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總覺得《風箏》要比《潛伏》好看一點呢?

2020-09-11 影視地平線

諜戰劇漸漸淪為神劇時,不得不哀嘆當下人精神的匱乏和信仰的危機。商業和娛樂緊緊捆綁著的影視劇,正在慢慢把藝術本該擁有的價值傳播,變成一種純粹的利益追求,最終,不倫不類的作品肆無忌憚,讓人們開始漸漸忘卻了歷史長河中那些邁入黃土的革命烈士。

突然想起了杜牧《阿房宮賦》裡的那句話——「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對於諜戰劇,我只喜歡這兩部作品,一部是孫紅雷主演的,在2009年播出的《潛伏》,一部是柳雲龍主演的,在2017年播出的《風箏》。

兩部作品各有特色,且都貼近現實中情報人員的形象。

對於這兩部作品的喜愛,是因為它們在故事內容上不存在神話或是扭曲的情節,更不存在褻瀆先烈的誇張橋段,而且,每個人物細膩情感的拿捏和內心世界的刻畫,都能夠讓在和平年代沉迷許久的觀眾感同身受。

沒有過分的歌頌,沒有刻意的說教,當把這些在一般人眼中看起來無比高大上的革命戰士,無限地朝著普通人的角度去深挖時,觀眾看完整部劇後就能夠深深地體會到,所有戰士在成為英雄之前,他們首先是人,既然是人,那就擁有人的喜怒哀樂,擁有人的害怕和恐懼。

可回頭細想,在那亂世之中對於信仰的堅守,對於未來的嚮往,對於光明的憧憬,正是他們超越普通人的關鍵。

說實話,這兩部作品我都看過不止一遍,但如果要說起最偏愛哪部?我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柳雲龍的《風箏》。

相比較《潛伏》的時間跨度,《風箏》要更長一些,這就為它的敘事深度和廣度做了很大的拓展,畢竟,從解放戰爭再到建國初期,30多年的時間足以改變著生活的一切,包括一個人對待生活的和情感的態度。而從讓人憎惡的鬼子六到隱藏身份的圖書館管理員周志乾,鄭耀先名字變化的背後,卻是對於信仰自始至終的堅守。

不必懷疑如同鄭耀先這樣的人是否存在過,翻翻我們新中國成立的履歷,以及那些犄角旮旯依舊隱藏身份的軍人,你或許就知道這類人的真實性。只是,這種信仰的堅守在那個亂世之中,時刻在與個人情感存在衝突,包括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壓力。

《潛伏》更加側重於敵我之間的鬥爭,也就是餘則成在情報站和吳敬中,陸橋山還有李涯的周旋,這屬於外部矛盾的處理,而在感情戲上,則更多的是和自己的同志翠平慢慢的融合,這屬於內部矛盾的解決。

劇中所有驚心動魄事情的發生,全在於餘則成如何能夠順利的搞到情報?如何能夠巧妙的隱藏身份?如何能夠快速的解決危機?如何能夠準確的除掉隱患?所以,這種吸引力普遍在對觀眾情緒的挑動上,也就是利用各種棘手事件的處理,完成某種感官上的刺激。

再回到《風箏》上來,從電視劇一開始,就已經在前幾集的故事裡,明確的告訴你鄭耀先的特務身份,而且,更為精巧的設計,就是讓和鄭耀先單線聯繫的陸漢卿犧牲掉,讓鄭耀先成為斷線的風箏,自己為自己的命運做主。

一個情報人員最大的困難,就是接頭人的消失,這相當於你失去的方向,失去了依靠,所有事情必須靠自己的內心的判斷,這對於信仰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而這類情報人員,我想在真實的戰爭年代絕對不在少數,可能有些至今都沒有恢復自己的身份。

所以,《風箏》的衝突點,基本放在了自我內部的鬥爭上,雖然也有諸如敵方毛人鳳和我方袁農這類人的無休止糾纏,但大多數情況下,鄭耀先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未來方向選擇的問題。

在鄭耀先身邊的人,並非都像《潛伏》裡諸如李涯那樣針尖對麥芒的對手,相反,那基本都是些在抗日戰爭中有過過命交情的兄弟,比如宋孝安和趙簡之這樣純粹的軍人,服從命令讓他們身不由己,可兄弟情誼又讓他們始終維護著鄭耀先。

當然,我這裡並不是為這些敵人洗白,我想說的只是拋開立場之後的純粹友情,如果非要加上立場的話,那就必須回歸到對於自我信仰的選擇和堅守的討論上來,各為其主決定了命運走向,可卻不能否定感性方面存在的事實。

