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有約》節目採訪整理

2021-02-19 羅永浩



1.「我在事業上從賈伯斯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


魯豫:你現在每天處於焦慮的狀態多,還是旺盛的創造力多一些?
羅永浩:兩種都有,第二種是偶發現象。焦慮長期都有,因為你要擔很重的責任,而且這個感覺會隨著公司規模變大而加劇。現在一想,要對700個家庭負責,這個感覺還是挺嚇人的。但是這個壓力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好像有些地方的人肚子吃不飽或者怎麼樣會更長壽一點,所以你如果做公司,始終保持一個輕度焦慮的狀態對你做事反倒是有好處的 。

魯豫:前一陣看那個電影,《賈伯斯傳》,是以他三個發布會為題材的那部,我覺得特別好,那個狀態是不是很像你每次發布會之前的那個狀態?
羅永浩:沒有那麼戲劇化,但是後臺全是亂糟糟的,即使安排統籌顯得非常好,發布會結束以後,大家一片叫好,後臺其實也是混亂不堪的,

魯豫:你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會從中找你們倆哪怕有一點點相似或者相同的地方嗎?
羅永浩:我在做產品和做科技行業這些方面,從他身上學的是最多的,相似之處肯定是有,是很多性格上的東西。

魯豫:性格上的哪些方面?
羅永浩:其實你看蘋果做到業內最好,他自己也還是不滿意,我是覺得你得本來性格是這樣的人,否則學是學不來的。包括我們到現在,即使做到某一個程度,我把團隊誇了一通,其實我也是不滿意的,永遠不滿意。所以我從他的傳記,他的DNA裡看到那些東西是挺感同身受的。我們這種人會被人家說成,北京話叫事兒媽,臺灣人講叫龜毛,特別挑剔,反正沒有什麼好詞。但我覺得還挺幸運的,製造業裡會把這種性格當成是美德。

魯豫:所謂的工匠精神是不是就是這樣?
羅永浩:對,就是這個東西。

魯豫:剛才講到賈伯斯,你會覺得他是你的一個前輩還是榜樣?
羅永浩:在工作上肯定是絕對的榜樣。

魯豫:談不上是偶像?
羅永浩:可以說是偶像,因為我在做企業和做產品上從他身上學的都是最多的,其實前面還有兩個,就是博朗兄弟和盛田昭夫,都是這個路數,只是說賈伯斯離我們比較近,做的又是比較相似的東西。


2.「我骨子裡是內向的,可這是一個外向型的人統治的世界」

魯豫:你從多大意識到自己將來需要幹一些事,而且還是能幹成事的人?
羅永浩:這種感覺其實挺普遍的,我們小的時候,在小鎮的時候,班裡可能半數男生都是雄心壯志,只是後來被打擊就放棄了。我打小也因為這個被嘲笑過,但我不容易放棄。每一次我轉型都要面對這個,比如有一天我說要做科技公司,我想做手機,我想做數碼產品,又都是鋪天蓋地的嘲笑聲。

魯豫:人是有這樣幾種,比如我想做一件什麼事,我先不說,我可能就是怕聽到反面的聲音,動搖我的意志,所以我先不說。
羅永浩:我覺得你這個性格好,我吃虧就在這。

魯豫:你是會忍不住,要先說。
羅永浩:有時候是忍不住先說,有時候也是有策略性,有目的性的。比如我想做新東方教師的時候,跟一些朋友說了,當然也都是打擊,打擊的時候我就想下次有這種事的時候我就不說。但是等到做錘子科技的時候,我雖然也想過這個事情,但還是要說,因為當時我們缺人,缺資源,什麼都缺,幾乎不可能的這麼一個使命。起步的時候,我就發現我說一說,就有很多數字媒體報,因為他們也沒有內容可做,發現一個相聲演員突然要來做手機,還挺張狂的,他們覺得這個事有娛樂性,有觀賞性。


所以他們常常帶著...至少不是善意,但也談不上有多大惡意,就經常去轉一些我的言論,當成是什麼奇談怪論的那種。我就發現這個東西對我是有很大好處的,因為他們眼中的那個奇談怪論其實對我來講是非常真誠的想法,所以我有時候說了一兩個,發現效果很好,就會鼓勵我不停地說。

但是如果這些對你做的事業本身不是必須的,我還是想學著不提前說,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魯豫:提前說符合這個時代做事的方法?
羅永浩:沒錯。

魯豫:你需要先說。
羅永浩:還有,像我骨子裡其實是內向的人,這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從我有記憶來的幾十年,這個世界一定是外向型的人佔便宜,性格上內向的人會吃虧,在很多領域或者在絕大多數領域裡都是這樣。


這個也是困擾了我很多年的問題,你如果湊巧是一個內向型的人,在一個外向型的人統治的世界裡生存,有很多問題是為了做成你的事業必須克服的。比如我有輕微的社交恐懼,所以我不願意參加任何圈子的聚會,但是你要做的事情,必須去參加的時候,強迫自己參加的那個過程還是很難受的。

如果你逼著自己參加,十次八次以後,你適應了也就沒事了,但是你走出這一步去解決這十次八次之前,常常是有意無意地會迴避這個事情。所以我2012年5月開了錘子科技,到第二年融到了A輪融資,再接下來做了手機。


我做手機前,在硬體,在製造行業裡是個笑柄,等我們做出手機以後,他們拿回去拆完了一看都嚇一跳,因為是我們自有團隊做的,做的水準在業界是領先的,雖然有些硬傷,但是整體上一定是領先的。


特別是在結構工程方面,這時候我應該借著這個機會跟手機圈的人頻頻出去認識和交朋友。但是因為我剛才說的那個心理恐懼就沒有去做,沒有去做帶來的問題就是後面我做很多事情資源不好解決,就是因為認識的人脈不夠。


這個事我是拖了比實際需要晚一年半或兩年才開始做的。一開始做很多局面馬上就打開了,所以我有時候就會反省,如果我早一年半到兩年去做,公司現在能解決的資源會比那時候好得多。


3.「你開始感覺已經活得很安逸了就危險了」

魯豫:你算是天才型的人嗎?
羅永浩:我覺得我肯定算天才型的,雖然我的成就還不夠,但是我覺得,其實長大的時候,你看很多孩子都雄心壯志,堅信自己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後來打擊,挫折就放棄了。

魯豫:你堅定自己能夠成事?
羅永浩:你看我們這有一個設計部門的小夥子,我就發現他一個月好幾萬的工資花的一分錢都不剩,而且他經常花錢買一些沒有什麼必要性的東西,經常是到月底前一周就沒錢了,還要跟比自己收入低的同事借錢,但是他們是哥們兒,無所謂,借完錢等發了工資再還回去。


