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成都掛號「霧霾門診」 醫生開處方:去三亞

2021-01-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診室門邊「霧霾門診」的牌子不見了,代之以「內科三」。(南方周末記者袁端端/圖)

  數據為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四年有關大氣報導的統計。我們針對環境健康的報導統計,主要是指因環境汙染導致的健康損害。在我們4年來共20篇相關報導中,涵蓋了水汙染、核輻射、生物實驗、大氣汙染、重金屬、危險化學品危害等領域。2013年為報導爆發期,因環境汙染的日益加重,公眾也逐漸關注與己息息相關的健康話題。 (何籽曾子穎/圖)

  王醫生對過敏性鼻炎很熟悉,開了一份特別的「處方」:「去三亞。」

  「什麼?」我有些吃驚。

  「是啊,三亞空氣好,水好,去了就緩解,這叫異地療法。」

錯號了?

  「我想掛霧霾門診,謝謝。」

  掛號處的男士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然後轉頭問身邊的中年女人:「霧霾門診是哪個?」捲髮女人呷著茶葉,與他商量了半分鐘。

  我此行是要見識傳說中的霧霾門診,也為朋友N尋一張藥方,作為重症鼻炎患者,每臨霧霾,他便深受其害。

  十天前,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七院)掛牌了全國首家「霧霾相關疾病門診」,專治空氣汙染導致的各種疾病,一周內接診一百多人。

  此刻正是周一早晨,大醫院「上不了廁所、接不了電話」的最忙時刻。那幾日,鄭州市兒童醫院就突破了建院以來的歷史記錄,一天接診4600個病人。我擔心會不會人多掛不上霧霾門診的號,可在掛號處,排隊的只有三人,四周安靜得不像醫院。

  掛完號,我拿著單子依囑走向門診,又很快折回來。

  「醫生,不對啊。」手上的掛號單寫著——內科三。

  這號肯定是掛錯了。我尋思著。

  「就是那個,王醫生就是管霧霾診室的嘛。」掛號的男士試圖安撫我的質疑,再往後的一分鐘裡,我一連串的疑問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放心,掛這個一樣的」。

  怎麼會是一樣的呢?

  今天,我特意早早就來到醫院,一路上暢想這是一間怎樣的診所:設備先進新奇,醫生專業和善,全方位的氧吧,綠草如茵,花團錦簇,或許還有心理疏導室……

  「小妹兒,你說要去哪裡的醫院?」計程車司機沒聽清我的路名。

  「我要去十二中街一號,就是有霧霾門診的第七醫院。」

  「沒聽過。」師傅疑惑,「看病都去華西、省醫、三院。」他隨口念出幾個老牌的三甲醫院,而七院既不是三甲,也不是特殊病醫院,鮮有人問津。

  我心想,那幾家可沒有霧霾門診。

  他自說自話,「嗨,成都這個地兒,成天都這樣,不見太陽的。」

  話沒說錯。這個終日見不到太陽、溼度大、雨霧多的盆地,溫潤出一幫膚白貌美的川妹子,也加速了空氣中顆粒物的吸附與聚集。鐵灰色的厚厚雲帛扣成一個蓋子,陰影滲透到這個城市的每一根毛孔裡。

  但這些年,霧霾逐漸被重視,成都出臺了一連串措施減少重汙染空氣,可天還是沒見好。霧霾診室也應景出爐,七院這些天也火了。

(責編:邢若宸、孫曉璇)

