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出軌後,我和媽媽到底經歷了什麼?特別想告訴你們

2021-02-08 蘇塵惜

這一生,我們真正能夠指望的,其實就是自己。

撰文:劉小念

2012年秋天,爸媽離婚了。

 

他們人在長春,我在廣州讀大二,我媽在電話裡告訴我這件事。

 

我8月28日離家去學校,他們9月1日去辦的手續。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暑假在家的一個半月裡,我居然沒發現任何端倪。

 

我追問他們分開的原因,媽媽說,大人的世界,很多事一言難盡。

 

我打電話給爸爸,他說了跟媽媽幾乎同樣的話。

 

那天晚上,我哭腫了眼睛。

 

然而,後來才知道,還有更難過的時候。

好不容易熬完那個學期,盼來的寒假。

 

我回到家,家裡只有媽媽。

 

兩個人的晚餐,她做了八菜一湯。

 

餐桌上,放著她給我買的新手機。

 

已經有好幾年不給我夾菜的媽媽,那天全程給我夾菜。

 

從初中開始就告訴我要注意身材的她,居然說出了:「多吃點,別總想著減肥,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吃完飯,她跟我搶著刷碗。

 

我洗完澡,吹頭髮的功夫,她又搶著把衛生間收拾妥當。

 

我強顏歡笑地對她說:「媽,你這是要把我養回巨嬰嗎?」

 

她有幾分尷尬地道:「這不是很久不見了嘛,稀罕兩天。」

 

但我們都知道,這跟久別重逢沒關係。

 

她所有的神態、動作裡,都透著一份歉意。

 

因為離婚,她對我從嚴厲變成了討好。

同樣變化的,還有我爸。

 

我放假第二天去見他,他請我吃飯。

 

搞笑的是,他也送了我一部新手機,跟媽媽買的是同款。

 

見我有了新手機,他立刻提出陪我逛街買衣服。

 

我剛說了一句:「不用了吧。」

 

他的表情頓時就很失落。

 

於是,我趕緊調動出笑臉:「好啊,好啊,那就別怪我獅子大開口了。」

 

那天,爸爸一路跟著我,我試什麼衣服,他都說好看。

 

他覺得一切都很正常。

 

可他忘記了,從前的他,從不陪我和媽媽逛街。

 

每次我們進商場,他便找一個沒人的角落去抽菸。

 

我媽時常穿著新買的衣服出現在他面前,問他好不好看。

 

他都頭也不抬地說:「好看。」

 

那時,他總跟我說:「女孩子,別花這麼多時間在臉蛋上,多花點投資在自己的頭腦上。」

 

可是現在,他把我試過的衣服都買了單,還對我說:「正是最好的年紀,別虧了自己。」

 

跟爸爸分手時,我的笑臉很大。

 

可轉過身,我淚如雨下。

 

如果可以,我不要新手機、新衣服,甚至不要爸媽的和顏悅色。

 

我只想要一個家,有爸爸媽媽,有無窮無盡的說教與吵鬧。

放假在家,同學約我出去玩。

 

若是從前,我媽一定會百般阻攔。

 

她不喜歡我們在一起八卦、擼串、K歌、打遊戲。

 

她總說,在一起多研究研究學習,你還要考研,別光顧著玩。

 

但現在,她的畫風變了。

 

「你這個年紀,正是需要朋友的時候。」

 

「多帶點錢,在朋友面前別小氣。」

 

而我爸呢,給我打電話,得知我要跟同學聚會後,迅速轉來五百塊錢,還說讓我玩得開心點。

爸媽離婚了,我的待遇變得前所未有的好。

 

可直到失去,我才知道,原來的家其實就是最好的。

 

爸爸是搞工程測繪的理工男,每天似乎有加不完的班。

 

他內向溫和,工資獎金全部上交,生活上也全賴媽媽照料。

 

媽媽是圖書館檔案管理員,嚴謹能幹且強勢。

 

他們的組合是別人眼中的絕配。

 

而我從小到大,也很少聽到他們吵架。

 

