狴犴:最好打抱不平的龍子,講究以理服人

2020-11-17 百家號

【名稱】:狴犴

【類別】:

【特徵】:龍子之一,形如虎,貌如獅,不怒自威,今獄門上畫獅是其遺像

【能力】:平生好訟,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與秉性公正,能辨善惡獬豸相似,與懲善揚惡的窮奇以及混沌相對

狴犴,[明]李東陽版的「龍九子」之一,平生好訟,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

「狴犴」可謂是實至名歸的「龍九子」,因為除了李東陽版的「龍九子」,與李東陽進行過深度探討的[明]楊慎,而後提出的楊慎版「龍九子」中也依舊保留了「狴犴」。

李東陽版龍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屓贔、蚩吻

楊慎版新龍九子:贔屓(霸上)、螭吻(蚩吻)、蒲牢、狴犴、饕餮、〈蟲八〉〈蟲夏〉(蚣蝮)、睚眥、金猊(狻猊)、椒圖

「狴犴」生性好訟,喜打抱不平,且能明辨是非,這一點與同樣秉性公正、能辨善惡的司法鼻祖「獬豸」較為相似。

相傳,「狴犴」與人為善,常遊歷人間。若他是在街市上遇到兩人相鬥,他也會仗義執言,明辨是非;若讓他遇到衙門不秉公辦理的冤假錯案,他便化身訟師,仗義執言,專為受到欺負的老百姓做主,直至官府秉公辦理,方才罷休;若官府仍不作為,惡人仍不知悔改,那「狴犴」化作虎頭麒麟,再次找他們「理論」一番。所以說,「狴犴」在民間的地位相對於其他龍子也高出三分,是公認的黎民百姓的守護神。

被譽為「司法鼻祖」的任法獸「獬豸」雖與「狴犴」相似,但若他遇到兩人相鬥,他就直接就省略了「狴犴式」的講理過程,直接用角牴倒惡人;若聽到有人在爭論,他也毫不客氣的一口咬住「三觀不正」的人。一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一個善惡分明,當機立斷,這或許就是「獬豸」與「狴犴」最大的不同。

關於「狴犴」即「憲章」的說法,目前存在著兩處疑點。首先,「狴犴」好訟而「憲章」好囚,在愛好上並不一致。另外,雖然「狴犴」與「憲章」的形象都與獄門有關,但[明]胡侍的《真珠船》中明確提到「狴犴,好訟,獄門所畫獸是」即「狴犴」為畫在獄門(面)上,而「憲章」則是「憲章,其形似獸,有威性,好囚,故立於獄門上」即「憲章」為立於獄門(頂)上。當然,由於此二者相似度過高,後世所傳所說中也就不分彼此了。

文獻記載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龍種,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平生好鳴,今鐘上獸紐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上,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屓屭,平生好文,今碑兩旁龍是其遺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亦作「 龍生九種 」。

[明]陳洪謨《治世餘聞》

上嘗遣中官至內閣,問龍生九子名目,皆莫能對。惟李閣老東陽記其略,倉卒不敢對,復出詢諸羅編修玘、劉稽勛績,乃備得其詳,因據以聞:九子者,一曰囚牛,龍種,性好音樂,今胡琴額上刻獸,是其遺像。一曰睚眥,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口是。一曰嘲風,好險,今殿閣上走獸是。一曰滿牢,好鳴,今鍾上紐是。一曰狻猊,好坐,今佛座獅子是。一曰狴犴,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一曰負贔,好文,今石碑兩旁龍是。一曰蚩吻,好吞,今殿脊獸頭是。

[明]張岱《夜航船》

狴犴,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

[清]胡式鈺《竇存》

狴犴,此獸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也。

[明]謝肇淛《五雜俎》

龍生九子:「蒲牢好鳴,囚牛好音,蚩吻好吞,嘲風好險,睚眥好殺,負屭好文,狴犴好訟,狻猊好坐,霸下好負重。此語近世所傳,未考所出,而《博物志》九種之外,又有:憲章好囚,饕餮好水,蟋蜴好腥,〈蟲彎〉〈蟲全〉好風雨,螭虎好文採,金猊好煙,椒圖好閉口,虭蛥好立險,鰲魚好火,金吾不睡。亦皆龍之種類也。蓋龍性淫,無所不交,故種獨多耳。

