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成為F》冤有頭,債有主,吐槽別找製作組

2020-10-12 plum
坦誠地說,在這個動畫播放之前,我就把原著看了,正如我在談原著感受的時候,我並不怎麼看好這個動畫。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19242/

理由很簡單,劇情並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特別有趣。作為骨架的劇情都尚且如此,你其他做的再好,又能突破到哪兒去呢?

現在想想,可能我這種想法對於評價一個依靠原著去改編的動畫作品來說,會有點幼稚。

倒不如說我一開始就太幼稚了吧。

《全部變成F》小說的故事其實大多數時間在繞圈圈,我認為它問題最大的地方就在於前面幾乎沒有怎麼提及哪怕是暗示最後的劇情解密爆點,而是在最後突然一股腦地噴你一臉,讓人完全沒有什麼「原來如此」的感受,而是更多的感到"這什麼鬼?「,順便我一直覺得一個不錯的推理小說,給讀者帶來最多快感的地方還是那種深感自己愚蠢的時候,譬如看到真相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就在那裡,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之類的云云。當然,在這一點上,《全部變成F》原著是沒法帶給你的。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動畫,並不是那本小說。

如何評價一個動畫改編是否優秀呢?我在思考多年後得出了一個標準,那就是要在尊重原著劇情的基礎上,呈現出超越原著內容的表現力。

毫無疑問,在提供更強大的表現力上,動畫比起小說具有極大的優勢,小說只是文字,而動畫有畫面有聲音有配樂,根本不可能會輸給小說。

但是儘管如此還是很多漫畫改或者小說改被改辣雞了,除了那些原著本身就是一坨屎的部分輕小說以外,失敗的理由無他:沒有還原原著劇情。沒有還原的理由也有很多,有編劇瞎雞巴改的,也有實在是篇幅太長,做不進去。

那麼對於《全部變成F》這個小說來說,這個水分極大的故事架構,塞入一個動畫,仿佛出奇的合適,而且待到動畫開播直到結束,我發現動畫製作組幾乎完美的將原本的故事框架塞了進去,同時還做了很多修正,讓它更加的平穩和具有吸引力。

原版故事中最為突兀的莫過於四季博士與她的叔叔斯通後懷孕的伏線。啊,倒不如說在原版小說裡完全沒有什麼伏線,只有最後教授推理時粗暴的甩出這個事實的故事,而在動畫裡,僅僅是第二話,年幼的四季博士與她的叔叔之間的故事,開始在主線趨於無聊的時候作為替代搶佔了觀眾的視野,或許你看過原著會明白這是什麼用意,或許你沒看過原著,但是也會被這個懸念所吸引。但是無論如何,這種改編對於原著那種中盤極其無聊的劇情來說,是一種拯救。

當然,這種拯救的效果不錯,動畫觀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到無聊,小說中調查的時候有太多的羅圈搜索,動畫裡都巧妙的迴避,四季博士與叔叔之間偷情的場面,配合主線中毫無頭緒的「犯罪者」的搜尋,結合動畫裡四季博士那個存在有 mitiru 機器人房間裡的娃娃,有意無意的暗示,會給觀眾帶來一種「看到了真相的尾巴」的興奮感,而每一話的結束斷點也給人留下了懸念,總之,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個目的,吸引你看下去,並且不讓你感到無聊和無趣。

對於一個動畫來說,給你足夠的吸引力,而且沒讓你覺得太煩,這已經不錯了。

同時與同期播放的其他動畫不同,《全部變成F》在畫面的呈現上有著極大的質感,至少我看的時候沒發現什麼明顯的作畫失誤,遊戲也走了寫實風格,雖然教授和萌繪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是也可以理解,畢竟主角需要有更多的關注才是。配合畫面呈現出更大殺傷力的是配樂,配樂並不會全程都有,而是根據劇情需要所響起,響起的次數其實不多,但是每一次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巨大的衝擊力,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這麼個意思。人物的 CV 其實也沒什麼槽點,桐谷華的一號女主我感覺也就那樣,但是這畢竟是走的寫實風格動畫,按照偏向「一般人」的對話語氣進行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動畫裡有那么半集完全是英語對話,雖然發音已經對了 80% 但還是有那麼幾個念錯的,而且違和感更大的是他們說話太慢了,像是小學生英語聽力測試的語速,不知道製作組來這一段意義何在,但是後來想想,那一段動畫幾乎是靜止畫,可能是利用純英文對話轉移觀眾注意力打到作畫省錢的目的也說不定(猜得)。

