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有我在,沒人能夠動我老闆,用生命守護曹操的傳奇鐵衛

2021-02-14 通史全球

在《三國演義》裡頭,典韋是一個形象鮮明的角色,雖然活躍的戲份不多,但個性沉穩持重;《三國志》形容他有志節任俠。

加上人生的最後一幕,那堪比JUMP漫畫的壯烈犧牲場景,使典韋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甚至還超越某幾位五子良將。

這麼受歡迎的英雄人物,二次創作時當然要好好加戲一下,譬如在漫畫《火鳳燎原》中,就讓典韋的初次登場,先上演即刻救援保住許褚性命。

後來,更越過張飛燎原火的防線,闖進徐州牧陶謙大本營,完成刺殺主將的任務。那史實上是這樣的嗎?

01典韋真的當過刺客?

翻開三國志,你會發現典韋的列傳文字不算多,卻有超過80%的內容,都在描述他是如何的武勇過人,顯然陳壽很懂讀者想看的是什麼。

書裡面提到,典韋是陳留人,身形高壯魁梧,而且力大無窮,不過沒有留下字號,我推測可能是平民出身,或者因為有案在身,乾脆隱姓埋名,那他涉及什麼的是案件?是一件殺人案。

相傳,典韋家鄉附近有個人名叫李永,以前當過富春縣長,但不確定是因為魚肉鄉裡或者私人仇怨,這個老縣長得罪很多人,包括典韋也看他不順眼,暗地裡計劃欲除之而後快。

李永知道自己做人失敗,所以花大錢請了很多保安,家裡外面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典韋觀察地形,發覺無論是翻牆、鑽洞潛入這座警備森嚴的房屋,是有困難的,既然如此,何不走正門?

那天李永人在家中坐,聽到電鈴響對講機傳來:你好,我是外賣小哥,您訂的餐點到了。李永不疑有他,按下開門按鈕,從外頭傳來砰砰砰的震地聲,放在茶几上的水杯,泛起陣陣波紋。

一名彪形大漢提著便當,刷的掀開帘子,闖進客廳,不正是典韋嗎?典韋把用來掩飾身份的飯菜往旁邊一丟,從懷裡掏出一把匕首,來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結李永的性命。

他慢條斯理走出大門,先到屋外停車的地方,車廂裡拿出平常慣用的雙鐵戟,這才準備離開。然而,李家豪宅靠近市中心,路人看到一個身上沾滿血跡,手拿兵器的壯漢在逛大街,紛紛四散走避。

而李永的家丁也發現主人遇難,數百人緊跟著典韋不放,但偏偏沒人敢上前阻擋他,就這樣跟了四五裡路。典韋遇到來接應的夥伴,一起聯手解決了追兵。

他這種仿佛古時候刺客列傳般的行徑,就在江湖上傳開了。

02濮陽一戰成名

刺客和戰將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刺客的攻擊可說是以個人為最小單位的作戰行為。

如果說戰略是俯瞰世界的宏觀,戰術是局部戰場的微觀,那刺客的暗殺行動,這就仿佛是一種顯微鏡底下的戰術,你的一舉一動,甚至呼吸的氣息吹起樹葉,都會影響任務成敗。

李永案件只是一個開始,典韋一殺成名後,他在陳留太守張邈手底下找到工作,雖然沒有出戰的記載,但留下用單手立起樂門旗的怪力記錄。

因為張邈早年和曹操曾經並肩作戰,用現在觀念理解,他們兩間公司人資系統是互通的,曹操的堂弟夏侯惇就發現,這個能單手立旗的怪人不簡單,將他調來曹軍帳下拜為司馬。

他參加的第1場重要戰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曹操被呂布偷襲大本營後,想要絕地反擊的濮陽之戰。

陳壽在《三國志武帝紀》裡面描寫這場戰爭,是以曹操最後被呂布的騎兵隊衝散,狼狽撤退收場。不過,對趙典韋傳一起看就很有意思,萬一沒有典韋,是不是曹老闆就會在濮陽城外,被投手呂奉先,早安午安晚安三振出局了呢?

給大家分析一下,當時戰況曹操帶兵夜襲濮陽城西的呂布據點,從深夜打到白天,終於攻下敵寨。哪知道呂布隨即帶著援軍趕來,雙方又從白天打到下午。

要知道,曹軍這時候士兵已經是加班超過12小時,眼看戰線拉長,對自己越來越不利,曹操連忙徵求自願爆肝敢死隊,想要打出破口逃生。

典韋毫不遲疑站著出來,在他後面陸續又有數10名勇敢的士兵響應。典韋要大家都穿上可以抵擋弓箭的重型鎧甲,然後捨棄盾牌,一手持長矛,一手拿短戟,直接往西面突圍。

典韋迎敵的做法是站上槍林彈雨的前線,引誘敵兵靠近,吩咐身旁的護衛,觀察敵軍必須接近到5步以內,才暴起殺敵。

這在過去,我會以為是典韋想要提高把短戟丟出去的命中率,但最近發現另一個細節,那就是敵人有大量弓箭手。

兩軍要到接戰的時候,箭雨才會停,否則弓箭不長眼,也會射到自己人。而典韋命令部隊,在接戰瞬間全力反擊,可以大幅減少自軍折損,破敵的機率自然就更高了,任務成敗與否,決定在一個呼吸之間,這就是典韋的暗殺之道。

