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的一百年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日本動畫歷史百年回顧

日影

專欄

作者│Ilan Nguyên ;

Xavier Kawa-Topor

翻譯│葡萄圓了

編輯│尼儂叄

日本動畫電影是個謎團,一條絕妙的迷蹤徑。國際上關於它的探索近二十年才開始,但一直在穩步前進。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公眾對日本動畫的看法,也引起了主流評論的轉變。

然而,這些改變還不足以使我們擺脫成見的苑囿。

舉個例子,常用於區分「商業電影」和「作者電影」的標準在面對日本電影時總是缺乏說服力,是因為它沒考慮到至少兩個特殊維度:一是嚴肅的主題探索,這在其他國家早已被放棄。二是抱負,這體現在各大動畫工作室數十年來對更成熟、更有創造力的動畫技巧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新世紀福音戰士

(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1995)

因此,為了避免此類偏見,確保看法的中肯,在日本動畫電影百年慶典之際,我們需要梳理日本動畫電影的發展歷史,尤其是它進入西方世界之前的歷史。

我們說2017年是日本動畫電影百年誕辰,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日本電影界公認他們的第一部國家級動畫作品於1917年上映。當然,發現這之前的作品始終有一定可能性。這是因為日本歷史學家要面臨一個特殊問題:電影的遺失。

鈍刀 (塙凹內名刀之巻, 1917)

根據國家電影中心的數據,1923年關東大地震以前的日本電影,保存至今的幾乎不足4%。這一要歸咎於那次摧毀了東京的大地震;二是1945年美國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也給這些老電影的保存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在這些稀有的倖存下來的電影中,直到2007年才發現了兩部動畫短片。一部製作於1917年,另一部於1918年。在此之前保存的文化遺產中,最古老的動畫電影制於1924年。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從流傳下來的相關媒介中捕捉一些蛛絲馬跡(公告,節目單,照片等)。這些信息似乎說明,在主要的電影國家中——不包括法國、美國兩大電影先驅——日本電影不僅起步早,而且體量很大。僅1917年,目前就已經發現了四個先驅導演的18部作品。

Ⅰ·先驅時代

自從日本在1896年引入電影,這一藝術形式就在日本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源於日本人對動畫的一種深入而古老的喜愛。這一點從日本視覺藝術中對動作的大量展示可見一斑,而西洋鏡在日本的風行也是一個道理。在初期,日本動畫電影和外國作品維持著一種有機的聯繫。在它整個發展史的上半段,本土藝術家從外國作品中汲取了大量的靈感來源。和日本在科學、技術、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發展不同,日本在19世紀下半葉的對外開放帶來了與西方世界的直接聯繫,例如派遣留學生,或是外聘海外講師。在動畫領域,當時主要是從輾轉傳入這個島國的作品來學習。這種距離感給了日本行業先驅們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並使他們在將這種外來類型本土化時享有更大的自由。

這種講述方式的內化從《鈍刀》(Le Sabre émoussé, 1917)就可看出來。這是幸內純一的首部電影。它糅合了皮影元素,能夠很好地展現人物面部表情,並運用了漫畫裡的一些視覺元素(擬聲符號,對話框等)。

大藤信郎

他的得意弟子大藤信郎,從1927年就開始製作這種剪影動畫,甚至比洛特·賴尼格更早,並且風格更加暗黑和扭曲。他的作品,諸如《蜘蛛網》(Le Fil de l』araignée, 1946),《鯨魚》(La Baleine, 1952),《幽靈船》(Le Vaisseau Fantôme, 1956), 使他在戰後名聲大噪。尤其是在坎城和威尼斯。然而他的第一部作品,《馬具田城的盜賊》(Le voleur de Bagdad, 1926),便已技臻完美。

馬具田城的盜賊 (馬具田城の盜賊, 1926)

他的這部作品在運用了日本傳統的千代紙製作剪影,靈活地借鑑了威爾什《月宮寶盒》(Le Voleur de Bagdad)的某些形式,然而這被成功地改編成了一個日本特色的故事,雜糅著神怪元素和震人心魄的戰爭場面。1924年,木村白山的《赤垣源藏:杯酒送別》(Akagaki Genzo, la Coupe de l』Adieu)標誌著第一次轉折:這部作品由著名的古代復仇故事《忠臣藏》中的一個章節改編而來,是帶有一定教化作用的剪影戲劇;它使日本動擺脫了卡通片的思維,轉而像經典悲劇一樣更加注重展現人物性格。