相關焦點

  • 「便民門診」關閉 慢性病患者不掛號難開藥
    一位已經掛上號的中年女性告訴記者,由於心血管內科周末醫生出診少,人又太多,一般都不好排號,自己凌晨12點開始排隊掛號,才掛上號的。  隨後,記者向門診諮詢臺詢問時,工作人員表示,醫院確實在零點10分就開始發放次日門診號,號源比較搶手,需要及早排隊。
  • 成都華西醫院掛號攻略 在家也能預約
    當天掛號看不到病?今日,本報聯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推出「華西醫院看病掛號小攻略」,市民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照著攻略掛號預約,不論專家教授,絕對「一掛一個準」。  昨日,50歲的何女士專程從達州到成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看病,她帶著各種檢查報告到門診卻不知道掛哪一個科室號。「心臟需要看,動脈硬化也要看,膝蓋骨質增生也需要看。」
  • 藥師也能坐診開處方了?
    醫訊 |病例| 經營導讀:剛剛出臺鼓勵社會辦醫政策,如今藥師又來試新規了,藥師也能坐診開處方看病了生病去醫院找醫生,但你聽說過找藥師嗎?如今,這一新鮮事物在廣東多地醫院裡「開花」。在順德,區域內首個「藥師門診」——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藥師門診正式「開診」,與醫師門診一樣,市民可通過掛號來享受藥師的門診服務。從「幕後」藥房走到「臺前」門診,現代藥師轉型是國家自去年起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影響和要求。據省藥學會統計,為適應醫改,全省範圍內包括廣州、深圳、佛山等地19家三甲公立醫院目前都探索開設了藥師門診。
  • 聚焦|方便門診,為啥看病依舊「不方便」
    簡易門診,因為可以直接開藥給病人帶來方便,又被稱為方便門診。醫生一般需要根據以往診療記錄才可以開處方,包括藥品和簡單的檢查,頗受慢性病人和長期固定用藥的老年病人歡迎。輿人了解到,不少市民都有過類似掛不到號的「尷尬經歷」。此外,還有患者反映不少醫院方便門診醫生太少,導致排隊時間太長,現實情況如何?輿人為此進行了實地走訪。
  • 兒科門診的「小丑醫生」:用幽默和童趣為患兒開出一張張「快樂處方」
    他們為孩子開出「快樂處方」,同時也收穫了溫暖和善意。華龍網消息,紅鼻頭、彩虹頭髮、大框眼鏡……萌萌噠的「小丑醫生」出現在大坪醫院兒科門診的大廳和病房,他們用誇張的裝扮、有趣的小玩具一掃兒科門診裡緊張的氛圍,用幽默和童趣為患兒開出了一張張「快樂處方」。
  • 今起,除重大疾病等,華西醫院沒預約掛號看不了門診
    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部關於全面實行預約掛號的通知》,根據國務院、國家衛健委關於推進預約診療服務相關要求,結合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為了適當控制門診人流量,縮短患者在醫院等待時間,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經醫院研究決定,4月3日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全面施行「非急診預約掛號服務」模式。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
  • 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後咋去看病?一米線成為門診「標配」,非急診需...
    走訪就醫新變化:就診需多次登記測體溫,患者主動保持距離3月14日下午,鄭州市二院的門診樓前,81張座椅整齊地分成9排後,又分成3大縱列,相互一米遠的間隔,在廣場上整齊擺放。3名等候就診的患者,分散開坐在這裡。門診樓內的電梯間和診室門前,黃色的一米線時刻提醒患者,要保持距離。
  • 嘉興開通網上「方便門診」 還將支持在線預約門診檢查
    「一個月來開一次,上個月來的時候排隊的人有百來號。」李大爺告訴記者,原來的「方便門診」只有很小的一間房,也沒有坐的地方,排隊的時間不亞於看專科門診。  「現在在『網際網路醫院』上就能諮詢醫生開處方,直接過來拿藥就行,所以來排隊開藥方的人就少了。」今天正好來幫母親取藥的沈先生告訴李大爺緣由。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預約掛號指南(掛號+繳費+門診時間)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微信掛號指南  為進一步方便廣大市民就醫,合理安排就診時間,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掌上微信平臺「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服務號」,可實現掛號、繳費一步到位,通過微信服務號預約掛號不用現場取號,可直接到專科門診報到就診。
  • 實測| 特殊時期,在成都看病掛號難不難?探訪21家醫院,華西醫院部分...
    疫情期間,你去過醫院嗎? 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四川下調了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圍繞著衣食住行,各行各業的復工活力開始顯現。那麼,醫院呢? 疫情期間,成都不少醫院不得不緊急關停普通門診。
  • 藥師門診正式「開診」 藥師轉型成大趨勢
    藥師門診裡,何杏儀在指導市民用藥。生病去醫院找醫生,但你聽說過找藥師嗎?如今,這一新鮮事物在廣東多地醫院裡「開花」。記者求證獲悉,目前,省內已有醫院實施藥師與醫生訂立「協議處方」,而多數的藥師門診所提供服務則停留在用藥管理、用藥諮詢上。「在現有法律、規定以及保障醫療安全法則框架下,處方權完全放開還比較難。」相關專家說。門診如何運營?據悉,廣東多地的三甲醫院裡都探索開設藥師門診,可以說是「多地開花」。
