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門診」關閉 慢性病患者不掛號難開藥

2021-01-12 中國網財經

  近日,北京10餘家大醫院相繼關閉了「便民門診」,過去只需攜帶門診病歷手冊就能直接開藥的服務隨之結束。雖然「便民門診」存在不易報銷,難保用藥安全,增加大醫院診療壓力,無法給社區醫院分流患者等問題,但由於本市尚有1000種藥物在社區醫院難以買到,很多只能到大醫院開藥的慢病患者只好和普通患者一起排長隊,不但自身苦不堪言,還影響了其他患者的就診效率。

  8月10日,記者選擇了5家取消了「便民門診」的醫院進行探訪,發現這給很多不看病只開藥的慢病患者帶來極大不便,有的患者要排幾十米的長隊,有的患者要等一整天叫號,還有的醫院一大早門診號就掛完了。一個患者說,最苦的就是我們這些必須到這裡開藥,又不看病的人。

  樣本一:友誼醫院、宣武醫院

  凌晨排隊才掛上號開藥當天就要掛下次的

  為開出社區醫院買不到的溶栓用藥曲克蘆丁片,8月10日早上7點半,記者來到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內科,請上那邊排隊」。然而在記者排隊時,門診大廳電子屏就已經顯示當天心血管內科上下午的號均已掛滿。一位已經掛上號的中年女性告訴記者,由於心血管內科周末醫生出診少,人又太多,一般都不好排號,自己凌晨12點開始排隊掛號,才掛上號的。

  隨後,記者向門診諮詢臺詢問時,工作人員表示,醫院確實在零點10分就開始發放次日門診號,號源比較搶手,需要及早排隊。當記者表示自己只想開點藥,不需要就診,能否通過「便民門診」開藥時,工作人員表示,兩年前醫院就取消了便民藥房,目前凡開藥均需掛號見醫生處方才可取藥。

  8點剛過,友誼醫院大廳預約取號和掛號窗口已人頭攢動,在大廳自助取號機排隊的一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網上提前好幾周掛號,這才看上病,「這還算幸運的」。而另一位經常在友誼醫院開藥的老患者則給記者出了一招:「你可以零點前來排隊,明天開上藥後,立馬掛下一次看病開藥的號,對於高血壓腦血栓等慢性病患者只有這個辦法。」

  隨後,記者又來到距離不遠的宣武醫院,在這裡,曲克蘆丁片需要在「神經內科」掛號就診,而宣武醫院的「神經內科」掛號依舊十分火爆,周六上下午各20個名額早被一搶而空,而此時剛過8點半。

  樣本二:北醫三院

  早晨7點30分號全部掛完當天開藥不可能

  8月10日,早上7點半,記者來到北醫三院進行探訪,醫院大廳掛號處幾個窗口此時都已排著長長的隊伍,但大廳顯示屏上的門診掛號表上卻顯示,除兒科、中醫科、普外科等極少數科室尚有少量餘號外,大部分科室的號都已掛完。

  十幾分鐘後,記者排著隊來到掛號窗口前,得到的答覆卻是「內科八個科室都已掛滿了」。隨後,記者來到諮詢處,醫務人員告訴記者,北醫三院7點整開始掛號,但實際上早在五六點鐘就已有不少人前來排隊,「7點一過,沒多久號就掛沒了,最好6點就來,要不很難掛上」。

  隨後,記者趕到心血管內科門診室,由於只開藥不診斷,希望能夠通過加號開到藥品。然而在心血管內科等候大廳,廣播中已循環播放著「心內科今天加號已滿,不能加號,請您諒解」的錄音,在診室門口,醫務人員也在向仍然前來商量的患者及家屬進行一一解釋:「今天加不了了,您明天再來吧。」

  記者看到,等候大廳內此時已人滿為患,約50個坐椅都已經坐滿了候診的患者,還有很多人在外站著等候。當記者詢問有無取藥的簡易門診時,醫務人員表示早就取消了簡易門診,即使有處方也要走普通門診的流程,掛不上號就難以取到藥。

  除了掛號、就診需要排隊外,繳費和取藥窗口也排著長隊。雖然北醫三院通過自助刷卡取藥簡化了按處方取藥的流程,但仍然難以避免等候。據一位正在等待的患者介紹,如果只是取個藥,掛號順利的話,最樂觀的時間也要一個多小時,而且前提是還要6點趕到醫院,否則很可能取藥無功而返。

