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蕾同學是關注我微信的一位影迷,如今正在義大利學習電影。趁著威尼斯電影節,她也跑去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並將觀影日記授權我的微信轉載。
非常感謝她對桃桃淘電影 的支持,特別喜歡這種形式的電影節日記,因為特別生動、真實,好像我們也親自前往威尼斯一樣。很開心我們能由此看到第一手的威尼斯電影節訊息。再次感謝。以下為其日記原文:
由於時間的問題,這次我把她兩天的日記合在一起發布了。
【8.28 水城影記:那麼短的電影,那麼重的人生】
此時是中午兩點,我坐在馬路邊,一個三明治和一杯咖啡下肚。距離起床短短七個小時,現在卻恍若隔世。電影城裡那麼多電影,電影裡那麼多人生,人生裡那麼多情感,能處理過來真的挺難。特別是當我看完《鳥人》之後,此刻我都不知道要寫什麼才算影評。
《鳥人》是一部黑色幽默的戲中戲:一個曾經是扮演超人的明星,如今是劇場演員的中年父親,他和這個劇場的其他成員在百老匯排練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這場戲就是他們生活的縮影,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卻總也做不到自己為之努力的事,失意的狀態和名利的陰影讓他們掙扎在生活的泥潭裡。而這些情況在「鳥人」父親身上格外明顯,因為他曾經深受矚目,而今天卻和這些故事裡的人一樣,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以至於他急需一部成功的作品來挽救自己的生活。於是他做著種種努力,為了迎合這個世界的關注點,但這一切反而讓他顯得荒唐可笑,而且一次一次剝離了他內心的虛榮。雖然結局他大獲成功,但他掉入了英雄和小人物的夾縫裡,困惑於生存的條件和自我的意義。
很遺憾,我很難把故事詳細的說清,因為英語聽力配合義大利語字幕實在看得艱辛。但在從表現手法上來說,這部電影給了我太大的震撼,因為導演幾乎衝破了對人性探索的傳統表達,甚至是突破了自己之前創作的路線,用超現實的科幻場景結合流暢寫實的長鏡頭來表現卡佛筆下的經典人性,簡直就是走在了電影界時尚與復古的尖端!另外,麥可基頓實在與鳥人的角色太貼切了,之前在蝙蝠俠裡的表演飽受爭議,如今在新作中完美翻身,這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一定是他表演事業的第二次騰飛。艾瑪斯通(飾演鳥人的女兒),本來對好萊塢女星沒有什麼好感,可是這回她太亮眼了,特別是她告訴爸爸要習慣平庸的一段咆哮,情感爆發的酣暢淋漓,讓我實在對她刮目相看了。
附言:電影散場,身邊的一個男生自言自語,我想我會變成自己想要樣子。嗯,我也很想。
早上一部法國電影《榮耀的代價》也是喜劇,腦洞大開的父親和生活所迫的兒子偷盜了卓別林的棺材,理直氣壯索要贖金,最後仗著卓別林的喜劇精神還真的要到了。全片讓人挺忍俊不禁的,特別是那個逗逼爸爸實在是活寶。但是拍到後來,有點自圓其說的意思,只能說比較愉快的觀影經歷。不過本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用了卓別林時代默片的經典配樂體系,大片段的交響樂應用把演員的思考和語言都替代了,十分復古,真是了今年音樂家評委主席的胃口了。其他的亮點沒有太多。
今天的第三部電影則是入選影評人大獎的中國青年導演忻鈺坤的故事片《殯棺》,故事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且敘事順序被肢解了之後更加懸念起伏。怪不得之前就能獲得FIRST青年電影節的最佳故事長片。但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遠不止這些,因為故事生動的依託在中國農村生的態環境,人物之間的紐帶則是傳統中國家庭觀。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陳可辛的《親愛的》表現的可是說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天性之愛,而《殯棺》則刻畫的是這種特色文化般的中國式家庭倫理。相比較之下,我更喜歡後者,有種無可奈何卻又無比親切的感同身受。
