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有一個形象,叫做無臉男。
他開始時像一枚影子,跟在千尋的後面,有時候透明,有時候半透明,有時候你一抬眼,或一回頭,都能看到他,渾身淡淡的黑色,低眉順眼,人畜無害。
有時候千尋打掃浴池時,無臉男還會幫忙遞個東西。
但是有一天,無臉男偶然吞下浴池裡一隻貪財的青蛙,然後「無臉男」周身的黑色居然深了一層。於是無臉男開始接連不斷的變出金子,他引誘人再吞食人,他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餓,他不再透明,不再若隱若現,他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怪物。而且他時不時地消化不了,孤獨痛苦。
看了很多遍後,有天我突然意識到,無臉男也許是一個隱喻,他多像人的欲望呢?
越餵越大,永無滿足。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好了,還以為有錢就好了,還以為爬上了哪個位置就好了,就可以得償所願,填平所有的欲求。等我們卯足了勁爬過一個又一個的山頭,逐漸看清了人生的模樣,才知道,原來一路都是望不盡的大大小小的山頭,發現在每一個高度都有這個高度的茫然,都有比腳下這個山頭更高的山,滿是填平了又再空缺的欲求。若人將「幸福」與可視化的「擁有」連接在一起,就會迷失方向,離開自我,找不到原位,從而憂慮滿懷,坐臥不安。
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聖經 提摩太前書》
耶穌說: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But seek first his kingdom and his righteousness, and all these things will be given to you as well.
在《主禱文》中,耶穌教導我們這樣為自己求福: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像野地的花與天上的鳥一樣被天地餵養,每日供應不斷。
保羅在《聖經 提摩太書》中,勸導兒子提摩太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主禱文》中的第5大請求是:
And forgive us our debts,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我想:
若是對誰還有懷恨之心,這個人便不是一個自由身,依然是被轄制的奴隸。
被赦免,如同身上的枷鎖脫落;
赦免人,如同心上的枷鎖脫落。
每一個當下都努力活得乾乾淨淨、喜樂平安,享受日光之下自己的勞碌所得,這應當就是天真赤子了吧?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佔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我曾遭受的任何禍患,我都早已忘記(《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