  樣本三:朝陽醫院

  開藥不得不掛專家號患者要等一整天

  8月10日下午,為開出治療鼻炎的氯雷他定(社區醫院買不到),記者早上7點20分到達朝陽醫院,7點半完成辦卡,此時,掛號的七個窗口,平均每個都有十多人在排隊。排隊10分鐘後,記者來到掛號窗口前,被告知上午普通號都已掛完,專家號要等到11點才可以就診。下午的號也要等到1點。無奈,儘管只開藥,北青報記者仍然只得花60元掛了專家號,並等待叫號。

  隨後,記者來到位於7層的耳鼻喉科,儘管8點開診,但7點多時候診室內已坐滿等待就醫的病人。儘管平均一位病人看病只用到10分鐘左右的時間,每個診室的病人仍然絡繹不絕。記者隨後來到位於五層的呼吸科,候診情況與耳鼻喉科室類似。「我就是專門過來開藥的,過去有便民門診的時候方便很多,不用等號,現在6點多就來排隊了」。在這裡,記者遇到一位75歲的老人,據她介紹,為了專門過來開一種叫做順爾寧的哮喘藥,每次都要從家裡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來到朝陽醫院,6點多開始排隊,由於這種藥一盒只有五片,一次只能開三盒,因此這位老人每半個月就要前往醫院一次。

  據了解,儘管朝陽醫院夏季開始掛號的時間為早上7點,但很多病人都是不到6點就在此排隊,通常不到7點半,上午的普通號就已掛滿,專家號也需等待很長時間,甚至需要與醫生私下商議加號才能掛上。一位在呼吸科等待的李女士告訴記者,儘管6點10分就來到醫院,掛到了普通號,但她到上午9點時還未就診。

  樣本四:積水潭醫院

  患者開降壓藥6點就要出門排幾十米長隊

  8月10人7點整,記者來到積水潭醫院,發現門診樓內竟然空無一人,然而走出門診樓時,記者發現,在門診樓的西側掛號處門外,一條整齊的隊伍已綿延幾十米,將門診樓旁的綜合樓圍起了半圈。儘管7點半才開始放號,7點時粗略估計,已經約有一百二十餘位患者在此等待。

  排隊時,記者經詢問得知,由於號源緊張,排在前幾位的患者有的昨天下午停止放號後就開始「駐紮」在此,有的帶了簡易涼蓆,半夜就在掛號處門外的地上將就了一夜。伴隨著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一些銷售報紙、小板凳等物品的商販也在隊伍中走來走去。據介紹,在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排隊的人數近乎周末的三倍,有時隊伍可以圍繞醫院一周。

  「看病的人多號源少,最苦的就是我們這群只開藥不看病的人」。排在記者前面的吳女士也是來開常用的降血壓、降血脂用藥,排隊時,由於是在戶外,陽光逐漸強烈,還沒來得及吃早飯的吳女士在排了40分鐘左右時突然感到不太舒服,向旁邊的一位大媽借了小板凳,坐在了隊伍邊的陰涼處。據了解,吳女士早上6點一過就出了家門。

  7點半開始,排隊的人群逐漸被放入掛號的小房間中,由於8個掛號窗口同步放號,大約40分鐘後,記者成功掛到了心內科號。此時距離記者來到醫院,已經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千餘種藥物只能去大醫院開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處方藥不到大醫院是買不到的,目前北京社區醫院的藥品名錄雖然每年擴展,但比起大醫院,仍然差了1000多種,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種慢病的常用藥方面,社區醫院與大醫院相差29種藥。

  社區醫院尚有千餘種處方藥買不到

  據了解,本市的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分為醫院目錄和社區目錄。醫院目錄適用於醫保各級定點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可報銷藥品2510種,稱其為醫保大目錄;而社區目錄適用於社區衛生服務站,目前可報銷藥品1435種,稱其為醫保小目錄。這樣計算下來,在社區開藥,與在大醫院開藥,藥品的種類差了1075種。社區可報銷用藥佔到了大目錄的57.2%。

  而記者在醫保大目錄裡看到,不少藥品後面都加上了後綴:限二級以上醫院或三級以上醫院使用。這部分藥,就意味著與社區「無緣」。想要開這些藥,就得直接去大醫院了。如用於治療慢性呼吸道疾病繼發感染的奧硝唑就被限定在二級以上醫院方可報銷。