  • 在線秒開處方、傳圖即發藥……你敢這樣買處方藥嗎?
    作者:張尼網上提交購藥申請,簡單和在線醫生溝通甚至無需經過醫生,就可購買處方藥。近年來,網絡購藥因為方便快捷受到不少人青睞,但因為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審核漏洞,也讓網絡售藥多了幾重風險。醫生如何判斷患者病情?處方真實性如何保障?近期,記者就一系列關係患者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了調查採訪。
  • 老年人不會手機掛號怎麼辦?成都部分醫院開通老年患者綠色通道
    最後,陳大媽在醫院的自助機如願掛上了9月29日的專家號,距離她第一次嘗試掛號已經過去了一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的13.26%,總數1.79億。醫院就診數位化進程加快,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患者如何掛號就診?記者走訪了成都部分三甲醫院。
  • 北京市屬22家大醫院全面開設藥學門診 用藥問題可以找藥師
    去醫院看病少不了拿藥。藥品拿到手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用藥問題,想問問用藥的問題,現在有專屬門診了。記者今天從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市屬22家大醫院已經全部開設藥學門診。今後患者遇到用藥問題可以「專業用藥找藥師」。
  • 世紀壇醫院開設咳喘藥學門診 患者可免費掛號諮詢
    記者從該院了解到,咳喘藥學門診主要以咳喘相關疾病患者為服務對象,通過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保健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用藥教育、生活方式指導、藥物重整和藥物不良反應的鑑別與防範等服務。出診專家為獲得美國藥物治療管理專業認證,具有豐富用藥管理經驗的藥師。
  • 擴散| 天津三級醫院掛號平臺將統一
    為了減少醫院門診人員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所以我們在各醫療機構大力推行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錯峰就醫。目前各單位預約掛號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手機APP預約,比如我市有健康天津APP,可以預約全市三級醫院的號源,另外有的醫院還可以支持電話預約等其他方式。
  • 廈門推出全市門診統一預約掛號平臺
    廈門市衛生局聯合廈門聯通和廈門智業軟體建立了廈門市門診統一預約掛號平臺---96166,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廈門市門診統一預約掛號平臺整合了全市醫院的的醫療資源,並向患者公共,讓患者有更多的選擇權和知情權,同時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緩解「看病難」問題。通過優化流程,實現該平臺全時段、所有科室、全程預約,患者只需在預約時間點到醫院即可,縮短在醫院的等候時間。
  • 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急診搬新樓 患者可插隊續診
    昨日,記者探訪協和醫院的新門急診樓,體驗「通櫃」、續診等就診新方式,感受整盒發藥機、氣動傳輸系統、無紙化就診等高科技的「威力」。記者昨天從東單地鐵站向北步行5分鐘即到新樓。嶄新的14層灰黑色大樓外鮮花綠植,透著喬遷的喜氣。寬敞的新樓門前,一塊指示牌標註著「特需專家門診8層、皮膚科門診5層、衛幹門診4層」。「我們正一點點搬家。」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姜玉新告訴記者,為了不耽誤患者就診,醫院全體科室將利用國慶長假的頭四天,也就是從9月30日至10月3日完成大規模門診搬家。
  • 北京開了藥學門診
    患者用藥期間的各種困惑,如今可以在專門的藥學門診得到解答。日前從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獲悉,北京22家市屬醫院於2019年8月起全面開設藥學門診,為患者用藥指導開通門診服務通道。截至目前,市屬醫院共開設藥學門診68個。  據介紹,北京市屬醫院每年門診患者約3319萬人次,其中用藥的患者約1823萬人次。患者拿到處方中的藥物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用藥問題,但是再返回診室詢問醫生往往不太現實。
  • 掛號即會診 成都市婦兒中心醫院胎兒醫學多學科門診開診了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持續上萬的年分娩量,以成都市為中心輻射到西南地區,在出生缺陷、遺傳諮詢以及複雜性雙胎等胎兒醫學的各領域都有巨大需求,胎兒醫學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婦兒中心醫院在學科專科建設不斷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胎兒醫學團隊應運而生,近日,記者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獲悉,該院胎兒醫學多學科門診已經開診,這也是成都市首個胎兒醫學多學科門診,胎兒醫學多學科會診安排在中心院區每周五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