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2020-12-23 就叫米勒也行

《奇葩說》有一集的論題是「我這是為你好,是扯嗎?」

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可能被父母說過,可能被朋友說過,也有可能自己說過。

在我看來,」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的確是在扯淡。

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個。

一、這只是你以為的為我好

陳銘在《非正式會談》上提到過,「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站在你的角度考量,但實際上主語還是『我』。」

我們不能說「我這是為你好」就一定是虛偽的,但很多時候它的確站錯了角度。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這些老師實在是太喜歡給意見了。

「女孩子學什麼計算機?回家鄉當幼師不好嗎?」

「你都快三十了,還不生孩子?以後老了誰養你啊?「

「你那個男朋友趁早分了吧,一看就不靠譜。」

這些話,我們聽的太多了。

說實話,基本上沒有多少父母是帶著惡意給孩子提意見的,他們是真的想「為你好」,而身處各種迷茫期的我們,也的確需要一些指導意見。

可問題是,你們的有太多經驗我都不適用。

我表姐是個在父母眼中很「叛逆」的女孩子,因為她總是在人生大事上與父母據理力爭,她最討厭的話,就是那句「我這都是為你好。」

高一下學期,整個年級開始分科,表姐物理成績不錯,分科時想選理科,但她父母卻要求她選文科。理由很簡單,是「我這是為你好。」

父母說,女孩子適合學文科,理科壓力大,更何況她未來是要學師範的。

表姐一聽就火了,她的夢想是當建築師。

表姐不是個善於妥協的人,她堅定地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且在這條路上走的很好。

我們不知道如果她走上那條「為你好」的道路是否還能獲得如此精彩的人生。

有時候你的「為我好」只是「你以為的為我好」。

你以為安逸是我該有的未來,其實我要的是刺激,你以為為我規劃好人生路線我能走的更輕鬆,但其實我要的是自由。

就像俞敏洪說的:家長對孩子所謂的規劃是把孩子塞進「罐子」裡。

當年那些把孩子送進楊永信中心戒網癮的家長們不也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在行兇嗎?

真的的為我好不該建立在「你以為」的立場上,而應該建立在「我想要」的基礎上。

二、你所謂的為我好,都是自私的藉口

有時候「為我好」既不是「真的為我好」,也不是「你以為的為我好」,它只是一種話術,是壓榨你的手段與藉口。

去年,「網易暴力裁員」事件一時間甚囂塵上。人人都在聲討網易的不道德,我也在那篇文章中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網易的HR告訴這名員工,「不要拿N+1,否則對他找下一份工作不利。」

言下之意就是,不給你這筆錢不是替我們省的,而是替你的未來省的,我這是為你好。

據這位被裁員工統計,這 5 年裡,他加班了大約 4000 個小時,而只拿過一次加班費,基本都是項目組強制的加班。

想必這些年,項目組對他畫了不少餅,說了不少「我這是為你好」的話吧。

那些所謂的「為你好」,其實只是變相的威脅。

在職場中,要警惕這種虛偽的「為你好」。

三、你的為我好,其實是陷阱

在職場上,還有一種偽裝成「為你好」的陷阱。它引誘你按照它的路線向前走,然後在路上給你挖了幾個坑。

《小歡喜》裡的小金就是這樣的人。

她以一種「提醒」的姿態告訴董文潔:珍妮在老闆面前說她的壞話。說她是家庭婦女,不適合這份工作。

於是,董文潔就這樣落入了她的陷阱,她跑去和珍妮大吵一架,結果真被老闆給降了級。

結果呢?

小金頂替她上位了。

這時董文潔才反應過來,她上當了,她不是打抱不平,不是為了她好,而是為了她自己好。

在職場中,這種陷阱處處都是,它以笑臉為偽裝,以虛假的關心為誘餌,將你拖入職場黑洞。

四、寫在最後

以自己的價值觀去綁架孩子不叫為你好,用虛偽的話術去壓榨員工不叫為你好,用噁心的洗腦術傷害自己的伴侶也不叫為你好。

那些把「為你好!」掛在嘴邊的人,大多數都不這麼想,只是覺得你這麼做,會對他更好。

別被「為你好!」陷阱綁架,也別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做傷害別人的事情。

「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實在是太危險了,因為它永遠有未說出口的後半句話。

「我這是為你好,即使我傷害了你。」

「我這是為你好,其實只是掩蓋我的真實意圖。」

「我這是為你好,所以我可以要挾你。」

「我這是為你好。」可以完美濃縮為四個字「感情勒索」。

《情感勒索》是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對情感勒索的行為及手段進行深刻的解剖和診斷的書。

書中說:情感勒索就是勒索者抓住受害者的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雙方一起被困在惡性循環之中。

