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2020-12-27 說史君說文史

希波戰爭是一場史詩級的歷史戰爭,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有太多讓後世人銘記的時刻,如馬拉松大捷和溫泉關之戰。在古希臘浩瀚的文明史中,有一個城邦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它便是斯巴達國度。

斯巴達300勇士的歷史故事,直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個素材通過書籍、故事、影視無數遍的傳頌著。那麼對於後世而言,為什麼在那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斯巴達人有著鋼鐵一般的鬥志?

他們就好像一臺全副武裝的戰爭機器。在他們的理念之中,要麼勝利、要麼戰死,沒有第二種選擇。

溫泉關之戰,在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的生命後,薛西斯為何感慨?李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勇士們為何被歷史銘記?讓我們透過浴血溫泉關的三百勇士,探尋一下斯巴達國度強悍的秘密,以及那些殘酷的文化,是如何給人的精神帶來如此巨大的衝擊。

斯巴達王國的鐵騎

一、海上利益的角逐,點燃希波戰爭的序幕

縱觀西方歷史,希波戰爭總是繞不開的話題。這場戰爭的恢弘程度,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所有戰爭的誘因,都源於利益方面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

公元前5、6世紀,隨著希臘城邦進入全盛時期,為了爭奪海上貿易的控制權,它與波斯帝國產生了直接的衝突,隨即爆發了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

戰爭的導火線點燃於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希臘城邦米利都人起義,鎮壓的波斯國王對雅典支持米利都人耿耿於懷。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以此為藉口,遠徵希臘,希波戰爭正式拉開序幕。然而大流士的第一次遠徵並不順利,直到兩年之後,他才又派遣達提斯再次出徵希臘。此時的斯巴達人,沒有想像中強烈的戰鬥欲望,他們覺得這是波斯和雅典爭奪海上霸權的一場戰爭,和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而後在雅典內部的爭執中,主戰派佔據上風,他們才決心抗擊波斯大軍的侵略。

希波海戰

二、希波戰爭的「冠上明珠」:馬拉松大捷到溫泉關之戰,斯巴達人閃耀的戰爭史

在這一次希波戰爭中,有兩場被載入史冊的戰鬥,一個是馬拉松平原大捷,另一個是溫泉關大戰。

1、馬拉松大捷:

當時雅典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米爾提亞斯,鼓舞士兵為自由而戰,還根據波斯軍隊的作戰習慣,進行了很有針對性的部署。在這場戰鬥中,希臘人用陣亡192人的代價,殲滅了波斯軍隊4600多人。

米爾提亞斯派遣斐力披弟斯將馬拉松勝利的喜訊告訴雅典的人民,而從馬拉松到雅典這42公裡195米的距離,便成了後世馬拉松比賽的距離。

馬拉松大捷之後,波斯和希臘都不會認為戰爭會輕易結束,雙方都展開了積極的備戰工作。

果不其然,10年之後的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親自率兵出徵,兵分水陸,直逼希臘。一直習慣於內部勾心鬥角的希臘,此時也組成了31個城邦的聯盟,並由斯巴達國王統帥。

到了這裡,就不得不說希波戰爭中另一場載入史冊的戰鬥——溫泉關大戰。

斯巴達勇士扼守溫泉關

2、溫泉關大戰:

在渡過赫拉斯邦海峽之後,波斯軍隊已經席捲了北部希臘的大部分地區,而溫泉關作為連接南北希臘的重要隘口,地理位置尤為重要。當時波斯王薛西斯親率的陸軍達到20萬之眾,與之相比,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率領的希臘聯軍不過4000人。他們扼守溫泉關,大戰一觸即發。

面對希臘軍隊,自信滿滿的薛西斯並沒有急於進攻。因為此時的希臘正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他們認為奧林匹克高於一切,哪怕是戰爭。希臘的幾千守軍,分散在關口的各個要害位置,當波斯軍隊臨近時,李奧尼達僅僅帶領300人前來增援。

經過了心理戰、勸降等一系列手段之後,波斯王薛西斯終於失去了耐心,他低估了斯巴達人的強悍。在進攻當中,波斯軍隊前赴後繼,連精銳的御林軍都衝上前線。但斯巴達人利用溫泉關的地形優勢,一次次將波斯軍隊擋在了外圍。

正在薛西斯惱羞成怒時,一個希臘叛徒的出現,瞬間改變了戰爭的局勢。波斯精銳沿著小路直插後山腹地,駐守在此的希臘守軍早已放鬆警惕,直到喊殺聲震天,他們方才知道大難臨頭。

在李奧尼達得知腹背受敵之後,自知大勢已去,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將其他城邦的軍隊調走,只留下他自己帶來的300人,而這300人,便是之後的斯巴達300勇士。這是一場史詩級的戰鬥,在付出了兩萬波斯士兵生命的代價後,溫泉關宣告失守。

對於薛西斯來說,這場戰鬥就像一場揮之不去的噩夢,他看著這些血戰到底、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們的屍體,不禁感嘆:是不是每個斯巴達人都是這樣?