我暑假回家時候便和周遭的家長討論過電影故事裡類似的情節,和電影描述的相似,大多數家長仍會影響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目的是為了孩子將來生活的穩定和幸福。故事裡,村長父親因為擅自給兒子調動工作而和兒子處於冷戰,也是同樣的心理。孩子看似生活在這種沒有自由的環境,但實際自身也有缺少承擔的問題,畏罪而逃,把問題拋給父母,也是一般會做的選擇。於是電影中,兒子失手殺死了一個訛詐他的賭徒,打算遠走他鄉,糾結了好久,才回家自首。然而他回家發現死者已經死於山火,死得名正言順。至於是誰在善後,等父子相見的那刻,便心知肚明了。我曾和父親爭論,這是有了父母的溺愛才會有孩子的無力,但父親告訴我,這是現有雞後有蛋的問題,也是公平的環節。因為當兒子也為人父母,進入這種傳統家庭道德的束縛之後,責任也隨之降臨,只是中國孩子成熟的周期會比較晚,先甜後苦罷了。
故事還牽扯到另外一個死者,常施家暴的瘸子商人,他的妻子一邊偷情一邊想著如何謀殺親夫。然而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本該訴諸於法律,但對於農村來說,特別是偏遠地區,法制還建設不到的地方,正義和邪惡的審判任然依靠道德的約束,甚至是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這種農村原始的生態文明,是現代文化很難插足的領域,甚至以及和諧到成為一種自製。有意思的是,大多這樣的地方人們信仰佛教,因為佛教的言論普遍行得通,惡人被殺那就叫報應,好人緘默就是認命。
總上所述,《殯棺》的確是個好故事。
最晚的一場《沉默之象》結束已經十二點半,但鼓掌持續了十多分鐘。原因是它呈現了人們鮮為人知,即將被歷史塵封的印尼大屠殺事件。主人公是被害者的弟弟,為了撫平母親對慘死哥哥的心痛和對兇手的恨意,他背負起了社會和政治的壓力,去重新追溯歷史,追討一聲屬於他們的道歉。導演約書亞是記錄者,他用紀錄片的方式,記錄主人公的艱辛歷程,還原當時的情境。約書亞的電影是真實的,更是詩意的,裡面許多含有寓意的物象疊加,讓情感變得細膩富有深度。是一部既有歷史意義,又有藝術水準的電影。
電影的結束,弟弟被導演擁抱著哭了。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歷史讓人背負的十字架是有多麼沉重。如果掌聲能讓歷史的受害者獲得一些力量,那就讓掌聲持續吧……歷史是無情的,好在電影是溫暖的。
《沉默之象》主創人員
電影結束,一個來自歷史的溫暖擁抱
挺遺憾的,伊朗領軍女導演洛珊班尼蒂瑪的電影《故事》我看睡過去了……但是作為女導演,還是伊朗的,絕對是要致敬的。
影城休息區
記者碼字區
【8月29日,水城影記:從偽娘到男神,從市場到度假】
今天的行程裡少了一部電影,多了一項去電影交易市場的計劃。因為本科專業是製片人,所以還是有必要去瞧一眼的,但不乏今天有好片出現,而且一清早就能看到好片,心情是絕對的愉快。其中拍幽默卻有深意的電影,法國人是深諳此道了。
電影《夏夜》是一部十分應景的,應景的不僅僅在於此時是夏天,更在於把性別模糊,復古情懷和人權意識和這些湧動的文化元素都集合起來,調出一杯大家都愛的雞尾酒。
我不打算透露劇情來削減大家在未來觀賞此片時候的期待,所以讓我們來討論一些有意思的話題吧——關於偽娘。
說到偽娘,必先想到同志電影。近幾年同志電影乏善可陳,因為很多時候實在為了拍同志而拍同志,有時候角度就是把他們異化,特別是性異化,所以大家給出好評的心理大多時候是獵奇心理的,並沒有做到真正平等;但是若真把這副「眼鏡」摘去,同志變了普通人,那麼拍來拍去也就落入了普通愛情片的俗套,不是凸出清新暗戀就是凸出奔放濫情,所以要拍出大師片,其實很難。除了《斷背山》,《米爾克》,《午夜牛郎》,很少同志片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夏夜》不是同志片,但是他也涉及著這個邊緣的集體,電影裡的"姑娘們」大多數是同性戀,但是話題在男歡女愛上打住,而是表現她們熱愛生活,熱愛藝術,追求平等,樂於助人,有同情心,內心純真…所以從這點看,電影不是在說同性戀如何,而是在說人性是如何的。然而同志在當時年代裡要受到嚴苛的處罰,卻仍然在高壓下保持自己純真和勇敢,本身就是一種人權的抗爭,這正如電影背景,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發動戰爭,在政治和社會情勢的驅動下,人們是否還會堅守自己的人性。「同志」與士兵,此刻都只是普通人。
