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日記(三):《鳥人》與《殯棺》;佳片與市場

2021-02-09 桃桃淘電影

花蕾蕾同學是關注我微信的一位影迷,如今正在義大利學習電影。趁著威尼斯電影節,她也跑去參加了威尼斯電影節。並將觀影日記授權我的微信轉載。

非常感謝她對桃桃淘電影 的支持,特別喜歡這種形式的電影節日記,因為特別生動、真實,好像我們也親自前往威尼斯一樣。很開心我們能由此看到第一手的威尼斯電影節訊息。再次感謝。以下為其日記原文:

由於時間的問題,這次我把她兩天的日記合在一起發布了。

8.28 水城影記:那麼短的電影,那麼重的人生

此時是中午兩點,我坐在馬路邊,一個三明治和一杯咖啡下肚。距離起床短短七個小時,現在卻恍若隔世。電影城裡那麼多電影,電影裡那麼多人生,人生裡那麼多情感,能處理過來真的挺難。特別是當我看完《鳥人》之後,此刻我都不知道要寫什麼才算影評。

《鳥人》是一部黑色幽默的戲中戲:一個曾經是扮演超人的明星,如今是劇場演員的中年父親,他和這個劇場的其他成員在百老匯排練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這場戲就是他們生活的縮影,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卻總也做不到自己為之努力的事,失意的狀態和名利的陰影讓他們掙扎在生活的泥潭裡。而這些情況在「鳥人」父親身上格外明顯,因為他曾經深受矚目,而今天卻和這些故事裡的人一樣,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以至於他急需一部成功的作品來挽救自己的生活。於是他做著種種努力,為了迎合這個世界的關注點,但這一切反而讓他顯得荒唐可笑,而且一次一次剝離了他內心的虛榮。雖然結局他大獲成功,但他掉入了英雄和小人物的夾縫裡,困惑於生存的條件和自我的意義。

很遺憾,我很難把故事詳細的說清,因為英語聽力配合義大利語字幕實在看得艱辛。但在從表現手法上來說,這部電影給了我太大的震撼,因為導演幾乎衝破了對人性探索的傳統表達,甚至是突破了自己之前創作的路線,用超現實的科幻場景結合流暢寫實的長鏡頭來表現卡佛筆下的經典人性,簡直就是走在了電影界時尚與復古的尖端!另外,麥可基頓實在與鳥人的角色太貼切了,之前在蝙蝠俠裡的表演飽受爭議,如今在新作中完美翻身,這次在威尼斯電影節一定是他表演事業的第二次騰飛。艾瑪斯通(飾演鳥人的女兒),本來對好萊塢女星沒有什麼好感,可是這回她太亮眼了,特別是她告訴爸爸要習慣平庸的一段咆哮,情感爆發的酣暢淋漓,讓我實在對她刮目相看了。

附言:電影散場,身邊的一個男生自言自語,我想我會變成自己想要樣子。嗯,我也很想。

早上一部法國電影《榮耀的代價》也是喜劇,腦洞大開的父親和生活所迫的兒子偷盜了卓別林的棺材,理直氣壯索要贖金,最後仗著卓別林的喜劇精神還真的要到了。全片讓人挺忍俊不禁的,特別是那個逗逼爸爸實在是活寶。但是拍到後來,有點自圓其說的意思,只能說比較愉快的觀影經歷。不過本片最大的特點就是運用了卓別林時代默片的經典配樂體系,大片段的交響樂應用把演員的思考和語言都替代了,十分復古,真是了今年音樂家評委主席的胃口了。其他的亮點沒有太多。

今天的第三部電影則是入選影評人大獎的中國青年導演忻鈺坤的故事片《殯棺》,故事本身就很有意思,而且敘事順序被肢解了之後更加懸念起伏。怪不得之前就能獲得FIRST青年電影節的最佳故事長片。但是我喜歡這個故事的原因遠不止這些,因為故事生動的依託在中國農村生的態環境,人物之間的紐帶則是傳統中國家庭觀。有意思的是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陳可辛的《親愛的》表現的可是說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天性之愛,而《殯棺》則刻畫的是這種特色文化般的中國式家庭倫理。相比較之下,我更喜歡後者,有種無可奈何卻又無比親切的感同身受。

