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Trax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大地:實體零售數位化應從「貨」和」場...

2020-12-23 IT商業新聞網

  疫情的陰霾下,傳統實體零售模式的局限性再次凸顯,今年以來已有多個零售商宣布破產,同時有不少零售品牌宣布關店。

  儘管市場消費的主力仍然由實體零售掌握,但傳統實體零售中人、貨、場之間的關係正在不斷被重構,實體零售的數位化轉型變得更為迫切。但是,實體零售的數位化轉型仍存在諸多盲點,在零售場景多元化的中國更是如此。

  日前,圍繞中國實體零售市場現狀、後疫情時代實體零售的走向預期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Trax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大地,Trax自成立以來專注於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貨架商品數據分析,為品牌商和零售商提供數位化運營解決方案。

  王大地認為,相比「人」的數據,市場的盲點在於「貨」和「場」的數據,即零售門店如何選址更合理?什麼樣的產品組合更能提升銷量?品牌是否應該在某處門店鋪貨?目前仍很難有技術性手段來收集這些信息。

Trax大中華區副總裁王大地 受訪者供圖

  「貨」和「場」數據仍是實體零售盲點

  NBD:Trax解決方案的應用場景是實體零售,但近年來,實體零售受到來自電商的衝擊頗大,中國的情況更是如此,Trax為何瞄準這一賽道?Trax於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您如何看待國內的實體零售市場?

  王大地: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下沉市場,近年來電商的發展速度都非常快,但我們不能忽視一點,中國最大的零售市場仍在線下。根據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公布的數據,國內線下零售渠道銷量的總體佔比約為76%,而中國有40萬億體量的零售市場,實體零售依舊是社會的消費基石,如果我們的技術可以賦能實體零售,前景其實很廣闊。

  從不同品類來說,3C、家電等品類的線上零售佔比較高,往往超過50%,而消費品品類中,只有個別品類如母嬰用品、計生用品等在線上零售的比重較大,因為這些用品的消費者習性比較特殊,比如母嬰用品經常通過會員的連結售賣,而計生用品則有隱私性需求。但綜合來說,線下零售依舊佔據大頭,而且線下零售的科技應用含量比較落後,所以我們在尋找市場機會時,把我們的思路和方案集中在線下的零售市場。因為線上和線下的零售並不是相互取代的關係,此前我們有過統計,電商、直播等線上渠道的銷售每增長100元,就有55元是自於線下賣場的轉化。

  NBD:在中國本土也有很多為實體零售提供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但側重點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公司會針對客流進行分析,Trax側重的則是貨架陳列,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王大地:其實零售離不開三個概念,即人、貨、場,像客流分析監測的是人的動線,而目前市場上與人相關的信息很多,比如手機信號監測、支付系統登陸監測等。相比「人」的數據,市場的盲點在於「貨」和「場」的數據,即零售門店如何選址更合理?什麼樣的產品組合更能提升銷量?品牌是否應該在某處門店鋪貨?很難有技術性手段來收集這些信息,因為中國的零售商店非常多元和複雜,數量超過600萬家,從一線城市涵蓋到六線城市。

  所以我們選擇瞄準貨架,我們稱之為「唯一貨架真相」,就是通過圖像識別,還原真實的「貨」和「場」,將一線的零售情況直接傳達到品牌的決策管理層,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產品在通路上的實際表現。舉一個例子,上海大約有8000家超市,按照實體零售行業中的帕累託定律。上海大約26%的店鋪貢獻了80%的銷售額,這個數字在北京是15%左右,在廣州是23%。

  前20%的核心店鋪無疑是更有效的「場」,品牌需要做的就是將資源聚焦到這些更有效的「場」裡,在有效的「場」裡去做最優化的貨架陳列和配置。

  商品識別技術成難題

  NBD:現在國內都在談「新零售」,您如何理解這個概念?

