卡提名;最終奪得了最佳劇本和最佳錄音兩項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叫芮根的小女孩被魔鬼附身,然後在母親克裡斯教父卡拉斯和高級老牧師墨林的幫助下與魔鬼作鬥爭的故事。在驅魔過程中,有心臟病的默林神父死在儀式中,卡拉斯神父卻被魔鬼附身。
  • 《放開那個女巫》驚豔來襲擊敗《大龍掛了》,吸粉無數,問鼎榜一
    早期的網文江湖,西方奇幻小說可以這麼說是佔據主導地位的,魔法與劍的傳說,《盤龍》 《 褻瀆 》 《 風姿物語 》 《 魔法學徒 》等等網絡小說都風靡一時,受到眾多書友的喜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特別是《鬥破蒼穹》的橫空出世,西方奇幻小說更是沒落的厲害,直到今天讓讀者所熟知的西方奇幻小說已經寥寥無幾
  • 《修女》曝光海報 《招魂》系列衍生片恐怖來襲
    《修女》曝光海報 《招魂》系列衍生片恐怖來襲 時間:2018.06.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最後的巫師獵人》影評:中國不是女巫的諾曼第
    看來,中國不會成為挽救「女巫」的諾班底,該片註定要成為範·迪塞爾的「滑鐵盧」。  《最後的巫師獵人》主創陣容是強大的,導演是執導過經典恐怖片《殺出狂人鎮》的布瑞克·埃斯納爾,演員除了範迪塞爾之外,還有靠著《唐頓莊園》和《權力的遊戲》走紅的當紅女星蘿斯·萊斯利,飾演過《指環王》系列主角弗羅多·巴金斯的伊利亞·伍德和英國老戲骨麥可·凱恩等,可以說是眾星雲集。
  • 【恐怖】在YouTube直播女巫出糗,只是這本小說的開篇……
    在英語版中,作者為小說增加了更豐富、更多層次的細節,以及殖民地文化特有的傳說和迷信習俗。雖然故事背景改在美國,但保留了原版中的許多荷蘭元素。作者在給中國讀者的後記中寫到:一個正常人要是看見一個奇形怪狀的十七世紀巫婆出現在客廳的一角,他會狼狽逃竄。
  • 恐怖經典電影《女巫的承諾》觀後感
    好可怕是一部好經典好經典的日本恐怖電影熟悉的感覺除了咒怨午夜兇鈴和一些遊戲,我已經很久沒有接觸過日式恐怖了,一直沉迷在克蘇魯裡面無法自拔。幾個小故事是分開敘述的,最後由每個場景或者時間線延伸到了主線上來,都是一些很常見的日本怪談裡的妖怪,我特別想叨叨這些怪物,走起!
  • 《女巫布萊爾》前瞻:親歷恐怖怪談
    編者按:不得不承認的是,恐怖電影/遊戲確實會給人一種欲罷不能,如坐過山車般的刺激感,而恐怖遊戲甚至憑藉互動性而在代入感上更勝一籌
  • 神秘的「巫娼」:中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
    文/韋月丁01、什麼是女巫?要回答「中國歷史上存在女巫嗎?」這個問題,就要先解答「什麼是女巫?」西方有所謂女巫(Witch)文化。女巫,又稱魔女,指自身具有巫術、魔法等超自然能力的女性。這樣的形象,我們在電影中屢見不鮮。
  • 誰才是你心目中最美的女巫
    女巫,是指西方文化中使用巫術、魔法、佔星術並且以此類超自然能力行事的女性,也可稱之為魔女,在電影屏幕中也是一位非常經典的角色。一些西方童話故事中,有著長長的尖鼻子,穿著黑衣,戴著尖頂帽,騎著掃帚,在黑月中飛行,還有黑貓為伴,這就是人們最熟悉最深刻的女巫形象,但是在電影屏幕中有些女巫的形象卻是非常的耀眼,美麗而性感,被大家所喜愛。
  • 恐怖驚悚丨8部女巫系列電影,美豔與恐怖並存
    早期的女巫電影以通話故事為元素,適合陪孩子一起看,現在女巫電影導演更喜歡融入恐怖驚悚等元素,並且女巫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大,不再是僅僅會一點魔法就可以的,下面給大家帶來8部女巫系列電影NO26《叛逆女巫》長按二維碼觀看
  • 萬聖節女巫手指餅乾 | 恐怖來襲,你敢吃嗎?
