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蒙城•恐襲】恐襲中,他們為愛人擋子彈,與親人電話告別,絕望地面對槍林彈雨...兇手究竟是怎樣的惡魔?

2021-02-18 愛蒙城蒙特婁微生活

(Rhonda和丈夫與孩子一起)

  下午的時候,Rhonda LeRocque將5歲的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然後目送孩子和爺爺去參加音樂節。

  她永遠也想不到,這竟是她和孩子的最後一面。。。

  晚上,爺爺突然打來電話,語氣裡充滿了驚恐與愧疚:

  「我對不起你們!孩子回不來了。。。有顆子彈打到了她胸上,她已經沒反應了。。。」

  而此時,客廳裡的電視開始播放突發新聞,新聞裡的畫面,正是女兒和爺爺去的音樂節。。。

(Heather與丈夫在音樂節上)

  Heather Melton永遠都想不到,丈夫對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

  竟然是「躲到我身下!」……

  當暴烈的槍擊開始時,雖然他們不知道子彈是從哪個方向射過來的,但冷靜沉著的丈夫立馬將Heather抱倒在地。

  他用自己龐大的身軀嚴實地包住妻子的上半身和腦袋,大聲喊著:「快,躲到我身下!」

  之後Heather腦海一片空白,等她恢復意識後,她才發現身上的衣服都滲透了丈夫的鮮血,而丈夫,早已沒了呼吸……

(Jessica和兒子)

  Jessica Klymchuk帶著4個孩子去音樂節,而丈夫因為身體不舒服,躺在家裡休息……

  剛睡到一半,他就被妻子急促的電話聲吵醒:

  「親愛的,這裡好像發生了恐襲。。。我不知道,但我聽到很多槍響,我會帶孩子躲起來,愛你,等我們回來。。。」

  然而,他卻再也沒等回妻子,以及剛滿20歲的兒子。。。

(Travis的老父親)

  Travis是位年輕的醫護人員,槍案發生時,他也在現場。

  職業生涯中積累的經驗讓他無比冷靜,他竭盡所能,拼命拯救著垂死掙扎的傷者……

  其實,當晚Travis的老父親也和他一起來看音樂會,但由於現場混亂,父親不知道被人流擠去了哪裡……

  而急於救人的Travis一時也沒多想,注意力全在幫人包紮止血上……

  最後,噩耗傳來:

  Travis在現場拯救了14個素不相識的人,卻沒能救上同樣也中彈,栽倒在另外一個角落的老父親……

  Michael Anderson懷著美好的願景移民來美國,下個月,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本以為自己在這裡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擁有完美幸福的家庭,然而這一切,都被昨晚一顆子彈擊碎。

  昨晚和朋友一起去音樂節的他,沒能逃過死神的魔爪。

  如今,挺著大肚子的女友,只能獨自承受這份離別之苦。

(Susan(左),與好友Dana Gardner一起在音樂節遇難)

  Susan Smith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帶著哭腔的電話:

  「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我愛你。。。」

  電話那頭非常嘈雜,丈夫幾乎聽不見她在說什麼:

  「Susan,發生了什麼事?你說大聲點。。。」

  突然,電話被掛斷了。。。然後再也沒能撥通。。。

  目擊者Eric驚恐地回憶他所看到的景象:

  「地上全是躺著的人,到處是血和呻吟。我看到救護車開來,然後把死人用塑膠袋捆好,一具具往車上運。沒一會,車就塞滿了屍體,然後它開走,另外一輛車接著過來載。。。太恐怖了。。。

8. 他在阿富汗躲過槍林彈雨,卻死在自己家鄉。。。

  Christopher Roybal下個月就29歲了,之前一直在阿富汗服兵役。

  他曾與戰友帶血殺進戰場,在槍林彈雨中活了下來,然而卻沒能在自己的家鄉逃過死神的追捕。

        她們要麼是剛剛畢業的高中生,要麼是才上大學的學霸,卻因為這一場音樂節,斷送了未來。  Angie Gomez,年僅18,被子彈擊中後腦。

  Melissa Ramirez,剛剛從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未能倖免於難。

  Carrie Barnette和Bailey Schweitzer,一對剛剛高中畢業的好朋友,雙雙在音樂節中失去生命。

(Tony與妻子)

