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今年上半年就只看過兩部綜藝,還不算是完完整整一期不落的追下來,雖是邊看邊漏,好在關鍵部分都看了。
第一部綜藝是《青春有你2》,起初只是因為虞書欣才去看這檔選秀綜藝的,最後還喜歡上了上官喜愛和nineone;
第二部綜藝就是現在大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看慣了年輕小姐姐們的唱跳,大眾也乏了。相比較比可愛、好看、膠原蛋白滿滿,敢拼、該拼也有資本去闖去拼的小姐姐們,大家更想看歷盡千帆,跌倒過,還能再爬起來,還有勇氣重新開始,為自己再借到一次次東風,讓自己再重新站回C位的30+女性身上的優雅和韌性。
開篇把兩個綜藝放在一起講,是覺得這兩個綜藝還蠻妙的,對比看,這兩個綜藝像在展現不同階段女孩的成長史,又像在展示不同階段的名利場史。
《青你2》是講年輕女孩們怎麼打江山,怎麼被大家熟知的過程;而《姐姐們》則是在講,紅過,站過C位,年輕過,但在時間的浸泡下,光芒一點點消散的姐姐們,如何再次讓大家看到自己的魅力。又或者稱之為一次翻紅。
但年輕女孩們走過的路,站在這裡的姐姐們也都經歷過,姐姐們也是經過層層廝殺,才被大家看到的,誰都不弱;
未來的某一天,年輕女孩們也會變成姐姐們,混得好點的,也許幾年後還有像姐姐們這樣的機會能抓住,再向大眾講自己歷經千帆的故事,再被大家所喜愛。混得差點的,也許就差下去了,人生高光也就這幾年了。
畢竟,在娛樂圈,或者說在整個紛繁複雜充滿變數的社會,能贏得名利,還能守住已得的名和利,可以長久被大家所熟知,本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或,就單單講喜愛這件事,能被人長久的喜愛,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本領啊。
貳
先講《青你2》吧。
《青你2》最讓我感動的瞬間有兩個:
第一個瞬間是謝可寅唱寫給109個女孩的原創rap,因為在那個視頻放出來的第二天,我要參加考試。
可能也剛好應了個景。考試前一天晚上,反反覆覆聽了好多遍,腦子裡不斷迴響的都是:
「每次選擇都像站在人生十字路,生怕回到電影第一幕」 、「世上哪來那麼的運氣,哪來那麼多好命,哪來那麼多天註定,靠的還不是臺下的努力,每一次都拼命,把自己往死裡逼」、 「牙齒咬得緊,你的路就踏得平」。
聽完,還要一遍遍告訴自己:大家都不容易,都是這樣過來的,全世界又不是你最慘,又不是你壓力最大,又不是就你一個最苦,你有什麼覺得好難的。
然後,打開ipad,找出學習資料,又全都看了一遍。
當時很單純地只為女孩們的努力而感動。
現如今大家都喜歡把夢想掛在嘴邊,也看了太多影視裡或者是文章裡追夢成功的故事,慢慢都麻木了。覺得好像長得好看點,有點才華點,會說點話,情商高點,再加點機遇,做成一件事是很容易,實現夢想也是很容易的。勵志故事裡不都是這麼說的嗎。
但,但凡你真正嘗試了,真正從一無所有的零,做到一,你才會明白,任何夢想的實現,都很不易,都需要你背後付出很多,會碰到很多會讓掉眼淚的瞬間,還要一遍遍告訴自己半途而廢太可惜了,再咬咬牙堅持一下,要往前走走看。沒那麼順利的過程,很多時候還需要你連拖帶拽,拉著自己往前走。需要你的自我成全。
所以,我現在真的很不喜歡那些做成一件事後,就把自己這一階段的成功包裝得輕飄飄,好似沒費什麼力氣就做成般。
到現在,什麼樣的人也都見過些,我相信有人就是才華橫溢,也相信有人就是聰明,學什麼都快,我也承認這世上有人就是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天賦,這些美好品質我都承認。
但就是不會再相信不努力就能做成一件事的天才型人設,也不再相信「純運氣好,誤打誤撞式的成功」。
早點認清「你我皆凡人」,腳踏實地努力,好好往前走,如此才是正道。
叄
第二個瞬間感慨是《青你2》的決賽場。倒沒有哪個特定的瞬間很戳中我,只是看到大家都為站在最閃耀地方的人鼓掌時,我有點替那些落寞退場者心酸。
記得當時,我也發了條微博:
「看 ,就覺得人生好殘酷啊。同一個夜晚,有人因出道喜,有人因沒在名單裡難過;同站在一個舞臺,你和站在你身邊同伴的結局不一樣;同樣五個月的努力,有人獲得歡笑聲和掌聲,甚至從此改變命運,但有人你還是你。就……覺得人生好殘酷,永遠有競爭,永遠處在競爭中。
既然改變不了遊戲規則,那這次就不祝你幸運了,祝你永遠努力,永遠有實力,有本事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就……挺感慨的,儘管前面我們常說要努力,可有時就算你真的非常努力了,但也可能也會失敗。
以前愛把「適者生存」當成座右銘,覺得贏了是應該的,輸了就是活該,就是你不努力。甚至我之前也是被身邊的人如此對待的,她們打壓著我,說我不行,說我真是不努力,說我沒有誰誰誰努力,憑什麼別人能幹好,你不行,甚至在我一件事做好後,她們說的還是「你是不是是最後一名,剛好運氣好卡住了「。不好意思,這一次,我是第一名。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也總有人拿著這樣的觀點往你腦袋裡灌。
可,就算現在是一個看中結果的社會,我也依舊不喜歡拿著輕飄飄一句「你不行「總結我們搞砸的經歷。畢竟這樣無益於進步啊。
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是挺殘酷且現實的,要贏,還要贏得漂亮。但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也本複雜的,不是一句努力就能代替的,這其中著混雜著機遇,混雜著眼緣,參雜著資本的力量,還要考慮自己原先的起點。