那一天黃昏,曹操人已經平安騎在馬上,脫離了戰場。

03宛城血戰

濮陽一戰過後,曹操完全信賴典韋,將他提拔為都尉,加派親兵數百人,負責自己中軍大戰周邊的安全維護。

而典韋用他的熱情,回應了這份期待,不止上班時間在曹操身邊站哨警戒,連休息的時候,都把床鋪搬到曹操營帳隔壁。

他很少回去自己的軍官宿舍睡覺,有需要上戰場作戰時,也是勇猛突進,先登陷陣不落人後。大家都習慣了典韋的存在,仿佛只要有他,曹軍軍營就是一個天塌下來也不怕的避風港。

就在這時候,無情的暴風卻席捲了這座港灣。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兵臨宛城,城主名叫張繡,史書上寫道,張繡先是投降曹操,但不到一個月又反悔,奇襲城內的曹軍。

關於張繡為何反悔,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它最初投降就不是真心,只是為了降低曹操警戒;也有人認為,是賈詡暗中操盤。

但我知道,大家最喜歡的版本,大概還是那個熱愛寡婦人妻的曹操,見到傳說中的大美人張繡的嬸嬸,整個心癢難耐,準備對人家未亡人動手,導致張繡翻臉的故事吧。

然而,無論你選了哪種劇情選項,對於主角典韋來說,最後都註定走向一個無法扭轉的悲傷結局。張繡偷襲的那一晚,軍營外傳來敵軍人馬雜沓的吵鬧聲,典韋一如往常的冷靜,就像他當年刺殺李永後,獨自走出房屋大門,默默取出隨身鐵戟,腦海中翻來覆去各種計劃。

部下就問他:大人,這次要何時攻擊?典韋卻沉默了。隨著吶喊聲越來越近,他才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殺吧,不準比我先倒下!典韋命令士兵在軍營後方開出一條小路,讓曹操騎快馬先撤。

他自己率幾名勇士,堵住軍營大門。鐵騎揮動之處,敵軍的長矛猶如稻草般斷折,身旁倒下的屍體越來越高堆,堆到了小腿,堆到了膝蓋。

有兩名敵兵,見他渾身是血,一左一右包抄上來,想要趁機撿尾刀收頭,不料被典韋雙手一挾,胸前一撞,兩人立刻魂歸西天。

接著轉到宛城東邊的舞陰,曹操在此地與主力部隊會合,他望向西方營地隱約傳來的火光,不停的向左右打聽:有沒有看見典韋的親衛隊逃出來?可惜始終沒有消息,當朝陽再次升起時,曹操卻感受不到光,因為探子回報,典韋與他的長子曹昂,都戰死在宛城。

傳聞典韋死前奮力殺敵數人,睜大雙眼怒罵敵軍,傷口崩裂,不治而亡,斷氣良久後,才有敵人敢上前檢查他的屍體,並且取下他的頭顱觀看。

曹操聽到消息,那當然是當場崩潰痛哭。我個人認為,三國時代孫曹劉三家君主中,哭點和笑點最低的,大概都是曹操了,畢竟他體內有感性的文學家基因。

由於典韋效力曹氏企業的時間,可以說是這間公司的草創初期,那種同甘共苦患難的記憶特別深刻,加上曹操對典韋意外身亡是有一點內疚的,後來他不止親自主持喪禮,更安排典韋歸葬故鄉。