在你的生活中,有這樣一個勒索者嗎?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傷害,叫「我是為你好」
    我很能理解他,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教育不一樣,可在爸媽眼裡我永遠都是錯的。爸媽都說是為我好,然而卻不站在我的角度考慮,難受……其實作為一個母親,我很能理解少年父母的心情。愛之深,責之切。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無可厚非,但有時不免急躁,一旦孩子沒做到,便嚴加斥責。「都說了多少次,怎麼就是不長記性,我這是為你好!」明明是愛,但一出口反倒傷了他。
  • 總有一種感動,叫做只有你懂。總有一種愛情,叫做只對你好
    1、有時,我也覺得自己似乎固執的過分。甚至是有些變態了。心裡明明知道都過去了,卻仍然固執的想,固執的說。也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情沒有意義,依然要固執的愛,固執的恨。明知道是錯的,卻仍然固執的堅守。明明感覺很累了,還是要固執的偽裝堅強。我執著的,從來都只是我一個人的執著。我累了。
  • 孫儷弟弟被媽媽養成「窩囊廢」,有一種傷害,叫「我都是為你好」
    你以為的好,卻是孩子如鯁在喉的一根「刺」,是一種以愛為名的暴力。「我都是為了你好」在我們日常中太常聽見了。 「你多吃點這個,對身體好,我都是為你好」「你要報考這個學校,好就業,我都是為你好」「你要嫁/娶這個人,不然你不會幸福的!我都是為你好」……父母滿嘴是愛,但在孩子眼中卻是滿目猙獰。
  • 《平凡的榮耀》有一種傷害,是「為了你好」
    文|老蔡親近的人往往會以「為了你好」為由替你做出選擇。然而,這樣做卻時常會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在《平凡的榮耀》當中吳恪之就以「為了你好」為由,替朱智傑做出選擇。這不僅傷害了愛未來機器人創始人朱智傑,而且還導致自己被領導打壓,簡直活該!
  • 令人窒息的愛——「我這都是為你好」
    知乎上有個問答「身為子女,你最不喜歡父母的什麼行為?」,最高點讚的回覆是「試圖以』為你好』掌控子女的人生」。身為父母,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實質上是付出與欣賞。不苛求孩子的完美,不追求養兒防老,只要這個生命完整健康的存在,陪伴自己走過一段人生路途即可。
  • 成年人才能看懂的《姜子牙》:有一種傷害叫「我是為你好」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電車難題:一輛失控的火車在軌道上行駛,有五個無辜的人被綁在軌道前方。這時你可以扳動拉杆,讓火車朝另一個方向行駛,但這條路線上同樣綁著一個人,你會怎麼做?師尊給出的回覆更加明了,大道無情,要想做天神,就要有所捨棄——捨棄小九,才能殺死九尾。
  • 《流金歲月》:多少孩子的悲哀,是因為有個「為你好」的父母
    謝宏祖露出一個比哭還難受的笑,懟他媽:「就像你給我最好的生活?你從不了解我,哪怕你每天抽出兩分鐘多跟我說兩句話,你都能比現在了解我。你知道我想要什麼嗎?你不知道,你只知道想讓我成為謝嘉茵第二,但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給你最好的生活。」「我都是為了你好。」這是多少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可這話,也成了多少孩子的噩夢和悲哀!
  • 我最討厭的一句話:「我這是為你好!」
    很多人在交談中總是習慣性的就說「我這是為你好」,在溝通過程中事先就把自己抬到高舉的一端,似乎是怕自己的苦口婆心不被發現,摸著良心一句又一句的反覆:「我這是為你好。」而我卻覺得,這句話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藥雞湯之一,就好像你的所謂好心被我完全曲解,而我的本意你又無法苟同。
  • 有一種深情,叫做等你一輩子
    作者:昕月藍殤 你曾說:世間有一種等待,沒有期限,卻還是無悔地在等。真心愛過的人,一輩子也忘不了。 有一種深情,叫做在歲月裡等你,遇見你是緣分,愛一個人,不管相隔多遠的距離,依然想念。寧願承受著思念的煎熬,也不願放下。
  • 「我這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害了多少人
    一個人在對待他人應該保持一顆友善的心,這沒有錯,可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總是披著「我是為你好」的外衣,因為這會比惡言更具有殺傷力。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很多給予幫助的事情,身為父母要養育自己的孩子,身為愛人要懂得去關愛對方,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這本是人與人之間來往的人之常情,所以在面對這些情感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方式,不要以粗暴的溫柔行善。
  • 有一種深情,叫做在歲月裡等你
