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七月半,鬼門開」之說,有三禁忌要搞清楚,看完明白

2020-12-22 三農的高度

中元節民間俗稱七月半,和除夕、清明、重陽稱為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人們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比如農曆七月半,正是初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慶豐收,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意,其傳統精髓核心是敬祖盡孝。後來在道佛兩教文化的影響「加持」下,有了「鬼神、輪迴」之說,民間也有些人有了「迷信」觀念,同時糅合在「孝義」裡面,才有了種種「奇論怪談」之說,其實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那麼,民間在這一天有諸多忌諱,我以我們當地比較靠譜的講究,來說說「三大忌諱」,大家請看看有沒有道理!

一、遵守當地習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每個地區人們的民間風俗,還是有一些區別。比如有些地方七月半上墳祭祖,講究早幾天去;有的地方講究當天祭祖。各有各的說法講究,也沒有誰對誰錯,民俗各有千秋。因此,這一天我們做晚輩懂事的人,一定要遵守當地的風俗。比如我們當地老人講究,晾曬的小孩衣物,要在太陽落山前收回屋內;比如這天不要亂說不吉利的話;比如說不要「撿錢」(可以交公)等等之類。如果自己疏忽大意不遵守當地七月半習俗,就會惹老人不開心,影響家庭和諧,也就違背了這個節日其傳統精髓核心價值——敬祖盡孝,變味了也就沒有意思了。

二、七月半,鬼亂串,沒事別往河邊站:按照迷信說法,這天「陰間」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七月半,鬼亂傳」。實際上對於不信鬼神之說的人來說,這都「不叫事」。在民間有很多父母家長,叮囑孩子這個時間段,剛過完夏季,不要在河邊站貪戀洗澡了,其實也並非完全都是迷信思想作怪,而是不想孩子們再去河裡洗澡,遭受風寒就不好了。因為此時的秋季,北方已經秋高氣爽,早晚涼意襲人,南方早晚也逐漸有秋意,特別是北方大部分地區,水溫變化劇烈,不再適合野外遊泳。因此,這句話更多的是告訴人們:天涼好個秋,不要再野遊

三、別回家太晚:按照迷信說法,這天晚上出門容易遇到「不乾淨」的東西,人容易撞邪,所以不易出門。實際上這話就是以訛傳訛,沒有一點科學道理。好比我們老祖宗早就說過:「寧住墳頭,不住空宅」!啥意思看明白了嗎——「活人比氣人可怕」!所以你看,我們的先輩們,早就知道,世間其實本沒有鬼。才會有這樣的俗語老話,寧可住在墳頭過夜,也不去空宅老房子裡待。如果以前人們真的怕鬼,趕路實在沒店住,寧可與墳塋為伴,也不去有可能「遇險」的空房子裡落腳。可見,人們在活人與「鬼」之間,還是覺得「鬼」比較安全。因此,人們叮囑家人別太晚回家,是要家人注意人身安全的意思,別遇到心中有「鬼」的壞人了!

今天七月半,你那裡有什麼傳統文化,有這些「講究」嗎?還有與眾不同的講究說法嗎?歡迎朋友們一起來聊聊!文明祭祖,小心火燭!