甚至在日後,只要有經過典韋墓地附近,就會吩咐下人準備酒肉祭祀。你仔細想想,這種順道經過,那去上香拜一下好了的心情,其實是一種對待家人的態度。

而史書記載,典韋身後有留下一個兒子,叫做典滿,想必曹操有對他特別照顧,甚至到了曹家二代曹丕主政時,還受封為關內侯。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典韋為什麼甘願為救曹操獻出生命?關乎人性,關乎人才,關乎人氣
    鄒夫人容貌豔麗,令曹操神魂顛倒,以至於完全忘記了此次起兵的初衷,沉浸在和鄒夫人的聲色之中,不想歸期。曹操當時很提防張繡暗地裡偷襲他,便讓自己的大將典韋,在中軍帳房外守衛他。典韋這個人武藝高強,並且智勇雙全,本來能夠保護曹操萬無一失。沒有想到任何事情都有意外。
  • 曹操的生死保鏢:典韋和許褚誰更厲害?
    典韋早年有任俠氣質,說白了就是江湖上的劍客,為報同鄉好友劉某深仇,孤身一人懷揣短刃,駕著馬車,載著酒食,來到仇家門口,佯裝等人,等到仇人開門後,典韋一個箭步衝向前,一刀結果了仇人性命,並殺其妻,仇家豢養的一大幫劍客,小夥伴當時都驚呆了,看著典韋從容不迫離去。
  • 曹操帳下忠勇第一!三救曹操的典韋為何被稱為"古之惡來"?
    曹操帳下兵多將廣,但是卻有這麼一位將軍,在初次和曹孟德見面的時候就被其稱為"古之惡來",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典韋,接下來大家就同月半叔一起去看看典韋為何被如此評價吧。 用惡來來評價典韋,在一方面可以說是非常恰當的。
  • 凱叔講三國演義 典韋建功救曹操 (上下)
    一抹冷笑浮現在曹操的嘴角,他慢慢舉起令旗,猛地揮下,"殺。"隨著這一聲命令,林中傳出一通鼓響,隨即大地震顫,喊聲四起.."殺呀,殺呀…..."    曹軍從四面八方衝進西寨。西寨中值夜的士兵,被削瓜切菜般地砍倒。更多士兵從睡夢中驚醒,還沒等穿上盔甲,拿起武器,就被人用刀劍頂住了脖項。    戰鬥頃刻間開始,又在頃刻間結束了。曹操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 宛城之戰(下):張繡突然反水,典韋拼死護主,曹操如何逃出生天
    繡聞而疑太祖因左右刺之,逐反……繡降,用賈詡計……太祖不備,故敗。」綜合分析所查史書中的記載,還原當時經過可能是這樣的,賈詡:「老闆啊,此時的你還年紀輕輕,你投降曹操可是為了將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張繡:「是啊,怎麼啦?」
  • 三國猛將典韋憑啥第三?
    典韋一邊砍殺,一邊對隨從說道:「守護我的後背,等敵人距離我還有十步遠的時候告訴我就行。」混亂中大家各自為戰,這時候隨從說道:「小心了,十步以內了!」典韋隨後一陣拼殺,又告訴屬下:「五步以內再告訴我!」等到五步的時候,隨從再次提醒。典韋抓起十餘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擲敵,一片敵軍應手而倒。
  • 三國志曹操傳,細說典韋許褚兩位終極保鏢的實力
    曹操的手下武將文官眾多,各方面都有頂尖的人才,但是如果只是單單說猛將的話,那最先想起的還是典韋和許褚這兩位曹操的左右保鏢。宛城之戰,因為曹操的特殊癖好,典韋成為了最終買單的人,死得壯烈許褚早期聚眾抵禦賊寇,勇力驚人,在和賊兵的糧食交換中,拉牛尾步行百餘步,嚇得賊兵直接撤退,名聲在當地很響亮。投靠曹操後,和典韋一樣,作為曹操的保鏢,曾和趙雲馬超交手而不落下風,一生更是斬將無數,曹操死後,許褚哭到吐血。
  • 曹操為了鄒氏痛曹昂和典韋,最後他如何處置鄒氏
    說起曹操我首先想到他的一句座右銘「寧可我負天下人,絕不叫天下人負我」。曹操就是這麼蠻不講理的存在。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曹操就是三國亂世中的英雄,他有能力,有魄力,能文能武,會吟詩作賦,在文學領域裡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被人稱為「三曹」但是,曹操也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 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佞小人,劫持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攜天子以令諸侯。」
  • 典韋武功非常高,而且膽識過人,最後為救曹操戰死
    提起典韋是人對他都非常的熟悉,他是東漢末年曹操手下的一個大將,身材非常的魁梧,而且手臂非常的有力,他最擅長的使用的武器就是雙戟。就在最開始的時候典韋是陳留太守張邈手下的一個軍官,那個時候張邈曹操是聯手的狀態,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去攻打董卓,可是到了後來他們兩個也分開了。
  • 新三國志曹操傳中,典韋徹底翻身,再也不是那個不如女人的典韋
