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近衛軍的覆滅:士兵們走上街頭,用彎刀抵抗歐洲製作的火炮

2020-12-24 舊史

耶尼切裡軍團是歷史上效忠於奧斯曼蘇丹的一支近衛軍,這支軍隊的雛形出現於十四世紀中葉,到了奧斯曼帝國開始崛起後,這支驍勇善戰的軍隊成為了帝國武力的象徵。而歐洲人則常常稱呼這支軍隊為「蘇丹親兵」,因為耶尼切裡軍團曾是奧斯曼帝國蘇丹最信賴的軍隊,可是到了奧斯曼帝國衰落之後,帝國近衛軍卻成為了蘇丹們的心腹大患。

在耶尼切裡軍團組建初期,士兵大多是由巴爾幹半島的居民和東歐人組成的。當奧斯曼帝國向歐洲進軍之後,開始在當地實施「血貢」制度,他們從被徵服的土地上帶走許多男童,然後對這些男童進行軍事訓練,當這些異鄉的男童長大之後,優秀者就會加入為蘇丹服務的耶尼切裡軍團。早期的耶尼切裡軍團一直是歐洲人的夢魘,他們跟隨穆拉德一世向歐洲進軍、跟隨穆罕默德二世徵服君士坦丁堡、跟隨塞利姆一世南徵北戰。

可是當帝國最後一位能力出眾的蘇丹蘇萊曼一世去世之後,帝國近衛軍也開始走向衰落,他們從君士坦丁的徵服者變成了伊斯坦堡的「禍害」,從奧斯曼帝國武力的象徵變成了蘇丹的心腹大患。從公元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的對外擴張開始停滯,曾跟隨蘇丹徵戰四方的近衛軍開始長期駐紮在帝國的國都伊斯坦堡,成為了「守護」伊斯坦堡的警衛。

奧斯曼近衛軍進駐伊斯坦堡之後,導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陷入了近衛軍的「包圍」之中,他們不久後便開始不聽從蘇丹的命令,甚至開始挑戰蘇丹的權威。在那段時期,近衛軍叛亂一直是蘇丹們最頭疼的問題,這些驕橫跋扈的近衛軍曾對自己的主公進行了十幾次的反叛。而且在那段時期,奧斯曼近衛軍也在伊斯坦堡養尊處優的生活中失去了曾經的戰鬥力,雖然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多,可是戰鬥力卻下降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不僅僅是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就連伊斯坦堡的百姓也開始反感這些近衛軍,這些驕橫的士兵常常欺壓百姓,他們經常在伊斯坦堡的商鋪中縱火,然後以滅火的名義對當地的居民進行敲詐。到了奧斯曼帝國的第三十任蘇丹馬哈茂德二世統治時期,面對奧斯曼帝國軍力的衰落以及近衛軍的威脅,這位蘇丹決定對帝國的軍隊進行改革,建立一支更現代化的的西式軍隊,以此來取代已經成為「禍害」的帝國近衛軍。

其實早在馬哈茂德二世之前,就已經有蘇丹決定建立西式軍隊,可是最終都因為奧斯曼近衛軍的武力阻撓而失敗。在馬哈茂德二世決定改革之後,便從歐洲購買了許多槍枝和大炮,並且按照歐洲人的操練方式,對這些士兵進行訓練。在馬哈茂德二世的努力下,他很快便擁有了一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炮兵部隊,這支人數大約有一萬人的軍隊裝備的全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火炮。

在1826年的6月,馬哈茂德二世決定在伊斯坦堡舉行一場公開的操練,以此來向奧斯曼近衛軍顯示自己這支西式軍隊的威力。而奧斯曼近衛軍得知此事後,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他們決定再次用武力對蘇丹進行施壓。在距離這場操練還有三天的時候,奧斯曼近衛軍按照傳統,將軍營中的鐵鍋丟在街頭,以此來向蘇丹表達自己的不滿,而街頭堆積如山的鐵鍋則向世人宣告著帝國近衛軍又要反叛了。