《風箏》這部電視劇的重點,在於個體戰爭後如何重新回歸自我以及如何堅守信仰。

鄭耀先因為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所以必須用周志乾的名字作為偽裝,而且,一方面他必須儘快完成找到「影子」的最後任務,另一方面又得避免我方和敵方兩方勢力的圍堵。

一個已經和組織失去聯繫的人,還能夠不放棄自己堅守著的信仰,在我看來,這並非是電視劇虛構的情節,因為這類人應該是不在少數,而鄭耀先也並非是個例。回溯歷史,大概很多檔案並沒有完全的解密,或者說也並非完全都把所有情報人員都記錄在冊,我想,很多人沒有鄭耀先這般幸運,而大多數成為了無名烈士。

在感情戲方面,《風箏》也算是具有突破性的,它和《潛伏》裡的翠平不一樣,林桃雖然是鄭耀先的妻子,但她的身份卻並非是同志,即便後期的林桃並沒有再為敵人服務,但畢竟還是無法改變她曾經的事實。

所以,她和鄭耀先的相處總是小心翼翼,尤其是鄭耀先,說他不愛林桃那是假的。當他在看守所聽到林桃為了自己刮花臉並自殺的事情後,注意他的眼睛,有意避開了審問的人,嘴裡裝著糊塗,可心裡萬分煎熬。

道雖不同但長時間的相處,即便是塊石頭,也該捂熱了。所以,這就是鄭耀先所面臨的困境,情感上的羈絆和信仰上的堅守又該如何去平衡?他是人,不是神,可他必須為了信仰逼得自己成神,這是多麼艱難的抉擇。

除了愛情方面的平衡,電視劇還突出了友情的抉擇。

有兩處的刻畫我覺得是最印象深刻的,一處就是鄭耀先必須為了使命去誘捕宋孝安,從感情出發,鄭耀先是拒絕的,可從理智出發,鄭耀先不得不接受。所以,假扮乞丐橋上等待的鄭耀先,心裡肯定是不願意宋孝安出現的。

而宋孝安這邊,明明已經裝成瞎子快要通關了,可卻因為鄭耀先女兒的一句話,聽出了自己的六哥就在身邊,而選擇了放棄逃生去營救鄭耀先。

兩人被抓捕到角落,宋孝安此時並不知道鄭耀先的身份,而那句「今天能夠和六哥並肩作戰,死也值了」的話,的確感動了我一把。此刻,信仰和情感的衝突再一次淋漓盡致地擺在了觀眾面前,如果是你,你又該如何選擇?

還有一處就是墳墓旁抓捕宮庶。如果,當初宮庶接近鄭耀先是有目的的,那麼,後期對於鄭耀先的崇拜則讓他死心塌地的跟著鄭耀先,而宮庶對於鄭耀先來說,已經在相處中擁有了兄弟般的情誼。

鄭耀先不希望宮庶出現,宮庶卻希望鄭耀先出現,立場不同,情誼相同。宮庶那句「我身上還有些錢,我帶你去下館子」,的的確確是發自肺腑的話,可惜,道不同終究走不到一起。

《潛伏》中對於人物情感方面的描述,大多數來源於餘則成和翠平,而對於信仰的呈現,則都在藉助敵我衝突中的選擇來達到認識。

可回過頭來看《風箏》,鄭耀先的情感刻畫擴大到了他豐富的交際圈子,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他的愛情,他的友情,以及他的親情都做了深度的展示,而對於他信仰方面的呈現,則更多的來自於自我內心的掙扎,這不僅僅是生與死的問題,更是堅守和放棄的問題。

有人大概不喜歡柳雲龍總是一副面孔的表演,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在諜戰方面柳雲龍出色的導演能力。他能夠展示出那些被其他同類型電視劇忽略的細節,雖然,這也最容易遭到刪減的,但我想,這才是對於信仰最好的解釋,畢竟,烈士在成為烈士之前,他還只是個普通人,既然是人,那就應該從人的角度去描寫,這樣才是對他們起碼的尊重。

《潛伏》和《風箏》都是出色的諜戰劇,當然還有張嘉譯的《懸崖》以及柳雲龍的另一部諜戰劇《暗算》,對了,還有一部叫做《風聲》的電影,除此之外,近年來幾乎很少有真正的諜戰劇出現,而那些粉面油頭嬌滴滴流量小生的加入,則讓諜戰劇更加走向了扭曲和惡俗。

那些默默無聞的烈士終究在慢慢被遺忘,而我們的影視劇也在喝著烈士的鮮血完成商業利益的追逐,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