就比如,一個全素人參加選秀節目,跟一個原來已經有小几十萬粉絲,已經被一些人認識的網紅比,比輸了不丟人,也不是你不努力你不行。
不是我們給失敗找原因,只是兩個人的起點不同、背景不一樣,發展速度、所需時間有差異,本是很正常的發展規律。
那就攢把勁,提高實力,打磨技能,下次再來。
畢竟小鬼最開始在嘻哈舞臺上也被淘汰很早,第二次在《青春有你》才成功出道成團;
蔡徐坤很早之前參加選秀,不也一樣被拒過,也是到處摸索,到處跌跟頭,慢慢積攢實力和粉絲力,最後才成了現在的他;
還有虞書欣也是,我之前看了《人物》上虞書欣的一篇採訪稿,她自己講在沒出名之前,沒戲拍,沒有工作人員,自己拖著行李箱找戲拍,自己給自己化妝,也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還有很多明星,包括最近很火的劉敏濤,很長一段時間只能演媽媽角色。
既然這一趴講的都是娛樂圈那些事,舉的例子也都是娛樂圈的,想表達的就是:
人生很殘酷,有時哪怕你和一個人站在同一個舞臺,站在同一個臺階,但真正發力後,你會跑不過人家的;但也不必過分消極,雖輸後的人生會辛苦點,但不代表你人生這場比賽就徹底輸了,今後的日子記得好好打自己的江山,好好積攢自己的實力,這次不行,那就下次。
總有一次風會來到你這邊的。
肆
最後來講講《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也是接著前面講,但不再單純講努力,而是上一個層次,我們講機遇不夠,如何攢夠實力,接住風。
整場節目看下來,最讓我驚豔的還屬吳昕。
我可真是從小看著吳昕長大的(這麼說不過分吧哈哈哈),前幾年在快樂大本營,她真的很沒存在感,那時大家只知謝娜,喜歡謝娜的也是多數,很少有知道吳昕的。
隱約記得有次在大本營的節目中,何老師說,前幾年網上都在黑吳昕,吳昕一度也懷疑過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個舞臺,私底下很難過,是一直很堅強的挺到了現在;
我有個大學同學,她很早前看過吳昕和海濤參加的閃亮主播大賽,她也不止一次跟我說過「吳昕到底怎麼了,她之前參加比賽很多才多藝,很自信,很優秀的,為什麼在大本營裡這麼小透明」;
加之,吳昕參加的《我家那閨女》我也看過,當時看節目,對她的感受就是「這人怎麼這麼愛哭,怎麼這麼愛吃各種藥,以及這人怎麼大半夜不睡覺,莫名其妙在那拼拼圖」,總的就一句話「沒看到她太多很驚豔的閃光點」。
也正因為有前面這些鋪墊,所以在看到吳昕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中自信的跳舞,下著一字馬,不再佛系,而是用rap說出自己心聲「雖然總被大家當小透明,但也是有野心的」,就....感覺還蠻驚豔。
整場節目看下來,會發現原來吳昕也很美很漂亮,原來她也會唱歌,只是在大本營中為節目效果故意破音,原來吳昕也很多才多藝,原來吳昕也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佛,「曾被當作小透明「的她,也想光芒四射,她心裡也住在小野獸的。原來,吳昕也是真正的寶藏大姐姐。
看著吳昕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上的光芒四射,我一直在想的是,人生還蠻妙的,只要專注打磨技能,就算沉浸很久,就算曾經不被認可,但也總會有閃光的一天。
對很多人來講,時間既是很殘酷的存在,也是很好的禮物。
時間殘酷的地方在於:
放眼望去,節目中的很多姐姐們,在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都是很紅的存在,她們有過經典的代表作,得過很多獎,取得不小成就,也閃耀過。
像我讀高中那段時間,丁當的《我愛他》特別火,丁當的歌經常被我們學校的廣播臺播放;還有金莎的《十八歲天空》,我真的好喜歡,劇中她和李智楠的青春情愫,又朦朧又美好;還有寧靜、伊能靜、張雨綺,一度也是很風雲的人物。
但也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流量明星,以及小鮮肉的不斷出現,這些大姐姐們一度被遺忘,很少看她們再出什麼很好的代表作。
女明星,或者女性,一輩子都得跟年齡做鬥爭。
但時間也很美好,時間的美好在於:
只要你沒放棄過自己,認真打磨自己的技能,敢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可能時間花得久一點,但也有機會被大家所認識。吳昕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名利場也好,人生也罷,其實都是相通的,都是浮浮沉沉的過程,總有漲潮的時候,也有退潮的時候,只是有的人在退潮的時候旱得不行,在漲潮的時候淹得只剩一息,所以早早退場。但有的人退潮的時候,旱得住,扛過來了,在漲潮之前學會了遊泳,遂漲潮也活得好好。
而人生有時比得就是堅持,只要你還在這個圈子,你還沒忘你的專業技能,你還在摸索,你還在不停積攢經驗,那下一次機會來臨的時候,你是比別人有優勢的。
關鍵在於,你要善用你的時間,以及你的經歷。
最近,還蠻喜歡研究女孩們的成長史。
總的來看,無論小姐姐們,還是大姐姐們,女孩們的成長史都是充滿努力的。
一路走得跌撞了點沒關係,走慢了點也沒關係。
重要的是在一直努力往前走。
祝女孩們都有揚帆起航的勇氣,也有乘風破浪的魄力。
作者:文長長,青年作者,烈酒小清新一枚,只說讓人清醒的話,只寫最走心的文字。新書《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