  平時忙於工作的Tony Burditus總算擠出了點時間好好陪陪妻子,他們決定去Route 91 Harvest 音樂節。

  在入場前,妻子開心地上傳了兩人的合照,並寫上「有你真好」。

  然而誰都沒想到,這張照片竟然成了他們的最後一張照片。

  槍案發生時,他們被巨大的人流衝散,他焦急地喊著妻子的名字,但聲音很快被各種嘈雜的尖叫聲淹滅了。

  等他再次看到妻子時,她已經一動不動躺在地上,身體淤青,肚子不斷湧出鮮血。

  他急忙跑過去抱住妻子,但她在他手臂中漸漸沒了呼吸。

        槍擊案的事發地內華達州,是美國購買槍枝要求最為寬鬆的州之一。購買、持有槍枝不需要特別許可,只需要通過聯邦調查局的背景審查,但如果在線或者在槍展購買槍枝則不需要背景審查,此外,內華達州居民可以在公開場合持槍。

64歲槍手史蒂芬•帕多克

  據美媒報導,此次槍擊案兇手為64歲的白人男子史蒂芬·帕多克。他向鄉村音樂節人群亂槍掃射,其後在酒店房間自殺身亡。史蒂芬是內華達當地人,此前並未在警方的監視名單上。根據內華達州政府紀錄,他也沒有任何刑事犯罪前科。

        據美國警方稱,在恐怖掃射發生後,警方突擊到Mandalay Bay Resort中,並進行了短暫的交火,當警方抵達他房間前,帕多克已經飲彈自盡。

        據悉帕多克的飯店房間內有多達十六把步槍

        其中包括AR-15式和AK-47式大殺傷力步槍

  公開信息顯示,史蒂芬是一名擁有兩架飛機的持證飛行員,他還在阿拉斯加獲得了狩獵執照警方稱,帕多克有34把槍,其中兩把槍被他改造成全自動。

槍手帕多克的住所

  史蒂芬居住在內華達的麥斯奎特(Mesquite)。麥斯奎特距離拉斯維加斯80英裡的富裕社區,開車需要1小時16分鐘到達。2015年,他花了大約37萬美元,買了這裡的一所住房,和62歲的女友丹利住在一起。槍擊案發生後,警方搜索並封鎖帕多克在麥斯奎特市的住處。

  美國軍工企業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在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史蒂芬在八十年代為其工作了三年,從事審計工作。

  有知情人稱,史蒂芬經常會去拉斯維加斯通宵賭博和玩樂,他的經濟狀況此前並不算差。在玩撲克時出手闊綽,經常一手就是100美元。

  史蒂芬和弟弟關係一般,離了兩次婚又沒有孩子,90歲的母親一直是他關心的事。隔三差五,史蒂芬會給母親寄上幾盒小糕點。9月中旬,颶風襲擊了佛羅裡達州,史蒂芬母親所在社區被迫斷電。兩個星期前,其母還接到史蒂芬的電話和慰問簡訊,並收到了他寄出的助行器。

史蒂芬所在飯店房間的被擊碎玻璃的窗戶

  目前,還沒有消息披露出史蒂芬在大肆屠殺前是不是因為賭博輸了很多錢,也沒有人知道自從周四入住曼德勒酒店後他到底幹了什麼。

  史蒂芬的爸爸名叫班傑明·霍斯金斯·帕多克(Benjamin Hoskins Paddock),出生於1926年,曾是一個連環銀行搶劫犯,在亞利桑那州搶劫多個銀行。  班傑明曾因搶劫被判20年監禁,但之後他從德州聯邦監獄越獄逃出。在1969年打破1977年之間曾登上FBI十大頭號通緝犯名單。