隨後奧斯曼近衛軍的士兵開始走上街頭,拿著彎刀在街頭叫囂著要和蘇丹建立的這支西式炮兵部隊決一死戰。雖然當時的奧斯曼近衛軍早就已經裝備大量的火槍,但是他們仍然選擇用更原始的武器挑釁蘇丹的西式軍隊,或許這些近衛軍士兵想要用這種方式,來告訴蘇丹和百姓,他們才不屑於使用歐洲人的槍炮,他們才是奧斯曼帝國最傳統的軍隊,是奧斯曼帝國武力的象徵。

面對近衛軍士兵的挑釁,馬哈茂德二世並沒有心慈手軟,他果斷下令自己的炮兵部隊向這些近衛軍士兵開炮。而效忠馬哈茂德二世的軍隊,裝備的都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火炮,那些手持彎刀的近衛軍士兵在抵抗一陣後便落荒而逃,他們跑回了自己的軍營,準備用自己的老舊火炮進行還擊,可是馬哈茂德二世卻下令對近衛軍的營地進行炮轟,導致近衛軍士兵死傷慘重。

在經歷過歐洲火炮的轟擊後,近衛軍的頭目決定和蘇丹進行和談,可是他們的談判團卻被馬哈茂德二世的維齊爾趕走,隨後效忠馬哈茂德二世的士兵對近衛軍的營地進行了包圍,並且對逃離營地的近衛軍士兵進行捕殺。經過數日的戰鬥,近衛軍士兵死傷慘重,還有一萬多名投降的近衛軍將士被處死,曾叱吒風雲的奧斯曼近衛軍宣告覆滅,土耳其史書上則稱呼這個歷史事件為「大吉之事」。

這件事結束之後,奧斯曼近衛軍開始在伊斯坦堡銷聲匿跡,許多僥倖逃脫的近衛軍士兵都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在這件事結束後的1830年,有人曾在瘋人院中遇到了幾位隱姓埋名的近衛軍士兵。還有人說在一個世紀後的大馬士革,還活著一位前奧斯曼近衛軍成員,據說這位以製作手杖為生的老人活到了150歲,他是最後一位曾在奧斯曼近衛軍服役的老兵。而這位老兵則認為自己其實早已在1826年「死去」,他對「大吉之事」之前發生的事都記憶的非常清晰,而奧斯曼近衛軍覆滅後所發生的事情他都記憶的非常模糊。