其實我年輕的時候也這樣,所以我就去問他,我說你為什麼,他就說他從小就有一個很重的幻覺,他覺得自己一定是要賺大錢的,如果你堅信這個,你生活裡就一定不會理財,不但不理財,如果有機會貸款,你還敢使勁貸款,使勁花。


我聽完了以後特別高興,我說我也是這樣想的,我20多歲時候就是這樣想。所以我在15年前,能在新東方賺年薪差不多60萬,15年前在中國,一個20多歲的人能賺60萬年薪是非常高的。但是我每個月也是月光族。我老婆剛認識我的時候非常吃驚,他說以你的收入完全沒有積蓄怎麼可能呢,她懷疑我是騙子。後來我就說真的每個月都會花光,經常要跟自己的朋友借錢扛那麼三五天,發工資趕緊給人還回去。

魯豫:其實這樣的人某種程度也反應他對自己的未來是有信心的?
羅永浩:對,所以說那個話的時候,我就特別高興,我就覺得他跟我以前一模一樣。而且我就誇他,我說你這樣想是對的,不要存錢,我說每一分錢都花完,你將來一定能賺大錢。

魯豫:你從小就是特有理想的一個孩子?
羅永浩:差不多。

魯豫:這是天生的?
羅永浩:幻覺,可以這樣講。

魯豫:你的第一個幻覺是什麼?
羅永浩:比如說我覺得我一定不會為金錢發愁,這個我很早就覺得。可是我把這個事跟朋友們講的時候,他們一定是嘲笑的,「你想什麼呢」。

魯豫:你跟他們講過嗎,你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賺到那些錢?
羅永浩:具體的我沒有想,其實坦率講,那時候我沒有想靠什麼掙錢,我只是覺得我一定能做成比較大的事情,不管是什麼,也不會為錢發愁。如果有一天我為什麼事發愁一定是要比解決經濟問題要嚴重得多的事情發愁。

魯豫:當時你生活的那個地方還是一個小鎮吧?
羅永浩:縣級市。

魯豫:在那時候和大城市之間的差別是挺大的?
羅永浩:非常大,今天也很大,今天我回去會發現當年的那些同學朋友,很多特別有理想,有追求的,今天回去,你會發現,他們在小鎮沒走也比很多人過得要好。


比如說在政府已經混到比較高的級別了,去做生意的也賺了不少錢了,這種聰明的還是最終從概率上多數也都是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成事的。但是真的就是特別滿足於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比如他是一個局長,他就對自己現在比較富足的生活特別滿意,沒有任何追求。


我就覺得很奇怪,我說你才40歲,你還可以追求很多,或者最庸俗,你可以想著當更大的官,結果連這個都沒有。

魯豫:你覺得追求很重要?
羅永浩:當然。

魯豫:內心的那種滿足感,幸福感不重要嗎?
羅永浩:你要享受那些滿足感的同時,再往前繼續走,對我們做企業的人來講有個詞叫小富即安,就是做了一個企業,賺了點錢,比一般上班打工的要活得好一些,他就非常滿意了。


這種企業一般來講幾年就不行了,現在這個世界一切都在加速,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你開始感覺已經活得很安逸了就是危險的。


4.「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實是智力上的不公平」

魯豫:所以你從小到大都覺得絕大多數的人是笨蛋?
羅永浩:對,這個世界本身就是這樣,我不是惺惺作態,我是最近幾年一直在想一個事情,我後來發現這個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實是智力上的不公平,但是由於某種奇怪的原因,現在人還沒有從價值觀上普遍認識到因此歧視智力低下的人是不對的。我們只能做到反對歧視那些明顯是弱智的人。


但比如說一個人比別人聰明一點,這時候他去嘲笑和鄙視那個智商低的人時候,這個社會常常是接受的。我做企業這麼多年,不斷地看到有一些特別勤奮,特別善良,特別努力的孩子,由於不夠聰明,所以很多事情做到最後也做不了太好,這樣的看多了以後,你會感覺其實這是個最大的不公平。

魯豫:以你的智力,如果你從小學、初中、高中,你一直在努力地學習,你有可能成為你們那個縣、市、省的狀元嗎?
羅永浩:這不是沒有可能,但這裡面還有性格上的問題,不光是智力問題。比如我性格上,我小時候各方面發展很平均,成績非常好的時候,比如小學的時候,我很難拿兩個100分,語文,數學,我一般都是一個100分,另一個總是98,99分。做好了題目去檢查的時候總是會漏一些,沒有那麼細緻。這樣你就比跟你學習能力差不多,但比你性格細緻一些的人吃虧。


我還有另一個吃虧,我在很多方面能力很好,但是我的心理素質差,你知道像頂級運動員和運動員之間比的不是能力,兩個人能力都是頂尖的,最後比的就是心理素質。

魯豫:你的心理素質差嗎?
羅永浩:不好,非常不好,比如演講,我準備了90分以上,那麼上臺就非常棒,如果估計我準備到了80分,我上臺表現一定是60分。


5.「如果這件事對我足夠重要,我就會激發一個戰鬥狀態去對待它」

魯豫:你現在被這個圈子裡的人接納了嗎,他們會認為你是這個圈子的一部分還是一個外來者?
羅永浩:當然接納,現在我出去,這個圈子裡的很多高管,還有一些比較資深和比較牛的人士很願意跟我們交往,合作。而且我們馬上入職的一些高管也都是這個圈子裡原來就特別牛的人。

魯豫:所以你現在這種恐懼症比以前要少很多?
羅永浩:對,少很多,原來也沒有說我走不出這步,只是說心理上會有意無意地去迴避這件事。比如我到了周末,有三件事等著我,可能出去跟手機圈的人做社交,那個是最重要的。但是我會去做次重要的兩件事,並且下意識地讓自己相信那兩個跟第一個一樣重要。

魯豫:這僅僅是有一些社交恐懼症嗎,專業會不會稍微欠缺一點。
羅永浩:那從來不會,我要下定決心進入哪個領域的時候,我會把那個領域裡的絕大多數人想像成是笨蛋,但是實際上我在那個領域裡站住腳跟再回頭看,那個領域裡的絕大多數人確實都是笨蛋。就是我真正瞧得上的不會超過3%或5%,也許更低。

魯豫:所以你內心是從來不會有不自信和自卑?
羅永浩:基本上是這樣,但是有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比如說最近胖了20斤,人家要來找我錄電視節目,我就覺得要是瘦了20斤上鏡頭可能好一些。其實這個事是無關緊要的,但是這種事會讓我不自信,所有認真嚴肅的事,我都不會不自信。