  王大地:我個人認為,新零售主要體現在「新」上,而「新」有兩層含義,一是說革命性的新技術應用,二是技術應用賦能帶來的效率提升。比如直播、電商的發展,屬於新的技術性革命,它能產生更多增量和銷售轉化,而我們說的網際網路3.0或4.0,應該看作是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讓傳統產業轉型並提升效率。所以我認為新零售在技術應用的時候,更偏重後者,用新的技術去賦能傳統零售企業。

  對品牌商來說,他們可以通過新的技術快速定位到新的鋪貨店鋪,同時掌控店鋪裡的銷售陳列,快速做出產品結構調整,而對零售商來說,他們可以在店裡面去布置物聯網方案,通過店內的貨架攝像頭、自動巡檢機器人去管理貨架,當缺貨發生時立馬進行補貨,或者依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去靈活調整SKU所在位置,提高銷售效率。

  NBD:中國的零售市場和陳列場景很複雜,Trax進入中國後,如何做好本土化工作?有何種機會和挑戰?

  王大地:挑戰主要存在於技術層面。一是中國大多零售門店的陳列沒有統一標準,二是中國零售市場的SKU更新速度非常快,一個產品經常過半年就換一次新包裝,或者同一商品有不同聯名包裝,這對圖像識別提出挑戰。所以我們要架構的不僅是視覺識別模型,還要去針對不同場景架構「推理引擎」。同時針對中國本土的零售場景,我們研發了自動訓練機並申請了專利,來解決商品的包裝快速變化以及長尾產品識別的問題。

  從算法上講,商品識別其實比人臉識別的難度要大得多,要通過多維決策推理,才能把識別對象歸因確認為一個具體SKU,這也是為什麼世界範圍內做商品識別的公司很少,但這種技術的應用場景很廣,甚至有來自食品、美妝產業的資本也往這方面湧入,因為這種技術可以賦能產業,提高運營效率。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技術可以變革管理方式。以往一線產品的鋪貨需要層層匯報到上級,從一線員工到管理層的信息溝通並不及時,但當有一個技術把所有的終端表現及時轉變為結構化數據時,一線員工就可以有效地呼喚頂層資源,形成上層決策與終端一線管理的閉環。

  NBD: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實體零售受到劇烈衝擊,有不少大型零售商面臨著關店和破產,在這種背景下,Trax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有什麼直觀感受?您對後疫情時代下,實體零售市場的走向有何預期?

  王大地:疫情無論對零售商還是品牌商都有負面影響,但我們也需要關注一個趨勢:疫情期間很多品類的銷量依舊是上漲的,比如速凍食品和高端奢侈品,而一些中端品牌是下降的。特殊情況下,消費趨勢可能會有短期的消費降級,需要保證最重要的吃和穿,所以剛需的食品是上漲的。但實際上,人的消費習慣或者消費量一旦啟動,很難完全消費降級,就像我們現在洗頭用的是專業的洗髮水,洗澡用專業的沐浴露,但30年以前是一塊肥皂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認為即使有疫情影響,長期來看人們的消費不會下降。

  我們也看到,中國第三季度的消費已經基本恢復,預計其他國家也會逐步恢復。對於零售商而言,關店並不意味著完全關閉線下渠道,而是關掉區位相對較差、產品組合較差的店。這其實也涉及到店鋪的抗風險能力,如果門店本身在黃金商圈,且與其所在商圈有較好的連結和契合,能根據商圈消費者的階層差異提供不同產品組合配置,這樣的門店一般會保持較好的活力。