政岡憲三

1930年,政岡憲三的首部作品《猴子島》(L』île aux Singes)問世,一個絕妙的現代主義剪影動畫。該作者受過本土和西方兩種繪畫技巧的訓練,然而在動畫領域,他是自學成才。他是有聲動畫的先驅之一,同時他也投資使用當時美國的賽璐珞。他在繪畫領域的雙重文化背景可以使他更靈活地掌握這項技術。在整個三十年代,他的團隊的技術在不斷地提升。

蜘蛛與鬱金香 (1943)

在太平洋戰爭如火如荼時,軍方為了達到政治宣傳目的資助並監管了影視製作行業。他在軍方控制之外製作了《蜘蛛與鬱金香》。這又帶來了一個新的轉折:這部田園牧歌的輕歌劇式作品為日本賽璐珞動畫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與卡通不同,它追求呈現出更精細,更細節化的人物動作和布景。

櫻——春之幻想

(Cerisiers-Illusion de Printemps, 1946)

然而,直到戰後,政岡憲三才發行了他真正的代表作:《櫻——春之幻想》(Cerisiers-Illusion de Printemps 1946)。這部作品由幾個田園場景構成,沒有故事,也沒有對話,只有一種純粹的對美的求索。這也許是日本賽璐珞動畫歷史上第一部沒有採用誇張人物畫法的作品。

在戰後的混亂之中,日本動畫行業被指控協助日本帝國主義做政治宣傳,從而被放入美國佔領軍的監管之下。當時的動畫人曾試圖聯合起來,然而以失敗告終。這個時代值得記住的是由政岡憲三和山本早苗聯合創立的小工作室「日本動畫(日動映畫)」;導演藪下泰司,政岡憲三的合作者;以及繪製員森康二,政岡憲三的弟子。

Ⅱ·大工作室時代

1956年,東映動畫買下了日動映畫,開始涉足動畫領域,從而打開了延續至今的大工作室時代。東映動畫的首任社長,大川博,想要打造所謂「東方的迪士尼」。這句口號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日本動畫行業雖然受弗萊舍兄弟影響,但同時也有蘇聯電影和法國電影的影子。工作室一開始就致力於長片製作,先是改編了一些本土經典,後又開始做西方故事的改編。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室培養和發掘了一批大膽的天才。到了70年代中葉,工作室開始做一件史無前例的事。從《白蛇傳》(1958)到《珍寶島的海盜》(1971),他們在十五年內製作了19部長片,用精湛的技藝講述了一系列的奇幻故事。

東映動畫的首任社長 大川博

然而,沒過幾年,隨著手塚治虫進入動畫行業,他就重塑了行業生態。他從1959年在東映動畫開始動畫製作,1961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蟲製作公司。第一部作品是周播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1963-1966)。他想憑這部作品再現同名漫畫已取得的輝煌,並確立一種新的極簡主義畫風。他都做到了,他的這種風格很快就超越了常規的長片,無論是在節省經費上還是在觀眾體驗上。《鐵臂阿童木》的成功是他對反對者最好的駁斥。

手塚治虫

學徒出身的手塚治虫把反諷漫畫家橫山隆一當作偶像。此人和動畫的緣起也值得一提:這是個始終帶著貝雷帽的人,迪士尼的忠實擁躉,半路出家的動畫愛好者。他在自家的花園蓋了一個動畫工作室,用自己畫漫畫的收入支撐工作室的運轉。主要製作短片,首部作品便是《背後的鬼魂》(Un Fantôme à Dos)。但同時也做長片,還做過一部電視動畫(在當時已是創舉)。

久裡洋二

在同一時期,出於對諾曼·馬可拉倫作品的熱愛,久裡洋二進入了動畫行業。他和柳原良平以及真鍋博三人一同創立了動畫三人會(Trio de l』animation),主要做會議和一些不定期的動畫放映。這是非商業動畫的起點,並且分工明確,有諷刺漫畫,設計和音樂等,在當時可以說非常的新潮。從1960年開始活動,這些會議很快更名為「國際動畫節」。他的合作夥伴不久就離開了動畫行業,然而久裡洋二堅持了下來。他的這個行為激勵整整一代的藝術家。他們遵循和他一樣的獨立宗旨:自主製作,獨立創作,非全職。在安納西,這種獨立精神延續至今,從第一屆國際動畫電影節開始,從國際動畫協會的創立開始。1956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一個日本動畫創作者協會,這比法國的同類協會(l』ACA)更早成立。

要求特別多的餐廳 (注文の多い料理店)