可就是這樣的他們,居然離婚了。

 

我曾試著問他們離婚原因,他們都三緘其口,只說感情不和。

 

而我,也慢慢學會了不追問。

 

不是不好奇,而是越來越怕看到他們的為難。

 

他們沒做成完美夫妻,但他們在離婚後,都盡力去做完美的父母。

那天我跟同學玩到十點才回家,我媽就等在小區門口。

 

一月的長春,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

 

很顯然,她已經站那裡等了很長時間。

 

我跑過去,握著她冰冷的手,說:「媽,等在這裡幹嘛!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

 

她回:「以前你每次出去玩,最煩的就是我打電話,而且每次回來,本來玩得很開心,可是,我總是各種抱怨,惹得你不高興,唉……以前媽媽對你太苛刻了。」

 

那天的風真大,把我的眼淚都刮飛了。

 

我緊緊地抱著她,說:「媽,你只是離了個婚,不是拋棄了我,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所以,不用內疚,不用討好,我已經是大學生了,能理解。」

 

那天,媽媽哭了。

 

在父母卑微的態度裡,我認清兩件事:

 

他們離婚了,但他們對我的愛,依然完整。

 

我已經長大了,不能再像孩子那樣去乞愛,是時候由我來好好愛他們了。

也就是從那天起,我的一顆心有了兩處牽掛。

 

第一次去爸爸宿舍,我淚目了。

 

離婚時,他把房子留給了我和媽媽,住進了公司單身公寓。

 

他本來就是自理能力很差的人,離婚後,更是如此。

 

衣服亂糟糟地堆在沙發上,床單被罩皺皺巴巴,冰箱裡只有幾顆雞蛋和兩根已經爛掉的黃瓜。

 

爸爸手足無措地站在那兒,說:「要不我帶你出去吃飯吧。」

 

我笑著對他說:「吃飯就不用了,我今天要讓你感受一下,有個小棉襖的好處。」

 

說完,我開始幫爸爸收拾房間。

 

洗衣服、拖地、擦玻璃,然後做了兩碗雞蛋面。

 

吃完後,我陪爸爸去超市,買了床單被套枕套等等很多家居用品,又把他的冰箱給裝滿。

 

從小到大,那應該是我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做家務。

 

也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家務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

 

光是將一個廚房擦出來,就用了整整一個小時。

 

我爸呢,不得其法地圍著我轉,看得出來,他很開心。

 

晚上送我回家時,他眼睛紅紅地說:「琦琦,對不起……」

 

我強忍眼淚,擁抱了他:「不管你和媽媽之間發生了什麼,在做爸爸這件事上,永遠不必跟我說對不起。」

 

我爸的眼淚應聲流了一臉。

 

我也好想哭啊。

 

可是,我卻使勁深呼吸,然後笑容滿面地對他說:「爸,宿舍的衛生一定要保持,好好吃飯,我會定期去檢查的。」

 

我爸含著眼淚點頭。

爸媽離婚後的除夕,我陪媽媽一起過的。

 

姥姥家也在同城,但媽媽不想回去,尤其是在節日裡。

 

她害怕看到姥姥姥爺那張愁容滿面的臉。

 

我知道,往年除夕可以清簡一些,但這個春節,必須熱鬧。

 

從早晨起來,我就開始列菜單,興高採烈地表示要跟媽媽學手藝。

 

那天,我炸糊了一鍋花生米,兩個人的餃子,我更是和出了一大盆的面。

媽媽說:「面多了沒事,剩下的發麵做你愛吃的花卷。」

 

我一邊幹活,一邊搜腸刮肚地講大學裡好玩的事。

 

我添油加醋地講,媽媽合不攏嘴地聽。

 

用我媽的話說:「有你在家,感覺米袋子裡都有動靜,家裡就跟進了一萬隻麻雀一樣。」

 

那是第一個沒有爸爸的春節,但我們娘倆過得很開心。

 

至少表面上,歡聲笑語。

年夜飯準備齊之前,我把菜單發給了爸爸。

 

讓他照著我的菜單,給自己做一頓像樣的飯菜。

 

