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克老」的《秘書日記》,懷念那依然閃爍的舊時光

2021-01-08 金羊網

讀「克老」的《秘書日記》,懷念那依然閃爍的舊時光

金羊網  作者:蔡建和  2020-12-07

他從一個靦腆書生到滿頭銀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走在「提包」「爬格」的路上,且風清雲淡,無怨無悔,智慧而曠達地生活

文/蔡建和

靜坐於辦公室,牆上的掛鍾滴答輪轉,窗外風清雲寂,桂香幽遠,秋意漸濃。

品讀「克老」的《秘書日記》,就像喝了一壺久違的家鄉正宗「武陵原漿酒」,甘醇爽心、回味綿長。

曾經歷歷在目,往事並非如煙,循著「克老」細細碎碎又洋洋灑灑的字裡行間,我仿佛跟著那個苦並快樂著的年輕身影,一步一步走進那段在「克老」手下「爬格子」的青蔥歲月,走進那些依然閃爍在靈魂深處的美好舊時光……

(一)

我和「克老」的緣份始於35年前。

1981年12月,我從嶽麓山下某大學畢業時,剛滿21歲。作為一個農家子弟,做夢我也沒想到會分配到常德行署辦公室,一個管著600萬人口的「大衙門」。

剛過完春節,我便揣著人事部門的分配介紹信赴行署辦報到,然後被安排到秘書科工作。

上班第一天,科長帶著我和全科的同事一一認識,當介紹到「克老」時,他正伏案趕寫材料。科長對我說:「這是副科長陳克鑫,楊專員的秘書,是行署的大秀才,你以後要多向他請教。」「克老」起身和我握了下手,嘿嘿笑了兩聲,顯得有些靦腆,輕輕說了句「歡迎新戰友」,又埋頭寫材料去了。

「克老」看起來不到30歲。這麼年輕就當了副科長,還是行署「一把手」的秘書,一定很有本事。我琢磨著,不由得對他生出了幾分敬仰之情。

但我和「克老」接觸並不多。他每天特別忙,要麼陪專員下基層調研,要麼參加行署重要會議負責作記錄,中午和晚上則是悶在辦公室寫材料或看書。他走路總低著頭,步幅不大但邁得很快,也不太串門和寒暄,所以他偶爾和我這樣新來的「學徒」打個招呼,說幾句話,我會興奮好幾天。

秘書科的事務比較瑣碎,我每天幹著推油印、蓋公章、訂材料、接電話這些雜活,剛開始心裡覺得有些「屈才」。有次因連續蓋了上千個印章,手酸疼了,章蓋得不夠清晰,結果被科裡的一個老乾事語重心長地教育了好一會:一個大學生連章子都蓋不好,大家會怎麼看你?老乾事的話深深刺痛了我,我暗下決心,要推好油印、蓋好圓章,至少不能被人認為我是個眼高手低、幹不好事的「洋學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我也終於練就成了科裡的「全能選手」,什麼打雜的活都幹得又快又好。但我的內心還是暗藏一句「四年大學白上了」的慨嘆,我期待著能有一個被領導賞識、能發揮自己才幹的機會。

我的這種心理當然瞞不住「克老」,畢竟都是讀書人,他也只比我年長几歲。偶有閒暇,我到他辦公室玩時,曾透露出想寫材料的願望。他便一邊開導我,一邊也傳授點機關工作的「真經」給我。他說,年輕人要能屈能伸,要成大事,先幹小事。機關裡小事也是大事,而幹小事時,心裡也要裝著大事。尤其要把筆頭磨尖磨利,機關裡缺的就是筆桿子。

一語點醒夢中人。從此我搶著做小事,苦練公文寫作。那時機關幹部都不太願意晚上值班,我是個單身漢,原來住的房子又讓給了合住的結了婚的同事,我就在一個僅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閣樓值班室裡一住就是兩年多。

這兩年裡,我不知晚上接了多少應急電話,有時不知怎麼處理,急得團團轉,也會因為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沒少挨領導批評。然而正是有了這些應急經歷,我很快由青澀變得老練起來。機關「十八般武藝」,談不上精通,但很少有能難住我的地方。以後機關分來年輕大學生,我也開始用類似「克老」說給我聽的話去點化他們。

(二)

1983年,行署機構改革,成立經濟研究室,「克老」順理成章地擔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

承蒙他的青睞,我告別秘書科「打雜」的崗位,如願轉到了研究室寫材料,從此,與「克老」朝夕相處。在他的耳提面命之下,我開始了八年多的「爬格」歲月,職務也從一般幹事一路「寫」成了政府辦副主任。

