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高價收v,不想賣的可以租,180/天」
「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
「註冊1年、綁定手機,有交易記錄」
微信還能出租?
驚訝之餘竟然有點心動
帳號密碼借出去幾天
就有幾百塊到手
這樣不勞而獲又穩賺不賠的好事
上哪找啊!
案例:出租微信號被用於詐騙案例
警方在辦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發現個別中學生經同學、社會閒散人員介紹,將自己的微信號以每天40-80元的價格出租給他人使用。
在校學生應該增強個人新型安全保護意識,不要將自己微信、QQ號、身份信息、銀行卡等出租或轉借他人使用,防止違法犯罪人員利用。出售買賣實名制手機卡、銀行卡,一旦被用於犯罪環節,公安機關將依法對其進行警告、訓誡、罰款、拘留,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有疑問,可撥打96110諮詢。
在社交平臺上隨便搜一搜就會發現
租購微信的廣告並不少
發布者在網上給出
一天幾十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報價
成功讓部分用戶,將微信帳號密碼拱手相讓,但也引起了更多用戶的懷疑:
出租/買來的微信號
到底被用來幹什麼呢?
答案只有一個
租微信號,本身就是個陷阱
顯然,這些人千方百計拿到用戶的實名制帳號,當然不是用來投票那麼簡單,有「租號」需求的,不是違法犯罪團夥,就是想打「擦邊球」的灰產組織,他們在網上發布虛假廣告,美其名曰是「短期租借」,其實就是變相盜號,哄騙用戶自己交出帳號、密碼,再理所當然地將這些帳號挪作他用。
一方面,帳號使用權的離手,意味著用戶的隱私也將脫離防護,另一方面,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好友對用戶帳號出租並不知情,因此用戶的身份極有可能被冒用。假扮號主身份向好友借錢、申請借貸、騷擾朋友,或發布虛假廣告實施詐等情況都時有發生。
不僅如此,由於普通用戶的實名帳號擁有支付功能,而且一般沒有異常交易記錄,因此很容易被不法團夥(即所謂『水房』)盯上,用來拆分、「洗白」他們手上的贓款,逃避監管部門和警方的監控、追蹤。
而一旦用戶出租的微信被捲入「洗錢」風浪,他們的帳號也將不再「清白」。
希望大家遠離這種違規行為
不管在哪裡
看到類似「租售微信」的信息都保持冷靜
不被對方承諾的高利所迷惑
原標題:《【電詐預警】微信號出租一周可賺千元?!警方提醒:千萬別犯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