影視作品中的斯巴達300勇士

三、苦難與榮光:在斯巴達,活下來的嬰兒是幸運的,同樣也是不幸的

講到這裡,我們先不去說希波戰爭最後的走向和結局。以波斯王薛西斯感慨的話語作為引子,來探討一下斯巴達人的勇猛頑強,斯巴達國度的強悍究竟如何而來?

斯巴達是古希臘最強大的城邦國家,作為一個尚武之國,他們用在軍事活動上的精力投入幾乎痴狂。

斯巴達的勇士,從出生時便會全身心的投入到訓練之中。整個斯巴達就像一座大型兵營,男子成為驍勇善戰的鬥士,女子則成為教導勇士的母親,除此之外,竟沒有其他的選擇。

斯巴達人將從事生產勞動這樣的工作,全部交給被當做奴隸的希洛人。平均每7個希洛人,來養活1個斯巴達人。如此一來,斯巴達人便可以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成為勇士的訓練中。

在這樣尚武的國度,每一個剛剛出生的男嬰,父母不是用水來為他洗浴,而是用烈酒。如果嬰兒抽風或者暈死,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將嬰兒丟棄。能活下來的嬰兒再被送到長老那裡進行檢查,如果長老認為嬰兒不夠健康,那麼等待這個嬰兒的命運,便是被扔進山谷。

活下來的嬰兒是幸運的,同樣也是不幸的,因為還會有更加殘酷的經歷等著他們。

斯巴達國度盛產鬥士

在7歲之前,孩子由父母撫養。他們不能吃精美的食品,而是要學會知足、愉快、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懼孤獨。年滿7歲,他們必須離開父母,編入少年團。

少年團對讀書寫字的要求很低,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模仿成年男子作戰和爭論的方式。孩子們必須學會服從和忍耐,在教官訓練的時候,為了刺激孩子們的虛榮心,會讓訓練變成真正的毆打。因為認輸的弱者,在斯巴達國度中沒有任何地位。

在斯巴達的文化中,孩子成為勇士,需要經過層層的磨鍊。兒童必須接受肉體忍耐力的重重考驗,他們被鞭打,但不許哭喊、求饒,更不許躲避、逃跑。如果在忍耐時死亡,大家不僅不會感到悲傷,反而會齊聲讚揚。

隨著年齡的增長,鬥士們的訓練更加艱苦。夏天他們頭頂烈日,赤腳穿山越嶺,冬天他們衣著單薄,涉水行軍。他們的食物很少,只是為了鍛鍊忍耐飢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謀生而進行巧取豪奪的能力。無論走到哪裡,斯巴達的軍隊都很少攜帶供給,因為如果有需要,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

斯巴達的鬥士被訓練得從不廢話,他們認為與其滔滔不絕,倒不如用實際行動解決。斯巴達的女子,雖然不能進入兵營,但她們一樣會訓練賽跑、投擲和格鬥。她們需要鍛鍊身體和意志力,也為了更好的養育下一代,她們會鼓舞勇士們前進。斯巴達的婦女,會以丈夫和兒子的戰死而光榮。

在完成了基本的訓練之後,斯巴達的鬥士年滿20歲,標誌著開啟了真正的軍人生活。此時他們需要練習作戰技巧和各種陣法,為了達到實戰的效果,他們會屠殺被當做奴隸的希洛人。通過了貫穿一生的軍事訓練後,斯巴達勇士組建起了最強大的軍隊。

古希臘城邦遺蹟

四、歷史終將證明,凡事的兩面伴隨著王國的興衰

斯巴達人的強悍,是與生俱來印刻在骨髓之中的標籤。他們從小便接受著近乎殘酷的教育,這種教育雖然扭曲了人性,但卻培養出斯巴達人勇猛、無畏、團結和堅韌的品質。

而他們這種缺乏人性的觀念,也逐漸加深了階層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在對希洛人殘暴的壓迫上,播下了仇恨的種子。這也為王國後期的衰落,埋下了伏筆。

