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

2020-12-23 優潛YouDive

水肺潛水後永遠不要立即做的7件事

7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Do Immediately After Diving

大多數潛水員都知道,在進行水肺潛水後立即乘飛機旅行會導致減壓病。但是,你知道還有其他類似的潛水規則嗎?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潛水後的飛行規則。正如您在PADI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所學到的那樣,重要的一點是,潛水後要等待12到18個小時,然後才能乘飛機旅行。飛行前間隔時間,取決於您進行了多少次潛水。

潛水警報網(DAN)的潛水後飛行指南:

對於沒有減壓病(DCS)症狀的潛水員,以下指南適用於空氣潛水,然後在2,000至8,000英尺(610至2,438米)的機艙高度飛行。

對於單次無減壓潛水,建議飛行前的最短間隔為12個小時。

對於多次潛水或連續幾日多次潛水,建議飛行前間隔最少為18個小時。

對於需要減壓停留的潛水,幾乎沒有證據可作為推薦依據,並且謹慎的飛行前間隔明顯要長於18個小時。

為了安全起見,許多潛水員計劃在24個小時的水面停留時間。

潛水後要避免的一些活動如下:

一、爬上山頂欣賞美景

不管是徒步還是駕車駛入3,048米/ 10,000英尺以上的山頂,拍攝一些照片,使您像乘飛機一樣面臨DCS的風險。普通商用飛機的機艙壓力相當於海拔1800-2400米/ 6000-8000英尺。

如果模擬的高度使您面臨DCS的風險,那麼實際上處於高度也有風險。也就是說,人們確實會在高空潛水,並且要遵循一些特殊的潛水錶。

二、滑索運動

滑行作為一項活動很好,您需要關注的是海拔高度。山區有許多滑索活動。在預訂之前,請確認您的滑索目的地的海拔高度,並謹慎前往。

三、按摩

什麼?不能通過按摩來進行放鬆嗎?根據DAN的說法,這是個好消息,「按摩還沒有與... DCS案例相關聯。」

專家提醒您不要進行深層組織按摩,但是輕柔的放鬆按摩可能還不錯。

深層組織按摩的兩個主要問題是:

–血流量增加可能導致氣泡形成。

–可能引起酸痛的肌肉酸痛,可導致DCS的誤診(或延遲診斷)。

四、在熱水浴缸中放鬆身心

隨著身體變熱和血液循環改善,氣泡形成的機會也會增加。

根據DAN的說法:由於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成反比,因此組織變暖時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會降低。使組織承受大量負荷,可能會促進氣泡形成。由於表層組織的變暖是在血流增加之前進行的,因此在自身血液循環可以無害地去除它們之前,這種氣泡可能會成為問題。

五、熱鬧的聚會

大量喝酒會導致脫水並延遲診斷DCS。如果您想放鬆,要先喝大量的水,然後適量享用一些低度數酒精飲料。

六、自由潛水

如果您是水肺潛水者和自由潛水者,那麼,在自由潛水論壇中的許多人會建議您按照水肺潛水後飛行指南進行操作:

單次不間斷潛水後,請等待12個小時再進行自由潛水。

經過多次不間斷潛水或連續幾天潛水,請等待18個小時。

需要減壓停留的潛水,請等待24個小時。

請根據您的潛水電腦製造商指示,等待更長的時間。

七、自由潛水後的飛行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報告說,在重複屏氣潛水之後,至少記錄了90例DCS病例。自由潛水世界紀錄保持者赫伯特·尼奇(Herbert Nitsch)是「地球上潛的最深的人」,患有DCS,終生幾乎癱瘓。DCS和自由潛水之間的關係未被廣泛接受或理解;但是,DAN和NIH均建議自由潛水者考慮多次深潛後DCS的風險,並採取預防措施,

包括:

– 長時間的水面恢復(潛水時間的3-4倍)。

– 一日內潛水深度不得超過120米(總英尺393)。

因為基本上沒有進行深度自由潛水後飛行的數據,所以在進行深度自由潛水後要等待18到24個小時才能上飛機。自由潛水論壇中的許多人使用飛行前4到6個小時的間隔時間,因為自由潛水者僅能短暫停留在深度,而18-24小時的建議是基於對自由潛水運動員的研究。

對於偶爾浮潛或淺層深度的自由潛水而言,溶解的氮不是主要問題。但是,對於同時也是自由潛水運動員的恆重自由潛水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問題。在水肺潛水後,請勿參加開放水域或恆重自由潛水。