爺爺奶奶在離長春200多公裡外的縣城,爸爸瞞著他們離婚的事情,只說我們一家三口要在廣州過年。

 

我發語音給他:「這可是我精心設計的發財菜單,據說,吃了這飯菜,明年會接項目接到手軟。」

 

我還告訴他,做好了記得給我視頻。

 

可想而知,動手能力極差的爸爸,為了那一頓年夜飯,是怎樣的人仰馬翻。

 

可是,一個人也不要過得悽清,也要不糊弄,忙活起來,也就沒時間傷春悲秋了,不是嗎?

應該就是從那個假期開始,我學會了放聲大笑。

 

那種越是心底很悲傷,人前笑得越大聲的逞強。

 

就像一個走夜路的人,越是害怕,也就唱得越大聲一樣。

 

人生很多時候,真的就是要虛張聲勢。

 

因為父母離異了,我不僅要面對充滿愧疚的爸媽,還有一看見我就落淚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我慢慢發現,大人的世界也沒那麼強大。

 

很多時候,我的狀態甚至反過來決定了他們的心態。

 

就像大年初二去給姥姥姥爺拜年,我嘻嘻哈哈地要紅包,還給他們做飯做菜,跟姥姥姥爺鬥地主贏錢。

 

那天離開時,姥姥把我拽進她的房間。

 

額外又塞給了我一千塊錢,未語淚流:「姥姥心疼你啊……」

 

我也想哭,但我告訴自己要笑。

我笑著對姥姥說:「姥姥,雖然他們離婚了,但都還是這世上最愛我的人,我想得特明白,放心吧!」

也就是從那天開始,我會在每晚十點半,給爸媽各發一條微信:「爸,我愛你,晚安;媽,我愛你,晚安。」

 

愛需要形式主義。

 

我在一次又一次發這條微信時,確認著父母離異,但他們對我的愛並沒有一分為二的事實。

 

我也在這樣的刻板練習裡,減輕著父母的心理負擔。

 

不是只有孩子才會受傷,大人也需要愛與支持。

 

而我,看過身邊太多的單親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而怨天尤人,越來越沉鬱,仿佛全世界都欠了自己。

 

我真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父母離異第三年,也就是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年,爸爸再婚了。

 

直到那會我才知道,他們離婚的真正原因,居然是木訥的爸爸出軌了。

 

那個阿姨姓肖,是爸爸從高中時就暗戀的「女神」。

 

他們在同學會上重逢,得知肖阿姨離異獨自帶娃後,我爸主動聯繫了她,噓寒問暖。

 

甚至不惜跟我媽離婚,和她在一起。

 

而我媽,沒哭沒鬧,只有一個條件:三年內,不許結婚,不許讓琦琦看到那個女人的存在。

 

我媽寧可讓我相信她和爸爸感情破裂,也不願讓我知道爸爸出軌。

 

但這樣的事情,永遠是紙包不住火的。

 

當爸爸在電話裡告訴我他要結婚,並且要介紹肖阿姨給我認識時,我人生中第一次向他發火:「你死了那個心吧,我絕不會參加你們的婚禮!」

 

說完,我憤怒地掛了電話。

 

雖然理智提醒我木已成舟,媽媽都已經釋然,我也沒必要再去記恨。

 

但我是人,不是神。

 

天下沒有一個女兒,知道爸爸當年背叛、傷害了自己的媽媽,還能夠微笑著「祝你幸福」。

爸爸結婚那天,我沒有去。

 

那一天,我陪媽媽遊泳,做SPA,逛街,吃大餐。

 

那一天,媽媽過得超級開心。

 

看著她的笑容,我在心裡告訴自己:「以後就是要狠狠地愛媽媽,用她喜歡的方式,讓她笑口常開。」

 

事實上,很早之前,我就曾跟媽媽說,不管是她和爸爸誰再婚,我都沒有意見。

 

可是,媽媽不想再婚了。

 

離婚後的她,除了工作,在我帶動下,喜歡上了遊泳和瑜伽。

 