[明]陸容《菽園雜記·古諸器物異名》

古諸器物異名:贔屓,其形似龜,性好負重,故用載石碑。螭〈蟲勿〉,其形似獸,性好望,故立屋角上。徙牢,其形似龍而小,性吼叫,有神力,故懸於鐘上。憲章,其形似獸,有威性,好囚,故立於獄門上。饕餮,性好水,故立橋頭。蟋蜴,形似獸,鬼頭,性好腥,故用於刀柄上。■〈蟲彎〉■〈蟲全〉,其形似龍,性好風雨,故用於殿脊上。螭虎,其形似龍,性好文彩,故立於碑文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椒圖,其形似螺螄,性好閉口,故立於門上,今呼鼓丁非也。虭蛥,其形似龍而小,性好立險,故立於護朽上。鰲魚,其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上。獸■〈蟲勿〉,其形似獅子,性好食陰邪,故立門環上。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魚,尾有兩翼,其性通靈,不睡,故用巡警。出《山海經》、《博物志》。右嘗過倪村民家,見其《雜錄》中有此,因錄之以備參考。如詞曲有「門迎四馬車,戶列八椒圖」之句,「八椒圖」,人皆不能曉。今觀椒圖之名,義亦有出也。然考《山海經》、《博物志》,皆無之,《山海經》原缺第十四、十五卷,聞《博物志》自有全本,與今書坊本不同,豈記此者嘗得見其全書與?

[清]褚人獲《堅瓠集》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明孝宗書小帖。以問內閣李西涯。西涯不能悉。乃據羅圭峰【玘】劉蘆泉【績】之言。具疏以聞。西涯言於楊升庵。升庵為西涯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錄於集中。一曰贔屓【避戲】。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殿脊獸頭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龍。性好叫吼。今鐘上獸鈕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五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六曰蚣■〈蟲夏〉。性好水。故立於橋柱。七曰睚眥。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八曰金猊。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九曰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鋪首。又有金吾。似美人首。尾似魚。有兩翼。性通靈不寐。故用警巡。然升庵無所。且與金吾而為十矣。胡承之侍真珠船。亦有龍九子。並載西涯事。其名不同。一曰囚牛。好音樂。胡琴上所刻是。二曰睚眥。刀柄龍吞頭是。三曰嘲風。性好險。殿角走獸是。四曰蒲牢。好鳴。鐘上獸紐是。五曰狻。【酸】猊好坐。佛座獅子是。六曰霸下。好負重。碑座獸是。七曰狴犴。好訟。獄門所畫獸是。八曰贔屓好文。石碑所畫龍是。九曰蚩吻。好吞。殿春獸頭是。各有引證。以為其說。援史傳睚眥必報等語。以證睚眥之非。蒲牢。海邊獸名。班固東都賦注。海中有大魚曰鯨。蒲牢畏鯨。鯨擊蒲牢。輒大鳴。凡鍾欲令聲大。故作蒲牢於上。而刻鯨形以撞之。狻猊。穆天子馬。日走五百裡。爾雅雲。狻麑如虥【潺】貓。食虎豹。郭璞注。即獅子也。出西域。狴犴。韻會曰犴。犬子也。犬所以守。故謂獄為犴。字林雲。犴豻同。胡地野狗。似狐。黑喙。周官士射豻侯注。豻胡犬。其守在夷。士以能勝四夷之守為善。故射之。埤雅雲。豻善守。故獄曰豻。贔屓。西京賦。巨靈贔屓。注。壯大貌。吳都賦。巨鰲贔屓。注。用力貌。蚩吻。當作鴟尾。王子年拾遺記。鯀沉羽淵。化為玄魚。後人修玄魚祠以祀之。見其浮躍出水。長百尺。噴水激浪。必降大雨。漢世越巫。請以鴟魚尾厭火災。今之獸頭鴟尾是也。唐會要。梁臺災。越巫言海中有魚名虯。其尾似鴟。激浪則降雨。遂作其形。置於殿脊以厭火。南史蕭摩訶詔其廳事寢堂。並置鴟尾。諸書並不見有龍子之說。囚牛。霸下。嘲風。俱無考證。劉調父【元卿】賢奕。亦載諸物名。雲見山海經博物志。亦無龍九子之說。其贔屓蒲牢金猊椒圖螭吻金吾。說與升庵同。他如憲章。形似獸。有威。性好囚。立於獄門。蜥蜴。形似獸。鬼頭。性好腥。立於刀柄。蠻■〈蟲全〉。形似龍。性好風雨。立於殿脊。螭虎。形似龍。性好文採。立於石碑兩旁。虭蛥【刀哲】形似龍而小。性好險。故立護朽上。鰲魚。形似龍。好吞火。故立於屋脊。獸吻。形似獅子。性好食陰邪。故立門鐶上。饕餮。性好水。立於橋柱。按饕餮。韻匯等書。作貪食貌。升庵好飲食立鼎蓋之說為是。好水未識何據。升庵以蚣■〈蟲夏〉為好水。而陸儼山金臺紀聞。又以■〈蟲八〉■〈蟲夏〉為好飲雲。鴟鴞氏生三子。長曰蒲牢。次曰鴟吻。說亦與升庵同。三曰■〈蟲八〉■〈蟲夏〉好飲。即今閘口【閘暫字入聲】所置是也。閘口上以石鑿獸。置兩榜。狀似蜥蜴。首下尾上。名曰■〈蟲八〉■〈蟲夏〉。諸說各異。備書之。以俟博物君子訂正焉。

