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這一年,我們能說出名字的歌越來越少,但能唱出來的歌卻有那麼許多,仿佛在逼迫大家正視這個振聾發聵的事實——
有一些歌,你沒有刻意主動去聽,但在網上衝浪的過程中耳濡目染就會唱了,十分可怕。(via.@眼睛長在屁股上)
不是「拼多多~拼多多~」,也不是「叮叮噹,叮叮噹,窮得響叮噹」,要是誰說起《小蘋果》那就更out了。(雖然out這個詞就很out
而是——
▽只有50秒的不完全版,老鐵們走過路過聽一聽吧
(via.@當時我就震驚了)
有沒有很熟悉?!能不能接下一句?!是不是張口就來?!
這洗腦程度簡直就是2017年的《愛情買賣》和《等一分鐘》,是《求佛》和《QQ愛》的還魂之作,是《月亮之上》和《秋天不回來》的精神繼承者!
就算不玩快手和抖音,你肯定也在其他不知名的地方聽過這些歌,比如室友的手機、主播的BGM、路邊音響、咖啡店或小飯館等等。
——跟十幾年前那些彩鈴金曲有著極為相似的「傳播路徑」。
△看到歌名的瞬間以為誰手機響了系列
別說真聽到歌了,現在猛地見到這些名字都有種穿越的感覺。
好像下一秒就會蹦出一個機械的女聲:你想下載這首歌作為你的手機鈴聲嗎?聯通用戶發送簡訊xxxxx到xxxxx;移動用戶發送簡訊……
腦海裡浮現的都是這樣的畫面↓
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十幾年前的夏天。
電視裡全是彩鈴廣告,你打開VCD,精心挑選了一部港片,手裡的冰棒在融化,盜版的碟片偶爾會卡,你拿起遙控器摁了一下快進鍵,時間就這麼來到了2018。
當然,這中間彩鈴金曲們也經歷了從按鍵手機走向舞臺音響的變遷,專屬MV從簡易的flash動畫過渡到了一套套複雜的廣場舞。
談起這些歌曲,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察覺到,新的風暴已經出現。
大概是2006年前後,人群中手機鈴聲響起的頻率,就能說明一個歌手到底有多火;
七八年後,在三四線城市的廣場和網際網路公司的年會上,才發現一首歌居然有這麼多舞蹈版本;
如今網上衝浪,從段子手Cue歌的花樣,也能看出一句歌詞可以魔性到什麼程度——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
諸葛亮:臣本布衣。
劉備:巧了,我也是布衣。
兩人看鏡頭齊聲:我們布衣樣!(via.@銀教授)
無論是以前的彩鈴金曲還是現在的抖音神曲,都區別於傳統發行渠道,屬性算是「網絡歌曲」,究其作品本身的組成元素,兩者也是非常相似,稍一比較就能總結出許多重合的特質。
首先是旋律好記。
以最近大火的《我們不一樣》為例。
這首歌應該算是徹底走進了大眾視野,仿佛一夜之間,大街小巷舞臺上都能聽到它朗朗上口的旋律,典型的「聽一遍就有印象,聽兩遍就會唱」。
與前些年接連推出《月亮之上》《自由飛翔》《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風》的鳳凰傳奇如出一轍。
他們的受眾就喜歡這種不用過腦的爽快勁兒,導致他們都不敢輕易嘗試高大上的編曲,不然會被抱怨「不知道從哪兒進,沒法跟唱了」。
正因為這樣,不管外界怎麼嘲、怎麼黑,鳳凰傳奇的動次打次讓那麼多中國人(包括KTV裡的年輕人)過得很樂呵的事實是改變不了的——
其次是歌詞直白。
說真的,網上衝浪的經歷教會了本人很多真理,以前是「QQ愛~是真是假誰去猜~」,現在是「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抱歉」;以前是「你的微博裡面辣妹很多」,現在是「你是我想含在嘴裡的一塊糖」。
有人嫌這麼大白話的歌詞土,但事實證明這是眾望所歸,是高傳唱度歌曲的必要條件。就像鳳凰傳奇那些歌詞裡的意思,也不是不能用方文山的語法表達出來,然而↓
emmmm……總覺得沒原來的帶感,沒原來的那麼有跟著搖擺的欲望。
別說,不止是中文歌詞要「流水帳」,外文歌詞也不能太難,《PPAP》的火是這樣,《江南style》的火是這樣,《Despacito》的曲火詞不火也是這樣。
歌詞的直白還延伸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我們普通人也可以把詞改得毫無違和感,跟真的一樣。
以前我們會在「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後面接「一聞就沒我的貴」;現在呢,你對著男朋友唱兩遍改過的《BINGBIAN病變》,他估計得思考人生一整天——
(原版)
有天我睡醒看到我的身邊沒有你/在我的右邊是你曾經喜歡的玩具
(改編版)
有天我醒醒看到我的身邊沒有你/而在我右邊是你曾經最好的兄弟
再就是歌手嗓音不能太特別,要接地氣兒。
這個應該蠻好理解,既然要幾億人民都會唱,那麼原唱的聲音肯定得「大眾臉」,不能太有辨識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高得上去、低得下來。
即使鳳凰傳奇裡玲花的嗓門能彪再高,也得有一個「哦耶哥」來降降維——KTV裡的爸媽很難連著唱高潮部分,「留下來」和「哦耶」才是他們的主場。
據不完全統計,吃瓜群眾心目中曾毅老師的不可或缺體現在:
1、他「哦耶」的時候是為了讓玲花換氣兒的;
2、還可以讓跳廣場舞的大媽喘口氣兒,讓新加入的大媽找找節奏;
3、他都吼了兩千多遍「留下來!」你們好意思讓他下崗嗎?!
