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KnowYourself」錢莊:當心理健康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20-12-23 36氪

在絕大部分人的印象裡,KnowYourself(下文簡稱KY)是一個學院派的心理學微信公眾號,相比星座佔卜、情感電臺這類心理學的"江湖派",KY的特徵可以概括為——論文式的心理學長篇分析、學術式的標題詞彙,還有「非黃金時間」的深夜推送,常見的創作主題包括原生家庭、親密關係、職場人際關係、自我覺察等等。

距兩年前36氪第一次採訪至今,KY這套看似毫不符合「爆文邏輯」的做法,持續保持著頭條篇篇10萬+的閱讀量,各平臺的用戶量也從350萬倍增至近千萬,在內容的基礎上,這家公司探索了心理教育、互助社群、泛心理服務和周邊電商等商業模式。

在創立KY之初,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臨床精神衛生專業碩士畢業的錢莊,"沒想過當成公司來做",出身商賈之家的她甚至曾牴觸經商。但她在中國獨特的社會發展背景下——代際傳承、獨生子女、階層流動,看到我們這代人中「絕大部分都有精神健康方面的訴求」,並期待在這樣的時代浪潮裡,通過商業鐫刻下KY的名字。

認可精神健康消費升級這一趨勢的投資人,也看好KY的發展前景。自2016年4月成立公司後的兩年內,KY先後完成了三輪融資,其中包括真格基金的Pre-A輪融資和平安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但此後兩年,這個用戶量、營收仍在高速增長的心理學創業公司,卻逐漸淡出了資本市場的視野,再出現時,KY將自己定義為「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品牌」,上線了仍在內測階段的APP「月食」,推出了Practice in city by KnowYourself「城市修行」。

從自媒體到生活方式品牌,沉寂兩年的KY經歷了什麼,又要去向何方?以下為錢莊口述,經36氪整理編輯:

1)用戶不那麼喜歡上學和看病

早期我們在自媒體的風口下,很快擁有了幾百萬的粉絲,粉絲量起來之後我們判斷肯定要做產品和服務,但當時還沒有想得很清楚。而心理學公司最常規的思路就是做醫院提供心理諮詢和做學校提供心理課程,我們也依葫蘆畫瓢。

雖然我們的心理課程很快就盈利了,並且開始嘗試提供心理諮詢預約服務,但我們逐漸在擴張和深入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兩個方向的問題。

在提供心理諮詢預約服務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個案例,一個來訪者在其他心理平臺預約了一個諮詢師,但對諮詢師不滿意,然後發了很多文章來聲討,要求這個諮詢師在全網下架,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剛好這個諮詢師在我們這裡也有掛牌,這讓我們清晰的感受到,中國做心理諮詢的政策和系統環境都還很不成熟。

因為在美國這樣的情況很好處理,會有一個第三方的監督機構去介入這樣的情況,判定雙方的責任以及如何處理,比如這個諮詢師需要下架多久,通過後續教育後能否繼續執業。

而中國目前不僅還沒有這個監督角色,還取消了心理諮詢師的執照,國家目前對這個群體的態度並不明朗,也沒有醫療保險對意外情況進行賠付,這就讓諮詢師個人承擔了很大的風險,而我們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自然無法為這樣一個需要全社會範圍的機制來維護的服務背書。我們就將這塊業務整體贈送給了私立精神科醫院康寧醫院。

在心理教育這一塊,我們曾經推出過科學育兒的心理課程,原本以為家長為了孩子會願意去上課,但我們調研發現大部分家長還是希望付一筆錢,讓孩子自己上課。這就涉及到一個根本的人性問題,人們只會為了非常剛性的原因去學習,比如我要考大學、我想加薪,但執照取締之後,大眾接受心理培訓的動力就進一步削弱了。

當然,繼續做這兩個業務公司也能活下來,只是我們都覺得社會價值有限。不過我們公司有大量的海歸背景,平時跟國際上的交流比較多,當時我們注意到了兩件事情:

一是美國一些精神健康/self-care類APP的興起,Headspace和Calm的估值已經到了10億美金,年營收超過了1億美金,這背後關聯著一個精神健康市場的大趨勢——大家都在探索如何用數位化和標準化的產品服務來降低精神健康服務的門檻,讓更多的大眾可以接受到精神健康服務。