正如小說的節奏一樣,動畫在最後三話的時候解開了謎底,闡述了一切,同時也宣告了博士的成功逃逸,並且也帶來了與教授的再次見面,這些都是原著裡有的,動畫並沒有拋棄,反倒是遊刃有餘的完全表現了,不知道應該感慨是原著內容太短,還是應該說改編的恰到好處呢?

動畫的 OP 和 ED 都結合原著劇情進行了編排, OP 中動感的舞蹈從側面反映了主角三人的一種關係,教授在追尋博士而不可得,萌繪在拉扯教授而教授卻不冷不熱,三人翩翩起舞到也是非常新穎的一種有趣。最後的 ED 使用了生命遊戲一樣的玩法拼湊出了博士與動畫裡存在的某個 Red Magic 作業系統還有逼格滿滿地窗體代碼構建過程,而最終生命遊戲構建出了一個四季教授的景象也從側面算是一種劇透吧。

動畫上映之際,我曾經想過,原著裡出現的諸多老掉牙的計算機理論,放在 2015 年的現在,會不會過於突兀。譬如原著書寫的時候,特洛伊木馬還是新鮮玩意,蘋果和主流 Unix 系統還在一統江湖,Linux 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虛擬實境技術在那時代的小說裡有提及幾乎是無法想像的,而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個手機和淘寶 35 塊錢的 Cardboard 就可以隨便體驗。設定裡某些東西現在再拿出來說,會不會讓一些不知道原著時代的人覺得好笑?

當然這個想法有點多餘,如你所見研究所裡的電腦也升級了,觸屏也上了,作業系統界面也不是那麼簡陋了,有 OSX 的界面,也有 Gnome Shell 的界面,即使是現在你說自主開發可替代 Unix 的系統頂多讓人想起 Linux,(實際上小說裡的那個 Red Magic 我覺得似乎是在 Neta Red Hat),哪怕是虛擬實境,大家也覺得理所應當,特洛伊木馬這種東西更是司空見慣,只是這些在我看來對於小說那個年代非常超前富有逼格的元素已經無法體現出逼格光環,難免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或許我知道很多人看了《全部變成F》動畫後會覺得裡面有很多槽點,為什麼一個小女孩會對一個叔叔發情,為什麼那個博士會做出那麼中二的行為,為什麼裡面的部分對話看起來很裝逼但是又很無聊,為什麼這種自以為是的亂七八糟的理由也可以成為犯罪的藉口,為什麼那個博士殺了那麼多人還逍遙法外…等等等等。

哦,我記得我一開始就說了,我是在談論動畫,作為動畫改編,《全部成為F》避開了原著中無聊的中盤,拯救了那毫無預兆的最終解密,同時在劇情的表現力上大幅提升了多個臺階,對於動畫改編製作組來說,我覺得完全可以給它們喝彩了,至少從這些細節來看,他們的確很認真的在做這部動畫,而且還仔細研究了原著的內容。