相關焦點

  • 國美直播帶貨模式再升級 數位化本地零售全面落地
    雙方宣布將圍繞著本地化的零售需求,在全國多省掀起一輪新的大規模帶貨直播,依靠國美本地化零售網絡布局,深入細分和三四線市場,促進區域消費。一場疫情,讓中國零售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危與機並存,新的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談及在此次疫情中,作為實體零售企業國美如何應對危機,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表示:「對中國零售商而言,這次情況也是突如其來的。
  • ...訪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
    「我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訪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吳品慧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 題:
  • 實體零售春去春又回?
    在日前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業內人士就「消費品行業的數位化和渠道策略」展開了討論與分享,產品應消費者需求而變,重視線下渠道成為共識。積極呼應消費者需求對於不少消費者而言,進入中國市場30多年的寶潔是一個「老品牌」。
  • 第四屆中國智慧商業與數位化運營高峰論壇:數位化賦能智慧零售
    他談到,面對不確定和變革時代,技術的應用全面開花,有點的,有面的,也有全新的,商業模式也是層出不窮。當今時代需要什麼樣技術——商品經營能力;顧客經營能力;體驗場的能力;數位化營運能力;時代重新定義了CIO的職責。效果決定一切,CIO如何逃脫難的窘境:整合能力的提升、整體規劃的提升、運營能力的提升。匹配人、貨、場三者,如何匹配,依靠數位化和運用數位化的能力。
  • 消費品行業倚重線下渠道 實體零售春去春又回?
    如何在數位化大潮下保證產品的生命力是消費品行業當下的關鍵課題。在日前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業內人士就「消費品行業的數位化和渠道策略」展開了討論與分享,產品應消費者需求而變,重視線下渠道成為共識。
  • 第三屆GMTIC全球營銷技術及零售創新峰會即將開幕
    上海2019年8月19日 /美通社/ -- GMTIC全球營銷技術及零售創新峰會將於2019年11月21-22日在上海舉辦,作為MarTech及零售創新領域最前沿的交流平臺之一,屆時將聚集國內外領先品牌廣告主、零售商、高級營銷人員、信息技術、數字營銷及媒介高管和購物中心零售百貨等,就當今營銷技術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智慧零售
  • 直播賣貨助力 數位化轉型見效 體育品牌開啟引流之爭
    根據耐克發布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3月1日-5月31日)財報顯示,除了大中華區營收穫得了增長,其餘全球各區域市場均有下滑。依靠線上數字渠道促銷銷售,耐克在銷售囤積庫存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阿迪達斯也在近期宣布,5月份大中華區的整體收入增長出現正增長,預計第二季度大中華區銷售額將與去年同期持平。
  • 專訪希爾頓酒店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 疫情催生酒店業數位化...
    7月29日,希爾頓酒店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 「危機,就是危險中蘊藏的機會。」錢進表示,針對此次疫情帶來的挑戰,全國希爾頓旗下酒店在業務和營銷模式上,積極尋求數位化創新道路,打造「直播帶貨」新業態,適應不斷變革的消費需求。同時,堅持推進在華戰略布局,對未來發展依然保持信心。
  • 留量時代,零售數位化的「密碼鑰匙」
    不過,隨著新零售和數位化技術的發展,如今在很多的零售實體中都大為改觀。進超市、挑選喜愛的商品、掃描條形碼、最後線上支付,這樣一套購買流程,已經在物美超市實行了四年。而且,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商、O2O等行業的成熟,更多的95後、00後消費者已經習慣於在手機上選購商品,等著騎手或快遞送貨上門。超市這一零售業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時期。
  • 耐克大中華區單季營收首破20億美元,帶動全球市場業績飄紅
    截至11月30日的三個月中,得益於全球各個市場的營收增長和大中華區的強勢增長,營收為1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9%;銷售額增長8%,達到107億美元;淨利潤增長12%,達12.51億美元。耐克集團當日股價盤後交易中上漲超過4%。直營業務和數位化的推進,成為刺激這一季度增長的關鍵助燃劑。
  • 中關村在線年度專訪:森海塞爾大中華區零售業務總監李穎龍
    面對新冠疫情引發的動蕩和挑戰,科技成為我們破局的力量。回溯過去,ZOL不忘初心,致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展望未來,ZOL牢記使命,共同助力中國科技向上而生。臨近年末,ZOL年度特別策劃#破曉·致敬年度科技人物#,誠邀百餘位中國科技企業話事人,共話2020,展望2021。向灰暗苦澀的2020年告別,為破曉新生的2021年發聲。