魯豫:你今天我們錄這個節目,你對你的外形自信嗎?
羅永浩:當然不自信了,我的想法就是為什麼不是前一陣鍛鍊掉了20斤肉的時候,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如果這件事對我足夠重要,我就會激發一個戰鬥狀態去對待它。如果進入這個狀態去看,就覺得什麼都不是問題。所以你看我這次出差路上,我看埃隆·馬斯克的傳記,就是特斯拉的創始人,我以前也看過關於他的很多報導,比較熟悉他,但是整本的傳記是第一次看。


看的時候就發現很多,比如他有一天想做火箭,大家都覺得他瘋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每一次改變一個時代面貌的人,明明就是這樣的人,但是公眾每一次面對這種人的時候,都有那麼大反應,這件事是我特別吃驚的,因為如果我從學習歷史或者看小說,看作品,了解到的就是這個世界每一次改變時代風貌的人出現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是個精神病,都覺得他是個瘋子,但事實上最終改變世界的常常就是這些人的時候,你如果這種故事看過不用十個八個,只要看過一兩個,你就應該重新看待這個事情。


但是他們還是只要一出現這種人就認為他精神病,因為當時馬斯克打算做火箭的時候已經是個億萬富翁了,這件事說明他已經有很強的能力和資源去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即便已經充分證明了這個,他要做火箭的時候,還是很多人認為他有精神病。為什麼一個20多歲就成了億萬富翁的人有一天決定在航天領域裡面有所作為,還有那麼多笨蛋會認為他是一個精神病,這個事是讓我非常奇怪的一個事情。

魯豫:你想做一件改變世界的事嗎?
羅永浩:當然好了,如果你做事業能賺錢可能是非常窮的時候的一個想法,那個狀態很快就會過去。一旦過去了以後,還能支撐你做一些事的,一定是比較形而上的東西。從基因上,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到長期過花天酒地的生活,只有極個別的人才有這個能力。絕大多數億萬富翁的兒子會發現他不能長期過花天酒地的生活。那些能一年365天花天酒地的人真是基因上跟別人不一樣。

魯豫:你過花天酒地的生活嗎?
羅永浩:肯定是有過。

魯豫:你先定義一下什麼叫花天酒地,怎樣算花天酒地?
羅永浩:就是弄一大堆朋友,一晚上毫無意義地在喝酒、吃飯上花十萬,幾十萬塊錢,享受一些貴的消費。

魯豫:你有過這樣的生活嗎?
羅永浩:有過。

魯豫:持續多長時間?
羅永浩:連續兩天對我都很難。

魯豫:你只是嘗試了一下?淺嘗輒止就過去了?
羅永浩:對,完全不享受這個過程。

魯豫:所以你本質是一個特有理想,特有追求的年輕人?
羅永浩:雖然不年輕了,但是可以這樣講。



6.「我還是喜歡直接一些,包括做企業也是」

魯豫:你在不同階段是有不同追求的,是嗎?比如在高中那個時候,你退學,看了幾年書,你當時追求什麼?
羅永浩:最主要的一個是離開家鄉,因為我們那個家鄉在那個年代,現在也很可怕,那時候更可怕,那時候只要是個男孩,晚上九點以後不回家,父母就很緊張了。

魯豫:怕你們做什麼?
羅永浩:打架,校園暴力特別特別嚴重,對男生來講是迴避不了的問題,你只要上學,一周五天上學,五天在校園裡至少會有兩到三起暴力事件。

魯豫:你是屬於旁觀的還是?
羅永浩:我初期都是挨揍的,但有的時候,比如說當著女生的面被羞辱了以後,那個會爆發特別大的反應。只要一反抗,馬上就不會挨欺負了。 

魯豫:你現在會後悔你高二就退學嗎?
羅永浩:這個倒不會。

魯豫:你現在回頭想,那個時候老師講的哪不對,你指出來,會是你的一種本能?
羅永浩:對,我還是喜歡直接一些,包括做了企業也是。我直到今天,情感上還是不能接受為什麼我不能對競爭對手的產品說三道四。

魯豫:那你當時給老師指出來他那個錯誤是很直接的?
羅永浩:對。

魯豫:你會不會對沒上大學會有一點點小小的遺憾,不在於要什麼文憑,而在於那個經歷?
羅永浩:這個是非常非常遺憾的,特別是我到了美國去矽谷的時候,當地朋友領著我去斯坦福校園參觀,我其實非常難過。我看到那個學校好得離譜,在校園裡逛的時候非常非常難過,就覺得我這輩子為什麼中間就沒有四年能在這樣的地方正經學點東西,認識一批非常聰明非常優秀的同學,我在高中上完了學,我不知道如果我能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有一天能到那樣的學校去上學。那時候對我們來講,留學是很遙遠的事情,很天方夜譚的事情。

魯豫:如果你高二沒有退學,到高三,當時你的成績考一個全國的比較好的大學有沒有把握?
羅永浩:我特別不願意委屈自己學我認為沒用或者是我不喜歡的學科,比如說你看我多年以來總自嘲,我說我數學方面是個白痴,其實這不是真相,真相是我只要忍住不耐煩學數學,也一定是能接近滿分的,只是說我到了一個階段以後發現靠著小聰明已經不足以考高分的時候,我就徹底放棄了。

魯豫:如果當時,我說你好好學,將來你會去美國?
羅永浩:對,乾脆給我領到斯坦福去看一圈,說你再忍兩年就能到這裡讀四年書,那我一定是百分之百地忍。


7.「在不嚴重依賴天分的領域裡,我覺得我基本上做什麼都能成」

魯豫:有的人會在人生很早的時候大概知道這一生會做什麼,比如我從很早大概知道我將來會做什麼,有的人可能在比較晚的時候才明確我大概會怎樣,應該你是比較晚找到你的人生最終的理想,是嗎?
羅永浩:我小時候其實本來想過多作家,其實這個事上我是有挫敗感的,固然有不夠勤奮努力的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別人作品的時候會有兩個感覺,一種是覺得寫得真好,但是會覺得我要努力一下也能做到這個程度。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神作,看完了你就特別絕望,你就覺得再怎麼勤奮努力,你一輩子也到不了這個境界。