在過去,心理諮詢服務也是富人才用得起的定製化服務,它需要你每周要投入50分鐘,持續半年以上,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在中國,這類服務的單次收費標準在500-1500元之間。即便一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窮人可以通過醫保享受到這項服務,但真正優質的諮詢師並不接醫保單,主要還是服務於中產及以上的階層。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範圍內的精神健康服務提供者都在思考,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就有了Headspace和Calm這樣的自助型心理健康產品。

我們注意到的另一件事是全球醫療行業都在將治療重心前移到預防提升和早期幹預,精神健康領域也不例外,世界衛生組織還專門就精神健康的預防和早期幹預成立了一個部門。這個趨勢其實比較早就開始了,可以追溯到七八年前的歐巴馬醫改。

我們在經過了2018年接近一整年的思考,最後做出了轉型決定,把自己定位在解決非治療性的心理需求,並且用「數位化和標準化」的產品、服務降低精神健康服務的門檻。KnowYourself調整後的公司使命是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為用戶喜歡新鮮的、美好的生活方式,但不那麼喜歡上學和看病。

2)覺察即自由

我們後來分析中國心理服務行業的市場需求尚未興起,根源在於這個社會的健康觀念比較落後,認為健康等同於身體健康。但在西方,社會普遍開始關注身心健康。

在發達國家,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經興起了,越來越多人去參加旅修、練習冥想等,影響到了中產及以上的廣泛人群。今年疫情前紐約還開了一家叫做The Well的動態冥想門店,它就是一種新型的健身房,不光舒展身體,還可以提升情緒。

國內部分已經實現物質滿足、生活壓力較大的人群也關注和參與到了西方的這波風潮中。

全球健康研究所(GWI)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Wellness行業產值已經達到4.2萬億美金,其中「Fitness/mind-body」市場接近6000億美金, 「Wellness toursim」市場接近6400億美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現在最緊要的事,是先在中國整個社會上推廣身心健康的健康觀念,讓大家認可提升情緒和健身一樣潮一樣有必要,去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市場需求才會真正起來。

前兩年我們在推崇這種健康觀時還比較吃力,但今年疫情確實提高了大眾的接受度。因為人長期隔離在家,心理狀態受到了很明顯的負面影響,焦慮、抑鬱等情緒都比較明顯。人們開始重視心理健康。

另外還有一些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例如時尚行業,壓力極大。而時尚行業的人本身就是追求更新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主流人群,他們就是KY的典型受眾。

我們認為KY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創新能力。每年國際上會有一個健康領域講創新的行業會議,大概有2000人參加,今年是11月在澳洲舉辦,其中有一個分論壇是精神健康的數位化創新,KY是七家入選公司中唯一的中國公司。

我們接下來線上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主要聚焦在兩個方向,一個是每日練習(Daily Practice),還有一個是聊愈。

我們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APP叫月食,目前還在內測,年底APP就會比較成型,但僅在自然流量下,就已經有了5萬註冊用戶,並上榜APP STORE健康和健美榜單。

月食的主功能就是每日練習(Daily Practice),對標Keep的輕課,Keep是15-20分鐘鍛鍊你的身體和肌肉,每日練習(Daily Practice)則是15-20分鐘鍛鍊你的情緒和心理,比如我們有20天提升睡眠質量、走出失戀、提升自尊的系列課程。

對比每日瑜伽這類以瑜伽、冥想為主的產品,我們的技術會更多元一些,比如書寫、戲劇、舞蹈、CBT等技術,課程的設計也更貼近生活、有場景感。

月食的每日練習(Daily Practice),也會跟我們即將開業的Practice in city by KnowYourself「城市修行空間」展開線上線下的配合。目前Practice In City的首家門店位於上海巨鹿路,提供動態冥想等身心共健的工作坊和課程。收費大約為250元/小時,是城市普通白領都可以負擔得起的價格。

雖然目前定價還是高於健身房大課,但已經遠低於傳統的心理諮詢服務。價高也主要是因為目前這類課程的導師非常稀缺,而KY籤約的都是國際導師,與內部研發團隊達成緊密配合,同時KY也在與美國專門培養團體類心理技術的學校進行合作,聯合培養相關的人才。