溫泉關大戰,阻攔了波斯軍隊前進的步伐,為希臘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成為希波戰爭最終勝利的關鍵貢獻。斯巴達人用自己的必勝和必死之心捍衛了榮譽,如果不是這個強悍國度極力培養出的勇士,那麼歷史也可能已被改寫。

參考資料:《希波戰爭》、《溫泉關大戰》、《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希臘》

相關焦點

  • 斯巴達300勇士守溫泉關,阻擋30萬波斯大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領30萬波斯聯軍侵入希臘境內,這就是著名的第三次希波戰爭。但成竹在胸的薛西斯怎麼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剛剛侵入希臘不久便在一個小小的關卡被僅有幾千人的希臘軍隊所阻擋,讓他的軍隊付出了慘重的損失。同時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也真正的見識到了,希臘精銳中的精銳斯巴達勇士是多麼的可怕,這一戰298名斯巴達勇士全部壯烈殉國,他們也成為了歐洲歷史上永垂不朽的英雄。
  • 《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
    整個戰爭整整持續了2天,最後列奧尼達和他的300精兵全部陣亡。歷史也永遠銘記住了這斯巴達300勇士。現在你去溫泉關看,還有英雄碑在那呢。而波斯軍團在付出了慘痛的教訓之後,踏著他們的屍體殺入希臘半島。據說波斯軍團傷亡兩萬多人,真假不好說,畢竟古希臘人一向能吹。故事呢是好故事。就是看到上圖沒有,看的時候總有種看油畫的趕腳。
  • 斯巴達300勇士大戰希臘30萬鐵甲,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用文字和聲音來傳遞不一樣的故事,大家好,我是松軒家的軒彤,今天給大家說一部激動人心的經典歷史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
  • 《斯巴達勇士》戰爭電影,300名斯巴達戰士抵抗30萬波斯大軍
    本期聊一部戰爭片改編自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溫泉關之戰300名斯巴達人抵抗30萬波斯大軍且不說,能不能打贏光著勇氣就夠吹的了吧,那麼這場戰爭是怎麼打的呢?一起來看看吧,故事的背景是這樣的,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希臘陸續誕生出了許多以城市為中心的小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斯巴達與雅典,但這倆國家互相看不順眼,經常爆發戰爭,斯巴達人是出了名的好戰份子,每當有斯巴達男嬰出生,都要先背仔細檢查一番,體弱多病的直接拋棄,從剛站穩那一刻起,斯巴達人便要開始接受軍事訓練,被灌輸從不退縮,從不投降,已戰死沙場。
  •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例行公事般,薛西斯的使跨著戰馬,踐踏斯巴達的街道,踐踏斯巴達的麥田,來到斯巴達王的面前。駿馬之上,希臘的君王頭顱在閃光。可是,「斯巴達人的力量源泉來自於與他並肩作戰的勇士」。這些倨傲的使者,將再也走不出這片土地,再也走不出這條看似寧和的街道。 ­Respect and Honour.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斯巴達勇士可不是裸男在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乎於裸奔的斯巴達勇士,他們非常的厲害靠一塊盾牌就能防禦攻擊,但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藝術處理方式。
  • 這就是斯巴達人《全面戰爭:競技場》斯巴達士兵
    《全面戰爭:競技場》中,如果說有一位將領自帶粉絲流量,那一定是希臘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傑拉德·巴特勒於06年主演的《斯巴達300勇士》是戰爭電影愛好者必看大片之一。我們無從評價其劇情的嚴謹性,但單論場景和畫面的塑造是非常經典的。
  • NO.409|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薛西斯的使者,也是他的前鋒,跨著高頭大馬,踐踏斯巴達的街道、踐踏斯巴達的麥田、來到斯巴達王的面前。駿馬之上,戰敗的希臘希臘城邦,他們君王的頭顱在閃光。這些倨傲的使者,早已習慣臣服和投降,他們以為這一次也會這樣。他們不知道——這一次,他們將再也走不出這片土地、走不出這條看似寧和的街道。
  • 2006美國[動作/歷史/戰爭][斯巴達300勇士]
    斯巴達300勇士又名: 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臺) / 戰狼300(港) / 300斯巴達勇士 / 三百勇士  這部電影描述了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之一:溫泉關之戰。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羅德裡格?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斯巴達勇士可不是裸男在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乎於裸奔的斯巴達勇士,他們非常的厲害靠一塊盾牌就能防禦攻擊,但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藝術處理方式。