魯豫:什麼樣的神作?
羅永浩:比如說電影,像庫斯圖裡卡,就是那個南斯拉夫導演,他拍了一些,像《地下》,那個看的時候,三個多小時的電影,天氣並不熱,但是我好幾次看著冒汗。所以那種,你就會發現跟努力,跟勤奮沒有關係,他在創作狀態上就是半人半神的,所以這個東西你看完了特別沮喪,可能就不想幹這個。


我在像寫書或者拍電影這種事情上是體會過這個感覺,甚至沒有在這個領域裡很深入,剛剛有那麼一個念頭,想在這做點什麼,因為看了特別牛的東西就放棄了。其實我吹了好多牛,別人只看到我囂張的一面,其實我內心有特別謙虛的一面。

魯豫:我們能這麼推論嗎,後來你凡是涉及的領域,你都是認為你能夠做到最極致、最好的,比如說英語教育,後來做牛博網,辦教育機構,到做手機都是你自信能做好的?
羅永浩:我是覺得在不嚴重依賴天分的領域裡,我基本上做什麼都能成。

魯豫:你做的這幾個都是不嚴重依賴於自身的這種天分的嗎,比如做英語教育?
羅永浩:做企業,如果你要發展壯大,肯定不是嚴重依賴天分的事情,這裡面的多數能力都可以後天習得的。


8.「從職業上來講,這是我最幸福的三年半」

魯豫:你做每一件事,那個原始的驅動力是什麼?
羅永浩:首先是喜歡。

魯豫:你一開始做英語教育,去新東方教書是因為喜歡還是什麼?
羅永浩:多數時候是因為喜歡,但當老師絕對不是,就是人家告訴我這個工作能有年薪百萬,後來發現是扯淡,騙人的,最高也就是五六十萬年薪。

魯豫:如果那時候別人跟你說做一個別的事也可以年薪百萬,你會做那個事?
羅永浩:對,只要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魯豫:你憑什麼能夠相信我只要努力去背單詞,我就一定能把我的英語學得不錯,我就能夠成為一個很好的英語老師,你怎麼能夠確信?
羅永浩:語言能力嘛。還有,你就想一件事情,多傻的人只要在當地出生,他都能掌握當地這門語言。就是個重複,就是時間積累。

魯豫:但是一旦當了老師之後,你會意識到這是你喜歡的一個行業嗎?
羅永浩:初期還是挺喜歡的。因為你對人生的這些滿足感上有很多是來自形而上的東西,而不是那些物質享受。所以教書也是類似的,如果我在這只是重複講一些課程,領一份工資,這個東西是支撐不了我做太久,我必須獲得某種滿足感或者我認同的一些東西。


我教書的時候教的是GRE,其實主要是做邏輯分析,做那些的時候經常結合我的成長經歷去給他們講一些獨立思考的案例,那些案例常常又跟題目涉及到的是有關聯的,所以我去講那些東西的時候,我講題目怎麼做,怎麼分析技巧這些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滿足感。但是從這衍生出來給他們講一些道理,看到下面學生眼睛放亮光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個工作是特別有意思的,特別有價值。所以這個東西能支撐我在那,要不然單是靠給工資是支撐不了那麼多年,我一共教了五年。

魯豫:其實你很希望做一個能夠影響到別人的人?
羅永浩:當然,這個是會帶來人活著的那種滿足感諸多的因素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對我來說。如果我覺得我能夠給別人更大範圍內帶來影響,並且我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影響的時候,我會有很大的滿足感。

魯豫:所以你其實願意做一個意見領袖?
羅永浩:可以這樣講吧,但我特別反感.「意見領袖」我其實從來都不反感,包括「公共知識分子」我也不反感。我比較反感的是「青年導師」這種說法,這個是我特別反感的,因為我覺得我見過的青年導師幾乎都是江湖騙子,所以我特別反感這個稱呼。


我其實做了很多青年導師的事,在我教書的時候。但是我從來不端著,所以我會有很多自嘲,比如別人要把我當成是一個「青年導師」,我就會講一些不太正經的話,讓別人覺得我並沒有端著自己,神化自己。

魯豫:一開始是不是挺難的?
羅永浩:還好,我2009年辦教育培訓,我做這行的時候,之前是沒有做過企業的,我對做企業的恐懼全都來自於小時候看我哥哥的朋友開一個小飯館或者小賣部,他們開這個的時候會被各種各樣工商的小官員,稅務的,衛生的,消防的折磨的死去活來。在當年那個小鎮上經營一個小生意就是這樣的,很悲慘,我是看過很多這種案例的。


所以我一直對經商有一個畏難心理,如果有一天要我為了賺錢開一個機構來這麼一群人折磨我,我是死也不願意的。但是最後真的開起來公司以後,發現一個是時代變化了,在進步,還有一個,大城市跟小地方就是不一樣,這種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我生平第一個開公司運氣還不錯,一個是時代已經趕上了比較好的時候,另外一個,是在一線城市開公司,所以還好。

魯豫:這些年,你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少?
羅永浩:沒有,幸福感越來越多,從職業上來講,這是我最幸福的三年半。因為我做這個行業是有很強的使命感和理想,所以做得非常高興。

魯豫:人成事得有原因,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人做事會有一個行為模式,這個行為模式是不斷出現的。而你會開始一件事情,堅持一段時間,再開始另一件事情,這是個好的行為模式還是一個不好的行為模式?
羅永浩:這個事情很難定義,比如說我去教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一輩子要在這裡教書,這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但是我做科技行業,我做數碼產品,我是希望我應該能一輩子做這個事情,這個是起步時候的一個本質差別。但是會不會一輩子就做這個,其實我也不敢說,但是我感覺我會。


9.「我每一次階段性的人生決定在母親眼裡都是瘋了」

魯豫:你的父母對你今天所做的一切,他們有過評價嗎?
羅永浩:其實他們一直都跟我是兩個世界的人,我和父母從來沒有正常交流的可能性。比如說我要去新東方教書,我母親的反應你一定是瘋了;後來我從新東方要辭職,她的反應是你一定是瘋了;後來我辦網站,她的反應是你瘋了。

魯豫:就是你瘋了好幾次?
羅永浩:對,我每一次階段性的人生決定在她眼裡都是瘋了。

魯豫:做錘子她也覺得是瘋了?
羅永浩:當然,肯定覺得是瘋了。而且她覺得你那麼容易就能找一份收入很不錯的工作,為什麼要冒這麼大風險去做在她聽起來是特別天方夜譚的事情。但是我發現,我媽今年80來歲,她這個年齡的人幾乎沒有用智慧型手機的,我媽是唯一能用智慧型手機的,原因就是這是我做的。所以她在我第一次手機發布會堅持要我哥哥領她來參加,看完了發布會以後,當天夜裡回到酒店的房間裡,我送了她一臺手機,我本來想的她就是高興一下,結果我回去以後,沒想到她竟然開始用了,用完了以後,我哥去教她一些基本功能。我過了一兩個禮拜問她,我說媽,會用了嗎?她說會用,我說不會用錯嗎,她說經常用錯,但還是會堅持用。我說是什麼動力,我哥說她最大的動力就是去跟她那些老太太的牌友,打撲克牌、打麻將的那些牌友們去吹噓這是我兒子做的,因為在一個小鎮的一群老太太眼裡,做手機是一個跟做太空梭一樣不可思議的事。