機關寫材料看起來乾巴巴的,要寫好還真不容易。曾經一段時間,我最害怕寫領導報告的首尾部分,因為一般報告開始要分析形勢,結尾要分析形勢,要「站位高」,「點到穴位」,要能釋疑解惑,有時還要強化領導策略,出硬招,要切中要害、開出藥方,這些都需要見人見事見思想。

每每看到自己嘔心瀝血、通宵達旦琢磨出來的材料,被「克老」無情地大段刪改,最後剩不了多少字的時候,我心裡頭真是五味雜陳。那種「恢復高考第一屆大學生」的優越感,被「克老」的蠅頭小草打擊得一無所有了,曾自鳴得意的文字,在「克老」厚重、犀利、接地氣的筆法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看來寫材料這碗飯,比幹跑腿打雜的差事更不好吃,吃不了常人難以吃的苦,功夫是練不成的。

參悟了這個道理,我愈加懂得勤奮刻苦。

「克老」傳授給我們寫好材料的經驗,有三要素:領導的腦袋、雜家的學問、長工的態度。

「領導的腦袋」,就是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全局的立場來想問題、看問題,佔領制高點,展現精氣神,這樣寫出來的材料才會「一覽眾山下」,有高度、有深度、有熱度,既大氣磅礴又經世管用。為此,我們有時與「克老」開玩笑說,幫領導搞文秘服務,是秘書幹領導的活,小人物操天大的心。

「雜家的學問」,就是文秘人員要樂學、善學、苦學,不僅當專家,還要當雜家,什麼都要懂一點。「克老」經常講,欲給別人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文秘人員要當「南貨」鋪的經理,什麼貨都有,寫起東西來思維才敏捷灑脫,服務領導才能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長工的態度」,就是要捨得吃苦,要穩得住身,靜得下心,坐得起冷板凳,有任勞任怨、埋頭苦幹的準備。「克老」非常佩服毛澤東當年的秘書田家英,說他不僅敏學好思,飽覽天下文章,而且忠誠坦蕩、表裡如一,文秘工作者就要像田家英那樣忠於職守,建真言、獻良策,甘當無名英雄。

「克老」不僅這樣說,而且也是這樣做的。

常言道: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克老」服務過幾任專員、市長,領導們對他都很信任,倒不是因為他會討好取悅領導,而是他對幾任領導的特點都研究得很透,對方方面面的情況爛熟於心,材料來得快,寫得到位,參謀總能當在點子上,能合著領導的節奏,忠於事而敬於人,所以領導用起來也很順手,日子久了也就離不開了。

這也許就是「克老」幹了一輩子文秘的重要緣故。

(三)

寶劍鋒自磨礪出。「克老」能把秘書工作幹到讓領導離不開的境界,那可是付出了巨大心血的。

在機關裡他是出了名的「書蟲」、「文痴」,讀書有癮,爬格子有癮。他讀書嚴守「心到、眼到、口頭、筆到」,他常講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只要開卷就要作卡片,看報紙讀到好的文章也要剪下來留存。

他不僅向書本學,還處處留心,像海綿一樣吸取知識。他總是隨身帶個小本子,參觀看到好的楹聯,與人交談聽到鮮活的語言,都會隨時記下來。由於善於積累,「克老」厚積薄發,寫文章作演講格言警句、歷史典故往往信手拈來、渾然天成。

「克老」寫材料也特別講民主,本來當了領導,一般就用不著自己開茅荒、寫初稿了,但他從來不當「甩手掌柜」,分配任務時總是自己也要認領一部分,既要統稿當「總包頭」,又要寫初稿當「施工員」,當然要比我們要付出成倍的辛勞和汗水。

工作學習上花的時間多了,在家裡陪夫人和小孩的時間就自然少了。「克老」在機關裡是有名的「妻管嚴」 。有次閒聊,一位同事開玩笑揭他這個短,他替自己圓場:「我這叫讓,不叫怕,叫讓教『千裡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鄰居間都要讓,何況自己的老婆!我這一讓就讓出了空間、時間,家裡事不用管,就可騰出時間工作學習啊!「

的確,「克老」除了吃飯、睡覺在家裡外,其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單位,辦公室的燈光晚上夜夜通明。他夫人郭大姐有時也在我們面前抱怨「克老」,說他把家裡當旅社,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日子。「克老」只能點頭稱是陪笑臉,半句硬話也不敢講。但我們都明白,「克老」的成功,真得感謝他找了一位賢惠能幹的好妻子。我們都非常尊重他的夫人。