我暑假回家時候便和周遭的家長討論過電影故事裡類似的情節,和電影描述的相似,大多數家長仍會影響孩子的工作和婚姻,目的是為了孩子將來生活的穩定和幸福。故事裡,村長父親因為擅自給兒子調動工作而和兒子處於冷戰,也是同樣的心理。孩子看似生活在這種沒有自由的環境,但實際自身也有缺少承擔的問題,畏罪而逃,把問題拋給父母,也是一般會做的選擇。於是電影中,兒子失手殺死了一個訛詐他的賭徒,打算遠走他鄉,糾結了好久,才回家自首。然而他回家發現死者已經死於山火,死得名正言順。至於是誰在善後,等父子相見的那刻,便心知肚明了。我曾和父親爭論,這是有了父母的溺愛才會有孩子的無力,但父親告訴我,這是現有雞後有蛋的問題,也是公平的環節。因為當兒子也為人父母,進入這種傳統家庭道德的束縛之後,責任也隨之降臨,只是中國孩子成熟的周期會比較晚,先甜後苦罷了。

故事還牽扯到另外一個死者,常施家暴的瘸子商人,他的妻子一邊偷情一邊想著如何謀殺親夫。然而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本該訴諸於法律,但對於農村來說,特別是偏遠地區,法制還建設不到的地方,正義和邪惡的審判任然依靠道德的約束,甚至是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這種農村原始的生態文明,是現代文化很難插足的領域,甚至以及和諧到成為一種自製。有意思的是,大多這樣的地方人們信仰佛教,因為佛教的言論普遍行得通,惡人被殺那就叫報應,好人緘默就是認命。

總上所述,《殯棺》的確是個好故事。

最晚的一場《沉默之象》結束已經十二點半,但鼓掌持續了十多分鐘。原因是它呈現了人們鮮為人知,即將被歷史塵封的印尼大屠殺事件。主人公是被害者的弟弟,為了撫平母親對慘死哥哥的心痛和對兇手的恨意,他背負起了社會和政治的壓力,去重新追溯歷史,追討一聲屬於他們的道歉。導演約書亞是記錄者,他用紀錄片的方式,記錄主人公的艱辛歷程,還原當時的情境。約書亞的電影是真實的,更是詩意的,裡面許多含有寓意的物象疊加,讓情感變得細膩富有深度。是一部既有歷史意義,又有藝術水準的電影。

電影的結束,弟弟被導演擁抱著哭了。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歷史讓人背負的十字架是有多麼沉重。如果掌聲能讓歷史的受害者獲得一些力量,那就讓掌聲持續吧……歷史是無情的,好在電影是溫暖的。


《沉默之象》主創人員

電影結束,一個來自歷史的溫暖擁抱

挺遺憾的,伊朗領軍女導演洛珊班尼蒂瑪的電影《故事》我看睡過去了……但是作為女導演,還是伊朗的,絕對是要致敬的。

影城休息區

記者碼字區

829日,水城影記:從偽娘到男神,從市場到度假

今天的行程裡少了一部電影,多了一項去電影交易市場的計劃。因為本科專業是製片人,所以還是有必要去瞧一眼的,但不乏今天有好片出現,而且一清早就能看到好片,心情是絕對的愉快。其中拍幽默卻有深意的電影,法國人是深諳此道了。