    作者:昕月藍殤你曾說:世間有一種等待,沒有期限,卻還是無悔地在等。真心愛過的人,一輩子也忘不了。有一種深情,叫做在歲月裡等你,遇見你是緣分,愛一個人,不管相隔多遠的距離,依然想念。你佔據了我的心扉,成為了我最深的牽掛。遠方的你,是我一生的等待。有一種情,總在心裡;有一種等待,沉默不語,卻如此牽腸掛肚。看著你的照片,想像著你現在的樣子,多希望能夠與你在夢中相遇,即使不說話,那也是我最深的眷戀。
  • 不要去傷害一個對你好的人
    長此以往,持續了一年多。可就在某一天,紳士路過時,卻只給了乞丐5元錢。乞丐很納悶,於是就問紳士為什麼今天只有5元錢?紳士說:「我夫人最近生了孩子,家庭負擔重了,要儘量減少一些支出,替孩子的未來考慮。」紳士以為自己的解釋能換來乞丐的理解。
  • 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
    >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TA喜歡我。很多事情其實會有很多因素,會有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會有各種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我總是以為世界是簡單的,但是其實世界還是複雜的。4 相愛是永久有一種心酸叫做我以為,我以為彼此的相愛,就是一輩子。然而終究明白,時間才是看透一個人內心的最好的判斷的方法。
  • 有一種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種感覺叫做妙不可言。早安
    有一種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種感覺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種幸福叫做有你相伴;有一種思念叫做望眼欲穿;有一個好朋友會把我的信息珍藏!有一種距離叫遠,有一種東西卻叫緣;有一種情懷叫思念,有一種關心叫無言;有一個人在天邊,他的祝福在你面前,早安,願你你快樂每一天!
  • 有一種深愛叫做:因為愛得太深,所以只能用互相傷害的方式告別
    愛,真正的愛情,是那麼的令我們心馳神往,又是那樣的讓我們熱烈的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卻有一種深愛是用「傷害」來體現愛的程度的,愛得越深,需要傷害得越疼,這樣才能讓這份愛成為一種完美的結局……愛情,有千萬種表現形式。而愛情的結局,也如同愛情的表現形式一樣,從來都不是以一種姿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有一種愛,因為現實的原因,因為兩個人相遇得太晚,所以不能走到一起。
  • 有一種心酸,叫做「曾經,我以為」
    我們後來才知道,這世間有一種心酸叫做:「曾經,我以為」。曾經我以為你是最愛我的那個人,我才對你掏心掏肺把我能給你的我都給了;曾經我以為只要我是微笑著對待你,你就一定不會讓我哭……然而,真相是,不管我對你怎麼樣,你始終還是你,你有你自己的決定,你有你自己的想法。我終究不過是你人生裡匆匆走過的一個過客,你開心的時候會願意把我留在你的身邊看多一眼。你不開心的時候,你就會把我拋下遠去。
  • 不要輕易傷害一個對你好的人
    這世上,只有對你好的人,才會輕易被你傷害,毫無防備;而那些根本不在乎你的人,連被傷害的機會都不會給你。感情中,最忌諱的就是自以為是,習慣了對方對自己好,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忽略了對方那顆容易受傷的心。塵世間,有一個人愛你,是一種幸運;有一個人關心你,是一種幸福,我們要記得去感恩,更要懂得去珍惜,別人對我們的好。
  • 《血觀音》的野心:有一種齷齪叫做「愛」
    金馬獎頒獎臺上,《血觀音》導演楊雅喆說:「有一種劇本叫做「案頭本」,只應該放在書案上,永遠不會被演出來。」最後他舉起鮮紅的標語:「沒有人是局外人」——這是臺灣原住民反對政府侵佔土地的口號。所有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不會把《血觀音》看成一部簡單的電影。沒錯,很多人確實把《血觀音》當做現代版的《甄嬛傳》。
  •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 我們也可以聽聽
    很多的文章也發表觀點,讓大家認知到這是一句綁架他人的話,「為你好」為理由是一種對他人意願的不尊重。而今天我想說,「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未必就是別人自以為是的對你指手畫腳,未必就是要企圖擺弄你幹擾你的生活,也未必就是對你意願的不尊重妨礙你做自己。
  • 世界上有一種愛,叫做我等你
    有一種愛,叫我在等你。有一種情,叫一生不變。有一種緣,叫相見恨晚。你來,或者不來,我會一直等著你,愛你,從未後悔過,等你,心甘情願的。無論多久,我都會敞開心扉等你,無數次幻想和你相見的場景,就連見面時的呼吸,都反反覆覆的練習著,在意你的一切,思念你的一切,徘徊著,等待著……世間有一種愛,叫做我等你,無論多久。多少人,懷著一顆等待的心情,去思念一個人,不管等多久,只要最後等來的人,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