她說,每天光跟這些愛好在一起都玩不夠,誰還結婚,是不是傻。

離婚前兩年,媽媽的心情和身體都不是很好。

 

但,兩年後,她活成了另外一個人。

 

她說這一切都因為我。

 

她說:「你每天笑得跟個向日葵似的,我就覺得,我女兒每天都那麼開心,我還連個孩子都趕不上嗎?」

 

爸媽雖然不在一起生活了,可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歸宿。

 

這算不上最好的結局,但至少不是悲劇。

如今,爸媽已經離婚八年了,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你一點不像單親家庭的孩子。」

 

說實話,每次聽到這句話,我人是笑著的,心卻是痛的。

 

單親的孩子應該什麼樣?

 

悲傷、陰鬱、內向、偏激……

 

是的,這或許是很多單親孩子身上會有的一些特質。

 

但你知道嗎?

 

他們曾經不是這樣的,他們也不想這樣。

如果時光可以回到過去,我會像很多孩子那樣,哪怕撒潑打滾,也阻止父母不要離婚。

 

離婚對於父母來說,很多時候確實是結束了一場已經壞死的關係。

 

可對孩子來說,卻是不管怎麼還原,都回不到出廠設置了。

 

就像時至今日,我每晚給爸媽發晚安一樣。

 

可每天早晨醒來,我第一個念頭不是「陽光你好」,而是「爸媽離婚了,我沒有家了。」

每次看書,不經意看到「闔家歡樂」這個詞時,都覺得好遺憾啊,自己這輩子都用不上這麼美好的詞彙了。

 

這些年,我救治了好多流浪貓狗,費盡周折給它們聯繫寄養家庭,其實,更多時候,何嘗不是在餵養那個在精神上無家可歸的自己,滿足自己團圓的執念……

前兩天,我過生日,正在跟閨蜜吃飯,爸爸打來電話。

 

「閨女,生日快樂,抱歉,爸爸沒能親自給你慶祝,你肖阿姨住院了,我在這裡照顧她。」

爸爸話語裡難掩對我的歉意,:「對不起,過幾天一定給你補上生日禮物。」

 

我能說什麼呢,只能笑著說:「沒事。」

 

掛斷電話,我跟閨蜜自嘲:「我連家都沒了,還在乎一個生日嗎?」

 

結果,閨蜜幽幽地來了一句:鏡子碎了那麼多年,孩子還在拼那些碎片。

 

我頓時就哭了。

 

是的,哪個孩子不希望父母與家同在。

 

但是,如果事與願違,那麼,也沒辦法強求什麼。

 

至於我,大家不都說愛笑的人,後來都不會太差嘛。

 

那我就繼續放聲大笑吧!

我是在公司組織與客戶公司一起搞團建時,認識賀新的。

 

那天大家特別渴,水都喝光了。

 

我看到後,默默去給大家買水。

 

結果,當我拎著兩提礦泉水往回走時,發現了前來幫忙的賀新。

 

他說:「我一看你離開,就知道肯定是幹這個去了,現在,像你這種不拿自己當公主的女孩幾乎快在這個星球消失了。」

 

一年後,這個叫賀新的男孩成了我老公。

 

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懂我的人。

 

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向我告白時,說的那句話:「你那麼愛笑,也一定很會哭吧。」

那麼多年,身邊的人來來往往,他們都說:「汪思琦,多歡樂的原生家庭,才能養出你這麼一個『鵝鵝鵝』。」

忘了說了,就因為我笑起來聲音連著串,好多人都叫我「鵝鵝鵝」。

而這些人裡,只有賀新,透過我的沒心沒肺,看懂我的憂傷。

 

有了他,我不僅多了一個夥伴,更有了一個想哭時,不必再強顏歡笑的肩膀。

 

他會聽我講自己的過往,抱著我說辛苦了!