電影《夏夜》是一部十分應景的,應景的不僅僅在於此時是夏天,更在於把性別模糊,復古情懷和人權意識和這些湧動的文化元素都集合起來,調出一杯大家都愛的雞尾酒。

我不打算透露劇情來削減大家在未來觀賞此片時候的期待,所以讓我們來討論一些有意思的話題吧——關於偽娘。

說到偽娘,必先想到同志電影。近幾年同志電影乏善可陳,因為很多時候實在為了拍同志而拍同志,有時候角度就是把他們異化,特別是性異化,所以大家給出好評的心理大多時候是獵奇心理的,並沒有做到真正平等;但是若真把這副「眼鏡」摘去,同志變了普通人,那麼拍來拍去也就落入了普通愛情片的俗套,不是凸出清新暗戀就是凸出奔放濫情,所以要拍出大師片,其實很難。除了《斷背山》,《米爾克》,《午夜牛郎》,很少同志片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夏夜》不是同志片,但是他也涉及著這個邊緣的集體,電影裡的"姑娘們」大多數是同性戀,但是話題在男歡女愛上打住,而是表現她們熱愛生活,熱愛藝術,追求平等,樂於助人,有同情心,內心純真…所以從這點看,電影不是在說同性戀如何,而是在說人性是如何的。然而同志在當時年代裡要受到嚴苛的處罰,卻仍然在高壓下保持自己純真和勇敢,本身就是一種人權的抗爭,這正如電影背景,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發動戰爭,在政治和社會情勢的驅動下,人們是否還會堅守自己的人性。「同志」與士兵,此刻都只是普通人。

主人公不是同志,他只是異裝癖,他愛女人,愛自己的妻子,他是個努力工作的人,他也是個善良的人。只是他從小就喜歡女人的衣服,就如同有人從小就愛啃指甲一樣……你能因此說他是壞人麼?因為有一個事情超越了自己理解,就產生恐懼,對,你的確可以不喜歡他,但你不能去影響他做他喜歡的事情,這就叫尊重;而我只要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叫自由,甚至在往大點的地方說,那就叫人權。所以這是一部關於人權與人性的電影,但因為有一群頭腦簡單的「女人」而變得與眾不同又讓人愉快。

關於偽娘,我看過南京紅館裡妙語連珠的「女人」,也有深諳化妝技術的「姐妹」,還有為歌劇而生的「女伶」,她們都有她們的可愛之處,甚至比女人更有一副溫柔的心腸。其實,生活本沒有那麼多嚴肅的臉色,上帝也會用DNA和我們開個玩笑,所以皮囊終究是一副皮囊,重要的,永遠是你的心。

最後,提一部給我印象深刻的中國獨立電影《姑奶奶》,導演是邱炯炯,是一個偽娘的人物傳記,更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家的傳記,如果有興趣,可以瞅一眼。

友情提示:第二部伊朗電影《墨爾本》,如果找虐的話,盡請期待它吧……老實的人劇透一下九號,不要讓你們的好奇心FJ了。

故事講述一對夫妻兩準備移居去墨爾本,飛機起飛前8h裡,發現鄰居寄養在自己家的小嬰兒莫名其妙死了(嬰兒睡夢中去世是一種突發的疾病,不是謀殺)。之後,8小時裡他們一面應付孩子的父親,鄰居,朋友等人的做客,還要掩飾孩子已死的事情。不要怪他們所作所為,他們本性是極其善良的人,他們也只是做了之前預設定的事情,孩子的死的確也與他們無關。他們之前想去墨爾本,追求自由的生活,但生活在那一刻開啟了潘多拉,讓人性在恐懼和問責的面前退縮了。從此,那個本是自由國度的墨爾本成了他們的牢籠,而嬰兒的死,也成了他們心裡一道揮不去的影子。故事讓人絕望也就算了,電影背景音樂還是一陣又一陣令人抓狂的電話鈴,緊張到讓人折壽…《一次離別》之後,命運的困窘和人性的軟弱真的被玩兒壞了.我和身邊的小夥伴們也只能不停靠深呼吸減壓裡……電影結束,逃一樣的離開,要不是有之前《夏夜》攝入了一點正能量,還真的是陷入電影的負磁場了……

