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父母養娃,也有一定的套路。家有男孩的父母,多會把孩子送去學個武練個跆拳道,增強體質以備防身用;而家有女兒,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該學舞蹈學音樂了,這些都是能增加女孩涵養的東西,謂之培養氣質。更多數父母嘴裡的「富養女孩」,其實除了物質富養以外,也在於此吧。
培養女孩子的舞蹈和音樂特長,真就能養出高雅氣質嗎?也不盡然。氣質這東西,雖然在儀表儀態上可以體現出來,但若靈魂不有趣,終歸還是空架子。明星們大多注重管理儀表儀態,也有不少是學舞出身,但也不是個個都以「有氣質」見長。那些氣質超群的,總有些別人沒有的東西,謂之「內涵」。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沒有學過舞蹈聲樂,沒有受過形體儀態訓練的人,若是肚內有詩書存貨,氣質也會是異於常人的。學生時代班裡的才女總會惹得老師和同學矚目,那時候的孩子們還不講究穿著,也鮮有人堅持練舞。氣質出眾,靠的就是內在積累了。
因此,想要培養女孩有氣質,舞蹈和聲樂雖不可少,但跟讀書積累比起來,始終還是空架子。
提起讀書,不少父母會說,這個我知道,不就是讀書嘛。但心靈雞湯類也是書,言情小說也是書,常讀這樣的書,孩子無非增加了一些空洞的人生感受,或者陷在小情小愛裡無法自拔。可見,讀什麼樣的書,也是有講究的。孩子自身分辨力不夠,就需要家長的慧眼去帶領。
想要孩子從小受到好的精神薰陶,增加精神涵養,首選古詩詞。
著名古典文學家葉嘉瑩曾說過,「當父母引導孩子走進古詩詞,就等於用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富養了孩子的精神。」想想看,古詩詞傳承幾千年,這中間淘汰掉的何止萬千首,能流傳至今的,自有其魅力所在。
學古詩詞的人,精神世界會很豐富,因為有更敏銳的感受力
哈佛大學曾在網上開過一堂幸福課,當時人人追捧。授課老師塔爾博士說「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在這個追逐金錢的社會,有了錢就真的能換來幸福嗎?還真未必。因為,一個人幸福與否,不是看他擁有了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輕易感知到幸福。
因此,有敏銳感受力的人,會比普通人更能在庸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他會被秋雨後滿地斑斕的落葉所吸引,也會在晴朗的天氣裡抬頭看到格外藍的天,陶醉在一朵雲的形狀變幻裡。這時候若是肚內有詩,和千百年前的古人心意相通,內心該多麼痛快淋漓。
而感受力沒有那麼敏銳的人,可以通過讀詩來培養。從而獲得在生活中時時擁有小確幸的能力。古詩詞是古代傳唱下來的歌謠,只有沉下心用心品味,才能在平平仄仄的韻律中感受詩的韻味。這也是錘鍊心性、陶冶氣質的過程。
培養孩子對古詩詞的愛好,一要堅持,二要讓孩子了解古詩詞的意思,這樣才能融會貫通。但古詩詞的韻味在於意境,乾巴巴的解說並不能將這種意境傳達出來,以畫代之會有更好的效果。此外,對理解力欠缺的孩子來說,古詩配上畫面,更好理解。
這套古詩詞遊戲書,不僅配有精美的圖畫,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詩的意境,明白詩詞大概,還在每頁都設計了小遊戲,孩子邊學邊玩,興趣盎然。有了興趣做鋪墊,孩子自然能日復一日地堅持。這樣慢慢地,內在氣質就培養出來了。對生活的感受力也會更高。
一套書四本,平均一本才20塊錢,既能學古詩,還能通過遊戲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相當於花一套的錢買兩套書。新年到,送給孩子一套古詩詞遊戲書,讓孩子對古詩詞的興趣開始萌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