  據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2013年的調查,在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四慢病常用藥方面,社區醫院與大醫院相差29種藥。

  社區用藥不能無限制增加

  社區用藥的小目錄與醫保大目錄相差了千餘種,那麼是不是可以再增加社區用藥的品種,甚至就將大小目錄合二為一呢?對此,市人力社保局曾一再表示,目錄肯定會根據群眾的需要、醫保基金的承受狀況、醫療水平的提高等諸多因素進行增減。但由於社區醫療機構環境、條件和技術水平限制,一些藥品需要具備一定的醫療技術水平才能用,本著對參保人員負責的原則,所以才專門建立了比大醫院目錄範圍小的社區藥品目錄。

  實際上,本市對於醫保用藥目錄進行著定期調整。第一版目錄2001年出臺,在2004年、2009年國家相繼出臺第二版和第三版目錄後,本市也在2005年、2010年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去年10月,本市再一次為社區小目錄開了「小灶」,將大醫院診斷明確、患者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的224種藥品,納入社區報銷範圍。

  然而,在如此大的「擴容」之下,仍有患有慢性病的諸多患者在抱怨社區裡開不到需要的藥,還得回流到大醫院。市人力社保局也多次表示,考慮到用藥安全問題,一些藥品確實還無法在社區醫院配備。「以去年的調整為例,我們整整進行了兩年的調研和論證。最終才在新的社區目錄中重點增加了治療八類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藥品。但像紫杉醇注射劑——一種治療乳腺、卵巢癌等病症的化療藥物,雖然目前使用的範圍不小,考慮到此類藥品副作用大,使用後需要醫院隨時監測,一旦出現反應還要進行輔助治療,社區醫院的搶救措施還無法到位,所以才未被收納。

  一些藥品進入名單社區醫院也難以配齊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在社區開藥難,並不能全部「歸咎」於目錄不夠寬泛。有些藥品儘管已經在小目錄內,但在不少社區醫院仍難覓其蹤。「社區服務站容量實在有限,要把上千種報銷藥品都配齊,太不現實了」。不少社區醫生表示,在無法統計出社區內所有慢性病患者的用藥需求下,如果過度採購也會造成浪費。

  事實上,社區醫院藥房受場地限制,只能有選擇性地採購醫保藥品。「打一個通俗的比喻,社區衛生服務站像便利店,大醫院就像大型超市,方便快捷是便利店的優勢,但達不到大超市那樣的品種齊全。」該醫生說。

