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夥阿什計劃徒步挑戰長江,用一年從青藏高原走到上海

2021-01-10 澎湃新聞
英國小夥阿什計劃徒步挑戰長江,用一年從青藏高原走到上海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8-06-24 10:15 來源:澎湃新聞

阿什·戴克斯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小夥子阿什·戴克斯(Ash Dykes)定下了一個瘋狂的計劃——今年7月,從海拔5100米的長江源頭,徒步行走6400公裡,用一年時間行至長江入海口。

6月23日晚,此行英國探險家官方歡送會在黃浦江遊輪上舉行。黃浦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條支流,基本也是阿什徒步長江行程的終點。

阿什今年27歲,卻已經有10年冒險的經歷。他曾獲「英國年度探險家」獎,被威爾斯評選為「威爾斯最酷的七人」之一。貝爺(貝爾·格裡爾斯)曾經讚嘆他是「擁有傳奇經歷的神奇男人」。

在歡送會上,阿什介紹自己的新書。

在這次最為瘋狂的「長江徒步」之前,阿什在亞洲和澳大利亞進行過一系列冒險挑戰,並把過程記錄下來。講述他冒險經歷的《挑戰不可能——十年非凡冒險經歷》近日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了中文本。

阿什從小熱愛冒險,讀書也選擇了可以拿到戶外教育國家文憑的學院課程。他靠著當泳池救生員的工作攢下了第一筆旅行基金,暢遊了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和東南亞幾個國家。

在柬埔寨他和朋友馬特進行了第一次瘋狂的廉價旅行冒險,從柬埔寨首都金邊騎自行車到越南首都河內。他們花20英鎊買了兩輛自行車,5英鎊買了一頂帳篷,用半個月時間完成了這次旅行。

「我覺得這是我做過最棒的事情。我意識到我已經找到了我的熱情,最適合我的職業。」行程結束,阿什回看自己用劣質攝像頭記錄下的影像,明確感受到了自己的內心,他決心把探險作為自己的事業。

23歲那年,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他成為了有記載的世界上第一個徒步成功穿越蒙古的人。暴曬、缺水、無任何支持,這段旅程花了整整78天。阿什獨自一人翻越阿爾泰山脈,走過戈壁沙漠和蒙古大草原。

一年後,阿什又花了5個多月徵服了馬達加斯加的8座高峰。這期間南部暴亂,自然環境惡劣,阿什得了嚴重的瘧疾差點死掉。但他憑藉非凡的毅力和勇氣完成了計劃。

徒步長江計劃將是阿什冒險旅程中用時最久的項目,他計劃用1年時間完成這次旅程。

《挑戰不可能——十年非凡冒險經歷》書封。

阿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選擇長江作為徒步路線,和他曾經到中國旅行的那次經歷有關。他很喜歡中國,但此前只到過中國幾座大城市,而長江深入中國腹地,有5000多公裡,沿著長江而行,不僅會穿過高原、山谷等多重艱險的自然地貌,也會經過很多人文環境截然不同的地區,能夠體驗到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

長江是中國人最早接觸到「探險」概念的一條河流,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和美國人曾進行過一場轟轟烈烈的長江漂流競賽阿什對當年的「長漂」也有所耳聞,但他說比起漂流,他更喜歡用徒步的方式探索。

據悉,如果此行成功,阿什將成為第一個徒步走完長江的人。在旅途中,BBC將全程跟拍這項挑戰,中央電視臺等媒體也會跟拍他的部分行程。這次徒步結束後,阿什也將會把這次中國行的經歷寫成文字出版,與中國讀者分享他又一次的冒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43)