第三部電影《低入塵埃》則是阿爾帕西諾的作品,和《鳥人》十分相似,講述昔日劇場明星陷入表演的瓶頸,後遇朋友的女兒,陷入畸形的愛情。但這種畸形的愛情讓他重新感受到了悲劇的靈魂,並且成功扮演了李爾王,他也為自己的靈魂來了一次升華。阿爾帕西諾演技這回和麥可基頓槓上了,雖然後者的表演更是一場逆襲,把超人演的世俗,又在世俗中演出超人;但阿爾帕西諾是神,困境裡的無力和精神錯亂的迷離,也是醉了。

午休時刻,我就去威尼斯電影界市場逛了一圈,電影市場在一個五星級飯店裡,而且處處設有關卡和黑黑保鏢,到底是做買賣的地方。因為今年才是市場第二年,生意仍然還是所謂裝點下門臉而已,因為之後就有商業巨擎多倫多電影節,藝術片交易主要在坎城市場完成,威尼斯電影節交易市場很難找到一個屬於他的特色。好在今年愛奇藝公司是威尼斯電影節主要的合作夥伴,因此中國市場在威尼斯顯得更為重要,至於版權買賣,愛奇藝網站上的片單在威尼斯電影節就是新鮮買入的,我和工作人員簡單搭訕聊了聊這個舉措的意義,他們也表示做威尼斯電影節的展映藝術意義要比商業意義重要,我想這應該也不是官話吧。

亞洲電影市場展廳;

歐洲電影融資討論會

飯店背後就是麗都島的沙灘,也就是做完生意,晚上就都去沙灘開雞尾酒派對了,還各種美女OMG!你說看著這麼藍汪汪的海,你不會再有心情做生意的.看看電影吹吹風,喝喝美酒談談情.你瞧,義大利真的不會好了.等我看完幾部重頭戲,我也去曬太陽了……

最後託了新蜘蛛俠的福,今天要看的最後一場電影《她看起來很好笑》電影公眾票已售完,可見男演員有著致命的號召力,謝天謝地,我終於有一個理由可以早點回家睡覺了,呵欠連天。