城市修行空間的課程研發上,我們參考了Google的Search Inside Yourself的課程研發標準,Google為員工提供這門課程,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並且在全球範圍內開課售賣。他們的課程標準化做得非常好,每個時間段導師的帶領詞腳本、用的課件都是規定好的。我們在全球搜羅了大概二十多個國際導師,與內部研發團隊配合,專門做高度標準化的課程開發。

另一個我們內部十分看好的線上產品就是聊愈。

本質上它是一種文本輕諮詢的形態,它採用書信體,產品採用的方法論叫「治療性郵件」,從1995年左右起,美國有大量實證研究支持這一方法論。

用戶根據產品引導,把困惑和心理問題以來信的方式線上投遞給KY,我們的聊愈師會根據一個標準化的流程拆分他的需求,回復一封600-1000字的信件,提供分析和建議,還可能會給來信的用戶留一個書寫、冥想類的家庭作業。

目前聊愈產品的定價為每次49元,上線4個多月以來,用戶好評已經達到了90%以上,平均客單量是1.56單,整體復購率超過了27%,這其中還有30%是多次復購。

聊愈適用的情景和人群非常廣泛,如果你最近有一些困擾,比如這份工作不開心,和伴侶吵架;或者你有一些長期困擾,但沒有痛苦到影響社會功能;或者說真的出現心理問題,但尚未達到心理疾病的程度,都可以使用聊愈這款產品。而用戶諮詢得最多的是情緒情感、親密關係、人際關係和職場等相關問題。

其實聊愈我們之前一直有用免費的形式試運行,通過這種形式我們積累了幾十萬用戶的真實案例。

現在我們已經將它設計成更標準化和可複製的產品,聊愈師以一套標準化的流程提供服務。同時,KY在4年多的運營過程中,通過與千萬用戶的直接接觸積累了大量關於用戶心理問題的真實數據,結合大量內容研發中的知識點積累,形成了KY獨有的現實與理論相結合的心理資料庫。聊愈師利用這套資料庫的支持,提升回復效率,確保回復質量。

在標準化流程和資料庫的支持下,聊愈師的工作效率也從原來零散狀態下40-60分鐘回復一封信件,縮短至了20-30分鐘,好評率從原來的不到80%上升到90%以上。

另外,我們正在和哈工大AI實驗室進行NLP(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的合作和探索,希望未來能夠通過NLP技術提升服務效率。

我們對這項業務的看好,也體現在商業價值層面。我們之前調研過「小鹿情感」的文字諮詢服務,他們主要針對四五線城市的用戶,在2017年時大約有200個情感導師,就做到了2億人民幣的營收。

而KY的用戶主要分布在一線和準一線城市,40%的用戶年齡在26-35歲之間,這個群體的年輕人面對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精神健康的訴求只會更強烈,我們希望通過更科學的方式,去覆蓋和服務這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群體。

但無論是每日練習(Daily Practice)還是聊愈, KY想要引領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嘗試才剛剛開始。

中國人對心理學的品牌認知,還是會更多聯想到學校或者醫院,而不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所以品牌升級後,KY的第一步是需要用戶能把我們認知為一個生活方式品牌。我們會嘗試和代表著健康的新消費品牌進行聯名合作,來加深大眾對KY新身份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The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相關焦點