  • 關於延期舉辦2020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的通知
    9:30-12:00 平行論壇(2場)   平行論壇1:數位化最佳實踐分享   嘉賓主持:錢 冰,安永戰略與併購消費品行業合伙人   9:30-9:50 為好商品,連接對的人   馮越海,米雅科技總裁   9:50-10:20
  • 康師傅和騰訊強強聯合 打造快消行業數位化標杆
    12月15日,康師傅控股與騰訊智慧零售在上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騰訊智慧零售將調動各部門協同康師傅共同構建快消行業的「全鏈路數位化」。康師傅控股CEO韋俊賢和騰訊智慧零售副總裁陳菲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康師傅控股研髮長陳應讓、執行長室副總裁王世琦及各事業總裁與騰訊智慧零售商務副總裁範奕瑾等出席。
  • 大中華區單季營收首破20億美元 耐克借勢「雙十一」反彈
    耐克總裁兼CEO約翰·多納霍表示:「數位化消費轉型是永久性的,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耐克50%的生意會實現數位化。」由於推出了新的瑜伽裝備、大碼服裝及孕婦裝,耐克女子線產品在二季度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整體業務。未來耐克將通過推動女子瑜伽、街頭籃球等新興運動拓展新消費人群。(延伸閱讀:專訪耐克大中華區市場副總裁:疫情下如何做到連續6年兩位數增長)
  • 屈臣氏牽手Moka:新零售人力資源的數位化、品牌和組織合力創新
    摩卡研習社對屈臣氏中國進行了專訪,深入了解了屈臣氏中國在新零售時代下的人力資源數位化措施。   2017年4月13日上海,屈臣氏中國第3000家店隆重開業,距離第300家店剛好過去10年。截至2020年底,屈臣氏全國門店數量已經達到4000+。「10年10倍」的奇蹟,讓屈臣氏遍布全國438個城市,從繁華商圈到社區門口,屈臣氏與消費者的距離僅是「下樓後過一條馬路」。
  • 「物美+多點」解決零售數位化「痛點」
    通過培育多點Dmall全渠道零售平臺,物美打開了線上業務渠道,理順了線下業務管理條塊,逐漸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推動傳統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並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痛點和難題。「零售,就是高科技。」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早在上世紀末作出的這一論斷正在成為現實。
  • 張文中:數位化和實體經濟如何結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表示,數位化時代是大勢所趨,但數位化和實體經濟如何結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實體經濟能不能全面、徹底、接地氣、有效地數位化;能不能真正實現包容性的發展,包容我們的員工、各種固定資產、供應鏈等已有的投入,具有重大意義。數位化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實體零售,產生嚴峻考驗。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實體零售發展到家業務,涉及軟體匹配、倉儲、分揀和配送管理等很多問題,考驗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不是僅僅在線上開店那麼簡單。  然而對於家樂福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蘇寧科技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款「微倉」軟體的應用就能將揀貨效率提升40%,未來家樂福將在更多方面應用智能供應鏈系統,做到提前預測,提升履約效率,用數據跑腿代替人工跑腿,減少時間和人力成本。
  • 帷幄Whale發布「alivia」2.0 全新定義新零售時代下的「人-貨-場」
    大會期間,全域數位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帷幄Whale現場發布了年度重磅產品「alivia」 2.0,從全新角度定義了新零售時代下「人」、「貨」、「場」的關係。本次發布的2.0版,是「alivia」的全面升級,全域數位化解決方案幫助品牌實現對「人」(顧客)、「貨」(商品)、「場」(數位化觸點)的管理閉環,獲得業務持續增長。
  • 微盟Weimob Day智慧零售增長峰會北京站啟動
    聯商快訊:10月22日,微盟WeimobDay智慧零售增長峰會北京站成功啟動,本次峰會聚焦零售升級、數位化運營、全鏈路增長等核心話題,為眾多零售企業帶來數位化突圍方法論。微盟集團執行董事兼智慧商業事業群總裁方桐舒表示:在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場景的數位化、商品的數位化、消費者的數位化正在賦能零售「人」、「貨」、「場」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