至於劇情裡的槽點嘛……

冤有頭,債有主,吐槽別找製作組。
走出門,向右轉,問候作者他老母。

相關焦點

  • 冤有頭,債有主:香港恐怖片《失眠》
    如果你平時有失眠的話,電影《失眠》大概可以引起你的共鳴。《失眠》有一個失眠的男人A(黃秋生飾),每天睡不著覺,後來產生幻覺,狂躁症便死了。慢慢男人A的兒子B(黃秋生飾too)也長大了,但是某天B開始他也失眠了。症狀有點像他爸爸A以前的樣子。
  • 冤有頭債有主,就是他們讓你在考試前流下了淚水!
    在學生時代,總有一些讓你背吐血的公式、永遠記混的名詞、老是做不完的實驗……但你或許不知道,這其中有不少都是諾貝爾獎得主搗鼓出來的。冤有頭債有主,今天就來盤點一下,給理工科學子帶來噩夢的諾獎得主都有誰!對於「三羧酸循環」,大部分生化學子只能記得這五個字了學過生物化學的人們,可能不再記得三羧酸循環具體是什麼,但那種在考試前背它的痛苦大概是畢生難忘的……這些羧酸轉來轉去的反應是細胞有氧呼吸的關鍵步驟,我們都要靠它才能活下來。
  • 《全部成為F》關於F的一些看法。 起名廢的我
    我覺得自己昨天看了11集動漫真心有罪惡感。這部打著哲學和本格推理的番。我個人只能說本格推理太爛。除了我覺得常識就是一個15歲的未成年少女不應該懷孕之外整部動漫以推理的角度來講幾乎沒走彎路。而且最後的推理的確老套。除了真賀田四季這個我喜歡的女孩子帶給人的感覺之外整部動漫我找不到太多的優點。這部番我想說觀眾少的原因並不是本格推理和哲學受眾面窄。本身劇情冗長。減弱本格推理在劇情中佔的地位才是真正的原因。
  • 《全部成為F》瞧你們吹的天花亂墜
    被一直吹捧為天才的四季博士也完全看不出哪天才了,唯一顯得她略有智商的僅僅只有她的殺女越獄計劃謀劃了7年而已。說到底本番實際就是一個性早熟的孩子勾搭上自己叔叔亂倫導致懷孕,因父母反對蓄意謀殺了母親,再和叔叔一起合力捅死了父親。被監禁並生下女兒七年後心生一計利用殺女逃脫監禁的故事而已。
  • 每個人都有仇恨或復仇心理,可對張某鋼的報復社會行為怎麼理解?
    從古至今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講究:冤有頭,債有主。張包鋼違背中國文化信條,向無辜人們伸出了惡手。這是典型懦夫行為、陰暗的心理。遇到委屈後,他害怕與欺負他的強者對抗。但他又無法排解心中鬱悶,懦弱的人因此選擇了傷害無辜弱小。魯迅的話真是精典」弱者發怒,揮刀向更弱者」。
  • 《全部成為F》從櫻子小姐和全部成為F來看寫實系動畫
    對作畫有了解的人肯定是自然聯想到老害們的真實系作畫,比如本田雄、衝浦啟之。其實那種只是在優化動作作畫,本身是否在還原真實人物的神態動作呢?這個答案得問他們自己了。《全部成為F》裡面有些細節作畫就非常寫實。一個吸引我注意力的點就是第一集後程犀川的一個坐姿,這個慵懶的坐姿就非常寫實。
  • 進擊的巨人第4季更換製作組,你希望誰能接手,這個製作組有可能
    不過由於《進擊的巨人》這個巨大的ip,就算前3季動漫虧錢了,資本家們還是會做第4季動畫,也就是在去年第3季剛剛完結不久,就宣布了完結季的製作決定,不過究竟哪個製作組能夠接受霸權社將第4季動漫做完呢?一時間眾說紛紜。
  • F(x)現狀調查:宋茜慘遭吐槽 雪莉或將退出
    今年夏天f(x)強勢回歸,新歌一出就攬入各大電視臺音樂節目一位。不管是曲風還是造型,足以讓她們在眾女團裡脫穎而出。可誰會想到,成員雪莉只是談了個戀愛,不僅工作沒了,還遭到粉絲們的一致反對。甚至有粉絲將雪莉的照片海報全部撕毀、燒掉,行為十分過激。雪莉是非不斷感情問題惹粉絲不滿戀愛這事兒,起初是個緋聞,網上流傳雪莉和歌手崔子穿情侶鞋約會的照片和視頻。
  • 《全部成為F》老牛吃嫩草的悲劇?
    bingo,貌似終於看出了一些端倪;女主小蘿莉家境殷實,府中摩登大廈,胯下「赤兔」跑車,也許是青春期叛逆,也許是涉世未深,竟喜歡上了研究所大叔。話說那大叔一臉悶騷,素愛穿卡通T恤,每日煙不離口,一出場就一番哲理裝逼。。。再往後看,劇情似乎牽扯到了一樁舊事,也是一個小蘿莉勾引怪大叔的故事。。。莫非,通篇想要表達的就是老牛吃嫩草的悲劇??
  • 《全部成為F》全部成為F