魯豫:你媽是以這種方式給了你最大的肯定?
羅永浩:對,可以這樣講,但是她仍然沒有溝通的可能性,這是指直到今天她有時候還會說「你當時要是上了大學就完美了」,她會有這樣的想法。


比如我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買過房,她每一次到北京來,不管我租的房子住得多好,她每次進屋東看西看以後就感慨,可惜這不是買的房。我不買房,早期是沒有錢買,後來能買的時候,故意不買,我覺得房價已經非常不健康了,作為投資是很不明智的,而且考慮到中國現狀的租售比,更是如此。有時候我也有擁有一塊地產的想法,但是我會克服這個,去選擇一個更理性的東西。但是對我媽來講,我只要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哪怕只有50平米,對她來講永遠是一個心理的遺憾。對她來講這是宗教,對很多中國人來講,買一個房子是宗教,不是需求。所以像這些方面是幾乎沒有溝通的可能性。


10.「做事情本身帶來的滿足感遠遠大於被黑的痛苦」

魯豫:你在做錘子之前,你做什麼都是一片好評?
羅永浩:差不多。

魯豫:做手機之後開始各種各樣的被黑?
羅永浩:對。

魯豫:這個對你真的內心會有很大的影響嗎,你會覺得委屈、難受?
羅永浩:委屈、難受倒沒有,但是特別吃驚。

魯豫:這有什麼吃驚的,每個人都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羅永浩:但問題是我沒有做壞事,像某些科技公司,你知道網際網路公司整體道德水準非常差。如果我像某些科技公司一樣做了很缺德的事去賺錢,那我做這個事之前,除非我是傻子,否則我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就是這個事能讓我發財,但是可能全國有幾千萬人在黑我,這個事我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準備。
可是我做數碼產品這件事,我不覺得我害了任何人或者怎麼樣,只是說了一些張狂的話,結果惹來的諷刺也就算了,挖苦、嘲弄也就算了,還有很多蓄意造謠、傳謠的,就因為討厭一個人就要搞死一個人,這個東西其實超出了我對人類糟糕的可能性的想像。

魯豫:其實網際網路一直是這樣的。
羅永浩:至少我在這方面當時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所以非常意外。

魯豫:那就給你帶來很大的困擾?
羅永浩:談不上委屈難過,就是特別困擾,特別吃驚。我就說怎麼回事,我們做了什麼要被黑成這個樣子?那個所謂的黑不是簡單的諷刺、嘲弄、挖苦,而是乾脆就是惡意造謠,想讓你這個生意做不成。

魯豫:僅僅是因為個人的一些好惡,我看你不順眼?
羅永浩:比如我要討厭一個人,他在什麼也沒做錯的情況下,我仍然可能討厭,但是這種情況我可能私下會跟朋友說一些諷刺、嘲弄、挖苦的話,但是第一,我不會公開表達;第二,我即便有條件、有機會,不費吹灰之力也能害這個人一下,我也不會去害他,因為我沒覺得他做錯任何事情,一定不會公開發表。

魯豫:在公眾平臺上發表?這也是我的一個底線。
羅永浩:對。即便我有什麼機會能害到他,我做夢都想不到我會順手害他一下,絕無可能。

魯豫:所以你不明白你為什麼會這樣。
羅永浩:對,所以他們對我的反感和憎惡導致的諷刺、嘲弄、挖苦這個我都能接受,出乎意料的是他們還會成心害我。比如當時說我們一共發了3萬臺貨,退貨29000臺之類的,這個從邏輯上看就不合理,他說目前還在繼續發貨。你去想一下,一個企業如果發貨3萬臺,退回來29000臺,他一定是停業整頓,而不是繼續發貨,因為繼續發貨就會繼續退90%多,這是絕無可能的,這樣的一條新聞,幾十家媒體同時在轉。


所以我就讓我們的市場部孩子給這幾十家媒體挨個打電話問你們有沒有看這個內容就轉,他們說看完了,有的也承認這個有點離譜,我們的孩子就說你會不會刪除?所有人的說法都是,第一個源頭刪除我們才刪,否則不刪。

我當時準備大肆地報復一下。後來同事們說你究竟是想你痛快,還是要把企業做死?所以最後就算了。

魯豫:但問題是這個時候你不能像你以前一樣,你完全把你的刺蝟的刺都炸開,我開始攻擊你,你現在做企業,你必須得把這方面給咽下去,這是很痛苦的。
羅永浩:也沒那麼痛苦,因為做事情本身帶來的滿足感遠遠大於那個,這是一個比較的結果,如果沒有這個,單獨承受那個確實很難。

魯豫:你這幾年會不會覺得你的天性被壓制了很多?
羅永浩:其實沒有改變什麼,我只是不說。出了這些事以後,我後來微博微信都很少說什麼話。因為我起初在微博上天天在那一天發十幾二十條,動機是工作,過程中也會失控,會吵架,但目的本身是工作。如果沒有工作上的這方面需求,我其實很少會打開它,相應的生氣就比較少,而且那個吵架也常常是很幼稚的。


比如說有一個人過來貌似講道理跟我胡攪蠻纏,我跟他吵了好幾天。有一天我點回去又看,發現那孩子貼了一群同學聚餐的照片,我一看發現他其實是個中學生,我當時就臉紅了,我跟這麼一個小孩子吵了一個禮拜?我覺得特別羞愧,所以這種事發生幾次也有助於你去重新看待一些事情,越看越淡。

魯豫:你的語錄我看的不多,但是有一句話我現在越來越贊成,就是我真覺得你說的「彪悍的人生真的是不需要解釋的」。但是你不覺得你是在跟別人在各種解釋嗎,你幹嘛要解釋?
羅永浩:如果這件事最終不解釋,導致可能後面的結果只落到你一個人身上的時候,這件事其實沒有那麼難;但是如果帶來的後果是影響到你做的整個事業,這個東西是必須做解釋的。