謹以下面這句話,來告慰先烈和警醒後人。

相關焦點

  • 《潛伏》與《風箏》深度解析,誰是諜戰劇巔峰之作?答案很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潛伏》當時擊敗的是另外一部經典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風箏:第24屆華鼎獎 「中國近代題材電視劇最佳女演員」(羅海瓊)、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提名(2個),劇耀東方2018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實力演技劇星(柳雲龍),劇耀東方2018電視劇品質盛典年度突出表演劇星(羅海瓊)。
  • 《潛伏》與《風箏》深度解析,誰是諜戰劇巔峰之作?答案很明確
    值得一提的是,《潛伏》當時擊敗的是另外一部經典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在獲獎情況上,風箏全面落敗,《風箏》還獲得過「髒菸灰缸獎」一次,當然,這個獎並不是針對該劇的品質,電影《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老炮兒》等都曾經獲得過該獎。如果僅從以上方面對比,《風箏》明顯不如《潛伏》,甚至與2010出品的《黎明之前》相比,都要遜色。
  • 《風箏》在很多人心中佔據第一的位置,《潛伏》和《懸崖》呢?
    》無疑排名第一,得到了9.3分,《風箏》得分為8.8分,《懸崖》得分為8.4分。就具體的作品而言,《風箏》綜合了《潛伏》和《懸崖》的優勢,顯得技高一籌。》塑造了一對特別的特工對手:一個天空中的「風箏」,一個黑暗裡的「影子」,因為陰差陽錯的命運,無意照見了彼此動蕩的一生。
  • 在眾多的諜戰劇中,為何《風箏》和《潛伏》,被觀眾稱為經典作品
    最後要不就是全身而退,要不就是壯烈犧牲,總是在可以的塑造一個形象,總是可以的在渲染悲壯。可是為什麼這樣的電視劇,卻沒有獲得觀眾的認可,並且經得住觀眾們的考驗呢?    《風箏》  《風箏》這部電視劇出現以後,很多人都想知道劇中鄭耀先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原型呢?最終經過很多網友的確認,並沒有發現和劇中人物經歷相似的人。
  • 八部高分諜戰劇,《風箏》最好看,最經典,你覺得呢?
    排名不分先後1、《潛伏8.96、《風箏
  • 《潛伏》《懸崖》《風箏》《偽裝者》,為何說是諜戰劇巔峰作品?
    文|冷絲欄目|諜戰劇說到諜戰劇,4部典範作品是必須提及的,分別是《潛伏》《懸崖》《風箏》和那麼,為何說它們是不同類型諜戰劇的巔峰作品呢?《潛伏》讓「諜戰劇」的概念深入人心,也讓觀眾見識了該類型劇作的獨特魅力。應該說,《潛伏》是樸實類型的諜戰劇巔峰作品。
  • 五大經典諜戰劇:《風箏》、《潛伏》上榜,你追過哪一部?
    所以,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安利國產五大諜戰劇:《風箏》、《潛伏》上榜,你追過哪一部?(順序不分排名) 1、《紅色》 豆瓣:9.2 主演:張魯一、陶虹、周一圍 劇情點評:整個電視劇節奏不算緊,卻引人入勝,張魯一的隱忍和爆發以及睿智表現得淋漓盡致。
  • 五部經典「燒腦」諜戰劇,《風箏》排名靠後,《潛伏》只能第二
    ps:喜歡諜戰劇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1、《暗算》 所有的諜戰片裡我最喜歡的,我心目中的Top1。故事起於平庸,步伐緩慢,但卻是踏實地一步一步邁向神境。它就猶如結尾奏響的國際歌一般,無比渾厚,無比蒼涼,勝過千言萬語,蓋過無數俗人試圖從劇中找出的組織的罪惡或是國家機器的冷酷。《風箏》之後,再看第二遍《暗算》,已是初看的十幾年之後。
  •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覺得電視劇《風箏》比《偽裝者》更加經典?
    電視劇《風箏》是迄今為止相當有高度的一部諜戰劇,它敢於站在人性和歷史的角度上去就事論事,真正刻畫出人性的另一方面,對於《潛伏》、 《偽裝者》都是低於它一個檔次的存在
  • 柳雲龍開啟的諜戰劇江湖:從《暗算》《潛伏》《風箏》到《勝算》
    也是因為諜戰劇有這樣的近乎約定俗稱的模式,所以要想出新並不容易。《潛伏》的懸念設置並沒有太過於注重在邏輯上的抽絲剝繭,它的懸念設置在人物交錯的命運上,《暗算》大多數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個局限的場景內,而潛伏的視角則要開闊的多。
  • 是《潛伏》《懸崖》,還是《風箏》?