(你好妖怪工作室原創 文:花紅)

相關焦點

  • 龍子大全:「龍生九子」可不止九子
    也就是說,龍生性好淫,與很多動物都有染,所以龍子也就具備多樣性。關於龍子很多人都有重複講過,但看得多了,很多問題仍然沒能解答。就比方說,龍子的形象多用於某某地方,可是各位龍子的形象究竟是什麼樣的?龍生九子的說法有很多,排序更是多樣,有的龍子說法中有某位龍子,在另外的九子之列中卻又沒有了他……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龍子的那些事。
  • 龍子銜珠吐幽詞系列集合
    ;SXD48 狴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形似虎,排行第七,既是牢獄的象徵,又是黎民百姓的守護神。 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之外,還匍匐在官衙的大堂兩側。
  • 《動天地:神戰》龍子「霸下」即日驚現封魔殿
    G妹遊戲今(27)日宣布,旗下上古神話3D巨作《動天地:神戰》即日開啟全新BOSS「霸下」,封魔殿中龍子覺醒,捍衛和平與榮耀,神戰再次開啟!官方今日搶先釋出絕密情報,供有興趣的玩家參考。
  • 看到龍子的母親就懂了
    看到龍子的媽媽後就明白了。大家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吧!龍生九子是說龍有九個兒子,但是這九個兒子沒有一個是龍,各不相同。其實龍生九子並不是龍正好有九個兒子,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九代表多的意思,九是虛數,而且是一個貴數,用來表示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古代人用九來描述龍子。龍正九子的的說法流傳很久,知道明朝才有了具體是哪九子的明確說法。
  • 說妖錄│ 龍子:「龍生九子」可不止九子
    也就是說,龍生性好淫,與很多動物都有染,所以龍子也就具備多樣性。關於龍子很多人都有重複講過,但看得多了,很多問題仍然沒能解答。就比方說,龍子的形象多用於某某地方,可是各位龍子的形象究竟是什麼樣的?龍生九子的說法有很多,排序更是多樣,有的龍子說法中有某位龍子,在另外的九子之列中卻又沒有了他……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龍子的那些事。
  • 古代十二神獸:都稱龍子,可龍生九子,多出的三個有一個假冒龍子
    而事實上,稱為「龍子」的神獸並不是九個,至少有十二個,多那三個是怎麼來的呢?這大概與中國人對「九」這個數字的理解有關。中國的「九」並不是一個死數,而是一個活數,它代表極多,可以是九個,也可以是很多個,所以人們就給九安排了很多兒子,流傳到現在知名的有十二個,這就是所謂的古代十二神獸。
  • 贔屓:同是與石碑有關的龍子,「贔屓」和「負屓」截然不同
    【名稱】:贔屓【別稱】:龍龜、霸上、霸下、壩下、龜趺等【類別】:靈【特徵】:龍子之一李東陽版龍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屓贔、蚩吻楊慎版新龍九子:贔屓(霸上)、螭吻(蚩吻)、蒲牢、狴犴、饕餮、〈蟲八〉〈蟲夏〉(蚣蝮)、睚眥、金猊(狻猊)、椒圖「贔屓」出自[明]李東陽《懷麓堂集》,
  • 「龍生九子」何以能出現十二位龍子?狐狸細聊「龍子」文化
    這種名人解讀在引起了明代文人對「龍子」的興趣,各種「九龍子」的說法也就在這一時期紛紛出現。而「龍生九子不為龍」之言加上每一種龍子特有的獸形態,以訛傳訛之下,龍就被冠上了「龍性至淫」這個詞,按郭老師的相聲就是龍成為了跟誰都「好交朋友」的主兒,遍地留龍種,各種各樣的「龍子」層出不窮。狐狸白夜今天就來給大家扒一扒這老龍家的這些「龍子」們。
  • 螭吻:能吞火吐水的龍子,名字的由來是源於誤傳
    ,形龍頭魚身,即龍魚,常築於宮殿建築的屋脊上,寓意避免火災【能力】:平生好吞,能御水螭吻,[明]李東陽版的「龍九子」之一,又名「鰲魚」,獸首鴟尾形如龍的龍子,因其好望、好吞火、能吐水,故將其築於屋脊有闢邪防火之意。