  • 36氪專訪|時代心理診所「KnowYourself」,和一群直面「心理困惑...
    如果說「捕捉焦慮、製造流行」成就了刷屏的「新世相」,那麼「KnowYourself」的刷屏,則是在「逆流行」中完成的:論文式的心理學長篇分析、學術式的標題詞彙,還有「非黃金時間」的深夜時段推送。這個看似毫不符合「爆文邏輯」的心理學公眾號,目前已收穫頭條篇篇10萬+的微信閱讀量。
  • 創投日報|「源堡科技」完成高瓴創投領投A輪融資,「AIPARK愛泊車...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為網絡安全保險提供技術支撐,「源堡科技」完成高瓴創投領投A輪融資36氪獲悉,國內網絡安全保險技術服務公司「源堡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睿嘉資產、老股東啟迪之星跟投。
  • 36氪首發 | 約玩平臺「比心」獲IDG資本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超1...
    通過這種模式,「比心」第一個月做到 100 萬的流水,隨後通過優化團隊,2015年全年實現了1000 萬元人民幣的收入。」 因為單點模型驗證成功,上線一年後,「比心」獲得了網魚網咖5000萬的天使輪融資。利用網魚網咖線下門店的批量化導流,36氪獲得的最新數據是:「比心」在2016年的流水超過1個億,去年流水為5個億。
  • 「36氪大健康賽道創新班」——首期優質醫療健康項目合集
    來源:36氪投資人快到碗裡來。2020年增長最快的是什麼應用?被提及最多的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會提到醫療。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是生活常態,隨之而來的各項應對措施也反映出來了社會各機構對健康的重視。36氪「大健康賽道創新班」的創立即是為了護航企業的創新之路。立即掃碼,了解創新班詳情經過海量項目篩選和多次的深度服務後,36氪遴選出了4個優質項目,它們在技術上或是在模式上都做出了突破性的創新,並在疫情期間逆勢而上,實現了可觀的發展。
  • 「暴走漫畫」第十年,推出首部動漫院線電影 | 36氪專訪
    36氪:為什麼說「異想天開」?任劍:早期我們完全低估了這件事的難度係數,缺乏對電影的敬畏心。以為不就個劇本麼,我們做網絡節目的團隊分分鐘能改編出來。不就個動畫片麼,我們自己就能做。然後,是接連而來的坑。劇本改到了 2013 年,發現完全不行。
  • 36氪新風向 | 2018,「電競陪玩」元年
    在當下快節奏生活中,很多人找不到時間固定、個性合拍、技術水平高的「隊友」,而結合「社交+遊戲」的陪玩平臺便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之一。左起分別為:「比心」「高手電競」「暴雞電競」2015 年切入陪玩市場的「比心」,是行業入局較早的一款產品,其前身為「魚泡泡」,早期依託網魚網咖作為其導流平臺,發展了第一批陪玩用戶。
  • 每周一封newsletter+終身學習社群,36氪「氪星學院」幫你提升閱讀...
    「氪星學院」是36氪第一個全網推出的以用戶為核心的「學習型」產品。經過兩個月的內測與公測,我們選擇在今天向所有用戶推薦,它的誕生意味著36氪不僅能拿出出色的報導,也決心要為用戶提供同樣出色的體驗。36氪「氪星學院」的成立,目的在於提升用戶閱讀效率和成長速度。 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每天會有18個小時被來自不同平臺的各種資訊信息「狂轟亂炸」。
  • 全球購騎士卡CEO佘錫偉獲評36氪2020年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全球購騎士卡CEO佘錫偉獲評36氪2020年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11月24日,36氪公布2020年「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榜單,來自全國的共計36位頂   尖創業者入選榜單。
  • 瘋傳八點檔女神欠「地下錢莊」2000萬?!「韓瑜」親上火線回應
    近期在地下金融圈中傳出藝人「韓瑜」竟欠下2000萬的巨額債務,此事甚至影響到了韓瑜近期拍攝工作,讓她不得不火速出面澄清。根據報導,近期地下金融圈卻傳出韓瑜因投資失利,只好親自向「4家」地下錢莊各借500萬元應急。不久後韓瑜借錢的消息傳開,甚至連她先前合作過的電視臺都知情,韓瑜身邊的親朋好友也紛紛關心她是否需要幫忙,連圈外地下錢莊也開口表示願意借錢給她,因為相信韓瑜日後一定有辦法還錢。
  • 36氪首發 | 要做中國的「松本清」,「美刻生活」完成千萬級天使輪...
    36氪獲悉,「美刻生活」近期獲得了千萬級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惟一資本,川行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線上B2C商城的發展、前置倉模式的嘗試以及團隊建設。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其中日本是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市場之一,母嬰、家庭快消、化妝品等品類增速可觀。
  • KY主創錢莊:平凡,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專訪錢莊,一起來聊聊KnowYourself的初心與願景。錢莊: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準確,我們一直希望把心理學和泛心理學做成一種生活方式,為用戶提供一種新的健康觀,把關注自己的內心,追求內在幸福感變成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其實大眾的心理需求是由淺入深的,最大眾的是提升型和保健型,第二層是改善心理亞健康和心理困惑,例如有抑鬱情緒,感到焦慮、壓抑、疲憊,但還不到抑鬱症的程度;最深層才是心理治療,有診斷性的需求。