    就諜戰劇而言,是《潛伏》《懸崖》,還是《風箏》?2009年《潛伏》的熱播令諜戰劇迎來了一個創作高峰,很多觀眾從此知道了一個劇種——諜戰劇,也因此迷上了這個類型的電視劇,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諜戰劇確實是巔峰作品。
  • 是《潛伏》《懸崖》,還是《風箏》?
    就諜戰劇而言,是《潛伏》《懸崖》,還是《風箏》? 2009年《潛伏》的熱播令諜戰劇迎來了一個創作高峰,很多觀眾從此知道了一個劇種——諜戰劇,也因此迷上了這個類型的電視劇,從這一個角度來看,諜戰劇確實是巔峰作品。
  • 《風箏》是比《潛伏》還好的諜戰劇,這一集編劇卻出現了重大疏忽
    有「諜戰教父」柳雲龍自導自演沉寂4年的諜戰劇《風箏》熱播以來,收穫了高收視和良好的口碑,甚至這種風頭有當年《潛伏》的影子,也是少有的一部可以和《潛伏》相提並論的諜戰劇了。但在第35集中,編劇卻疏忽了人物設定,暴露出一個致命的弱點。
  • 中國諜戰黃金十年,暗算潛伏黎明之前懸崖風箏,潛伏諜戰之巔
    我們常說中國最好的五部諜戰劇是《暗算》《潛伏》《黎明之前》《懸崖》《風箏》這五部劇集中出現在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之間。之前是反特劇和警匪劇的天下,之後出現了丟掉硬核的小鮮肉諜戰劇。天時、地利、人和,促成了諜戰劇的黃金十年。
  • 7部國民黨軍統特務諜戰劇,潛伏第一,黎明之前第二,風箏第三
    一 潛伏《潛伏》,是由孫紅雷、姚晨、祖峰、沈傲君領銜主演,姜偉、付瑋執導的民國題材諜戰劇,改編自作家龍一的同名短篇小說。1945年初,餘則成單槍匹馬暗殺了李海豐,得到軍統的嘉獎,晉升為少校。然後調到天津特務站,餘則成與站長,馬奎,李涯,陸橋山內部明爭暗鬥。
  • 《潛伏》:為什麼要讓翠萍搭檔餘則成?看完原著作者採訪我懂了
    《潛伏》熱播的時候,媒體曾經採訪過原著作者龍一,問他,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個諜戰故事。但龍一的回答,並沒有大講特講諜戰的內容,反而更側重了革命夫妻的角度。他說:"試想,中國的革命歷史上出現過那麼多的假夫妻,難道個個志同道合、親密無間?相愛的人一起生活尚且吵鬧不休,更何況是被組織上硬捏在一起的兩個陌生人。
  • 柳雲龍飾演《風箏》為什麼之前被禁播
    《風箏》這部劇被禁了很多年,廣電總局一直在審核,直到2017年才允許播放雖然《風箏》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視劇,但是在幾年前風箏的題材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不能被審核通過的,至於現在能夠播出主要還是因為風箏將很多敏感的地方已經做出了刪減,所以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並不是完整版的風箏。
  • 《風箏》:信仰的答案之一
    成為天上人間的聲聲唱,成為那海風,停止的哭泣。為了見一面鄭耀先,宮庶把自己埋在林桃在亂墳崗墓中幾天,等著他來掃墓。而周志乾也利用這一點設了埋伏,埋伏出現的時候,宮庶還想要掩護六哥先撤。此時,卻從身後出現了一隻槍頂著腦袋。
  • 重溫諜戰片《風箏》,我依然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風箏》。當年這部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反響熱烈,如今事隔兩年,重溫這部電視劇,依然把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故事是從1946年的山城開始講述,潛伏在軍統電訊處的中共地下黨員曾墨怡,冒著生命危險偷出了一份名單。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好看,不僅僅因為其情節懸念叢生、扣人心弦,更是花了大量的篇幅,講述戰爭中的人性、愛情、友情、親情,讓觀眾隨著故事一起思考,共產黨人為什麼能夠做到舍己忘我,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他們信仰,深層度去探討了這些問題。
  • 為什麼,我不選擇潛伏?而追強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為什麼我不做潛伏?其實,換個角度,就是回答:——為什麼我要追強勢?關於這個話題,深究起來,可以編寫一本書!今天簡單說一下!或許你說我就潛伏茅臺,自然是省心,但是將「潛伏」二字用在茅臺身上似乎也不恰當吧!3、優點三:有機會成為牛股既然都說是「有機會」了,自然是概率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