相關焦點

  • 阿什·戴克斯:用腳步丈量長江的英國小夥
    中國僑網9月9日電 日前,英國《英中時報》報導刊登文章,講述了「徒步長江全程第一人」英國小夥阿什·戴克斯在中國遊歷山水的故事。文章摘編如下:「任務圓滿完成!創造了新的歷史!4000英裡(約6437公裡),352個日夜。今天,我成為了徒步長江全程第一人!」 8月12日,阿什·戴克斯用中英雙語在社交平臺上發出這條信息。
  • 英國小夥352天成為徒步長江全程世界第一人
    來自英國威爾斯的阿什·戴克斯歷經352天成為徒步長江全程第一人。中國網8月16日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長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亞洲第一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的長江,一路橫貫中國十數省份,最後從上海匯入東海。長江也被稱為中華母親河,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無數傳奇與詩篇。近日,有關長江的傳奇又多了一個—— 英國一名90後青年阿什·戴克斯(Ash Dykes)徒步6400公裡,歷時近一年,成為步行遊覽長江全程的世界第一人。
  • 英國小夥挑戰徒步長江 路過瀘州感嘆「既古典又摩登」
    阿什·戴克斯在瀘州東門口城樓覽長江美景 瀘州新聞網記者 李佑天羽 攝他叫阿什·戴克斯(Ash Dykes),來自英國威爾斯,雖然是90後,卻已經有10年冒險經歷,曾獲得「英國年度探險家」獎,受到英國首相接見。
  • 英國小夥徒步長江成「網紅」 英媒:經歷嚴酷挑戰 感受壯美山河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 英媒稱,英國探險家阿什·戴克斯去年離開父母位於威爾斯的家,開始漫長而艱辛的4000公裡長江徒步之旅。一年來,28歲的戴克斯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從青藏高原的長江源頭一路來到了東海之濱的上海,8月12日終於抵達徒步旅行的終點。
  • 英國小夥兒「長江徒步」352天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橫貫中國10餘個省份,最後從上海匯入東海。長江也被稱為中華母親河,歷代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無數傳奇與詩篇。    如今,有關長江的傳奇又多了一個。英國90後阿什·戴克斯徒步6400公裡,歷時近一年,成為徒步走完長江全程的世界第一人。
  • 20天環遊青藏高原,《極限挑戰》再升級,雷佳音嶽雲鵬唱跳首秀
    《極限挑戰》第六季發布會現場13日深夜,《極限挑戰》第六季在滴水湖迎來首場線下發布會,並發布了首支公益主題曲《Fighting Fighting在節目最後,「極限男團」還帶著觀眾,認識了上海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隱藏在口罩下的臉龐。發布會現場,首次亮相的公益主題曲《Fighting Fighting Go》,也是一首鼓舞士氣的加油歌。節目組介紹,歌詞從致敬抗疫醫護人員和各行各業迎難而上的普通人出發,為復工復產加油助威。對於人生第一次唱跳,嶽雲鵬看得很開:「我知道(跳得)很爛,但我盡力了。」
  • 青藏高原,內陸高迥
    這是被稱之為「世界屋脊」的地方,孤獨的內陸高迥,沉寂,空曠,恆大,這就是青藏高原。來到高聳而遼闊的青藏高原,你會看見天是那樣的藍,伸手可及;雲是那樣的白,圍著你轉;空氣是那樣的清新,像是要醉了一樣。總之,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世俗生活的感覺,你享受到了一種平日裡或許久已忘懷,但在你靈魂深處未必不在期待著的奇蹟降臨般的精神洗禮。
  • 世界首位徒步環球旅行者,就連希特勒聽聞後也驚嘆不已!
    他從東南亞入印度次大陸,經中東,入非洲的埃及,再北渡地中海,循巴爾幹半島轉中歐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經英國橫渡大西洋赴美國及中美洲,最後跨太平洋,至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途經越南、束埔寨、暹羅(泰國),過馬來西亞、新加坡,乘船過馬六甲海峽,到印度、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希臘等國家,再跨英吉利海峽到英國,乘五萬噸巨輪-「歐羅巴」號郵輪到美國。
  • 何處是青藏?
    ——是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世界屋脊;——是孕育長江黃河的亞洲水塔;——是高寒缺氧的地球第三極;——是格桑花、酥油、青稞和雄鷹;是古象雄、吐蕃、青唐和邏些;是岡仁波齊守護的瑪旁雍;是布達拉宮眺望的拉薩河;是可可西裡狂奔的野犛牛;是格拉丹東哺育的沱沱河;是雅礱河谷的藏王墓;是青海湖畔的江西溝;是雪山上的雲朵;是路基下的凍土。
  • 爸爸帶娃記:5歲去南北極 8歲登上青藏高原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5歲去過南北極 8歲登上青藏高原 爸爸帶娃記:是輸在起跑線還是最好的成長 1月初,在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的時候,8歲的辛巴卻穿著短袖在大理的戶外悠閒地看路人的表演。 「哈,我也不知道這孩子為啥這麼猛,他每天都是穿這個,就是鍛鍊出來的。」辛巴的爸爸徐承華說。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推早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
