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才特色工作展播 | 榮成市: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引擎」

2020-12-23 騰訊網

全文字數:2281字

悅讀時長:6分鐘

近年來,榮成市堅持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著眼發揮人力資源關鍵支撐作用,按照因才施策、重點引進、分類培養的思路,紮實做好鄉村人才引育文章。

為什麼要發揮人才作用?

為什麼要做好鄉村人才引育文章?

快來聽榮成怎麼說~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靠人才,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人,核心是人才,人才興則鄉村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但近年來,鄉村人才外流和缺失十分嚴重,農村呈現出了「空巢化」「老齡化」的趨勢,出現「人才饑荒」,這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高質量開展的短板。怎樣把人才吸引來、留下來,培養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人才,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成為鄉村人才振興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榮成市以產業發展領軍型人才、社會事業服務型人才、鄉村技能專業化人才為重點和突破口,積極搭建平臺、創新機制、抓實培訓,通過「外引+內培」,把更多方方面面的人才聚集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開花結果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人才興則鄉村興,

如何做好鄉村人才引育文章?

快來看榮成怎麼做~

以多元平臺增強農村產業發展人才磁力

引領農村產業轉型

找準抓人才促產業的結合點,採取「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模式,用好農業產業領軍人才。

搭建高層次農業人才對接平臺。舉辦威海海洋產業高層次人才對接洽談會等活動,邀請兩院院士在內的40多名農業專家學者走進榮成,與農業企業進行交流對接,達成產學研合作意向60多個,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難題公關等方面開展合作。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與世代海洋合作實施的「基於海藻生物質的高品質飼料添加劑產業化項目」,創新性的利用海帶提取物來製備替代抗生素物質,提高動物飼料的質量和安全性,成功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藍色人才專項。

搭建涉農高校對接平臺。主動加強與涉農類高校的交流對接,先後走訪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等涉海涉農高校院所20餘家,徵集農業前沿研究成果70餘項。浙江海洋大學組織專家團隊來榮進行考察,與鑫發集團籤訂合作協議,共同設立研究中心,開展巖藻多糖提取利用、金槍魚活性物質利用等研究。

搭建農業創業人才發展平臺。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業人才的支持力度,依託項目化管理,發揮好人才項目牽引作用,積極推薦申報各級人才項目,樹立創新創業「風向標」,既得獎勵榮譽,又得資金支持。2019年以來,在農業產業方面獲評國家「萬人計劃」1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人、省「外專雙百」計劃1人,其中「萬人計劃」專家郝守祝創辦的威海世紀博康海藻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內第1家能同時規模生產多種高附加值海帶活性成分的綜合利用生產線,開發出3個海帶提取物保健食品,有力推動了榮成海帶產業發展。

以常態機制拓寬社會事業人才成長空間

提升農村公共服務

建立源頭培養、合理流動的培育機制,調優公共人力資源,激活社會事業「一潭春水」。

對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進行「高配」。提高基層事業單位編制崗位層級,在全市鎮街設立正高級崗位22個,打破基層幹部發展「天花板」。優化基層專業人才結構,引進58名優秀畢業生,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23名,全部分配到鄉村振興緊缺緊需的鎮村一線,並納入後備人才庫,作為村級組織建設帶頭人的後備力量,跟蹤培養。

對教育骨幹人才進行「盤活」。利用「縣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契機,通過前置分流、頂崗交流、支教交流等三種途徑,讓教師隊伍流動起來。選派114名城區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16名鄉村教師到城區學校跟崗學習。實施鄉村學校特級教師崗位計劃,從市區學校選拔17名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參照山東省特級教師待遇標準發放津貼。

對緊缺衛生人才進行「納新」。一方面,同菏澤醫專建立了「1+1+1」校地聯合培養關係,即第一年在校學習,第二年在榮學習,第三年繼續在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臨床實踐教學醫院實習,通過聯合培養,在6年內向鄉鎮醫院引入專科臨床醫學生300名。另一方面,面向我市報考了省內醫學院校的高中畢業生,推行了大專醫學生免費定向培養計劃,對畢業後到我市鄉鎮衛生院從事醫療工作的,按每人3萬元標準,發放補貼。目前已籤約山東醫專臨床醫學生50人。