魯豫:表面看起來是這樣,咱們如果我們再往深層次去想,我覺得想解釋你的性格,你不希望別人誤解你,你希望別人覺得羅永浩是一個很好的人。
羅永浩:當然,因為你堅持了一些東西,相應的你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可,雖然不認可也能接受,但還是希望得到認可的。


11.「我預感我會一直對現在的事業樂此不疲」

魯豫:如果可以做某某某第二,你希望你做第二個誰?
羅永浩:很多現在的企業家,尤其是做硬體的都希望學習賈伯斯,並且獲得好的發展。其實我自己看的時候,並不是看一個人,而是這種類型的人。這種人一直都是存在的。比如博朗兄弟,比如盛田昭夫,然後是賈伯斯,在我心目中,他們是同一類人,他們做的也是類似的事情。你看今天我這個年紀的果粉,或是歲數再大一些的,如果沒有意外,當年也都是索尼粉。我很希望成為這樣類型的企業家,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某人。

魯豫:你有那麼多語錄,那麼多講演,你最滿意自己的哪句話?
羅永浩:我自己喜歡的還挺多的,因為書商給我出書的時候整理了好多所謂的語錄,他們讓編輯摘的,我自己看有時候還很高興,我說這句話是我說過的?說得真好,我不記得我講過了,看完了我還挺感動。但是我最討厭的是「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我自己不覺得它比我其他說的話更好,但是這句格外流行。
比如我以前剛認識的人,他們每個人提這句話的時候我都非常難堪。可能你說過的一句話,你也沒覺得它不好,也沒覺得它好,結果它好像成了我的一項「成就」,這個就很尷尬。所以因為這件事造成的尷尬,讓我對這句話產生了很大的反感,並不是說從價值觀上我對它反感。

魯豫:你最遺憾的一件事是什麼?
羅永浩:我覺得我遺憾的事應該是挺多的,現在能想到的是我沒有現場看過一次賈伯斯,這還是我挺遺憾的一件事,其實是有機會的,但是沒去。

魯豫:別人對你的誤解,有哪一種誤解你是完全接受不了的?
羅永浩:很難讓人無動於衷的是這種情況:有的人因為誤解而對你批評的時候,他不是主觀的情緒化的罵,抹黑,而是以他有限的邏輯能力非常努力地試圖證明我是糟糕的,或者我做錯了什麼,但是他的邏輯漏洞很多。這樣的時候會誘發我原來的職業病,你罵我,你討厭我,你讓我去死,你詛咒我都沒問題,但是你要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和邏輯推理來證明我這件事做錯了,但你的邏輯又很糟糕,這個時候我是很難看到以後無動於衷的。

魯豫:一個人在長大的過程中慢慢總會有一些跟生活、跟社會、跟別人妥協的地方,慢慢改變自己的地方,程度不同而已,這麼多年你的改變多,還是堅持得更多?你妥協得地方多不多?
羅永浩:妥協的地方非常非常多。以我過去的交友標準,如果這個人是個迷信的人,在我這兒作為朋友一定是不及格的,信風水、信鬼鬼神神,見了神仙要磕頭的那種人。但是現在做企業,過程中不斷地發現一些人非常聰明、非常能幹,並且非常迷信,這種人見的多了以後,就讓我對迷信這件事脫敏了。我做企業,會承擔很多風險,會有很多未知因素,但我不會迷信,但是同時,我對身邊迷信的人的寬容度越來越高了。

魯豫:接受度越來越大了。
羅永浩:我的性格是比較挑剔的,我過去看人傾向於看毛病,現在也不是故意的,自然的在過程中會變得寬容一點了。

魯豫:所以你可能慢慢地變得跟以前相比攻擊性會弱一點?
羅永浩:弱很多。我懷疑這個跟荷爾蒙分泌也有關係,因為你到了一個年齡,分泌少了,攻擊性就少了。

魯豫:到今天,是不是比你最初做錘子的時候相比,黑你的人已經開始減少了?
羅永浩:明顯少了。在公關危機最嚴重的時候,我跟唐巖吃飯,唐巖原來是網易的總編,所以有豐富的媒體經驗。我跟他說,我找了一個專業的公關團隊,我們要用6個月的時間,消除絕大多數的負面影響。唐巖就特別不屑地笑,他說你還六個月,你拿自己當什麼了,沒人搭理你的,你只要不嘚瑟,兩個月就能消掉90%。你沒有公關團隊都行,當然了,有公關團隊還是必要的。我當時還半信半疑的,結果我真的不在網上發那些挑釁的言論以後,兩個月就消掉了90%。

魯豫:你的特點是你的行動力特別強,但是過往的經歷來看堅持度不夠?
羅永浩:雖然我敬佩工匠精神,但我也不認為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是天然正確的選擇。喜歡那個行業,就埋頭做了三十年,我很喜歡這樣的人。但是這個人不停地嘗試新的東西,今天一個,明天一個,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好的。我現在是覺得我如果能從事一個行業一直做到死也不換,那不說明我堅持了什麼,而是幸運,找到了自己終生喜愛的事業。但是如果我做到了一半覺得沒勁了,又換一個,也非常正常,但是我預感我會一直對現在的事業樂此不疲的。


12.「婚姻方面,我很幸運」

魯豫:你現在屬於創業狀態嗎?
羅永浩:當然了,還是嚴重的創業狀態。

魯豫:嚴重創業狀態的人他的生活還能佔多大的比例?
羅永浩:幾乎沒有。我上次度假就是春節,再上一次就是上一個春節。去年10月份的長假策劃了一個度假的計劃,和我老婆,最後因為工作關係,改成去美國出差了。我每天出去辦事,我老婆一個人在酒店裡面,她沒意思就上街逛一逛,一個人也沒什麼意思。

魯豫:我覺得一個男人在講話當中不斷的提到我老婆是一個挺好的事,而且是主動提到。
羅永浩:其實我三年半對她虧欠是很多的,因為幾乎沒有時間陪。

魯豫:之前英語培訓機構不會?
羅永浩:因為以前沒有忙成這樣,雖然還是很忙。還有就是做英語培訓的時候,我們是兩地分居的,北京、天津。

魯豫:這叫什麼兩地分居,這麼近?
羅永浩:從前每周末肯定是回去見面的,所以那時候至少六、日兩天能一起活動,但是現在一周一天也保證不了。

魯豫:你這種表述讓我對你加分加了不少。
羅永浩:你這麼說弄得我反倒有點心虛了,因為大家會說:一個男人不管多糟糕,只要他是個怕老婆的人就壞不到哪裡去。至少他有他在意的人,有他顧忌的人,說明這個人壞不到哪裡去,你知道,會有這樣的說法。所以你剛才一說加分,我突然心虛了,好像這是被我特意安排的一個話題。也許你不是那麼想的,但是我自己會有這樣的想法。