    ,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有怎樣的生活習慣和文化?
  • 李娜的歌曲專輯《青藏高原》原來是她唱的
    《青藏高原》,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好人一生平安》,易茗作詞,雷蕾作曲,李娜演唱,收錄於李娜個人專輯《青藏高原》之中。《青藏高原》,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張千一作詞作曲,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後又作為2005年電視劇《雪域情》的片尾曲。《青藏高原》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金獎。歌詞編輯呀啦索哎?
  • 【青藏高原】李娜經典歌曲(唯美高音薩克斯音樂)
    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是誰渴望那就是青藏高原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發行於1993年,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張千一作詞作曲,是1993年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歌曲氣勢磅礴,有力量,放蕩不羈,聽後就會讓人有熱血沸騰的感覺,歌曲直接橫跨了3個八度,這首作品是我國內,挑戰高音的典範
  • 歌曲青藏高原韓紅演唱 其氣勢磅礴無人能及
    《青藏高原》,發行於1993年,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李娜的代表作品,由張千一作詞作曲,韓紅演唱過。是1993年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後又作為2005年電視劇《雪域情》的片尾曲。2001年《青藏高原》獲得首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作品金獎。
  • 李娜《青藏高原》專輯
    專輯名稱:《青藏高原》發行時間:1998-08-08
  • 中國科學家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袁全)繼使用衛星和相機等設備後,中國科學家開始嘗試利用樹木年輪記錄青藏高原冰川變化。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擁有上萬條冰川,並分布著亞洲眾多江河的源頭。科學家認為,了解青藏高原冰川的歷史變化,及其未來在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影響十分重要,關乎人類生存環境。從1984年到2016年青藏高原一處冰川的變化圖。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 五十鈴mu-X長江源科考記 尋夢可可西裡
    1986年,當時年僅23的楊欣參加了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探險隊,探險隊希望在美國人用橡皮艇徵服長江之前,由中國人的漂流隊率先徵服之。但漂流後過了兩年,再去長江時,卻發現,這條孕育了數億國人的母親河傷痕累累:冰川退縮、草場退化、金沙江河谷破碎......這讓我對長江的認識很快由自豪轉變為憂慮。「  楊欣老師辭去了令人羨慕的會計工作,用半輩子的時間守護這條母親河。  為了籌集保護長江源的資金,楊欣老師寫了一半書《長江魂》,這是一篇一篇日記組成的,活著回來就是一本探險記,不幸犧牲的話就成了一本遺書。
  • 青藏高原上的小鴨子
    20年過去了,我還是時常想起青藏高原上的那隻小鴨子!咦!啥情況,和同事下班回營地的路上,發現一隻躺在地上的小鴨子,一動不動。這是啥情況,同事們圍著小鴨子左看右看,在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能發現一隻小鴨子,而且是很小的一隻。 青藏鐵路施工前 ,我們都進行過高原凍土施工的培訓,要保護好任何一草一木,愛護所有野生動物。
  • 他與熊希齡、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曾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為湘西王
    是一位經歷漢藏傳奇婚戀,寫出《艽野塵夢》這種痛徹心扉愛情的傳奇官人,一位九十多年前就已徒步穿越青藏高原的奇人,她就是與民國總理的熊希齡,著名文人沈從文並稱鳳凰三傑的湘西王。1909年,陳渠珍參軍後入藏平反,在風馬藏地結識了他的妻子,只因一言之戲而結成的姻緣,使二十餘歲的陳渠珍便墮入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戀之中,在後來其寫到:「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