 

他帶著我不急不慢地看房、買房、裝修,哪怕一個螺絲釘,都會徵求我的意見。

 

其實,那麼多年,我敏感多思,我太知道,他就是想用這些小細節,一點點複製出我的出廠設置,試圖還給我一個幸福的家庭。

有時,看著賀新陪媽媽做瑜伽,那憨態可掬的樣子,我會笑出眼淚。

 

但我已經不會慌張地擦去它們,不會提醒自己迅速換上一副笑面。

 

我從前笑,是我必須調動自己不去怨懟,更不去自憐自艾,讓笑成為習慣。

 

我現在可以哭,是我非常確定我的情感與情緒是健康的,我終於可以自由的擁有和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

 

我曾對賀新說:「如果不是遇見你,而是一個特別會偽裝的冒牌暖男,我是不是會被傷得很慘?」

 

但他說,從你決定笑著面對父母離異這件事開始,你就已經不是悲催和遭渣體質了,就算不遇到我,你也值得遇到比我更好的人,就算遇不到更好的人,你也會成為特別幸福的人,你早讓自己有了這種能力。

父母離異後,孩子如何成長?

 

或許我的經歷,只是其中一個答案。

 

但我想,賀新的話卻是最好的答案。

 

我們不能太過指望原生家庭的完璧無瑕,以及固若金湯。

 

這一生,我們真正能夠指望的,其實就是自己。

 

那麼,早一點讓自己擁有這種能力,是最正確的選擇。

❤end❤

作者: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創業情侶》等。


往期推薦:被拐的傻女人,慌了

蘇塵惜,就是個寫字滴小奇葩,資深雜誌撰稿人,有點執拗,最大願望是寫盡世間百態,有筆就能生花。

公眾號:蘇塵惜(hisuchenxi)  