以特色培訓壯大鄉村技能生力軍

激活本土人才創業致富能動性

注重內部挖潛,以農村本地人才為主,通過技能培訓等方式,提高農民致富創富能力,實現共同發展。

開展民俗技能培訓。通過親民化、多樣化的培訓形式,依託巾幗創客圓夢基地,聘請巾幗好產品獲獎選手舉辦特色麵點、傳統美食、手工編織等培訓22期,發動農村閒散婦女、留守婦女等人員積極參與,不斷增加創業技能,先後培訓婦女1000餘人次。同時開設網上學堂,實現24小時網絡培訓,先後開辦糖餅、鮁魚水餃、巧花、油餅、地瓜餅等具有本地民俗特色產品直播46期,培訓婦女4萬多人次。

開展鄉村文化傳承人培訓。施行「百姓點餐」文化培訓,開設了書法、國畫、剪紙、舞蹈、聲樂、京劇、鑼鼓、面花、麵塑等20餘個特色培訓項目,開展送培訓上門87場次。積極弘揚非遺文化傳承,邀請20餘名各級非遺文化傳承人,以非遺進社區、非遺進分館的方式走進鄉村,宣傳非遺文化,共舉辦各類活動300餘場,為鄉村遊、民俗遊等項目培養輸送傳統「手藝人」30名。

開展網絡營銷培訓。面向農產品經營業主、創業婦女和返鄉青年等,邀請5家網絡營銷專業機構,舉辦了直播平臺推廣、大網絡環境下創業新思路等系列主題培訓12期,幫助提升創業技能,拓寬增收思路和渠道。