相關焦點

  • 今起,除重大疾病等,華西醫院沒預約掛號看不了門診
    除急診和綠色通道外,全面實行非急診預約掛號全面施行非急診預約掛號服務後,到門診就診的所有患者原則上均需提前預約掛號;不提供當日掛號服務(重大疾病、罕見病、雙向轉診、省外患者等綠色通道除外),未預約掛號患者請勿前來醫院就診;醫院將取消普通人工掛號窗口,同時增設人員加強自助服務相關引導。
  • 哈市兒童醫院門診患者逾八成預約掛號|看病就醫走進「預約時代」
    記者從哈市兒童醫院信息中心了解到,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兒童得到及時便捷的就醫服務,醫院通過分時段預約診療、網上問診等方式實現錯峰就診,門診就醫患者預約掛號比例已達85%以上,有效減少醫院內人群聚集,特別是按時間點來院就醫節省了患者很多時間。
  • 「方便門診」取消了 患者還方便嗎?
    據悉,開設「方便門診」多是為了方便患者取藥、檢查,但隨著隱患逐漸顯露,多地大醫院紛紛取消「方便門診」。那麼,患者還方便嗎?《工人日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為了開藥要等候大半天  昆明市民薛先生的小孩近日眼睛不太舒服,在雲大醫院就診後,醫生開了一些進口的眼藥水,並囑咐可以長期使用,緩解病症。
  • 望他山|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可在線開藥醫保結算
    連日來,不少重慶市民在就診時就感受到新變化:在家就能完成問診、開藥、醫保支付等就診流程,藥品還能送上門來。這其實是我市開展的常見病、慢性病門診「網際網路+」醫保服務試點。6月2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目前,高血壓、糖尿病特病患者可實現醫保在線結算,讓慢性病患者少跑路。6月24日是陳微霖複診的日子,家住渝中區石油路的他是高血壓特病患者,特病定點醫院是市急救醫療中心。由於天氣太熱,陳微霖選擇了在線複診。
  • 便民又出新舉措——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下午門診就診時間提前至13點
    說這話的張大爺家住貴州山區,每次趕來醫院看病需要3個小時,即使天不亮就出發,到醫院也臨近中午,等到看完病、拿好藥就到了下午5點,那時已沒有回去的車輛,不得不在懷化住一晚。「但是現在不同了。醫院門診的下午看病時間提前,我就不用在這乾等倆小時,這樣看完病我還能趕車子回家吃上晚飯嘞。」張大爺提到醫院門診下午就診時間提前,連連豎起大拇指。
  • 聚焦|方便門診,為啥看病依舊「不方便」
    「醫院不同於商業機構,用限號這樣的方式把患者排除在門外,會加重看病難。」  簡易門診,因為可以直接開藥給病人帶來方便,又被稱為方便門診。醫生一般需要根據以往診療記錄才可以開處方,包括藥品和簡單的檢查,頗受慢性病人和長期固定用藥的老年病人歡迎。輿人了解到,不少市民都有過類似掛不到號的「尷尬經歷」。此外,還有患者反映不少醫院方便門診醫生太少,導致排隊時間太長,現實情況如何?
  • 實測| 特殊時期,在成都看病掛號難不難?探訪21家醫院,華西醫院部分...
    盲猜號串串還沒有上班… 注意,華西將從4月3日開始門診全面施行「非急診預約掛號服務」模式。所有門診患者原則上均需提前預約掛號,並將取消人工掛號窗口。不過目前恢復的服務主要包括開檢驗/檢查單、複診患者開常規藥物、解讀常規檢查/檢驗結果。類似看病、寫病歷及假條、開穿刺相關檢查等還未恢復。但是要注意便民門診的上班時間,僅每天上午07:45-12:00。 掛號需要提前預約,預約的途徑包括微信官方公眾號預約、電話預約:85503960(華西院區)、88570307(錦江院區)等。
  • 中山三院急診、門診就診指南
    一、急診:各科24小時掛號、接診,在急診樓一樓接診臺報到後由護士分診安排掛號。  二、門診大廳設有醫療服務區,提供諮詢、導診、檢驗結果發放、超聲預約、門診清單列印、檢查報告單郵政專遞、提供輪椅、車床租用等便民服務,並有最新專家、專科門診一覽表、預約掛號說明等資料備索。
  • 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開設「方便門診」
    1月5日上午9點,皇甫女士來到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得知醫院新開設了「方便門診」,就趕緊進行了體驗。  「我就配藥,不看病。以前掛號、去科室開藥都要排長隊,現在在『方便門診』就可以操作,大大節約了排隊的時間,真的很方便。」不到10分鐘,皇甫女士就完成掛號、開藥、收費、取藥的操作。
  • 烏魯木齊:開設29家發熱門診24小時運轉 慢性病患者居家注意三方面
    趙雅敏 攝  他說:「我們按照相關規範,不斷完善發熱門診管理、規範診療流程,全力避免院內感染和交叉感染。」  張衛說,一加強入院的預檢分診。關口前移,在門急診入口處規範設置預檢分診點,指派有專業能力和經驗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相關專業醫師進行問診,將發熱患者及高度懷疑患者安排專人轉移至發熱門診就診。  二是規範發熱門診設置。
  • 開設「方便門診」 關愛老人服務崗 便捷服務讓市民就醫更舒心
    浙江在線1月8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王儀楚)1月5日上午9點,市民皇甫女士來到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得知醫院新開設了「方便門診」,就趕緊進行了體驗。  把市民卡、病例等資料交給醫生後,幾句簡單的問答,很快就完成診療,開出藥單。付款後,皇甫女士直接到醫院門診藥房成功地拿到了自己的藥。