                   【江湖有朵小奇葩在等你】       

相關焦點

  • 口述 | 爸爸出軌後,我和媽媽到底經歷了什麼?特別想告訴你們
    於是,我趕緊調動出笑臉:「好啊,好啊,那就別怪我獅子大開口了。」 那天,爸爸一路跟著我,我試什麼衣服,他都說好看。 他覺得一切都很正常。 可他忘記了,從前的他,從不陪我和媽媽逛街。 每次我們進商場,他便找一個沒人的角落去抽菸。
  • 爸爸出軌了,但我更恨媽媽!
    堂兄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因為奶奶和媽媽發生矛盾。每次媽媽和爸爸爭執完,就躲在一旁哭泣。他會跑到媽媽身邊,給她擦眼淚:「媽媽,你別難過,我會保護你的。」媽媽聽到以後,哭得更厲害,抱著他傾訴不幸:「你爸爸總是說你奶奶不容易,讓我讓讓,那我呢?他把我放在什麼位置?媽媽現在只剩下你了。」
  • 「媽媽知道爸爸出軌走了」,這到底是什麼回事
    小雪懷疑,姐姐小梅的死有蹊蹺,甚至和姐夫周志脫不了干係!小雪說道,「我姐姐寫遺書後的三小時裡,姐夫就在她身邊,他究竟在幹什麼?姐夫周志有很明顯的出軌跡象,姐姐死亡當天就因此和他發生爭吵。我想知道,周志在我姐姐的死亡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據悉,丈夫周志的出軌行為似乎被正在上高一的女兒有所察覺!
  • 《聽見她說》楊紫生日痛哭:「爸爸出軌26年後,我只恨媽媽」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折磨我!"這是小雨(楊紫飾)在26歲生日那天,一邊錄著視頻,一邊對母親哭訴道。這樣的疑問在她心裡關了很久。她希望自己能擁有超能力,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自己,因為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上。
  • 「爸爸出軌了,但我更恨媽媽!」
    為了孩子,寧願接受丈夫的婚外情;為了孩子,就算被打也忍了;為了孩子,就算活在地獄裡也無所謂……看似偉大無私的付出,媽媽們卻從未問過孩子:這樣的家庭是你想要的嗎?爸爸出軌了,但我更恨媽媽朋友的爸爸在她讀初中的時候出軌了。
  • 「爸爸出軌了,但我更痛恨媽媽!」
    我媽終於撞見小三堂而皇之躺在主臥的床上,房內又是一出扭打哭喊的大戲,但我坐在客廳心裡只有深深的厭惡。小野得知爸爸出軌,是三年前。小野記得,那天媽媽哭了很久,嚷著絕不可能離婚,接著爸爸摔門而出。成績沒有達到要求,媽媽就用力用書打她的頭,用食指戳著她的太陽穴破口大罵。她害怕冷冰冰的屋子,害怕爸爸看似慈愛的臉,更害怕媽媽猙獰的模樣和已經聽出繭的那句:「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我忍這麼久,還不都是為你好!」
  • 爸爸出軌後,媽媽也找了情人
    眼睜睜看著媽媽上了男人的車後。鍾朵朵將書包裡剛買的狀元筆扔進了垃圾桶。「騙子,他們都是騙子。」 在外面徘徊了許久,鍾朵朵才被同學送回家。 楊怡華和鍾向陽看著女兒回來,兩個人小心翼翼地湊到女兒跟前,輕聲問:「朵朵,這是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跟爸媽說說。」
  • 故事:爸爸出軌後,媽媽的舉動讓我學到了很多
    這個女人,從嫁給我爸就沒消停過,她比我爸小一歲,可看外貌,她幾乎大我爸爸一圈。我爸的懦弱和懶惰,沒給我媽帶來任何,只讓她越發蒼老,活成了女漢子。在我初三那年,我媽腰間盤突出厲害,在堅持卸貨三天時,趴在床上動彈不了了。我爸看著家裡沒人捯飭了,才急了,四處給我媽求醫。你們都知道,腰間盤突出這種病全靠慢性治療,我媽一躺就是四五個月。
  • 一封家書|爸爸媽媽,我想和你們說說心裡話……
    我現在上大學了,說實話我真不想離開家,離開你們。一個人獨自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來這裡的第一天我就想家,特別不想讀書了。就想回家,回家,還是回家!恨不得馬上飛回家中。那天剛來到學校,我晚上獨自坐在樓梯的臺階上,四周一片寂靜,整個宿舍樓好像就成了我一個人的城堡,我呆呆地獨坐在那裡,在那時我就只想回家,回家,還是回家!恨不得馬上就看見你們。在剛來的兩三周還是想回家,想家,想家….
  • 楊紫生日爆哭:爸爸出軌後,我恨了媽媽26年
    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媽媽懷著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她想,如果沒有她,媽媽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這是短劇《聽見她說》中的故事。在她長達30分鐘的哭訴中,我們驚訝又心痛地發現,出軌的是爸爸,她恨的卻是媽媽。通過她和媽媽的故事,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男人的不忠,可以把一個女人毀成什麼樣子。
  • 國慶節特別欄目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展播:《爸爸媽媽我想...