  • 36氪專訪 | Swisse中國區執行總裁Suceka:保健品不等於藥,培養消費...
    近日,36氪專訪了Swisse中國區執行總裁Suceka,和她聊了聊Swiss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在渠道和產品方面採取的策略,以及她對於品牌運營和保健品行業的一些思考。 以下是對話(經36氪編輯)。 關於中國市場 36氪:Swisse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 36氪首發 | 男性保健賽道升溫,「Menxlab漫仕」完成數千萬元Pre-A...
    36氪獲悉,男性健康管理平臺「Menxlab漫仕」已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IG和高榕資本聯合領投,浪潮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將用於繼續新品研發,專利技術研發申請、外部合作、以及電商、直播、醫療等平臺資源整合與合作。
  • 36氪首發丨「食驗室」完成數百萬種子輪融資,用魚脆敲開高端膨化...
    36氪獲悉,創新食品品牌「食驗室」近日完成數百萬種子輪融資,本輪由伯藜創投領投,贊思餐飲跟投。食驗室CEO孫思達告訴36氪,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及迭代、全域渠道建設、供應鏈升級等方面。首款產品「深海金槍魚脆」做的是薯片的營養健康零食替代。孫思達向36氪表示,食驗室獨創了0油清膨化工藝,可以在不加油的情況下低溫烘烤,單盒熱量僅為99KCAL,約為普通60g包裝薯片熱量的1/4。由於使用金槍魚做原料,降低脂肪攝入同時提供4倍高蛋白攝入量,蛋白質含量達到57%,並推出魚原味、黑椒味、海苔味、櫻花蝦等多種口味。
  • 36氪首發|植物肉品牌「Hey Maet」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引入...
    36氪獲悉,中國植物肉品牌Hey Maet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微光創投及君盛投資,淺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端的技術研發、渠道端的開拓以及品牌端的推廣強化等方面。這也是Hey Maet 最近4個月內完成的第二筆千萬級融資。
  • 36氪獨家|新型方便食品公司「白家食品」獲1.1億元A輪融資,同創...
    36氪獲悉,方便食品公司「白家食品」於近日完成1.1億元A輪融資,由同創偉業集團領投,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和常州彬復現代服務業基金跟投。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增加工廠產能,完善線下銷售渠道和線上直供業務。同時不斷有新品類和新品牌湧現出來,如36氪曾報導過的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速食拉麵品牌番尼魚、速食意面品牌Airmeter氫刻等。在董事長兼總裁陳朝暉看來,「白家食品」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 36氪首發|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獲數百萬元融資,面向媽媽群體...
    36氪獲悉,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於近日完成數百萬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藍象資本。好奇說創始人柯嘯成表示,本輪融資將投入內容研發與技術研發,產品體系擴充與平臺效率升級。好奇說成立於2019年6月,基於家庭教育與生活場景,圍繞媽媽群體的成長提供內容產品、社區、在線教育等綜合教育服務。目前平臺用戶超過20萬,付費年度會員超4萬,社群服務網絡覆蓋上百個城市。36氪曾於今年7月對好奇說進行過報導。
  • 2019年度「氪代表」|年度優秀氪星人物
    之前,我們頒布了2019年度優秀氪星人物之年度「銷售之神」「明星作者」「守護者」
  • 36氪首發|推輕資產拎包辦公服務,「開工大吉」獲凱德集團中國數...
    36氪獲悉,辦公資產服務平臺「開工大吉」已完成來自凱德集團中國的數千萬新融資。創始人兼CEO張世凱告訴36氪,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業務擴張和產品研發。此前,開工大吉曾獲得來自梅花創投和險峰長青的天使輪融資,以及由新勢能基金領投、36氪基金跟投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結束後,開工大吉已累計獲得過億元融資。
  • 36氪首發 | 服務全國17000多家酒店及景區,「直客通」完成5000萬...
    36氪獲悉,數位化營銷服務商「直客通」已完成 5000萬美元D輪融資,本輪由元璟資本領投,中青旅紅奇基金聯合領投,啟元投資Axiom Asia、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順為資本、沂景資本跟投,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據介紹,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迭代創新和業務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