  • 龍年之龍子:龍生九子 子子不同
    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書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說虯尾是水精,噴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 那3個排不上名號龍子又是誰
    關於龍生九子,在上一篇文章有講過,現存的關於龍生九子其實並沒有完全統一的說法,大致是兩個版本,兩個版本的九子裡面有6個是雙方都肯定的龍子,也有說法稱龍王生了12子,因為九子,本身就是虛數,是源於我國古代對九這個數字的極度榮寵和尊崇。
  • 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來看看你所不了解的「龍子」
    「狴犴【bì àn】狴犴,龍之第七子。形似虎。傳說狴犴不僅平生好訟,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一般在牢獄門上裝飾之外,在官衙的大堂兩側蟄伏著。狴犴一般情況下是象徵著牢獄的守護神。《龍經》有云:「狴犴好訟,亦曰憲章。」負屓
  • 龍子太郎
    在連綿不斷的大山裡,有一個小小的窮村子,龍子太郎和他的佬佬就住在這裡。龍子太郎的腋下各有三塊魚鱗,大家都說是龍鱗,這孩子就是龍的孩子。  龍子太郎在姥姥的照顧下無憂無慮地生活著,每天都要帶著姥姥給他的飯糰到山上和小動物們一起分享,一起玩耍。有一天,他認識了會吹笛子的阿婭,兩人很快成了最好的朋友,天天在山上見面。
  • 龍生九子,鳳育九雛,大家知道這些龍子和鳳雛具體是什麼嗎?
    龍生九子,鳳育九雛,大家知道這些龍子和鳳雛具體是什麼嗎?中國人對龍和鳳一定很熟悉,常說的就是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望子成龍成鳳,就連皇帝也是天龍,而皇后是鳳的化身,龍和鳳在古代的時候就被賦予了吉祥美好的意義。龍生九子,鳳育九雛那都是神獸,不過大家知道到底龍子和鳳雛是什麼?
  • 以理服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心服口服、心悅誠服、言之有理,反義詞有:以勢壓人、仗勢欺人、以力服人,以理服人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以理服人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以理服人(yǐ lǐ fú rén)成語釋義:服:說服。用道理說服別人。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他是唯一長得像龍的龍子,卻是一個文藝青年,常趴在石碑上發呆
    龍的九個兒子中有八個都不像是親生的,贔屓像龜,狴犴像虎,狻猊如獅子,囚牛長著一顆狼頭。就只有老八負屓跟祖輩長得一模一樣,完全是龍族尊貴體面的樣子。不過龍向來以威風神力而著稱,負屓卻是一個文藝青年,不愛打打殺殺舞刀弄槍,只喜歡看看書讀讀文章,他最常見的一個動作就是趴在一首碑文上呈痴迷沉醉狀。雖然有些意外,但也不是絕無僅有,歷史上也有很多「虎父生犬子」的例子。
  • 牛魔王是如何把龍子當坐騎的?
    但在找母獅子過程中,卻看到一隻母老虎,乘公老虎外出的機會,進去又把人家睡了,於是生了老七狴犴(bi an)。狴犴,形狀像老虎,又有龍的威嚴。與二哥睚眥不同,他極富正義感,並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經常仗義執言,屬於「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那種類型。 由於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被後人經常裝飾在監獄大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