    國慶節特別欄目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展播:《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 2020-10-01 13: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爸爸媽媽,我想對你們說
    茶陵縣解放學校389班 譚珈寧 證號:200817521220 指導老師:龍豔麗爸爸媽媽,因為有你們,我才能這麼幸福。爸爸,您剛做完手術,我們全家都希望您少抽菸,少喝可樂,因為這些東西對身體不好。每當您窩在沙發上打遊戲、看電視時,我多麼希望您能用這些時間陪我去玩,陪我去散步,跟我一起運動。這樣既可以鍛鍊身體,又可以減少看手機的時間,還可以加強我們兩人之間的溝通與了解。爸爸您在外工作,要幾個月才能回來一次,而且回來的時間也很短暫。我常想,要是您每次回來停留的時間能長一點就好了。小時候,我曾問媽媽:「為什么爸爸不在茶陵工作,要在外地工作?」
  • 一個7歲女孩竟然對出軌的爸爸和小三...「爸爸要愛媽媽」
    生氣的孩子直接在爸爸的微信上回覆:「我還以為自己是第三者,沒想到我竟然是個第四者!他去洗澡了!」女人頭像沉默了,孩子為自己的聰明偷笑不已!沒一會,爸爸的手機響了,爸爸跟媽媽在手機吵架。難道是媽媽知道爸爸出軌了?後悔自己還是遲了一步。
  • 「爸爸和小三住主臥,我和媽媽睡次臥」:兩個媽媽的日子,我受夠了!
    「我想要正常人的生活,不想要一個爸爸兩個媽媽」……當你聽到一個女孩說這樣一段話,你會想到什麼?小康君第一反應就是這又是哪個狗血電視劇劇情!不過這次劇本不背鍋,因為現實遠比劇本更狗血!有一次,小小無意間發現吳老師和爸爸有親密舉動,後來吳老師就懷孕了。2013年6月,小小爸爸和媽媽離婚。2013年7月,爸爸火速和吳老師結婚。但僅僅兩個月後,爸爸又火速和吳老師離婚。
  • 《聽見她說》楊紫生日爆哭:爸爸出軌後,我恨了媽媽26年
    「我的生日是你的受難日,可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感謝你,把我帶到世界上來。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像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一種超能力—— 一個女生在26歲生日時,用視頻錄下了對媽媽說的話。她後悔來到這個世界,因為媽媽懷著她的時候,爸爸出軌了。她想,如果沒有她,媽媽的人生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這是短劇《聽見她說》中的故事,女孩名叫小雨,由楊紫扮演。
  • 楊紫生日爆哭3次:「爸爸出軌26年後,我只恨媽媽」
    之所以選擇在26歲這天說出這些話,是因為媽媽當年也是26歲生下的她。她用了整個青春去逃離媽媽的控制,可惜,失敗了。小雨媽媽,從懷她的那天起,就帶著恨。因為爸爸出軌了。媽媽抱著小雨去爸爸公司大鬧,要他身敗名裂,被人唾棄。
  • 爸爸出軌後,媽媽用這種方式報復他
    因為關係好,我時不時都會去朋友做客聊天,在我印象中,朋友的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感情特別好。朋友給我說:「前幾天,媽媽才發現爸爸出軌的,而且還在外面生了個私生女。」剛開始,媽媽一直不願意離婚,但爸爸覺得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不離婚的話往後肯定沒有好的生活,所以她爸爸是堅決要離婚。
  • 爸爸,媽媽是你們毀了我的一生
    一個人從公司聚會的飯局跑出來,心裡有太多的委屈,一路走著一路想著這幾年自己奮鬥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感覺要被這個社會所拋棄了,心裡的不甘心和現實的狀態讓我感覺很無力。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父母都是農民,記得小時媽媽還在當地的村裡做活,生活很緊吧,但是也算幸福,從小記得父母總是吵架,大多數的時候吵架都是因為錢,上學後每天回家也都是在他們吵架中度過的,村子裡面很小,每當他們吵架的時候,第二天上學,同學就會笑話我,老師也時不時的提起這個事情,弄得我心裡負擔很重,學習一直都不好,世界就是這麼奇怪,學習越不好,老師就越不喜歡,同學也就越不喜歡
  • 楊紫深夜哭訴:爸爸出軌了,我恨了媽媽26年!
    「我有時候特別想能夠成為電影裡的主角那樣,擁有一種超能力。」由楊紫扮演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小雨,在26歲生日前的一個夜晚,錄下了這段話。媽媽的世界從此坍塌,對爸爸充滿了怨恨。小雨從小就目睹了媽媽對爸爸歇斯底裡的報復。媽媽抱著還不會走路的她,四處去鬧,去找爸爸鬧、去爸爸單位鬧、去跟每一個認識爸爸的人鬧。不久後,爸爸挨了處分,可對媽媽而言,這還遠遠不夠。
  • 楊紫爆哭上熱搜:「爸爸出軌後,媽媽用了一輩子來懲罰自己」
    「我後悔,我有時候真想擁有一種超能力,讓我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從此之後,爸爸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工作,媽媽切斷了和爸爸以及和爸爸身邊人的所有聯繫,就連爺爺奶奶去世,媽媽也沒讓小雨去見他們最後一面。就是這樣的童年經歷,讓小雨很自責,她一直覺得是她的出生才導致的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