  • 嘉興開通網上「方便門診」 還將支持在線預約門診檢查
    下午1點半,87歲的李大爺再次來到嘉興市第二醫院的方便門診開藥,得知「網際網路醫院」已經取代了原來的「方便門診」。而此時,距離「網際網路醫院」服務時間已有半個小時,但在「網際網路醫院」窗口排隊的患者卻僅數十人。  李大爺有十多年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史,需要長期服藥,原來他都是通過「方便門診」來配藥。
  • 德州市立醫院開通門診慢病「醫保診間結算」 節約患者等待時間
    為進一步簡化就醫流程,緩解門診慢病病人就診扎堆現象,提升患者就醫體驗,近日,德州市立醫院在全市推出首家「醫保診間結算」就診模式,新模式可以將就診時間縮短20餘分鐘,極大提升了慢病患者滿意度大家都知道,患者到醫院就醫時,最煩惱的莫過於充值、繳費各種排隊了。「診間結算」模式是醫師開單後患者可直接去藥房取藥或去檢查科室進行檢查治療,然後直接掃碼支付個人自付費用,本次就診過程即完成,省去了掛號、繳費、醫保結算等窗口排隊的繁瑣過程。
  • 年齡大了看病難,別急!省會醫院推出老年人看病便民舉措
    老年人不知道用智慧型手機,到醫院看病怎麼辦?到了醫院找不到繳費、列印發票的地方,該問誰啊……老年人年齡大了,感覺看病有點難。別急,不難!針對老年人看病難問題,省內各大醫院近期推出了很多便民舉措。記者今天收集了省會部分醫院為方便老年人看病推出的系列「便老」舉措。
  • 擴散| 天津三級醫院掛號平臺將統一
    各醫院預約掛號平臺能否一致?針對常見病、慢性病患者的取藥便民舉措是否有所調整?充分發揮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創傷中心、高危孕產婦和高危新生兒救治中心的作用,指導專科醫聯體內各醫院就地救治危重症患者,提升整體醫療救治效率。對於腎功能衰竭、腫瘤放化療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結核疾病患者以及其他維持定期治療的患者,提供不間斷醫療服務。對需要胃鏡、腸鏡等特殊檢查、特殊操作的患者,及時予以安排,保障其獲得醫療服務。
  • 世紀壇醫院開設咳喘藥學門診 患者可免費掛號諮詢
    近日,北京世紀壇醫院開設咳喘藥學門診,針對咳喘患者用藥問題、特別是吸入劑使用問題,專業藥師可為患者免費答疑。記者從該院了解到,咳喘藥學門診主要以咳喘相關疾病患者為服務對象,通過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包括保健品),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用藥教育、生活方式指導、藥物重整和藥物不良反應的鑑別與防範等服務。出診專家為獲得美國藥物治療管理專業認證,具有豐富用藥管理經驗的藥師。
  • 我市又一批患者可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
    12月15日,我市醫療保障局組織召開2020年下半年「門診特殊慢性病種」專家評審會,評審合格者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為確保慢性病評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在市委第一巡察組監督下,市醫療保障局採取隨機抽取方式從《資興市基本醫療保險醫學專家庫專家名單》及《郴州市基本醫療保險特藥責任醫師專家名單》內相關專業的專家名單中現場抽籤,產生12人組成的專家評審團,參與此次評審工作。
  • 北京市屬22家大醫院全面開設藥學門診 用藥問題可以找藥師
    截止目前,市屬醫院共開設了藥學門診68個,患者均可通過京醫通平臺預約掛號、醫院APP掛號平臺或現場自助機掛號,在22家醫院進行藥學門診就診。其中藥師獨立出診的藥學門診有48個,藥師醫師聯合門診20個,共涉及專業近30個,基本覆蓋綜合診療範圍。
  • 北京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取消現場掛號,急診發熱門診除外
    全市三級醫院原則上要在2020年2月20日前、二級醫院在2月25日前推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取消現場掛號,實行網絡、電話預約掛號。急診、發熱門診除外。通知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1.要求全市三級醫院原則上要在2020年2月20日前、二級醫院在2月25日前推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2.各醫院取消現場掛號前,要對公眾充分告知,並做好解釋引導。3.各醫院要做好指導工作,對於預約掛號確有困難的老年患者等加強協助,解決困難。
  •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受疫情影響,此前線下購藥場景受限,很多患者把問診需求轉移到網上。各大網際網路醫院、第三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免費諮詢、便民門診、遠程會診等服務,醫保支付、藥品配送快速上線,助力線上抗疫。艾媒諮詢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4月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為4500萬人,滲透率為6.6%;而202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