這個時期還孕育了其他的職業路徑。上世紀60年代,都曾在持永只仁的學校受訓的兩個木偶戲先驅,川本喜八郎和岡本忠誠轉而投身動畫製作。如果說前者的作品因在電影節備受青睞而使他蜚聲海外,後者的四十多部短片(其中七部斬獲大藤信郎獎)則使他成為同輩中最受矚目的獨立動畫導演。這兩個木偶動畫導演之間總是互相協助,直到川本喜八郎辭世,岡本忠誠才獨自完成了他的最後一部動畫,《要求特別多的餐廳》(1992)。

Ⅲ·蓬勃發展時期

上世紀70年代初,東映動畫長片的輝煌走到了盡頭,電視動畫的權重變得極為重要了。這帶來了動畫領域的分包製和不穩定性。工作室越來越多,主要都為電視動畫服務,像龍之子工作室,A Pro工作室,Madhouse,或是手冢製作公司——由手塚治虫成立的另一個工作室。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的蟲製作由於一些列長片的投資失敗而申請破產之後,該工作室承接了他大量的業務。

手冢Production

電視製作的多元性也導致了這些曾服務於手塚治虫或是東映動畫的動畫師們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兩個出身東映動畫的動畫師,高畑勳和宮崎駿——同時也是合作夥伴和朋友——在一個新的動畫類型裡受到了矚目:世界經典文學的改編。例如1974年的《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主要描繪了特定環境下的日常生活。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 1974)

1977年,由《大和太空巡洋艦》引發的情節劇熱潮在日本年輕人中風靡起來,這是一個帶著軍國主義遺臭的太空歌劇。次年誕生了經久不衰的太空科幻片《高達系列》,雜糅著太空殖民政治和大型機器人對決等元素。這段時間,日本動畫領域的格局發生了可見的變化:NHK電視臺開始投資自製片,動畫電影榮耀回歸,第一批專業雜誌也誕生了。

機動戰士高達0079

(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1979)

在同一時期,準確地說,是1978年,日本電視動畫首次在法國電視臺播出。十年後,播放量達到了一個頂峰。法國人把動畫無差別歸類到「兒童片」的範疇,滋生了許多問題:先是大量尖刻的譴責;到了90年代中期,CSA(法國廣電)直接下令將日本動畫從電視節目中移除。在很多保守主義甚至是排外主義者看來,日本動畫對法國文化和教育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然而,不論好壞,日本動畫仍是許多年輕觀眾的童年回憶。

國際動畫協會(ASIFA)

廣島國際動畫節

1983年,日本首次出現了直接流向錄像片市場的動畫作品。至此,許多動畫可以依靠直接售給目標觀眾來實現盈利。兩年之後,在國際動畫協會(ASIFA)的支持下,木下蓮三創立了廣島國際動畫節,為許多更個人化的作品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

吉卜力工作室

同年,高畑勳和宮崎駿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這幾乎成了日本動畫的代表。這兩個電影人的作品在2000年相繼上映。尤其是宮崎駿的作品,在法國普通觀眾中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力。各大工作室此後十餘年的作品,《阿基拉》(大友克洋導演)、《紅豬》(宮崎駿導演)、《螢火蟲之墓》(高畑勳導演)、《攻殼機動隊》(押井守導演)、《藍色恐怖》(今敏導演)、《龍貓》(宮崎駿導演)、《人狼》(衝浦啟之導演),都不出所料在影迷中取得了成功。

《阿基拉》

《紅豬》

《螢火蟲之墓》

《藍色恐懼》

《攻殼機動隊》

《龍貓》

《人狼》

然而,日本動畫的繁榮以及它在海外尤其是法國的知名度,都不能掩蓋電視動畫行業已有的問題:梗重複堆積,畫風雷同,講述方式僵化,使受眾越來越小。長篇動畫實際上也面臨著這類問題,但是它的自由度還是更高一些。然而,每部作品的預算實在太微薄。在這種情況下,作品的質量主要來源於參與藝術家的職業信仰。

經過數十年的演變,日本在動畫領域可以說已領先其他國家一代人。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日本動畫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這次的徵程是無國界的。挑戰仍然很大。在過去的這一個世紀,日本動畫在有限的現實條件下創造出的成績,證明它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大有可書之處。