魯豫:你的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麼?
羅永浩:我理想的生活狀態就是做現在我喜歡做的事。我希望能一周工作6天,每天10個小時,那挺幸福的。現在的情況是周日也歇不了,每天不知道十幾個小時,有一天家庭生活就不錯了。

魯豫:假如現在給你一段時間休息,給你24小時的時間休息,你會幹嘛?
羅永浩:14個小時睡覺,還有10個小時跟老婆吃個飯,說說話,看看電影。

魯豫:我覺得做一個熱愛的事業有點像婚姻,起源都是因為熱愛,但是到後來一定是因為你要有責任,到後來不一定是熱愛?
羅永浩:對,你如果最後只剩責任,沒有熱愛,那就很不幸了,但是我很幸運。婚姻方面我也很幸運,我和我的老婆現在也十多年了,一直也非常好。我覺得我沒做什麼額外的努力就得到了這些,這就是運氣好,單純的運氣好。

魯豫:你太太現在做什麼工作?
羅永浩:她在家閒著。

魯豫:真幸福,就羨慕這樣的。
羅永浩:我覺得她也挺幸運,我老婆是能閒住的。有一天她抱怨說工作沒意思,我說你別抱怨了,就在家做家庭主婦,結果她說她特別高興,她說小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家庭主婦,說終於可以做家庭主婦了,我說那太好了。她做主婦從早到晚都很忙的,弄個花花草草的,弄個窗簾啊之類的。

魯豫:老羅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一些。保持高大是很難的事情。
羅永浩:對,要低調。這其實在公司內部也是一樣的,有的孩子是因為我在江湖上的高大形象加入進來的,我就覺得有義務在他們面前繼續維持這個形象。