媒體電影人們都累趴下了…………

這裡是: 桃桃淘電影,微信號:ttfilm

一個影迷做給影迷的電影小雜誌,每天與您分享與電影的一切。

回複數字1-8會有不同驚喜哦,回復 菜單 也有新體驗。

、送電影票、送各種電影周邊,每月都會搞,幸運隨時眷顧你。關注桃桃淘電影,福利少不了。

相關焦點

  • 《殯棺》更名《心迷宮》 改結局或明年3月上映
    《殯棺》更名為《心迷宮》,並更改了結局1905電影網訊 今年FIRST青年電影展上,青年導演忻鈺坤執導的《殯棺》獲得了最佳劇情長片和最佳導演這兩項榮譽。不過,這部引起了業內諸多關注的影片能夠前往威尼斯、能夠入圍金馬獎,卻還沒有拿到上映許可證。如今,該片已經更名為《心迷宮》,並更改了結局,有望於明年3月在內地上映。11月3日,作為第九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的活動,《心迷宮》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放映,導演忻鈺坤出席了映後見面會。
  • 威尼斯電影節王小帥作品入圍
    視頻:王小帥新片《闖入者》玩懸疑 聚焦三代人命運發展,時長約1分10秒騰訊娛樂訊 北京時間7月24日下午,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華語方面,由中國導演王小帥執導,秦海璐、馮遠徵等主演的新片《闖入者》入圍主競賽單元,將角逐金獅獎。
  • 《心迷宮》原名《殯棺》的電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心迷宮》是《殯棺》改名之後上映於2014年的一部國產電影。擁有[豆瓣評分8.6分][IMDB評分7.9分]不錯的成績。要知道,近十年中國電影在IMDB上7.9分基本上已經是極限了。由於一些政策原因,國內電影取名不能出現殯或者棺之類的字眼,但荒誕既有趣的是,這樣的修改卻拯救了這部電影的親和度。國產犯罪片是越來越好。作為懸疑題材的電影,「燒腦」一定是其成功的必要條件。電影中,劇情就不斷反轉,巧合中套著巧合,被戲劇性推動的故事情節,讓觀眾看得欲罷不能。
  • 威尼斯評審發布會 巴貝拉哀怨蒂姆-波頓不肯來
    搜狐娛樂訊(劉幗傑/文 趙明奇/視頻)墨西哥導演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的新片《鳥人》作為開幕片,拉開了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序幕,在接下來的十一天裡,將有二十部影片角逐本屆水城金獅獎。開幕片放映後,電影節總監阿爾貝託-巴貝拉攜各單元評委召開了媒體發布會。
  • 豆瓣日曆 2020 年 8 月 18 日《鳥人》
    艾米·瑞恩艾瑪·斯通妮奧米·瓦茲配樂安東尼奧·桑切斯攝影艾曼紐爾·盧貝茲基剪輯Douglas CriseStephen Mirrione製片商Regency EnterprisesWorldview Entertainment片長119分鐘產地美國語言英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2014年8月27日(威尼斯
  • 【新觀點】威尼斯電影,別讓高冷慣壞了
    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土耳其市場展展位不做電影公司營銷工具——電影市場冷清威尼斯曾經是世界頂級影展裡唯一一個沒有市場的。坎城有全球最大的影展電影市場,柏林有享譽全球的歐洲電影市場。而威尼斯則到2012年才建立。
  • 觀察 威尼斯電影,別讓高冷慣壞了
    在這個問題上,威尼斯仍然半推半就狀得堅持著它的「純粹藝術性」,當仁不讓成為「最高冷的影展」。藝術路線的堅持這個無可厚非,但從很多情況來看,這讓威尼斯電影節也略有尷尬。高冷走太高,會被慣壞的。不做電影公司營銷工具——電影市場冷清威尼斯曾經是世界頂級影展裡唯一一個沒有市場的。
  • 殯禮拜
    什麼是殯禮拜?殯禮拜是穆斯林為歸真者特別做的禮拜。殯禮拜的元素:殯禮拜七個元素缺一不可:舉意,站立拜,念四次至大詞,念開端章,念贊聖詞,為亡人做杜阿,出薩拉目。殯禮拜的方法:1-舉意為亡者禮殯禮拜。2-念至大詞(الله أكبر),如通常禮拜一樣抬手。
  • 業內丨威尼斯電影,別讓高冷慣壞了
    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土耳其市場展展位不做電影公司營銷工具——電影市場冷清威尼斯曾經是世界頂級影展裡唯一一個沒有市場的。坎城有全球最大的影展電影市場,柏林有享譽全球的歐洲電影市場。而威尼斯則到2012年才建立。
  • 津市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殯改路徑