-FIN-

原標題:《日本動畫的一百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NHK公布日本百年最佳動畫,虎與兔、lovelive成贏家!
    這次NHK公布日本動畫百年動畫TOP400榜單,這個海量啊,相信大家看起來也頭疼,漫漫娘整理起來也太累,所以就來看看TOP50的情況。日本最早的動畫電影,是在1914年,一部短篇動畫電影從英國傳入日本,從此,各個國家的動畫作品也開始被陸續引進日本。
  • NHK日本百年百大動畫揭曉
    以1917年日本最早的動畫《塙凹內名刀之卷》為起點來算的話,2017
  • NHK日本動畫百年Top100:《TIGER&BUNNY》位列榜首,《LoveLive!》三作進前十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疑似腐向動畫《TIGER&BUNNY》位列榜首,由此看來女性觀眾的投票熱情很高
  • 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看看日漫的發展歷程
    #日漫#細數日本百年動漫史要說日本動漫,那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它佔據了日本國內生產總值得極大一部分,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日本動漫的百年發展史!其實日本動漫的發展,還是要感謝美國的,正是美國輸入日本的動畫片《變形的奶嘴》才讓日本動漫得以發展,那時候大概是1917年,除了《變形的奶嘴》之外,還有一部叫《凸坊新畫帳》的法國動畫片,也給日本動畫的發展,帶來了影響!
  • 日本角川看中《男神執事團》,中日合作動畫有多大的想像空間?
    不久前,淺夏動漫原創企劃《男神執事團》,獲得了日本株式會社KADOKAWA(角川)的肯定,雙方將共同投資及製作基於《男神執事團》IP的原創TV動畫系列劇《千年百年物語》。近兩年,國內動漫公司開始密集地尋求與日方合作。
  • 一把火,燒掉了日本動畫的良心
    京都動畫,這家日本知名動畫公司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的第一工作室,在7月18號發生了火災。▲B站哀悼頁面畢竟,那可是京阿尼啊(京都動畫的暱稱)。只要是愛看日本動畫的人,誰沒有看過、並且喜歡上這家公司的動畫呢?
  • 熱議 | 我們已等了一百年——「中國的木蘭」終於來了
    正是動畫版《花木蘭》的風靡打下了人氣基礎,才使得22年後的真人電影《花木蘭》也讓日本和歐美的影迷們對這部預告片有極高的評價。幸運的是,當初的動畫版《花木蘭》生動完美地講述了這個故事,那麼在如今,我們又該對真人版做何期待呢?
  • 國漫IP反向輸出日本 《Butlers~千年百年物語~》今晚上線
    由中國淺夏動漫、KADOKAWA(日本角川書店)、APLUS共同出資製作,堃動漫聯合發行,改編自中國原創IP的動畫新番《Butlers~千年百年物語~》(原作:國漫《男神執事團》)將於中日兩國同步放送。由於時差原因,國內將於4月12日凌晨0點35分正式上線B站、愛奇藝、芒果TV、騰訊四大平臺。據悉,這也是唯一一部在全網對用戶免費播映的4月新番,也足見製作組對這個項目的信心。
  • 【專訪】攜手中國本土企業共創中日動畫下一個百年
    其業務內容涵蓋了動畫、電影、數字媒體等多項事業,是一家多元化的綜合娛樂公司。承擔著AVEX動畫和電影業務的是名為avexpictures的子公司。近年來在中日兩國銷量口碑雙豐收的名作動畫《阿松》、《冰上尤裡》、《佐賀偶像是傳奇》等,就是出自avexpictures之手。2017年,是日本的動畫100周年,avexpictures為百年紀念特別製作的《動畫NEXT100》也贏得了高度好評。
  • 眾棒 | 日本人最愛的棒球動畫 第一位是___________?
    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暑期到了,今天小編給大小朋友們推薦幾部日本經典棒球動畫。說起日本動畫,相信大家都能說出一兩部,不可否認日本動畫對於我們影響。日本的棒球被稱為「國球」,已有百年的歷史,因而棒球是日本動畫中永恆不變的題材,代表了努力與友情、熱血。您是否看過棒球動畫呢?您最喜歡哪部棒球動畫?您知道在眾多棒球題材的動畫中,日本本國人心中最愛的是哪部嗎?
  • 不像日本動畫的日本動畫——《DEAD LEAVES》