魯豫:那挺累的。
羅永浩:但這也是責任的一部分。

魯豫:我覺得你現在要保重,身體健康還是挺重要的。

羅永浩:還行吧,我還沒到一不小心就會得癌症的歲數。謝謝。

關於此次採訪的視頻完整版,可以直接點擊魯豫有約:羅永浩·彪悍的人生也需要解釋 觀看。

相關焦點

  • 《魯豫有約》十八年了,這節目魯豫hold住了嗎?
    比如文中說,以主持人命名的節目,像《魯豫有約》這種在國內鳳毛麟角。其實吧,我們隨便想下就有《文濤拍案》(竇文濤),《小崔說事》(崔永元),《可凡傾聽》(曹可凡),《非常靜距離》(李靜),《康熙來了》(蔡康永,徐熙娣),《金星秀》(金星)等等等。
  •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其實,別說看十幾年了,除了《新聞聯播》這種固定新聞類節目外,能播出十幾年的都不多見。我第一個想起來的,是《魯豫有約》。有料,有細節,作為媒體人,我想不起有多少次在查資料時翻看它。別的訪談類節目停播的停播,換人的換人,只有魯豫一直在。
  • 《魯豫有約》接近零收視率,閆妮救場失敗,節目質量不佳是主因
    節目一度以0.0550%的收視率排名在當晚同時段電視臺節目的第36位。《魯豫有約》作為一檔老牌的明星訪談綜藝節目,早在2001年便開播。時至今日,這檔節目已經有18個年頭。2008年,這檔綜藝節目被湖南臺引進的時候,一度成為收視率最高的明星訪談類綜藝節目。然而,今日的《魯豫有約一日行》只能在0.0550%前後的收視率上掙扎了。這個接近零收視率的成績,讓《魯豫有約》顯得十分尷尬。
  • 有一種尷尬叫魯豫有約
    從2001年《魯豫有約》開播至今,魯豫採訪了將近1000人,她是多位名人指定的採訪者認可和懷疑一併而來,但是這並沒有阻礙時代周刊將《魯豫有約》評為「中國最具價值的電視節目之一」。劉德華,又或者是被強大言論淹沒的劉翔,魯豫總是有辦法讓他們說出人們沒聽過的故事。
  • 採訪了10000多人,讓一個節目火了19年,魯豫到底憑什麼?
    的確,我們在觀看《魯豫有約》時,我們可以發現陳魯豫的採訪方式是按照自己的角度去採訪的,所以有些時候陳魯豫問的問題會令受訪人很難堪,例如「真的嗎?」,「我不信」之類的迷糊詞語。但是如果一個主持人只會這麼幾句話,那麼一個訪談節目估計早就關門大吉了。
  • 看了1000期《魯豫有約》,才發現原來我們誤解了魯豫
    主持人:馬可老師的演技真是隨時都在爆發……有人說,這一段故事是不是在諷刺魯豫?當初周星馳參加《魯豫有約》的時候,好像也很不愉快。有一次魯豫採訪洪金寶,因為是在洪金寶的武館,武師出身的洪金寶就在現場給魯豫展示了一下「反擒拿」手法。示範時洪金寶從背後反鎖住魯豫雙手,視頻中魯豫花容變色。
  • 魯豫,採訪10000人
    魯豫是個奇女子。她的奇首先在於她的外表,瘦弱到風一吹就要倒而竟然自言,我很壯。她的奇還在於她的節目風格,直言不諱在她這裡變得很輕描淡寫,有話就說,有話就問,愛誰誰。有人說,魯豫的採訪節目是尬聊,我覺得是一種真實。有人說,魯豫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我覺得那是她的深邃後透露出的天真。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評價魯豫:「魯豫和別的談話類節目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你看著她就要告訴她,把難以啟齒的事都想告訴她,這就是天賦。」
  • 一個訪談節目火了19年,採訪10000多人,魯豫到底憑什麼?
    要說這十幾年來最好的訪談節目,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是《魯豫有約》。這個王牌節目給鳳凰臺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裡面的訪談人陳魯豫便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主持人能讓一個訪談節目火了19年?的確,我們在觀看《魯豫有約》時,我們可以發現陳魯豫的採訪方式是按照自己的角度去採訪的,所以有些時候陳魯豫問的問題會令受訪人很難堪,例如「真的嗎?」,「我不信」之類的迷糊詞語。但是如果一個主持人只會這麼幾句話,那麼一個訪談節目估計早就關門大吉了。
  • 看了18年《魯豫有約》,才發現我們都誤解了魯豫
    彼時市面上的訪談節目雖多,但內容質量卻令人堪憂。一間演播廳,主持人要麼自吹自擂說正確的廢話,要麼照讀臺本毫無新意。而彼時,在鳳凰衛視摸爬滾打6年的魯豫早已獨當一面。看著日漸低迷的訪談節目市場,向來「不安分」的她在取得臺領導同意後,開始著手搭建屬於自己的節目,《魯豫有約》應運而生。不同於追求當紅娛樂明星的八卦緋聞,魯豫將目光鎖定在了被歷史塵封的人物身上。
  • 《魯豫有約》升級 探秘「大咖一日行」
    《魯豫有約》全面升級,魯豫將繼續走出演播廳帶你來到名人大咖們的身邊,展示他們不為人知的生活背面。  《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最「豪」嘉賓陣容 魯豫乘王健林私人飛機探秘萬達  《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打造全新真人秀式訪談節目,嘉賓陣容堪稱國內綜藝最「豪
  • 【娛樂圈原創點評】一直很少上訪談節目的霍建華,又一次受邀上了魯豫有約節目了,還記得前年華哥上《魯豫有約》訪談時候出現的驚喜嗎
    「是胡不是霍,是霍躲不過」胡歌霍建華這對老友又發糖啦,視頻連線一直很少上訪談節目的霍建華,又一次受邀上了魯豫有約節目了,還記得前年華哥上《魯豫有約》訪談時候出現的驚喜嗎。現場連線胡歌,胡歌還開玩笑說「期待五年後的我們,我未娶他未嫁,成為完美cp很正常」引起網友們的騷動近日華哥又上了《魯豫有約》這一次神秘嘉賓又是胡歌,一開始華哥渾然不知在刷手機,看到視頻裡的胡歌驚喜的說了三個「哎呦 哎呦 哎呦~」哎呦怎麼是你~
  • 好男人文章,愛妻陳羽凡,都被《魯豫有約》戳穿了
    那時採訪名人明星的節目很火,《魯豫有約》一度是中國收視率最高的訪談節目。從此,神州大地上淳樸的男女老少,記住了那個永遠坐在黃色皮質大沙發上的女人。 《魯豫有約》的副標題是《說出你的故事》,開播二十年來共錄了4000多期,成功讓10000多位嘉賓說出了他們的故事,稱得上國內電視史上的長壽傳奇。
  • 我今天終於知道,《魯豫有約》播出18年的秘密
    01 前幾天,和幾個自媒體人一起聊天,不知為什麼,大家聊到了《魯豫有約》這檔節目。我們這幫自嘲為「自媒體狗」的撰稿人,在通宵熬夜寫有關人物的稿件時,想偷點小懶,都有一個共識:如果要找最有料的採訪,翻一翻歷期《魯豫有約》一定會有收穫。
  • 《魯豫有約》一碗用心熬了十五年的心靈雞湯
    《魯豫有約》於2002年鳳凰衛視開播,副題為「說出你的故事」。節目創辦初期注重採訪一些有特殊經歷的人物,以見證經歷、思索人生,創造出一種新穎的談話記錄。2005年後,節目開始更關注熱門人物和熱點話題,其中以娛樂人物居多。  2005年,魯豫在中國電視節目榜中,奪取年度節目主持人及最佳談話類節目主持人兩項大獎,風頭一時無二,《魯豫有約》也曾被 《時代周刊》譽為「15年來中國最有價值的電視節目之一」。
  • 霍建華錄《魯豫有約》 自爆不喜歡老幹部稱謂
    《花千骨》熱播之後,霍建華多次拒絕片商和電視節目邀約,他希望讓自己在熱潮中沉澱下來。但當魯豫問及節目組是否打擾到霍建華的時候,霍建華回應道受邀接受《魯豫有約》採訪很高興,而這一切都因為四年前的一面之緣。
  • 魯豫為什麼誰都可以採訪?她到底有什麼深厚背景,都給她面子
    說起魯豫,很多人對她都比較熟悉,魯豫以前是香港鳳凰娛樂的一名主持人,在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就去了香港,在香港發展期間,她主持了一檔非常有名的節目就是《魯豫有約》。現在魯豫又做了一檔節目,採訪了很多娛樂圈的大佬和商界大佬,那魯豫為什麼那麼有面子誰都能採訪,魯豫採訪的人非常多,從魯豫有約開始,很多娛樂圈一線明星都接受過採訪,無論去是宣傳電影電視,還是人物訪談,《魯豫有約》的名氣比《快樂大本營》都要火,因為上《魯豫有約》的嘉賓都是大牌。
  • 讓「我不信」的魯豫採訪「哈哈怪」謝娜,會怎麼樣?
    這是魯豫在曾經一次採訪時說的話。現在的魯豫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理解,可是從她的《魯豫有約》採訪過1萬多位名人的戰績來看,魯豫還是很有能力的。不過,在最近10幾年,魯豫可能因為過於忙碌,在採訪方面的功力確實有明顯下降,特別在節目中更是雷句頻出,據網友的統計,她光是「我不信」就說了165次,顯然它已經成了魯豫的口頭禪。
  • 讓「我不信」的魯豫採訪「哈哈怪」謝娜,會怎麼樣?
    這是魯豫在曾經一次採訪時說的話。現在的魯豫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很難理解,可是從她的《魯豫有約》採訪過1萬多位名人的戰績來看,魯豫還是很有能力的。不過,在最近10幾年,魯豫可能因為過於忙碌,在採訪方面的功力確實有明顯下降,特別在節目中更是雷句頻出,據網友的統計,她光是「我不信」就說了165次,顯然它已經成了魯豫的口頭禪。
  • 近兩年魯豫被網友吐槽越來越不會說話!網傳魯豫採訪了誰誰倒黴
    魯豫有約從1998年開播,至今也有20年了,但是近兩年魯豫卻因為其最擅長的聊天被網友吐槽越來越不會說話!而且她不像別的節目是一周或一月一節,她基本一周有兩三期的節目,這對她的要求也就更加嚴格了,剛開始她還是很用心在做的,但時間長了,不管是她對做節目的熱情還是個人精力問題都會影響她做節目的質量。網上流傳過一句話,就是魯豫採訪了誰誰倒黴的留言。
  • 魯豫那麼瘦,採訪能力為什麼那麼強?
    後來開始狂摳國內的訪談節目。自媒體的,網絡綜藝的,老牌節目的......林林總總,花團錦簇,看到後來,一閉上眼睛,全是形形色色的對話。也就在此時,我發現一個現象:老牌節目之所以成為經典,是有原因的。比如《魯豫有約》,很多人是看著它長大的。為什麼這個節目能做18年?就因為魯豫的訪談有個人風格,自然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