參考資料:《地平線之王:奧斯曼帝國的歷史》《奧斯曼帝國閒史》

相關焦點

  • 古代打戰時,為何南方喜歡用直刀,而北方少數民族卻喜歡用彎刀?
    古代打戰時,為何南方喜歡用直刀,而北方少數民族卻喜歡用彎刀?前言:在歷史上戰爭時刻存在,男兒登上戰場英勇奮戰,保家衛國這種事情值得人們稱讚。不同國家在作戰時期所用戰鬥工具有著很大懸殊。上戰場作戰,必定要配備精良武器,這樣才能成功擊敗對方贏得勝利。不難以發現到一個問題,少數民族作戰用彎刀,中原人偏愛直刀,實際有三點原因。彎刀類型有幾種?
  • 土耳其街頭哭聲震天!大批陣亡士兵歸國安葬,母親扶棺失聲痛哭
    來自土耳其相關媒體的消息,近期,該國在把前期對敘作戰中犧牲的士兵運回國內進行盛大安葬過程中發生了令人動容的場景:數萬民眾街頭自發扶棺,更有犧牲士兵母親向土方高層人士索取「歸還兒子」,一時間哭聲震天,舉國悲痛!
  • 史上最高傲的防空武器,土耳其海天頂近防火炮,天生不會低頭
    土耳其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了「海天頂」近防火炮,不過「海天頂」在目前所有公開的近防炮中是公認的顏值最低,獨特的造型讓火炮看起來總是昂首挺胸,一副從不低頭的樣子。為了趕上時代潮流,土耳其在80年代向瑞士厄立孔.康特拉維斯公司發出招標。其實這個項目對於該公司同樣是一個挑戰,火炮由「海衛士」近防系統指揮,「海天頂」只是其中的近防炮,這個系統也能用於指揮軍艦主炮或者其他火炮防空作戰,如30毫米防空炮等。
  • 土耳其的芝麻圈,芝麻圈裡的土耳其
    土耳其的芝麻圈芝麻圈裡的土耳其(抖音號:141877178 同步關注我們)教你親手做一個芝麻圈(視頻來自網絡)如果你來過土耳其,一定被街頭一輛輛賣芝麻圈的小紅車吸引過,花環形狀,飄著芝麻香氣的麵包圈,不知不覺已經佔領了土耳其的街頭,
  • 18世紀末,印尼土著製作的火炮實物鑑賞
    這是一門製作於18世紀末期的火炮,其材質為青銅,產自印度尼西亞地區。該火炮為長管加農炮形制,其全長80釐米,口徑為3.5釐米左右,是一種小型前膛火炮,沒有膛線,使用時要從炮口處裝入火藥、墊片和彈丸,主要發射霰彈和實心彈。
  • 《部落與彎刀》MOD怎麼用 MOD使用方法一覽
    部落與彎刀MOD怎麼用?在部落與彎部落與彎刀MOD怎麼用刀中MOD可以幫助玩家們更加輕易的通過這款遊戲,本次小編帶來了部落與彎刀MOD使用方法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 部落與彎刀MOD怎麼用?
  • 二戰蘇聯經典歌曲,竟創作於中國領土,同名火炮中國研發後來居上
    7月中旬,新編紅軍近衛軍第三師開赴前線。在送行的人群裡,莫斯科一群女學生唱起了這首歌,用這首愛情歌曲為年輕的戰士們送行。在歌聲中,近衛軍第三師的全體官兵向唱歌的姑娘們行了莊嚴的軍禮,他們含著激動的淚水,伴著這歌聲走上了前線。
  • 一刀多用的蒙古彎刀
    中國古代的俠客一般用的是劍,劍屬於冷兵器,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兇險異常,生而為殺。劍客的性格一般也是冷冰冰的,刺客一般多用劍。《臥虎藏龍》中男主角李慕白就是用的劍,揮舞起來行雲流水,削鐵如泥。槍和戟,一般用於戰場,士兵用的比較多。說起刀,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便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了。
  • 土耳其真相:帝國、暗殺和納卡衝突
    亞美尼亞則堅決否認違反協定,並稱亞塞拜然用談判做幌子,為下一步軍事行動做準備。話不投機半句多,兩個國家又幹了起來。10月13日,亞塞拜然無人機空襲亞美尼亞士兵,畫面曝光,血肉橫飛,屍體四散,觸目驚心,充分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 阿爾巴尼亞如何成為歐洲唯一一個伊斯蘭國家?
    11世紀後期,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佔據了聖地耶路撒冷,切斷了基督徒的朝聖之路。兄弟倪於牆而外御其侮。同為廣義基督教旗幟下的拜佔庭皇帝有意與羅馬教廷和解,來對付共同的敵人——伊斯蘭教徒。於是,拜佔庭皇帝向羅馬教皇求救,抵抗伊斯蘭世界的步步緊逼。羅馬教廷很快組織起一支大軍,在士兵的衣服上紋上紅十字,向東進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字軍東徵。
  • 傳說中的圓月彎刀到底有怎樣的魅力?