  • 斯巴達300裸男勇士,在溫泉關以一當百殺敵2萬?別被電影騙了
    相信大家對《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都不陌生,把斯巴達人的戰鬥力描述的非常的強悍,讓人看起來熱血沸騰。可是看完之後回想起來,也只有那群只穿著小內內、披著紅色披風的斯巴達猛男讓人印象深刻了。雖然電影只是電影,不能當成歷史紀錄片來看,但是還是有許多的人將其當成真實的溫泉關戰役。那麼溫泉關戰役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300勇士的來源《斯巴達300勇士》的另類解讀
    《斯巴達300勇士》對大家來說不會陌生,可你們知道300勇士是由哪些人組成的麼,他們不是什麼皇家親衛,其實是監獄裡的囚犯。公元前425年波斯已佔領歐洲大部分地區。薛西斯一世把勸降書送到了斯巴達,言辭毫不客氣,他要斯巴達的「土和水」。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斯巴達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他們崇尚野性,講究紀律,斯巴達的生存方式:暴力摧毀對手的抵抗,無論是結束於公元前404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還是結束於公元前480年的溫泉關之戰。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
    據傳說,公元480年前,斯巴達國王Leonidas率領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大戰波斯50萬大軍,這種力量懸殊實屬罕見,戰爭的殘酷程度也是可想而知。 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電影就是《斯巴達300勇士》(The 300 Spartans)。 《斯巴達300勇士》,2007年電影,改編自弗蘭克·米勒關於溫泉關戰役的圖像小說《300》。
  • 《斯巴達300勇士》觀後感:自由只屬於勇士
    諾大的波斯來使在國王面前侃侃而談,揚言要給他們帶來:「空氣和土地」,其言外之意就是讓斯巴達成為他們的殖民地,接受他們的奴役,這樣無禮蠻狠的要求被王后當即反對,但早已習慣王權的波斯人,顯然對於女人有著極大的偏見,因為在波斯女人都是沒有地位和說話權利的奴隸,聽了王后的話語,波斯人的表情怒不可歇,然後英明的皇后早已看穿了這一切,並回懟了一句,「斯巴達的女人生了真正的男人」!
  • 荷爾蒙動作爽片《斯巴達300勇士》中那些真實的歷史
    《斯巴達300勇士》改編自黑馬公司於1998年出版的戰爭歷史漫畫《300》,並非改編自真實歷史,說白了這部電影就是一部拍出來讓大家過癮的動作爽片,所以用一部歷史劇的標準去要求人家是不公平的。很顯然斯巴達還需要另外一套社會制度來保證戰爭機器可以穩定運行,那就是他們的奴隸制度。
  • 電影:斯巴達300勇士
    (臺) / 戰狼300(港) / 300斯巴達勇士 / 三百勇士豆瓣評分:7.8時間:2006國別:美國分類:戰爭片長:117分鐘導演:扎克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親率本國精兵三百人,加上來自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四千人據守此關。他們與數十倍的波斯陸軍廝殺,波斯軍輪番進攻兩天不得前進一步,死傷慘重。第三天,在一個希臘叛徒的引導下,波斯王遣精兵繞人跡罕至的山道抄列奧尼達後路。列奧尼達下令讓四千伯羅奔尼撒半島軍撤出了戰場,自己帶著三百斯巴達勇士死守溫泉關,直到全體陣亡。波斯軍在此戰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波斯王薛西斯的兩個兄弟都在此役喪生。
  • 知乎300勇士與斯巴達300大V
    因此我忍不住把300大V和斯巴達300勇士做了一個對比,發現歷史竟如此相似。在我看來,知乎就好像希波戰爭時期的古希臘。希波戰爭裡,以「溫泉關之戰」最為出名。面對波斯數萬大軍,300名斯巴達勇士以血肉之軀力守溫泉關,並最終壯烈犧牲。而在知今戰爭裡,300名奶爸式大V臨陣倒戈,助今日頭條取得了領先優勢。這就是今天倍受關注的「金錢關之戰。」
  • 斯巴達戰士為何很強?別被電影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斯巴達!
    大概十年前,曾帶基友看了非常經典的古代戰爭電影《斯巴達300勇士》,講述波斯30萬大軍壓境,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率本國300勇士迎戰薛西斯一世的故事。直到現在,「斯巴達式」這個詞仍經常作為「刻苦」和「地獄式訓練」的代名詞。
  • 影片推薦:《斯巴達300勇士》
    今天給大家推薦電影:《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執導,改編自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