    著名專家劉備曾經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那麼典韋不如衣服,這樣說來連女人都不如!(這裡請大家不要誤會,小編沒有任何歧視女性的想法)其實原版曹操傳中的典韋也不至於那麼差,只是後期稍微乏力一點,用還是能用的,並且從情感上來說,也要保住他。
  • 鎮魂街:曹焱兵的七位守護靈均已登場,張遼最帥,典韋最強
    曹焱兵是三大武神軀中最晚成為武神的人,但他也是守護靈最多的一位。如今七位守護靈均已登場,曹焱兵身後就是一支軍隊。
  • 典韋醉酒,胡車兒為何不趁機斬殺典韋,而只是偷了典韋的兵器?
    張繡的權力本來就是來自於他的叔叔張濟,曹操此舉完全就是在打張繡的臉,於是張繡找來了賈詡,商量對付曹操的方法。由於大家都知道曹操手下典韋,英勇非凡,有他的保護,大家在短期內不一定能夠拿下曹操,所以張濟命胡車兒趁典韋酒醉,將典韋的武器偷過來,這樣典韋沒有了稱手武器,實力將會大減。
  • 鎮魂街曹焱兵的七個守護靈
    大家好,小吾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曹焱兵的七個守護靈;在第一季裡曹焱兵的一句:像這樣的守護靈老子有七個,吸引了多少人。動漫裡也為曹焱兵的守護靈,是第一個出現的守護靈,曹焱兵的守護靈之一,人稱「虎痴」,「虎侯」;動漫裡曹玄亮的守護靈于禁在犧牲時用最後的靈力解放曹家霸器"十殿閻王",並希望禁器中的將魂能夠成為武神軀曹焱兵的守護靈,幾大守護靈爭執,只有許褚立即成為了曹焱兵的守護靈,可見其忠心。許褚:既是曹公後裔,我虎痴定當追隨/既然是曹丞相的後人,那麼我許褚自當追隨。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百一十九期】三國第一猛人一次飛戟秒殺十多名敵人:名副其實的忠勇猛士典韋(歷史系列第695講)
    他就是曹操帳前的首席護衛,曾經捨命拼死救過曹操的忠勇校尉——典韋。說起典韋這個人物,大家一下子就會想到演義小說裡那個「古之惡來」。手持兩枝鐵戟,重達八十斤,單手能舉起搖搖欲墜欲的軍中大旗旗杆(普通人要好幾個才能抬得動的那種),可謂是力氣過人,威風凜凜。
  • 遺憾劉備手下人才眾多卻沒能問鼎中原?其實曹操麾下也是猛將如雲
    有很多小夥伴都曾經疑惑過,在三國時期,劉備手下人才輩出,除了結義兄弟張飛和關羽,還有猛將趙雲和大名鼎鼎的軍師諸葛亮輔佐,為什麼最後沒能問鼎中原?反而是屈居蜀中一隅呢?
  • 遇到曹操這樣的老闆,就死心塌地幹吧
    好老闆的三大特質如果說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對一個好老闆的解釋,你還是覺得有點看不懂,那麼接下來我用更接地氣,更具體的故事來加以解釋。說曹操是三國裡最好的老闆,並不為過,他的身上有很多優秀管理者的特質。所以,曹操是一個能夠將公司不斷地發展壯大,有將公司做大做強的雄心。對員工來講,公司做大了,個人的才能才會更有機會施展,待遇才能提高。所以,公司有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和勢頭,是我看重的原因之一。下面,就來說說待遇方面的因素。員工離開公司一般有兩個原因:幹的不開心,錢給的不到位。
  • 典韋和許褚都是「蠻力型」猛將?別被外表給蒙蔽了
    先看典韋:操不能前進,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馬軍隊裡,一將踴出,乃典韋也,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短戟十數枝,挾在手中,顧從人曰:「賊來十步乃呼我!」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布軍數十騎追至。從人大叫曰:「十步矣!」韋曰:「五步乃呼我!」從人又曰:「五步矣!」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入去。
  • 被譽為「古之惡來」的他,卻因曹操好色而死
    河南有個愣頭青,叫典韋,打架十分厲害,勇武過人。兩軍開戰,經常一腦門子扎進敵軍亂砍,一陣血肉橫飛過後,他出來了,敵軍非死即殘。所以對方統帥一聽說他來參戰心裡就發毛。如果你某天穿越到三國,恰巧碰見他在砍人,我建議你不要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大吼(如雷貫耳最好)一聲:「韋哥!
  • 劉備關羽張飛對戰曹操典韋許褚,三對三,最終結局如何誰第一個死
    三英戰呂布之所以這麼比,也就是為了想說明一個問題,張飛+關羽+劉備的武藝之和大於典韋+許褚+曹操之和,回到題目中來,如果劉備、關羽、張飛對戰曹操、典韋、許褚,三對三,死戰不退的情況下,最終誰會第一個被殺?最終對戰的結局如何?三對三,其實有兩種打說,一種是捉對廝殺,分成三對單挑,另一種是三人對三人混戰,那麼這兩種情況下,結局是不是一樣呢?
  • 張飛長坂坡大吼:誰敢和我決一死戰?許褚,張遼為何沒人敢應戰?
    張飛長坂坡大吼:誰敢和我決一死戰?許褚,張遼為何沒人敢應戰?說起三國裡邊比較知名的人物,也就要屬劉關張三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