    就說這內容吧,就是一種精神病小說,哎,犯手是個精神病,15年也是殺雙親,15年後殺自己的孩子,也殺孩子的父親,就是一個精神病,有啥可看的。來點正常的東西吧。
  • 父債子還是否有法律規定?
    在現實的法律有無這樣的規定?對於父親的債務,子女是否一定要償還?以下找法網小編帶您一起去具體了解!最近的一條新聞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父親欠債14萬要女兒還」,作為女兒的一定要幫父親還債嗎?對於父債子還是否具有法律依據?
  • 第四季《吐槽大會》完美收官,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比如小編沒事就會看《快樂大本營》《奔跑吧》《奇葩說》《吐槽大會》等這些節目。對於現在綜藝節目來說,製作組也都會絞盡腦汁的都想把每個節目做好。今天小編就來梳理一下最近剛收官的《吐槽大會》。節目是以網絡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一期節目邀請一位話題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現在已經做到第四季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 一席英語 | 教你用英文背「主禱文」: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有一個形象,叫做無臉男。他開始時像一枚影子,跟在千尋的後面,有時候透明,有時候半透明,有時候你一抬眼,或一回頭,都能看到他,渾身淡淡的黑色,低眉順眼,人畜無害。有時候千尋打掃浴池時,無臉男還會幫忙遞個東西。但是有一天,無臉男偶然吞下浴池裡一隻貪財的青蛙,然後「無臉男」周身的黑色居然深了一層。
  • 信用債全部退出?無知與謬誤可能將債券市場引向歷史的倒退
    拋開債券市場發展過程談信用債全部退出,實際上是一種歷史倒退。有債市從業人員觀點認為,「如果沒有銀行間債市,我國債券市場恐怕要倒退至少5年以上」。過去,我國在企業債市場發展問題上的確犯了不少錯誤,導致公司債市場發展低迷。
  •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梁非凡的選擇——沒得選還是有得選
    梁非凡自認為曾幫他抓過遊擊隊員,甚至還幫他找過女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算他誰都不放,也應該放了自己的老婆。誰知那日軍大佐一腳踢開梁非凡,把他當狗來踢。之後梁非凡狂跑到萬人坑,看到日本兵在背後一槍打死其懷孕的老婆,並一腳踢她入萬人坑。  想想,假如你是梁非凡,遇到這種情況,有沒有得選?你會如何選?  懷孕的老婆被人槍殺,一屍兩命,剩下的無非就是報仇。但是向誰報仇呢?
  • 刺客守則第5話:打鬥場景被刪除,讓人吐槽你也是緋紅之王?
    有好的原作品,碰到一個不負責的製作組,會誕生什麼樣的動畫作品呢?《刺客守則》這部正在播放的作品,就在劇情方面,還有作畫方面,一直走著下坡路。本來,這部作品給人的感覺,一開始只是覺得劇情有些快,可在第五話播出後,真是讓人忍不住吐槽,你就連最後的好點的作畫也沒有守住,上演了劇情上硬性的刪減,還有作畫的崩壞。相比於原作,《刺客守則》被吐槽節奏過快,也是從它開播就開始的了。這裡,我們也就暫且不提劇情加速的一面,單論第5話給人的感覺。首先來說,第5話的劇情還是能夠讓人看懂的,也就是關於女主梅莉達和愛麗絲兩位少女,從小到大的友情。
  • 《皇帝聖印戰記》一手好牌的小說,動漫化就被製作組玩壞了,傷心
    一手好牌的小說,動漫化就被製作組玩壞了,傷心,這部動漫就是【皇帝聖印戰記】,其實小說在各大漢化後的網站上評分都是挺高的,9.0以上。先說觀點,小編是不來純吐槽的,前期確實有不足,但是後期慢慢深入的看其實還是不錯的。主要前期真的太爛拉的那麼低的評分。先介紹以下背景再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