主人公不是同志,他只是異裝癖,他愛女人,愛自己的妻子,他是個努力工作的人,他也是個善良的人。只是他從小就喜歡女人的衣服,就如同有人從小就愛啃指甲一樣……你能因此說他是壞人麼?因為有一個事情超越了自己理解,就產生恐懼,對,你的確可以不喜歡他,但你不能去影響他做他喜歡的事情,這就叫尊重;而我只要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叫自由,甚至在往大點的地方說,那就叫人權。所以這是一部關於人權與人性的電影,但因為有一群頭腦簡單的「女人」而變得與眾不同又讓人愉快。
關於偽娘,我看過南京紅館裡妙語連珠的「女人」,也有深諳化妝技術的「姐妹」,還有為歌劇而生的「女伶」,她們都有她們的可愛之處,甚至比女人更有一副溫柔的心腸。其實,生活本沒有那麼多嚴肅的臉色,上帝也會用DNA和我們開個玩笑,所以皮囊終究是一副皮囊,重要的,永遠是你的心。
最後,提一部給我印象深刻的中國獨立電影《姑奶奶》,導演是邱炯炯,是一個偽娘的人物傳記,更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家的傳記,如果有興趣,可以瞅一眼。
友情提示:第二部伊朗電影《墨爾本》,如果找虐的話,盡請期待它吧……老實的人劇透一下九號,不要讓你們的好奇心FJ了。
故事講述一對夫妻兩準備移居去墨爾本,飛機起飛前8h裡,發現鄰居寄養在自己家的小嬰兒莫名其妙死了(嬰兒睡夢中去世是一種突發的疾病,不是謀殺)。之後,8小時裡他們一面應付孩子的父親,鄰居,朋友等人的做客,還要掩飾孩子已死的事情。不要怪他們所作所為,他們本性是極其善良的人,他們也只是做了之前預設定的事情,孩子的死的確也與他們無關。他們之前想去墨爾本,追求自由的生活,但生活在那一刻開啟了潘多拉,讓人性在恐懼和問責的面前退縮了。從此,那個本是自由國度的墨爾本成了他們的牢籠,而嬰兒的死,也成了他們心裡一道揮不去的影子。故事讓人絕望也就算了,電影背景音樂還是一陣又一陣令人抓狂的電話鈴,緊張到讓人折壽…《一次離別》之後,命運的困窘和人性的軟弱真的被玩兒壞了.我和身邊的小夥伴們也只能不停靠深呼吸減壓裡……電影結束,逃一樣的離開,要不是有之前《夏夜》攝入了一點正能量,還真的是陷入電影的負磁場了……
第三部電影《低入塵埃》則是阿爾帕西諾的作品,和《鳥人》十分相似,講述昔日劇場明星陷入表演的瓶頸,後遇朋友的女兒,陷入畸形的愛情。但這種畸形的愛情讓他重新感受到了悲劇的靈魂,並且成功扮演了李爾王,他也為自己的靈魂來了一次升華。阿爾帕西諾演技這回和麥可基頓槓上了,雖然後者的表演更是一場逆襲,把超人演的世俗,又在世俗中演出超人;但阿爾帕西諾是神,困境裡的無力和精神錯亂的迷離,也是醉了。
午休時刻,我就去威尼斯電影界市場逛了一圈,電影市場在一個五星級飯店裡,而且處處設有關卡和黑黑保鏢,到底是做買賣的地方。因為今年才是市場第二年,生意仍然還是所謂裝點下門臉而已,因為之後就有商業巨擎多倫多電影節,藝術片交易主要在坎城市場完成,威尼斯電影節交易市場很難找到一個屬於他的特色。好在今年愛奇藝公司是威尼斯電影節主要的合作夥伴,因此中國市場在威尼斯顯得更為重要,至於版權買賣,愛奇藝網站上的片單在威尼斯電影節就是新鮮買入的,我和工作人員簡單搭訕聊了聊這個舉措的意義,他們也表示做威尼斯電影節的展映藝術意義要比商業意義重要,我想這應該也不是官話吧。
亞洲電影市場展廳;
歐洲電影融資討論會
飯店背後就是麗都島的沙灘,也就是做完生意,晚上就都去沙灘開雞尾酒派對了,還各種美女OMG!你說看著這麼藍汪汪的海,你不會再有心情做生意的.看看電影吹吹風,喝喝美酒談談情.你瞧,義大利真的不會好了.等我看完幾部重頭戲,我也去曬太陽了……
最後託了新蜘蛛俠的福,今天要看的最後一場電影《她看起來很好笑》電影公眾票已售完,可見男演員有著致命的號召力,謝天謝地,我終於有一個理由可以早點回家睡覺了,呵欠連天。
媒體電影人們都累趴下了…………
這裡是: 桃桃淘電影,微信號:ttfilm
一個影迷做給影迷的電影小雜誌,每天與您分享與電影的一切。
回複數字1-8會有不同驚喜哦,回復 菜單 也有新體驗。
送書、送電影票、送各種電影周邊,每月都會搞,幸運隨時眷顧你。關注桃桃淘電影,福利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