聲明:本文由優潛YouDive原創編譯自PADI blog,作者:Megan Denny。歡迎轉發,轉載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水肺潛水最重要的規則:永遠不要屏住呼吸
    如果你還記得水肺潛水的一條規則,那就是:不斷地呼吸,不要屏住呼吸。在公開水域認證期間,水肺潛水者被教導,水肺潛水最重要的規則是持續呼吸,避免在水下憋氣。但是為什麼這個規則如此重要呢?水肺潛水員訓練避免肺部氣壓壓傷水肺潛水不同於浮潛或自由潛水。當浮潛者或自由潛水者從水面呼吸並潛到水下時,他肺裡的空氣由於水的壓力而壓縮,當他下降並回到水面時膨脹到原來的體積。
  • 什麼是水肺潛水?初級玩家必讀
    沉醉在這片「藍毒」你我都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如果你想要來一次水肺潛水,就一定要有專業人士陪伴你一起。要學會各種潛水設備的應用以及了解潛水前,潛水時的基本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看看水肺潛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水肺經過不斷改進,日臻完善。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以色列、澳大利亞外海的大堡礁及英國的倫第島和波拜克半島等海岸,都設有使用這種呼吸裝置的 「海底公園」。在那裡,旅遊者可盡情遊覽海底世界的風光。利用這種呼吸裝置,潛水者可對古代沉船進行定位,測量及打撈等工作,為海洋考古學開創了新領域。大多數水肺允許潛水者潛水2小時,因此潛水者可在水下自由往來。
  • 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有什麼不同
    當然水肺潛水也有它的優勢,那就是可以令潛水員在水下停留更長的時間,來觀察周圍的海洋生物。但我們呼出的氣泡,有時會驚擾到海底生物,令我們錯失與海底生物親密共舞的良機。探索的不同
  • 水肺潛水的歷史發展歷程
    現代水肺潛水是建立在數千年的水下技術創新的基礎上的,更不用說所有關於水下壓力對人體影響的生理學研究,以及為業餘潛水員制定標準化訓練計劃的努力。現在,讓我們快速總結一下科學家和專家為了使水肺潛水成為今天的樣子,必須探索、研究和發明什麼。
  • 「科普」什麼是水肺潛水?
    水肺潛水又稱SCUBA DIVING (SCUBA - 全名為「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
  • 有關水肺潛水潛水調節器簡介
    標準的開放水域水肺潛水調節器由五個基本部分組成1|一級頭一級頭連接調節器和氣瓶。調節器的功能就是把氣瓶裡的高壓空氣逐步降低後,輸送給潛水員呼吸使用。之所以叫做「一級頭」,是因為它完成了第一個降壓過程的部分,把通過它的氣壓降為中壓。中壓空氣通過低壓管進行輸送,但是,中壓空氣的壓力仍然過高,不能直接呼吸使用,所以還需要進一步降壓。
  • 96歲二戰老兵水肺潛水破紀錄
    【新華社微特稿】96歲英國老人雷·伍利8月31日在賽普勒斯一處沉船地潛水,打破他先前創下的最高年齡水肺潛水紀錄。路透社援引活動主辦方消息報導,伍利當天潛水48分鐘,最深下潛42.4米,打破他去年9月1日潛水44分鐘、最深下潛40.6米的紀錄。
  • 關於潛水,你不知道的10件事
    不會遊泳的人是可以深潛的,潛水和遊泳是兩回事,所謂「潛水」一般是指水肺潛水,操作者會穿著專業的潛水設備,並有專門的浮力調節裝置(B.C.D)可以讓你自由地在水裡浮動,只是會遊泳更有利於你適應水中的環境,有條件的夥伴還是要學習遊泳
  • 我是國際自由潛水及國際水肺教練,關於自由潛水的相關問題,問我吧!
    我是國際自由潛水及國際水肺教練
  • 【潛水裝備】潛水必備六種裝備
    只有置身其間,親身體驗隨心所欲的暢快遨遊,你才能找到潛水的真正樂趣所在。慢慢地看著海水掠過腳部、腿部、腰部直到頭部……隨著氣泡的上升,沉重的身體在海水浮力作用下突然輕了許多。身體伸直後一下子就可以下降到一定的深度,心情也會隨之豁然開朗。透過湛藍的海水,可以清晰地看到美麗的珊瑚和海底奇形怪狀的巖石。
  • 在深海潛水是什麼樣的感受?