    亟須突破的三個「圍城」  多年來,三個「圍城」阻礙了津市市殯葬改革的深入推進。一是觀念的「圍城」。全市殯葬改革原本應是一盤棋,但津市市的殯改實踐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問題。在殯改城鄉二元結構下,農村普遍存在「地中墳」「田中墳」「屋邊墳」等散埋亂葬現象,形成了對城鎮的包圍之勢。三是落後習俗的「圍城」。農村普遍還存在看風水、選墳地、搭靈棚、擺路祭、出大殯等迷信和鋪張浪費現象,使城市成為殯葬文明的「孤島」。
  • 《鳥人》如何在全球引爆?
    年過半百的主人公雷根曾經風光無限,然而昔日塑造的超級英雄鳥人的榮耀早成昨日黃花。不甘寂寞的雷根轉戰百老匯,力圖東山再起。可是現實處處讓他不如意,精神分裂的他覺得自己暗藏著鳥人般的超能力,可以隨時飛翔來獲得解脫。影片的超現實主義色彩決定了主流海報的格調一定是會融入虛幻形象鳥人的抽象風格。
  • 鳥人 美國 喜劇
    鳥人@譯      名   鳥人@片      名   Birdman@年      代   2014@國
  • 我們聯絡了抬棺的黑人老哥,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而最近,他又衍生出了一個新愛好,就是在拖稿的同時,叫上一份外賣,然後美滋滋地在B站點上一集黑 人 抬 棺。2006年,19歲的班傑明,面臨失業風險,窮則思變,他也遇到了人生轉折的契機——給酋長抬棺。當地一個酋長過世了,酋長的子女是帶孝子,覺得父親生前極其喜歡跳舞,想著能不能讓殯葬隊抬著棺材,讓父親入土前再跳最後一次舞。酋長的子女找了很多殯葬隊,由於沒有先例,沒有人敢接這個活,萬一這有點差池,酋長不得直接拿著AK把你斃了?
  • 「黑龍抬棺」背後的那些故事
    起棺動作要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但前行節奏最好慢之又慢,意在讓棺中人再多看兩眼鄉鄰與故土。行到途中抬棺者需以尻觸地,身覆黃土,但切忌不可使⚰沉底。這許是表達對故土最後的留戀。再掏出手帕輕拂一番棺面,讓亡者不至於蒙塵,前路清明。這遊刃有餘的迪士高是死亡和生機的交匯、沉寂與熱情的結合,是一種對生命的後現代主義式思考。
  • 我是謎龍馭殯天攻略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龍馭殯天劇本解析,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龍馭殯天兇手 平漸漸 龍馭殯天劇情還原及推理 外人看來,平漸漸的義父是有權有勢的黔陽太守,義兄易公子對她也十分關照,日子似乎便如鮮花著錦一般美好
  • 鎌倉親情故事 | 海街日記
    這句話是導演是枝裕和在接受《佳片有約》採訪時所談到創作《海街日記》的初衷。他是電影節的寵兒,首次執導劇情長片即在威尼斯電影節嶄露頭角,之後更成為日本為數不多在各大電影節閃耀的中堅力量。2016年,他憑藉《海街日記》獲得了第3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導演獎,入圍了最佳編劇的提名。
  • 「黑人抬棺」爆紅後:有人做出千萬爆款,有人感嘆人間悲歡
    其實,黑人抬棺的原版視頻出自於BBC在 2017 年的一篇報導,目前YouTube上播放量已超千萬。主要採訪了來自加納的提供抬棺舞喪禮服務的團長班傑明,在視頻中,他表示,這一形式是依照客戶的意願進行定製的喪禮服務,靈感來自一位想要「舞蹈送葬」的客戶。前幾天,「X博士」發文《我們聯絡了抬棺的黑人老哥,並拿下了中國區代理》,採訪了這位抬棺的黑人老哥。
  • 豆瓣日曆 2020年8月18 日《鳥人》
    今日主題影片:《鳥人》。 《鳥人》(英語:Birdman,中國香港、新加坡譯《飛鳥俠》,中國臺灣譯《鳥人》)是一部2014年美國黑色喜劇電影,由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監製和共同編劇。
  • 「黑人抬棺跳舞」惹爭議:比起死亡,真正可怕的是什麼?
    大家看到的惡搞剪輯視頻,其原版是2017年BBC記錄的班傑明團隊抬棺場面,那時候正值班傑明熱情創業的初期。而現在已經是2020年,在年輕人們對抬棺視頻文藝復興後,班傑明卻已經是一家殯葬公司的CEO了。他的殯葬公司,叫Nana Otafrija,已經統治了加納殯葬行業的半邊江山。
  • 總結|世界十大電影女導演,你所不知道的佳片
    下面介紹世界十大電影女導演,以及你所不知道的佳片!    從金酸莓十年最爛新星到史上百位偉大導演之一,索菲婭·科波拉用三部電影「修正」全世界的眼光。她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名門之女,尚在襁褓之中就被作為「道具」帶上了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