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語:冬日暖心一幕!他們為孩子開出「快樂處方」,同時也收穫了溫暖和善意。
華龍網消息,紅鼻頭、彩虹頭髮、大框眼鏡……萌萌噠的「小丑醫生」出現在大坪醫院兒科門診的大廳和病房,他們用誇張的裝扮、有趣的小玩具一掃兒科門診裡緊張的氛圍,用幽默和童趣為患兒開出了一張張「快樂處方」。
醫院是一個令孩子緊張害怕的地方。今年11月初,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兒科門診在重慶地區首次推出「小丑醫生」的概念,由護士裝扮成小丑、米老鼠等卡通人物,用幽默療法,緩解患兒的緊張和恐懼,以此來溫暖患兒的心。大坪醫院兒科門診的護士負責組長孫清戴上紅鼻頭、彩虹頭髮,化身成了「小丑」。隨後她幫實習護士王曉芳穿上小豬喬治的卡通服裝,兩人裝扮整齊,「小丑醫生」來啦!
在兒科門診的大廳裡,孩子生病,家長著急,再加上排隊,心情免不了焦慮壓抑。這時,「小丑醫生」出現了,孩子們圍著「小丑醫生」聊天、做遊戲,緊張焦急的氛圍一下子就緩解了。
小皓南(化名)4歲了,因為害怕打針,一直哭鬧。當「小丑醫生」出現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小傢伙立即停止了哭鬧。在「小丑醫生」的安慰下,小皓南變得十分積極配合,「小丑醫生」送給他一份代表著勇氣的禮物——一顆水果糖。
小女孩闊闊因為咳嗽來醫院做霧化,看到可愛的「喬治」後,她十分好奇,忍不住摸了摸「喬治」的大鼻子。「小丑醫生」孫清的兒子正在讀小學一年級,她告訴記者,孩子生病比大人更加難受,當她變身「小丑醫生」和患兒互動時,能為孩子們帶來安慰和笑容,她也非常開心。
孫清說,「小丑醫生」並不是換個裝扮那樣簡單,需要儲備的知識很多,既包括像護理學、心理學、物理治療、醫學史等醫學知識,還需要學習戲劇表演。真正的「小丑醫生」,既得做好「醫生」,還要能當好「小丑」。今年21歲的王曉芳才剛進入大坪醫院實習不到2個月,做「小丑醫生」這是她在學校完全沒接觸過的內容,她還不太熟練如何做「小丑醫生」,這會兒她靜靜地站在診室門口觀察,尋找合適的時機與小朋友互動。
大坪醫院兒科門診引入「小丑醫生」已近一個月了,加上像王曉芳這樣的實習護士,已有超過20餘名「小丑醫生」,什麼時候進行裝扮,誰來裝扮,並沒有嚴格的規定,目前三套服裝,都是誰有空誰上。最開始套上厚厚的卡通服裝,「小丑醫生」們呼吸、身體等方面還會感覺有些不適,可漸漸習慣後,他們不僅覺得能夠給患兒帶去溫暖和力量,自己也可以從中感受到輕鬆和快樂。
經過一下午時間,小亮亮(化名)終於就診完畢,開心地和「小丑醫生」揮手告別,亮亮和他們還有點依依不捨。亮亮媽說,原來每次來醫院看病不僅孩子「哭天喊地」,做家長的也焦慮頭疼,但這次亮亮不但沒哭,還很開心,非常感謝「小丑醫生」。
琪琪看到兩位「小丑醫生」一下就開心了起來,讓媽媽為她拍照合影。由於醫生平時穿著白大褂,掛著聽診器,不少患兒一看到白大褂,就哭鬧不止。「小丑醫生」帶來的快樂不僅讓小朋友心情沒那麼緊張,孫清告訴記者,扮成「小丑醫生」後自己也感覺更輕鬆了,工作中收穫了更多善意和理解。
有研究顯示「幽默的力量」確實也能夠帶來一定的醫療效果。它能幫助患者轉移注意力,從而減輕痛感,尤其是對於一些剛剛經歷手術的患兒來說,需要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康復治療,更需要解除病痛帶給他們的心理陰影和恐懼,「小丑醫生」也能在這方面發揮它的作用。
裝扮了兩個小時後,孫清和王曉芳可以卸下裝扮休息會了,她們正在交流當天與小朋友互動的經驗。快樂是治癒疾病的「良藥」,「小丑醫生」暖暖的「愛」讓兒科診室不只是個冷冰冰的治療場所,患兒和家長在這裡也不只有焦慮和緊張。
原標題:兒科門診的「小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