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來源:中共榮成市委組織部

相關焦點

  • 先鋒在北京引人才、招項目 榮成市在京流動黨員黨委成了家鄉「紅娘」
    自2017年,榮成市在京流動黨員黨委成立以來,不僅主動擔當,積極為家鄉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當「紅娘」,牽橋搭線。還操心著「家長裡短」,為在京流動黨員、務工群眾當「紅娘」,解決終身大事。
  • 威海打造80個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創建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209個!
    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情況。圍繞破解「人、地、錢」的問題,市級先後出臺鄉村振興人才激勵政策十二條、支持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含金量高、務實管用的政策文件,形成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鄉村振興規劃師制度,選配7支規劃師團隊,分包指導優化鄉村振興樣板片區規劃編制和落實,為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供有力保障。
  • 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以鄉村振興為引領 做好「三農」「扶貧」結合...
    將現代農業園區規劃為「創意農業、高科技農業、特色林果產業、特色鄉村旅遊、產業融合示範」五大特色主題片區,吸引了那香山、仙果仙園、山東仙斛園農業科技等農業企業進駐,引進了威海市尚農園農耕文化體驗園項目,並沿303省道、初張路、威石路打造了太公緣農耕部落、威海植物園、欣旺生態園等特色鄉村旅遊點及神山葡萄等有規模的採摘園30餘個。
  • 濟寧一地入選「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
    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顯示,山東省共有19個縣市上榜,成為最大贏家。其中,曲阜市排名51。鄉村興則國家興。山東省入選「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19個:威海市環翠區(3),煙臺市萊州市(22),威海市榮成市(41),青島市嶗山區(43),威海市文登區(46),
  •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
    張雲是谷裡街道的鄉土人才三帶新秀。2015年,她感受到鄉村發展的魅力,毅然回到家鄉這個大舞臺。通過調研、走訪全國大小藍莓農場、工廠、基地50餘家和本地土壤條件,學習了當前先進農業科技,引進了國內最優質藍莓品種,以土地流轉方式租賃了200餘畝土地,投入500萬對這一片荒地開拓創新,用奮鬥譜寫鄉村奮鬥之歌。
  • 「我家街巷最美」系列展示 | 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東墩村
    「我家街巷最美」系列展示 | 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東墩村 2020-12-20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綿竹:以人才振興促鄉村振興
    作為四川省首家鄉村振興農民大學,四川鄉村振興農民大學立足涉農人才培訓,服務全省「三農」發展大局,以打造全省鄉村振興農民培訓實訓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為目標,旨在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人才,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人才隊伍。
  • 播州區: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為培育鄉村本土人才、吸引外地優秀人才,留住現有優質人才,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播州區委組織部立足鄉村發展實際,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創造人才培養環境、完善農民就業創業政策等,不斷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 甌江時評 | 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實基礎
    人才是興盛的源泉,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必須靠不尋常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改革開發40年來,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取得了重要進展,正是充分發揮了人才資源的優勢,集聚了強大的合力。
  •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致力於打造農村發展更加強勁的新引擎,將產業升級晉檔做為主要抓手長抓不懈。「農村產業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活水源泉』,是群眾脫貧致富最長久、最穩定命脈所在,也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合陽縣委書記李縣平多次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
  •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勵人才?寧德做了這些事……
    寧德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的支撐。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最強驅動、最強引擎,大力實施「寧智回歸」工程,以「人才服務提升年」為抓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有效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類人才28.5萬人。
  • 4組「微鏡頭」 看榮成如何將「作戰圖」變為「實景圖」
    「引進一名創新人才,不僅帶來能技術和項目,甚至會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李國棟說,今年將組織更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行活動,通過「百千萬英才計劃」吸引更多專業人才留在威海。另一邊,服務外包產業園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同樣異常忙活,與裝修公司溝通督促工程進度、聯繫用水用電等事宜,為本月即將進駐園區的山東陽光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準備辦公場地。
  • 榮成市上莊鎮:「文明實踐 信用管理」助推鄉村振興提檔加速
    榮成市上莊鎮位於榮成市西南部,總面積83平方公裡,轄42個行政村8212戶、2.4萬人。137%,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熱烈氛圍,在集體增收、人居環境整治、扶貧幫困、垃圾分類、護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一呼百應」,形成推動鄉村振興提檔加速的強大合力。
  • 「凝聚青年電商力量 助力吉林振興發展」第三屆吉林省青年電商人才...
    來自全國電商領域的專家、學者20餘人「論劍」松原,為我省青年電商發展提供寶貴經驗,為吉林振興注入新的青春動能。本次活動以「凝聚青年電商力量 助力吉林振興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依託電商新業態推動消費扶貧,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青年電商人才隊伍,助力我省鄉村振興和數字吉林建設
  • 【媒體報導】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 縣幼兒園「明星教師」張茜
    內鄉縣: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日前,走進內鄉大地,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映入記者眼帘。近年來,內鄉縣堅持優化環境、引育並舉、築巢引鳳的人才工作思路,因地制宜,通過加快培育新型一二三產業經營主體,優化人才生態,助力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提升鄉村顏值引人才。
  • 榮成市第三十八中學承辦威海市中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研討會暨「質量...
    近日,威海市中小學班級合唱教學研討會暨「質量下鄉百校行活動」現場會,在榮成市第三十八中學隆重舉行,參會成員有威海市音樂教研員張望老師及各區市音樂教研員、各區市教師合唱團骨幹成員及威海市教師合唱團全體成員,本次研討會專門聘請了中國合唱協會指揮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校合唱指揮委員會副會長、齊齊哈爾大學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孫相根教授
  • 山東農業大學到龐家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
    」省情調研中心副主任孟光輝一行15人到龐家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併合作共建鄉村振興實踐基地。縣政協主席耿雨河,縣人才工作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孫魁,市派龐家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吳元更,龐家鎮黨委書記高祥,黨委副書記、鎮長張東民,黨委副書記趙金鳳,黨委組織委員徐國梁等陪同調研。
  • 首屆「榮成市文化之星」評選,李棕樺等8人入圍
    首屆「榮成市文化之星」人選公示時間:2020年12月16日 09:58經榮成市文化之星評審專家組評審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郭洪蕖等8名同志為首屆「榮成市文化之星」人選(我市已獲得齊魯文化之星、威海文化名家
  • 青春之島逐夢潮|鄉村振興人才耿琪超:百折不撓的現代農業追夢人
    第六期由鄉村振興人才、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耿琪超,為我們講述他從種植到加工,從品牌到產業,不斷創新,給胡蘿蔔「照CT」選顏值,用一根根胡蘿蔔撐起一個大產業的最美「新農人」奮鬥故事。第六期:鄉村振興人才創新發展農業,品牌引領特色產品驅車幾十公裡,冒著漂泊大雨,我們來到了位於青島萊西市店埠鎮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望無際的田野,讓人心曠神怡,而連日下雨,讓周圍又充滿了花草泥土的芳香,側耳傾聽還能感受到蛙叫蟲鳴,讓人心情甚是放鬆。
  • 陳春芳代表:創設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 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庫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周潔)「近年來,各大城市不斷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人才落戶、人才綠卡、人才公寓等政策越來越優惠。」全國人大代表、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介紹,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農村青年創業難、青年農民入黨難、村級組織納新難等「三難」問題卻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