「克老」的這種「安專迷」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著我們。我們這些部下都憋著一股勁,一心只想多寫材料、寫好材料,領導分配任務時,分得越多越重越高興,分少了分輕了反而還會感到失落。每天的生活就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辦公室,可以說是心無旁騖,全神貫注。

那時研究室承擔著行署主要領導的講話材料撰寫和許多重大調研任務。一年下來,大大小小的材料將近200萬字,可真正的核心寫手就那麼三、四個人。那個時候「白加黑」、「六加一」是我們的工作常態。

有一段時間,我不僅挑大梁寫各種材料,還要負責行署主要領導活動的協調服務,既要動腦,又要跑腿,任務超負荷。偶爾我也會在「克老」面前發發小牢騷,但他老人家一句話就說得我不敢吭聲了:年輕人有苦吃是好事,好多人想給領導跑腿還輪不到呢!

「克老」對能寫材料的人情有獨鍾。他有一句話常掛在嘴邊,機關裡要「提包」的,更需要「爬格子」的,「爬格子」的心苦、人苦,還默默無聞,需要領導高看厚愛。只要有機會,「克老」總是帶著我們一道去給領導匯報工作,聆聽指示,讓領導了解認識我們。

正是有了「克老」的力薦,我們這些爬格子的年輕人,一個個都成長很快。我剛滿三十歲就當上了市政府辦副主任。

那時機關生活非常清苦,「克老」在外面有了飯局也不會吃「獨食」,只要情況允許一般都會帶上我們,一方面想讓我們改善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酒桌上為他解圍。「克老」是個實在人,喝酒經不得勸,酒量又不大,有些朋友便抓住這個弱點拼命灌他,此時我們就會拍案護駕,使盡渾身解數,保護「克老」衝出重圍。

1992年,市委派我任澧縣縣委副書記,由此告別了十年的秘書時光。「克老」不久也調往省委政研室,成了為省委領導服務的重要「筆桿子。」

工作雖然不在一起了,但那麼多年手足相處的苦樂日子,始終把我們的心緊緊牽在一起,無論歲月流轉,不管置身何處、見與不見。

(四)

「克老」這一稱呼,其實是早些年就喊起來的。至於是誰最先稱克鑫同志為「克老」,已無從考證,但大家都覺得「克老」一名的確恰如其分,恰如其人其品——凡做過秘書工作的,都喜歡論個輩份。在秘書這個行當裡,「克老」絕對可以躋身於老大之列。

一般領導的秘書幹個一年半載就豪情萬丈,急於謀劃轉崗任職走上前臺。如果當了三年五年還沒安排,不僅自己有空懷壯志之感,周邊的人也會不失時機地抱屈、哄抬。「克老」則不然,他從一個靦腆書生到滿頭銀絲,幾十年如一日,始終走在「提包」「爬格」的路上,且風清雲淡,無怨無悔,智慧而曠達地生活。

所以,稱其為「克老」,與其說是對他的經歷資歷的認可,不如說是敬服於他對文秘這一職業的深執堅守和孜孜以求,敬服於他對人的坦蕩、對事的認真、對名利的淡泊從容,以及洋溢在他身上那種老驥伏櫪、永不停歇的風骨和精神。

感謝那段給了我寶貴營養的崢嶸歲月,感謝曾經給了我重要幫助的「克老」。

盛年不可重來,故情尤為可貴。其亦師亦兄亦友,是「克老」在我心中的形象定格,他也是我這輩子的情誼典藏。(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金羊網
責編 | 易芝娜

編輯:

相關焦點

  • 旗袍,老夏天的舊時光
    夏天來了,收拾衣服,無意間瞥見了那件淡紫色的旗袍,它靜謐地躺在那裡,等待我拿起它細細品味,也重拾起夏天的舊時光。好像一切都是復古,一切都是輪迴過去。而我也同它一樣安靜地,思索著要思索的事情,卻又在最需要的時刻,將它們忘記。
  • 臺灣日記丨舊時光裡的淡水老街
    雖與臺北市毗鄰而居,淡水卻少了那份摩登現代之感,這裡的閒適會讓人想起舊時光裡的臨海小鎮:港口是老的,河畔的街道是老的,店鋪是老的,店主人也大都上了年紀。 淡水因港而生,也因港而沉靜。 無論是路邊的藤編店,老鐘錶店,還是有名的特色小吃淡水阿給,淡水魚丸,阿婆鐵蛋,黑糖薑母茶、土耳其冰淇淋、鳥蛋、油炸鮮奶,手工鳳梨酥 ,抑或是手染布藝店,原創棉麻衣店…… 朋友拉我在一家老字號小鋪坐下,品嘗當地特色小吃阿給,還一邊介紹著說,「這家店從日據時期就有了哦,這個阿給和我小時候嘗到的味道是一樣的,沒有變過,可好吃了。」
  • 薦讀 時光中的時光——塔可夫斯基日記
    一月六日  正在讀一份報告,有關《盧布列夫》及其公開發行的討論。很多有趣的東西。  這是第一份文件,日期是一九六六年一月十九日。有些東西值得抄下來。  V.M.科瑞斯:「……在提交的新素材中,我很喜歡有些新場景。我覺得它們讓電影有所改觀。為了把殺死那隻貓的場景放進去,不妨把另外一些地方剪掉。」(?!)
  • 我們年華的舊時光,在思念裡煙花般妖嬈的呼吸
    有沒有很多的時候,你會很懷念舊時光裡的那座城。當你再走上那條曾經無數次經過的路,是否會悵然若失。遇見曾經朝夕與共的同學朋友,又是否記得那擱置的溫情。也許,我們的青春尚在,我們的年華依舊光澤熠熠,可是我們總是要背負太多的離別,在孤獨的時光裡默默新生,在青春的旅途裡漸行漸遠,參與一場一場終將散去的盛宴。我們的回憶裡總有某一段故事還流淌在某個靜謐夜晚的月色。沒有人聽得到你懷念,亦無人知曉你的悲歡,我們總是一個人上路,一個人來去,只是自始至終,總是有些人事成為心底的刺青,抑或淡如雲煙,每每念起,不禁地笑容可掬,恍若隔世。
  • 在復甦的城市裡懷念舊時光 喜新戀舊 活得通透
    我們懷念曾經是多麼的美好,也期盼這一切快點結束。舊時光也因此變得格外迷人。今天是武漢回歸的第一天,也是武漢櫻花盛開的季節。等待春暖花開時,你我共同重返舊時光。黑白老電視和老式磁帶具有回憶的老照片望著眼前琳琅滿目的「老東西」,或許是心靈得到了引導,不由自主的融入了那個世界;也可能是來自內心深處對舊物的嚮往,在一剎那被釋放出來!
  • 【牡丹苑杯378】老 羊 I 一段舊時光 (主播:欲曉)
    作者 I 老 羊  主播 I 欲曉時光的薰風在季節中吹拂拾遺片片夢的斑斕時光的笑容枕滿回憶的過往把餘香串成留戀曾經的舊巷口風依然溫暖生活是一場你在遠方而我唯有懷念相遇的美好是心中瀰漫的春光然而這一切都已走遠
  • 《你好,舊時光》青春
    青春是最美好的時光,作為90後的我們還會繼續看青春偶像劇嗎?是不是會覺得幼稚,哈哈。從17歲是我們一生中最好的時光,正如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中所說,17歲,那是一個很純粹的年紀,那是一個懵懂而無知,餘周周,舊時光裡的她
  • 相約在老地方,重回往日舊時光
    相約在老地方,重回往日舊時光(原創)文/你的身邊有我在《《聲入人心》》的舞臺上,周深和王晰共同演唱了一首《月彎彎》,這首歌被喜愛的人們無限次循環,周深和王晰的聲音,驚豔了整個舞臺,也驚豔了所有往日的時光,有思念,有哀傷,有希望,有嘆息,更多地是無奈和遺憾,我們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的歌聲
  • 美學之懷念舊時光
    從過去歲月走過來以後,人們常常不去計較過程的艱難與漫長,當一切塵埃落定,突然回頭看時竟然會不由自主地懷念那些逝去的歲月。逝去歲月裡有年少輕狂,有無所畏懼,有純淨的夢,有對未來世界的無限暢想。最近有一本繪本陳列在書店十分明顯的位置,繪本名字叫《致我們親愛的故鄉》。
  • 你好 舊時光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後浪銳不可當。學霸中的學渣,熱情的鄒老師。第一次承銷培訓結束後,悄悄寫了一篇日記記錄女神。就是那種活生生的別人家的孩子,明明很優秀卻比你更努力。記得當時總行是請了外部機構講教學的藝術,3年過去了,我還記得老師講的知識的詛咒,還記得要設計互動環節,還記得當大多數人都沒搞懂老師布置的作業什麼意思時,袁老師已經瞭然於心。所以當交不出作業的小夥伴們抱怨老師沒有說清楚時,老師反駁,那為什麼她會呢?對於學渣來說,簡直是童年噩夢再現。