相關焦點

  • 七月半·鬼門開
    七月半,鬼門開。
  • 七月鬼門開,午夜心慌慌 鬼門已開 這些禁忌千萬不要做 !!
    道教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大帝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凡人和其他聖靈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
  • 民間傳說:七月初一鬼門開鬼月禁忌
    七月十五中元節,就是中元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的誕辰。十月十五下元節,就是下元解厄水官三品洞陰大帝的誕辰,合稱三官大帝,全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簡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所以每當三元節到來之即,叢林廟都會舉行齋醮科儀,為國祈福,為亡靈超度,為國解厄科儀。所以民間流傳七月十五舉行中元節超度法會,請地官赦罪,為亡魂超度。
  • 七月半 鬼門開 百鬼夜行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之為「中元節」,而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在民間俗稱為「鬼節」。
  •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結婚好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都是鬼節,而初一這一天是鬼節的開始,這一天鬼門會大開,所以陰氣會特別的重,在這一天當中有許多的禁忌從我們的老祖宗口中傳下來,最好是不要隨便去觸碰,那麼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鬼門開結婚好嗎?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由來  地官掌管地獄之門,從七月初一這一天地官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七月半,鬼門開,十條禁忌須知曉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
  • 中元節文化闢謠:沒有「初一鬼門開 三十鬼門關」的說法,只有七月十五
    又到了農曆七月,因為七月十五為三官大帝·赦罪地官的誕辰,據說地獄會放出亡人魂魄,加之宗教因素的文化,變成了一年中最大的鬼節——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所以七月也被人們稱為「鬼月」。當然這些可以說是迷信以及民俗信仰,但作為傳承下來的一種祭祀文化,也是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慎終追遠的對先人的奠祭。
  • 七月鬼門開,午夜心慌慌 !「鬼節」的來歷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凡人和其他聖靈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民間在中元節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動,拯救那些孤魂野鬼,應當與地官的赦罪有關。地官掌管地獄之門,從七月初一這一天地官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墳、點河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七月半鬼門開?宋朝人到底怕不怕鬼呢?
    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公曆的8月15日)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不知道大家哪嘎達都是怎麼過這個節日的,不過在小魚兒的老家——七月半,鬼門開。相傳中元節這天,陰曹地府會開門放鬼魂,所以晚上要關門閉戶,一旦有小孩不聽話,就會叫鬼差一起抓走!
  • 七月半,鬼門開,陰氣重,這些民俗與禁忌不懂是要吃虧的
    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鬼節外,還能被叫做亡人節、七月半、施孤等等。它跟清明節、重陽節還有除夕一起被稱為"四大祭祖節日"。  中元節是每年的七月十五日,在民間傳說裡,這天可是地府鬼門大開,讓陰魂重返人間的日子。同時它又是佛教中超度亡魂的 "盂蘭盆節"。總之,說來說去,都離不開個"鬼"字!整個中元節都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所以,"鬼節"這個俗稱是很恰當的啦。  中元節的源頭,應該跟祭祖有關。
  • 七月半鬼門開!汕尾人在中元節吃什麼?這個絕贊好美味
    七月半,鬼門開。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今天的時候,正是中元佳節,也多被人稱為鬼節,盂蘭盆節,七月半。而談起這個節日,就不得不說起它的兩處由來。"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
  • 農曆七月鬼門開,「鬼月」風俗禁忌及化解方法大全
    據說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一直到七月廿九才關上鬼門。人們認為這個月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
  • 中元節 | 鬼門開.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一日三節的七月半,究竟有何由來?
    「七月半,開鬼門兒,鬼門開了出鬼怪……」童謠裡的農曆七月半,總是諱莫如深,有種夜路難安,夜夢難寧之感,仿佛在寂靜中也會忽生憂懼。老人常說:七月半是「百鬼遊行」的日子,所以要早回家,少夜行。然而真是如此嗎?
  • 風水格局:鬼門開結婚好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都是鬼節,而初一這一天是鬼節的開始,這一天鬼門會大開,所以陰氣會特別的重,在這一天當中有許多的禁忌從我們的老祖宗口中傳下來。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  鬼門開由來  地官掌管地獄之門,從七月初一這一天地官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農曆七月鬼門開,道長教你如何安全的度過「鬼月」!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據說每年農曆七月初一,便會打開鬼門,放出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 七月十五中元節道教地官赦罪解厄,鬼門大開最宜超度懺悔做錯之事
    七月十五民間稱之為鬼節,鬼門大開,道教稱之為中元節,中元節共分三元,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又稱「三元」,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道教信仰稱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一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三月七月鬼旺月:鬼門大開的中元節,究竟來源於道教還是佛教?
    這個故事說的是佛陀弟子目連的母親生前吝嗇貪婪,天天宰殺牲畜吃,死後投入餓鬼道,目連想要報答度化母親,卻發現自己給母親送的飯一到她嘴裡就化成了火炭。目連於心不忍,於是請求於佛陀,佛陀告訴目連要在七月十五建盂蘭盆會,集合十方僧眾之力才能讓其母吃飽。
  • 地獄遊記(三四)三遊誅心小地獄、遇七月開鬼門!
    濟佛曰:七月鬼門大開,好兄弟到陽間來散散心,故七月俗稱「鬼月」,凡事每多禁忌,怕衝犯鬼魂,世人如能時時刻刻敬畏鬼神,自然不犯過錯。鬼門既開,遊冥著書多少有阻礙,然有我濟顛和尚在此,陰鬼自會避開,楊生不必懼怕。楊生曰:鬼是人的化身,見怪不怪,怪自亡,我並不怕他們呢!濟佛曰:那才好,快上蓮臺,準備遊冥。楊生曰:我已坐穩,請恩師起程吧!……濟佛曰:已到了,快下蓮臺。
  • 七月鬼門開,鬼月來臨!既不嫁娶也不搬家!如何應對鬼月禁忌(附靈驗驅邪之方!)
    在一個月之後,他們會在七月三十日的夜裡亥時(夜間9點—11點)左右回到地府或者祠堂、廟宇裡。據說從農曆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