    你這個深海潛水定義有點模糊啊如果是水肺潛水,到了差不多15-30米之間的話,我還是一點經驗的,因為我還是接觸過的。所謂水肺潛水(scuba diving),就是指入水時必須攜帶水下呼吸器材所進行的潛水活動。一般而言,休閒水肺潛水需要配備的全套器材包括:潛水服、面鏡、潛水蛙鞋、壓縮空氣瓶(並不是氧氣瓶)、呼吸管、浮力調整背心、深度計、指北針等等。
  • 成功必要做的九件事,永遠不要做的十件事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彌補它,追著錯誤跑你會越錯越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永遠不要做以下10件事:  1。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和錯的人糾纏,只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
  • 新冠肺炎康復後多久可以水肺潛水?全球首批專業醫學建議已發布
    此外,這種病毒還會攻擊其他器官,包括心臟 (儘管對心臟的損傷可能會被忽視,直到做專項才能發現)。雖然我們可能對冠狀病毒本身的了解還不多,但長期以來的潛水醫學已有定論:心肺系統受損後進行水肺潛水會對潛水員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在他的文章中,哈蒂格博士描述了他對六名因新冠肺炎而入院治療的潛水員的治療經歷 -- 這些潛水員現在都已康復出院。
  • 港真,自由潛水也能得減壓病!
    新浪微博自由潛水倒是會導致減壓症(DCS), 一般10,20米的玩家也會遇到減壓問題,不要懷疑,這是你我都要非常注意的切身問題!,因為島上的居民慣用的是徒手潛水,這種潛水方式原本以為不會引發減壓症的,經過研究後發現事實不然,自由潛水人也和水肺潛水一樣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 ¥388墾丁潛水 後壁湖潛水體驗,潛入那一片藍
    後壁湖潛水體驗旅行時間2016.5.1-7.31價格說明目前正在參與」聚划算「,¥388一位價格包含恆春及墾丁區域酒店接送全套裝備使用+保險專業教練悉心陪同指導,基礎潛水知識講解潛水體驗單人單次水下動態攝影+紀念證書+明信片郵寄預定需知
  • 《水肺潛水》年度水下攝影大賽決出,中國攝影師獲微距組首獎
    《水肺潛水》年度水下攝影大賽決出,中國攝影師獲微距組首獎 林凡靖 綜合報導 2018-08-10 20:23 來源:澎湃新聞
  • 永遠不要憋氣上升!
    據說是潛水員在難度比較高的潛點潛水,20米左右上升,憋氣而導致爆肺身亡。在Google上還沒有查到什麼新聞報導,只想在這裡再次強調,潛水是有風險的運動,在學習初級潛水證書Open Water的時候,教練都會反覆強調:更準確的說法是【永遠不要憋氣上升】。然而簡單的說法在你的頭腦中的更容易留下記憶,所以記住永遠不要憋氣!
  • 淺談自由潛水 Free Diving
    熱愛水肺潛水的潛友應該有這樣的經驗,當電視播出挑戰Free diving─「自由潛水」的節目時,看著挑戰人員一口氣直衝一百多米,那種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的緊張,非得等到挑戰者成功冒出海平面那一刻,才會喘口氣。
  • 水肺潛水之「內功修煉心法」
    4、在網絡平臺「潛水」默默學習潛水知識網絡上充斥著各種潛水分項文章,但並不能替代真實的潛水。6、潛伴也無法對你的生命完全負責這裡不得不說的是很多姑娘潛水都是追隨男朋友去的,好學的還好說。個別特別依賴男朋友的潛水小白。在水下把男友兼潛伴的他,當做了所有的依賴。醒醒吧?上課時,沒聽過老師講如果產生重大問題首先要救自己麼。作為潛水員,你所累積的潛水經驗是自己的,而你也是要對自己的潛水結果負全責。不要倚賴別人為你計劃潛水,也不要勉強自己進行一些沒充分準備的潛水活動。
  • C羅潛入14米深海,阿湯哥無裝備360秒潛水,自由潛水的危險與浪漫!
    在歐冠被淘汰後,尤文全隊也完成了上個賽季的全部比賽,就進入了休假期。C羅也開始了休假模式,為新賽季的到來調節狀態,養精蓄銳。在假期期間,C羅發布了一段自己不背氧氣罐深海自由潛水的視頻。還寫道:「今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就很好奇,海裡深處究竟有些什麼東西呢?請叫我海神,我自己潛入到了14米深海一探究竟!不過大家不要模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