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地說,在這個動畫播放之前,我就把原著看了,正如我在談原著感受的時候,我並不怎麼看好這個動畫。
http://book.douban.com/review/7619242/理由很簡單,劇情並不是太吸引人,也不是特別有趣。作為骨架的劇情都尚且如此,你其他做的再好,又能突破到哪兒去呢?
現在想想,可能我這種想法對於評價一個依靠原著去改編的動畫作品來說,會有點幼稚。
倒不如說我一開始就太幼稚了吧。
《全部變成F》小說的故事其實大多數時間在繞圈圈,我認為它問題最大的地方就在於前面幾乎沒有怎麼提及哪怕是暗示最後的劇情解密爆點,而是在最後突然一股腦地噴你一臉,讓人完全沒有什麼「原來如此」的感受,而是更多的感到"這什麼鬼?「,順便我一直覺得一個不錯的推理小說,給讀者帶來最多快感的地方還是那種深感自己愚蠢的時候,譬如看到真相才發現原來這件事情就在那裡,自己為什麼沒有想到…之類的云云。當然,在這一點上,《全部變成F》原著是沒法帶給你的。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動畫,並不是那本小說。
如何評價一個動畫改編是否優秀呢?我在思考多年後得出了一個標準,那就是要在尊重原著劇情的基礎上,呈現出超越原著內容的表現力。
毫無疑問,在提供更強大的表現力上,動畫比起小說具有極大的優勢,小說只是文字,而動畫有畫面有聲音有配樂,根本不可能會輸給小說。
但是儘管如此還是很多漫畫改或者小說改被改辣雞了,除了那些原著本身就是一坨屎的部分輕小說以外,失敗的理由無他:沒有還原原著劇情。沒有還原的理由也有很多,有編劇瞎雞巴改的,也有實在是篇幅太長,做不進去。
那麼對於《全部變成F》這個小說來說,這個水分極大的故事架構,塞入一個動畫,仿佛出奇的合適,而且待到動畫開播直到結束,我發現動畫製作組幾乎完美的將原本的故事框架塞了進去,同時還做了很多修正,讓它更加的平穩和具有吸引力。
原版故事中最為突兀的莫過於四季博士與她的叔叔斯通後懷孕的伏線。啊,倒不如說在原版小說裡完全沒有什麼伏線,只有最後教授推理時粗暴的甩出這個事實的故事,而在動畫裡,僅僅是第二話,年幼的四季博士與她的叔叔之間的故事,開始在主線趨於無聊的時候作為替代搶佔了觀眾的視野,或許你看過原著會明白這是什麼用意,或許你沒看過原著,但是也會被這個懸念所吸引。但是無論如何,這種改編對於原著那種中盤極其無聊的劇情來說,是一種拯救。
當然,這種拯救的效果不錯,動畫觀看的時候我完全沒有感到無聊,小說中調查的時候有太多的羅圈搜索,動畫裡都巧妙的迴避,四季博士與叔叔之間偷情的場面,配合主線中毫無頭緒的「犯罪者」的搜尋,結合動畫裡四季博士那個存在有 mitiru 機器人房間裡的娃娃,有意無意的暗示,會給觀眾帶來一種「看到了真相的尾巴」的興奮感,而每一話的結束斷點也給人留下了懸念,總之,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個目的,吸引你看下去,並且不讓你感到無聊和無趣。
對於一個動畫來說,給你足夠的吸引力,而且沒讓你覺得太煩,這已經不錯了。
同時與同期播放的其他動畫不同,《全部變成F》在畫面的呈現上有著極大的質感,至少我看的時候沒發現什麼明顯的作畫失誤,遊戲也走了寫實風格,雖然教授和萌繪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是也可以理解,畢竟主角需要有更多的關注才是。配合畫面呈現出更大殺傷力的是配樂,配樂並不會全程都有,而是根據劇情需要所響起,響起的次數其實不多,但是每一次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巨大的衝擊力,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就是這麼個意思。人物的 CV 其實也沒什麼槽點,桐谷華的一號女主我感覺也就那樣,但是這畢竟是走的寫實風格動畫,按照偏向「一般人」的對話語氣進行也在意料之中。只是動畫裡有那么半集完全是英語對話,雖然發音已經對了 80% 但還是有那麼幾個念錯的,而且違和感更大的是他們說話太慢了,像是小學生英語聽力測試的語速,不知道製作組來這一段意義何在,但是後來想想,那一段動畫幾乎是靜止畫,可能是利用純英文對話轉移觀眾注意力打到作畫省錢的目的也說不定(猜得)。
正如小說的節奏一樣,動畫在最後三話的時候解開了謎底,闡述了一切,同時也宣告了博士的成功逃逸,並且也帶來了與教授的再次見面,這些都是原著裡有的,動畫並沒有拋棄,反倒是遊刃有餘的完全表現了,不知道應該感慨是原著內容太短,還是應該說改編的恰到好處呢?
動畫的 OP 和 ED 都結合原著劇情進行了編排, OP 中動感的舞蹈從側面反映了主角三人的一種關係,教授在追尋博士而不可得,萌繪在拉扯教授而教授卻不冷不熱,三人翩翩起舞到也是非常新穎的一種有趣。最後的 ED 使用了生命遊戲一樣的玩法拼湊出了博士與動畫裡存在的某個 Red Magic 作業系統還有逼格滿滿地窗體代碼構建過程,而最終生命遊戲構建出了一個四季教授的景象也從側面算是一種劇透吧。
動畫上映之際,我曾經想過,原著裡出現的諸多老掉牙的計算機理論,放在 2015 年的現在,會不會過於突兀。譬如原著書寫的時候,特洛伊木馬還是新鮮玩意,蘋果和主流 Unix 系統還在一統江湖,Linux 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虛擬實境技術在那時代的小說裡有提及幾乎是無法想像的,而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個手機和淘寶 35 塊錢的 Cardboard 就可以隨便體驗。設定裡某些東西現在再拿出來說,會不會讓一些不知道原著時代的人覺得好笑?
當然這個想法有點多餘,如你所見研究所裡的電腦也升級了,觸屏也上了,作業系統界面也不是那麼簡陋了,有 OSX 的界面,也有 Gnome Shell 的界面,即使是現在你說自主開發可替代 Unix 的系統頂多讓人想起 Linux,(實際上小說裡的那個 Red Magic 我覺得似乎是在 Neta Red Hat),哪怕是虛擬實境,大家也覺得理所應當,特洛伊木馬這種東西更是司空見慣,只是這些在我看來對於小說那個年代非常超前富有逼格的元素已經無法體現出逼格光環,難免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或許我知道很多人看了《全部變成F》動畫後會覺得裡面有很多槽點,為什麼一個小女孩會對一個叔叔發情,為什麼那個博士會做出那麼中二的行為,為什麼裡面的部分對話看起來很裝逼但是又很無聊,為什麼這種自以為是的亂七八糟的理由也可以成為犯罪的藉口,為什麼那個博士殺了那麼多人還逍遙法外…等等等等。
哦,我記得我一開始就說了,我是在談論動畫,作為動畫改編,《全部成為F》避開了原著中無聊的中盤,拯救了那毫無預兆的最終解密,同時在劇情的表現力上大幅提升了多個臺階,對於動畫改編製作組來說,我覺得完全可以給它們喝彩了,至少從這些細節來看,他們的確很認真的在做這部動畫,而且還仔細研究了原著的內容。
至於劇情裡的槽點嘛……
冤有頭,債有主,吐槽別找製作組。
走出門,向右轉,問候作者他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