    萬聖節的那些主角小幽靈、南瓜和蜘蛛都出來開PARTY了,小心,女巫也悄悄爬出來,女巫是萬聖節裡最知名的女性角色。佝僂的身材、凸凸的眼睛,當然還有綴滿皺紋的雙手!不過她有個怪癖,就是吃手指!這一天,女巫將吃掉自己的手指~南瓜也不再呆萌,蜘蛛會爬上餐桌,木乃伊更會被一口咬掉。
  • 萬聖節26個經典角色介紹 | 西方的鬼怪文化裡,都有哪幾類妖魔鬼怪?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和聽上去令人毛骨悚然的中國鬼怪文化相比,萬聖節顯得有點無拘無束,大膽歡樂。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禮物。除了奇異的「傑克燈」和「不給糖就搗蛋」的惡作劇,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徵還有各種各樣有代表性的角色。
  • 神秘的女巫
    無論是《哈利波特》中的最美小女巫赫敏、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中的緋紅女巫、《薩布麗娜的驚心冒險》中的少女女巫,亦或是《沉睡魔咒》中濃濃暗黑色彩的黑女巫,都深受數百萬人喜愛。沒錯,女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今天,KIIARA和你聊西方藝術史中的女巫文化。
  • 書局怪談 | 血色瀰漫的女巫:萬聖節電影沙龍
    /萬聖限定特飲-活動介紹-10月30日 20:00 / 周五讀書會地獄之變:三則詭麗故事中的至上哲學10月31日  20:00 / 恐怖電影專場當恐怖來襲時,出現的是華麗的讓人驚恐的紅色。但是顏色的打光卻是不飽和的,血紅之中透露著陰暗。這部影片以極度迷幻的色彩而聞名,除了紅色之外,它還將螢光藍、綠與黑白片的表現主義用光混雜在一起。這高度風格化的美學靈感來自於1937年《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中的色彩設計。阿基多也從此借鑑,刻畫了一個被邪惡包圍的年輕又純潔的女主人公。
  • 女巫與掃帚不得不說的故事:兒童不宜萬聖節!
    如果說中國人有把任何節日都當成情人節來過的本領的話,那也遠沒有西方人過分,畢竟我們也沒有把清明節過成情人節,依舊乖乖上墳掃墓,而西方人卻在萬聖節這個本該用被稱作「soulcake」的小圓蛋糕款待四處遊蕩的祖先鬼魂的時刻,公然聚眾玩起了愛情大魔咒的遊戲。其中最重要的魔法道具不是水晶球,也不是魔杖,而是作為羅馬果樹女神波摩娜標誌的蘋果。
  • 女巫不瘋狂:大眾文化符號的另一面
    不過,真正去了解Witch的起源和歷史,卻發現我從前對「女巫」這一概念的認知,不過是美化過後的片面看法。在現實世界裡曾被冠以「女巫」之名的人,受到過的迫害和不公超出了我的想像。所以今天藉此機會,也想來談談這個流行文化符號的背後,有什麼樣的寓意,又意味著什麼。
  • 《美國恐怖故事之女巫集會》:恐懼在身邊
  • 不嚇人的「西方恐怖電影簡史」(下:1960s-2010s)
    由於宗教文化的不同,在基督教背景的美國探究撒旦與屍體復活時,泛靈多神信仰的日本多以鬼魂與惡靈為題材。60年代比較經典的日本恐怖電影有《鬼婆》 1964影片時間背景是日本南北朝時期,內容其實是一個婆媳故事(笑),只不過多了一個被詛咒的面具。日本的恐怖電影的確過目難忘,那種東方式的壓抑與陰冷詭異實在太有特色,而且一脈相傳。
  • 恐怖遊戲《布萊爾女巫》Steam史低促銷活動開啟!
    恐怖冒險遊戲《布萊爾女巫》官方在Steam開啟了限時史低優惠活動,現在售價45元,該作的好評率為73%,多半好評,該作支持簡體中文。你將被迫正視內心深處的恐懼,並遭遇徘徊在叢林中的那位神秘而恐怖的布萊爾女巫……  《布萊爾女巫》是一款第一視角、由情節驅動的心理恐怖遊戲,其靈感源自同名電影系列。  本作出自曾參與備受好評的《層層恐懼》的創作者之手,講述了一個靈感源自《布萊爾女巫》電影系列的全新故事。讓你親身體驗恐懼對人類心靈的無情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