    這部名為《DEAD LEAVES》的才52分鐘的劇場版動畫,是2004年由大名鼎鼎的Production I.G製作,除了在日本的部分劇場公映外,主要面對的市場是在歐美地區,因為歐美地區最大的日本動畫代理商MANGA ENTERTAINMENT也參與了進來,直接拿到獨家代理權,正因為它的推廣,才讓這部《DEAD LEAVES》牆外開花,在歐美地區有不少觀眾很喜歡這部動畫。
  • 當年爆火的《男神執事團》,竟然被日本角川做成了動畫
    我超好奇日本朋友製作的動畫版,是怎麼演繹這些中華文化的精髓,向日本的動漫迷輸出傳統文化的。*覺得自己好厲害*當然了,年幼無知的我以為這只是編劇在裝逼,不管劇情,眼裡只有,好可愛啊▼▼▼但《Butlers~千年百年物語~》這幾套圖一出來,就讓人瞬間穿越4年前。這人設基本一毛一樣嘛▼▼▼
  • 評分超新海誠 又一日本動畫神作誕生
    提起動漫大國,如果日本排第二,估計也就沒有第一。的確,無論是品類、產量還是影響力,日本當仁不讓。日本動漫強到什麼程度呢?2027年的日本京都,科技高度發達,人類研發的阿爾塔拉系統已經可以通過無數的無人機將整個城市的數據存儲,並根據數據的更新來發現城市每一處細微變化。16歲的堅書直實是一個普通的高1學生,平時不愛講話的他是個書蟲,讀書幾乎成了堅書的一切。
  • 「福利」除了宮崎駿,日本動畫就是他了
    與其說今敏是一位動畫導演,倒不如說他是一位造夢人。相比宮崎駿、高田勳這樣的傳統動畫匠人,今 敏的作品無論題材還是氣質完全不同,即使縱觀電影百年,也沒有幾位導演像他一樣執迷於女性、夢境、心理分析的主題,我們跟隨他的鏡頭,一次次凝視著銀幕上的女性的溫柔與堅韌,矛盾與徘徊。
  • 立足內容布局二次元,牽手日本角川合作動畫,淺夏動漫要傳播中國的宅文化
    牽手日本角川開發原創IP《bulters~千年百年物語》淺夏動漫與日本角川公布的合作項目《bulters~千年百年物語》動畫是發布會最大的亮點。這部作品原著由淺夏動漫創作,由漫畫家言喻創作同名漫畫,有妖氣獨家發行的《男神執事團》漫畫破億點擊,曾在有妖氣排行少女漫前十。
  • 【趣話】日本動畫100年鬼知道經歷了什麼
    事實上,「二次元」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動畫片確實已經成為了戰後日本文化對外輸出的中流砥柱。在東京2020年奧運會的8分鐘宣傳短片中,大量動畫形象和運動員一同出現,甚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人也玩了一回Cosplay,以「超級馬裡奧」的身份登場。我們熟知的日本動畫多為近五十年的優秀作品,卻很少有人知道,今年——2017年——是日本動畫的100周年紀念日。在這一百年間,日本動畫都經歷了些什麼呢?
  • 日本動畫產業漫談
    1963年開播的《鐵壁阿童木》,是第一部完全日本本土製作的電視動畫片1974年開播的《宇宙戰艦大和號》,讓他更多成年人關注到動畫片1995年開始播放《新世紀福音戰士》,日本進入動畫黃金時期但是即便是有著如此多著名作品的日本,一開始是沒有動畫產業,更多是日本的電影工作者通過研究西方動畫製作技術製作的動畫作品。
  • 43歲才起步的日本偶動畫第一人——川本喜八郎【世界定格動畫大師特輯(1)】
    公眾號開了有一年半了,零零散散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地介紹了很多定格動畫電影、短片。近期,小編會更多地開一些專題在某個時間段系統地介紹一些內容。
  • 英國百年經典IP改編的真人動畫電影《比得兔》 (2018)
    英國百年經典IP改編的真人動畫電影《比得兔》 (2018)導演: 威爾·古勒編劇: 威爾·古勒 / 羅伯·列博 / 碧翠絲·波特主演: 詹姆斯·柯登 / 多姆納爾·格裡森 / 蘿絲·《比得兔》是由索尼影業出品,威爾·古勒執導,蘿絲·拜恩、多姆納爾·格裡森、詹姆斯·柯登配音的真人動畫喜劇冒險片。
  • 這部美式風格的日本動畫看得我熱血沸騰
    今天我繼續來說四月新番,日本動畫發展百年,逐漸形成的所謂日漫風格已經深入人心,然而業界總有那麼些人獨樹一幟的想製造一些新奇的元素,這其中就有《星際牛仔》一類的作品,美式風格濃厚,搭配爵士樂的BGM簡直就是另一種享受,而四月也有這樣一部作品那就是《megalo box》。該作以拳擊為背景,講述的是一個反烏託邦的社會裡,人類帶上裝甲打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