擱現在,就是那種故事主角能換成大部分身邊好友的視頻BGM。
這裡說的嗓音也涵蓋全國各地的方言,君不見,多年來能廣泛流傳的只有人人會說的東北話系列,從《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到《咱們屯裡的人》。
粵語版的《恭喜發財》?不存在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洗腦效果。
這也就是開頭說的「我們能說出名字的歌越來越少,能唱出來的卻有很多」,這些歌我們從來沒有主動去搜索、完整地聽過,但你要是唱出上一句,那我必須會成功接上下一句。
就像2006年的人們分不清《兩隻蝴蝶》和《你是我的玫瑰花》,卻可以在歌曲接龍裡無縫對接;
就像2014年很多人根本沒聽過筷子兄弟,卻在短短一天內學會了《小蘋果》的舞,還上臺表演了;
就像2018年我們被人帶去浪漫的土耳其後,還想跟著他去東京割個雙眼皮(注意不是包皮)。
是的,這些神曲不僅在2017年佔領了國內各大音樂平臺榜單,更是衝出國門,成為YouTube上的千萬級熱門歌曲,給各國老鐵洗了次腦——
沒辦法,聽這些歌能很明顯地感受到內心的起承轉合:
光看歌名,你完全想不起來這是個啥↓
旋律一起,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會唱↓
而你會唱的,也就那麼幾句(尷尬.jpg
不信請聽題,敢問當今混跡網際網路的胖友們,誰能語調正常地念出這兩句話——
我可以跟在你身後/像影子追著光夢遊
我一路看過千山和萬水/我的腳踏遍天南和地北
△聽到這個詞兒就想跟著伸手手
而回顧往昔,我們會發現流行樂壇的歌是這樣——
*神經病房內*
醫生:「還記得自己姓名的留在原地,忘記了姓名的請跟我來。」
病患:「現在讓我們來快樂崇拜。」(via.@我朋友是個奇葩)
風靡網絡和廣場的歌也是這樣——
鋼鐵俠:你是臥底???
美國隊長:小呀小蘋果???(via.@一蚊丁)
就連電視臺的廣告也學著這樣,搞得很洗腦——
△還有必須唱出來的電話號碼:800 820 8820
慘遭腦內循環的網友們不甘示弱,把那些極魔性的歌都化成了一個個梗,你來我往玩得飛起。
看著他們做的表情包,你不能保持正常的語調——
(面對這樣深情的吶喊,大山說:
跟人聊著天,倒是能很快接下來——
農藥大行其道的時候,渣男的熱度都能蹭(誤)——
講道理,帶妹也很難好伐?答應我你從此不在野區裡徘徊,不會輕易嘗試越塔的滋味,你可知道這樣會讓我團~滅~
不過說是洗腦,倒不如說是這些歌曲的生命力太過旺盛,跟黃子韜似的自帶搞笑buff,讓聽歌的人情不自禁地幫忙套梗。
十七歲那年,你在路邊踢一盒方便麵,我知道你在發脾氣,但還是忍不住對你說:分手應該踢面,誰都不用說抱歉。
如果這些還不夠,那可以再提一個附加特質,MV極有代入感,每個人都可以當主演。
以前的彩鈴金曲是「被全世界狠心拋棄」系列。
MV畫面要麼是粗糙的flash動畫,要麼是令小年輕不(非)敢(常)直(期)視(待)的殺馬特黃暴鏡頭,分分鐘陷入劇情難以自拔。
現在的快手/抖音神曲是「全世界被我玩在手心」系列。
基本上沒有固定的MV,歌的主要作用就是給博主們對口型的,網友們只用看他們濾鏡後的盛世美顏和抖機靈就好了。
比如《我們不一樣》,這首歌之所以走紅,除了歌詞很有共鳴,還因為它常被網友用來做搞笑視頻。去年快手官方對它在其平臺的使用量做過一次統計,僅2017年11月,就被使用了2093652次。
所謂「不想拍MV的導演都不是好老鐵」,錄視頻時大家都有一顆想和別人不一樣的心,都想講述自己的經歷。這麼高的使用率也意味著以《我們不一樣》為依託,一個月就誕生了2093652個不可複製的故事。
這樣也間接促成了特產於社交軟體的「我倆假裝不認識」系列,「MV」裡的故事一看就很假,但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兩分半鐘,聽說看完就能找到對象
(via.@抖機靈233)
這類豆瓣風格的老鐵吧,主要還是看臉,好看的叫套路,不好看的叫尬撩,醜如小編的學會了也就離被拉黑不遠了。
扒到這裡差不多也說清楚了,以前的「下裡巴人」是手機上、廣場上的彩鈴金曲,現在的是社交軟體上的抖音/快手神曲,兩者如此之高的重合度讓我們不得不猜測:火的不是歌曲本身,而是他們所攜帶的元素和氣質。
也就是說,就算以後抖音快手都沒了,擁有這些特質的歌也會繼續誕生。
而那些曾經風靡網上線下的神曲不過是消逝在風中,靜靜地等著下一批接班人。
說不定,某天我們突然哼起「狼愛上羊啊愛得瘋狂/誰讓它們真愛了一場」,00後的小侄女會認真地問,這隻羊是喜羊羊還是美羊羊?
點擊關鍵詞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春晚變遷 | 旗袍女神 | 晴兒蕭劍 | 綜藝神作
友盡指南 | 拜年下跪 | 做個狗子 | 粗鄙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