    我們中國人所稱的阿拉伯「圓月彎刀」,其實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描述,在阿拉伯語和英語裡一般不用這個詞來稱呼彎刀,而是有著很細緻的種類劃分。除了阿拉伯地區的國家以外,伊朗、土耳其等也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都出產彎刀,伊朗(古波斯)甚至是出產最優質的彎刀大馬士革刀的故鄉。彎刀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伊斯蘭世界出產的最有地方特色的產品之一。
  • 擁有蜥炮、蛇炮、巨型臼炮,土耳其人卻靠工兵拿下了羅德島?
    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想繼續擴張,就必須先拔掉它。對於26歲剛剛繼位的蘇萊曼一世來說,盤踞在羅德島的醫院騎士團就是一群強盜。雖然這幫子歐洲騎士人不算太多,但是組織嚴密、意志堅強,軍事素養很高。多年以來,這些人駕駛槳帆船貓在小海灣裡,一看到奧斯曼土耳其的商船和朝聖船,立馬衝過去「打砸搶」。
  • 國內同仇敵愾,外有北約支持,土耳其軍隊打得俄敘聯軍不斷潰退
    在敘利亞被俄軍空襲炸死的土耳其軍隊士兵,將土耳其的反俄情緒推向了高潮,以至於土耳其政府不得不關閉其境內的主要社交媒體,以控制這股情緒,同時對俄羅斯駐土使領館加強了保護。
  • 有些意外:柬埔寨軍隊還在用二戰火炮,德國工程師稱讚過
    【話說軍世】最近的照片顯示,柬埔寨軍隊還在使用蘇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1942年型號),堪稱「二戰兵器博物館」,看到炮身,歷史感油然而生,這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之一。
  • 俄羅斯國民近衛軍換發新軍裝,高級將領配捲毛帽,女兵配紅絲巾
    眾所周知,俄羅斯根據總統的指令,將俄羅斯內衛部內耳部隊改名為「國民近衛軍」,這次改編絕不僅僅改變了一名稱,這些英勇的俄羅斯近衛軍,也獲得了全新的漂亮制服、全新的特種裝備,今天,我們主要學習和研究俄羅斯聯邦國民近衛軍的新制服。
  • 街頭消失的旋轉土耳其烤肉去哪了?土耳其烤肉生意還能做嗎?
    街頭消失的旋轉土耳其烤肉去哪了?土耳其烤肉生意還能做嗎?曾經大街小巷流行的土耳其旋轉烤肉,現在街頭幾乎瞧不見了,大家是不是很納悶,這種美食怎麼就消失了,很懷念之前街頭常見的大烤肉柱,其實這個和街頭環境整改、食品安全衛生有關,街頭整頓后土耳其烤肉已經在大家不知道的情況下進入了我們飯館、餐廳、學校等客流量大地區的後廚食堂內。
  • 這部土耳其小眾紀錄片,憑什麼在豆瓣拿到8.2分
    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座塔樓,安置士兵站崗防守。後來,在君士坦丁城牆之外又修築了一道雙層城牆,城牆外是護城河,靠近城牆的一側又建又有射擊口的牆壁。在哥特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保加利亞人等外族多次圍攻中,這些城牆有效地保護了君士坦丁堡,使得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傾覆近千年後仍能屹立不倒——直到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到來。
  • 這部土耳其小眾紀錄片,憑什麼在豆瓣拿到8.2分
    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座塔樓,安置士兵站崗防守。後來,在君士坦丁城牆之外又修築了一道雙層城牆,城牆外是護城河,靠近城牆的一側又建又有射擊口的牆壁。在哥特人、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保加利亞人等外族多次圍攻中,這些城牆有效地保護了君士坦丁堡,使得東羅馬帝國在西羅馬帝國傾覆近千年後仍能屹立不倒——直到奧斯曼土耳其人的到來。
  • 無人機見人就炸,亞美尼亞200士兵喪命,根本跑不掉
    在視頻中,亞塞拜然士兵輕輕點擊滑鼠,多枚飛彈直接擊中了正聚集在戰壕和掩體中的亞美尼亞士兵,直接將這些士兵當場轟飛,戰場上屍橫遍野。 據亞塞拜然方面報導,當地時間18日,亞美尼亞軍隊開始用重型火炮和火箭彈,炮擊位於葉夫拉赫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運輸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