  • 《你好,舊時光》電視劇片尾曲 劉惜君遙遠的歌歌詞歌曲介紹
    《你好,舊時光》電視劇片尾曲 劉惜君遙遠的歌歌詞歌曲介紹  奔跑怪物《你好,舊時光》OST概念專輯片尾曲《遙遠的歌》,音頻明日首發上線寫了首遙遠的歌給回憶裡的你,在舊時光裡,遇見最好的自己。11月,時光不老,青春不變,我們一起等故事長大。
  • 食肆日記 藏匿在舊時光裡的老洋房-重見倉山·復園裡
    倉山的一把土你以為它是別的甜品店裡的普通奧利奧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用生可可粉、搗碎的杏仁、核桃等催芽風乾後再打碎混合用低於41攝氏度的處理方法充分激發和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非常純正的天然食物非常樸實純真的口感 這款甜品之所以取名為「但願我們不離不棄」是因為老倉山很多房子拆遷了貓咪們雖無家可歸可卻不願離開這片土地依舊駐紮著四處遊蕩貓咪都懂得念念不舍那人呢
  • 捐贈「老物件」 守護「舊時光」
    捐贈「老物件」 守護「舊時光」 2020-10-31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懷念舊時光 熟悉的老街 夏日雨中曇華林
    免費慢遞,你內心的需求是什麼,將你的心願寫在一張信籤上折進信封裡,曇華林古街郵局時光慢遞郵箱,可以幫你完成願望。武昌區曇華林小學學生沒有返校,校門關閉著。武漢疫情防控,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在家裡線上學習。除了高、中考升學的班級。
  • 你好,舊時光
    2012年的3月我有三個願望:一是高考順利二是人生如意三是翻山越嶺去看你人生就像一場沒有彩排的舞臺劇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即興表演然而散場總有遺憾總希望人生會有一臺時光機能穿梭回憶,回到過去說一句你好,舊時光
  • 現在的你,是否懷念舊時光的自己
    我曾經感慨,最美好的時光,已經隨著時光漸漸消失。這句話卻被我一個好友反駁。她說,我們已經過去了最美好的十幾歲,現在正在最美好的二十幾歲,未來還會有最美好的三十、四十,甚至七十、八十幾歲~~所謂的最美好,一直存在。直到你我都變成小老太太和小老頭子,時光始終美好。
  • 《你好,舊時光》口碑炸裂,英譯名也是如此走心!| 單詞故事
    這兩天看《你好,舊時光》看得不亦樂乎,閒來無事就點開一集,傻樂的同時淚點也低了不少。當年可真好啊,可當年也回不去了。乍一讀跟《你好,舊時光》沒什麼關係,但仔細品品,確實比Hello, old days、Hi, memory之類的妙很多。My Huckleberry Friends,噢,我親愛的老朋友們!
  • 你好,舊時光那年那部劇
    小時候記憶最深切的就是電視機前的沙發,觸手可及的遙控器,夏天頭頂的風扇,看著電視吃的冰鎮西瓜,冬天電視機前的火爐,以及自己烤的紅薯,好吧,我承認,最懷念的,還是看的那些電視劇。等小編過了看動畫片的年齡呢,就瘋狂迷上了電視劇,電視放什麼就看什麼,今天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回憶一下那年陪伴我們童年的電視劇吧!相信小編,總有一個曾讓你如痴如醉!
  • 懷舊經典《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時光不老,感人至深
    正如希金斯在《卡薩布蘭卡》裡唱的:「我們的故事永遠不能被拍成電影,但當我不得不看著你離去,心痛依然。只有我的愛,任時光流轉,永不改變。」讓時光在希金斯的歌聲中倒回,讓希金斯那迴腸盪氣的歌聲引領著樂迷們重溫逝去光陰,回味往昔歲月,這就是卡薩布蘭卡的呼喚。
  • 舊時光
    ,你來,對酌成三人,你不來,獨享舊時光的零零碎碎,夢初醒,該是微醉嫣然的腮紅,舊時光的歡聲笑語襲空而醉了眸光裡的緣淺情深,獨醉!獨酌,舊時光,曾經的美好總是抹不去的溫暖,曾經的背影總是縈繞在心田,曾經的風景總是在眼前徘徊蕩漾,心總在徜徉曾經的時空,或許老了,或許倦了,或許想起曾經的你,會慰藉生活的累,或許什麼都不是,只是想你了,想你的笑,想你的鬧,想你看我不經意的眸光交匯,眸子裡映著彼此低眉羞澀的嬌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