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是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由劉詩詩、倪妮、陳道明 、董子健、田雨、楊佑寧、楊玏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劇。該劇主要講述了蔣南孫和朱鎖鎖兩人一路扶持的友誼並一起成長的故事。
這部劇從宣傳那會就頻出劉詩詩和倪妮的合作大片,兩個人的造型都非常美,賺足了觀眾的眼球,也造夠了勢。雖然當時我沒怎麼在意,如今卻看得津津有味。
《流金歲月》也曾被改編成電影,由張曼玉和鍾楚紅主演的,我查了一下大概內容,跟電視劇版的不太一樣。相同的是,無論是電影版還是電視劇版,女主角都是大美人。
在連刷了十幾集電視劇,也看了一部分原著內容後。有幾個比較觸動我的點,值得講一講。一是蔣南孫的奶奶,二是蔣南孫的爸爸,三是蔣南孫的男朋友章安仁。
一、重男輕女的奶奶,精緻了一生,卻落得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境地
一開始,我就納悶蔣南孫的名字怎麼這麼奇怪,直到看到劇裡的奶奶是個重男輕女的傳統老婦人,開口閉口的是孫子,才知道,南孫的意思是「男孫」,也就是奶奶一直希望有個孫子,而不是孫女。
奶奶總說,女孩子總要嫁出去的,不必花那麼多心思在女孩子身上。
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就是:養個女兒花了錢白養,最後都送給別人去了。
奶奶除了重男輕女,還有一點不好就是太過縱容兒子,把兒子慣壞了,才會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
其實,我可以理解老一輩的人這樣的思想,卻不能認同這樣的思想。時代是進步的,思想也應該一起進步,要不然,社會一直往前,人的思維卻還在原地踏步,遲早落後於那些思想開放超前的人。
不過呢,奶奶對生活的高要求,追求精緻這一點,我倒是欣賞的,優雅到老,誰不想呢?奶奶這個人,就錯在她太過固執,放不下面子,也不肯承認錯誤,於是,在管教兒子這件事上,一步錯,步步錯,終成悲劇。
二、賭性大的蔣爸爸,是在家享慣清福的二世祖,被股市拖垮了一生
劇中最讓人無語的男人,莫過於蔣南孫的爸爸了。也許是因為從小生活環境優越,所以不懂得人間疾苦,不會去想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闖出自己的天地,而是整天做著不切實際的發財夢,幻想自己能炒股炒到大錢。殊不知,一入股市深似海,沒有一點自制力的人,不能理性炒股的人,其實就是一個賭徒,賭性越大,走向悲劇的可能性越大。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蔣南孫的爸爸為什麼會選擇在還完債以後跳樓自殺,事情都解決得差不多了,還要這麼自私,自己是一了百了了,留給身後人的是一堆爛攤子。
寫到這裡我似乎明白了,蔣鵬飛是害怕自己管不住自己的賭性,繼續去股市被割韭菜,欠更多的高利貸,拖累家人更多,才選擇了這麼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
看到蔣爸爸的結局,我想說,人吶,還是腳踏實地的好。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安穩過一生。
三、努力上進的「鳳凰男」章安仁,他所做的一切都情有可原?
蔣南孫的男朋友章安仁,最初看還蠻好的,努力上進,靠自己努力在上海買了房子,雖然房子不大,卻也寸土寸金。雖然窮,對蔣南孫是真好。
然而,越看到後面越清楚,章安仁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鳳凰男」,為達目的,步步為營。
在認識蔣南孫之前,章安仁是有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的,認識了蔣南孫後,發現這是個有錢人家的女兒,於是跟前女友談好條件分了手,把南孫追到了手。
後來,因為要還前女友的人情債,就瞞著南孫說是同學需要接濟,還提出讓女同學住自己家的要求,直到被南孫識破才坦白。
再後來,蔣南孫家出現變故,破產了,章安仁怕自己的利益受損,不願意為南孫付出所有,因為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辛苦一分一毫賺出來的,他要為自己的未來的打算,所以不能不顧一切地為南孫付出。
不同成長環境長大的人,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蔣南孫與章安仁是不適合在一起的,章安仁經歷過的,蔣南孫沒有經歷過,反之亦然。於是,他們無法彼此理解,尤其是從小在溫室裡長大的蔣南孫,在遭遇變故後,從夢裡清醒了,看到了彼此之間的不可能。
章安仁的做法,其實也沒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說,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就必須謀劃深遠,步步為營。只是,如果一個人做什麼都是以結果為導向,不斷去比較得失,那麼他遲早會走到眾叛親離的地步。
結束語
《流金歲月》這部劇,改編之後,跟小說還是有區別的。劇裡的人,本質特點沒變,只不過時間線上有了不同,劇情的安排也不同。
我一直都很喜歡亦舒的作品,因為她刻畫的人物都非常飽滿,她對人生這件事看得很透徹,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從蔣奶奶、蔣爸爸、章安仁身上,我看到了人的劣根性,也看到了很多事情看似不應該,其實也情有可原。
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一個人的命運。是他們的選擇,促使自己的命運往這樣的方向走去。
#流金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