  越獄後,班傑明試圖在俄勒岡州開始新生命,並在當地的一個賓果遊戲廳(bingo parlor)擔任經理。

  1979年,班傑明在俄勒岡州被捕。而據FBI表示,班傑明被診斷有「精神病」和「自殺傾向」。

  最終,巡迴法庭法官烏裡奇(George Woodrich)決定在班傑明繳納10萬美元罰款後,將其釋放。

  之後,班傑明回到德州,並在那裡一直居住到去世。

△槍手兄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難以想像

  史蒂芬的弟弟艾力克‧帕多克(Eric Paddock)在案發後第一時間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聽到消息震驚不已。

  艾力克說:「對我們來說,這一切讓我們目瞪口呆。」他說,此前完全看不出哥哥有任何跡象會犯下這樣的罪行,哥哥平日只是個一般人,從來不曾有過暴力傾向。」他只是個普通人。或許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因此抓狂了。」艾力克·帕多克說。

△埃裡克 · 帕多克 (左) 和史蒂芬 · 帕多克 (右)

  艾力克說,除了喜歡開開飛機,玩玩槍,史蒂芬唯一可能會讓人有些不安的愛好就是賭博,「他會玩100美元一手的電子撲克。

  艾力克也說,據他所知,哥哥並沒有加入任何政治組織或宗教團體。

  艾力克·帕多克表示,自己與哥哥關係並不親近,只有偶爾聯絡。他前一次與哥哥聯絡,是在颶風艾瑪侵襲(Hurricane Irma)佛州之後。

滿天子彈不知從哪個方向射來

也不知道往哪裡跑

身邊的人發出絕望的哭喊

不斷有人中彈倒下

人生在世

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

親人朋友還來不及好好道別,就陰陽永隔

讓我們為逝者默哀

珍惜身邊人吧

R.I.P.

相關焦點

  • 面對恐襲掃射,他們為愛人擋下子彈:今天,全世界被600條生命刷屏了….
    「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我愛你...」Susan(左),與好友Dana Gardner一起喪命音樂節Susan Smith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帶著哭腔的電話:「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我愛你...」電話那頭非常嘈雜,丈夫幾乎聽不見她在說什麼:「Susan,發生了什麼事?你說大聲點...」
  • 致命恐襲發生5年後再現爭議漫畫,法國《查理周刊》在想什麼?
    5年之後的9月2日,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十三男一女由於為《查理周刊》恐襲的武裝分子提供幫助而成為被告;身負重傷的倖存者菲利普·蘭松還在艱難地嘗試走出那場恐襲的陰影;而當年因為恐襲「告別」先知題材漫畫的《查理周刊》如今卻決定重新刊發那些讓它惹禍上身的漫畫……真的「一切都被寬恕了」嗎?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 法國國際電視臺France 24援引法新社報導,一位來自國家安全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由於類似『黃衫』抗議以及新冠疫情等問題的出現,我們有種感覺,就是有關恐怖威脅的問題已經退居至第二位了;然而事實上,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恐襲風險一直維持在高位。」
  • 巴黎恐襲後 全美國被濫殺嚇呆了
    警方迄未公布行兇動機和目的,目擊者指兇手全副武裝、戴面罩穿防彈衣、持類似AK-47攻擊步槍射殺縣府僱員,行兇後乘越野車逃逸,看來訓練有素。案發後數小時,當局還在摸索,確認是不是恐襲。但全美電視轉播,民眾全天籠罩在恐襲氣氛中,擔心全球「反恐龍頭」美國繼巴黎之後,難道禍延家門了?現在正逢年底聖誕歡樂和購物、度假熱季,處處人潮洶湧,充滿年終歡愉的節日氣氛。
  • 關聯維也納恐襲兇手 德國調查四人
    德國聯邦刑事警察局6日證實,德國警方在三個州搜查4個人的住所和辦公地點,這4人與奧地利首都維也納2日恐怖襲擊的兇手有關聯。受搜查的4人沒有參與維也納恐襲,但與兇手有關聯。  一名持槍男子2日晚在維也納市中心朝人群射擊,致4人死亡,包括一名警察在內的23人受傷,襲擊者本人被擊斃。奧地利警方3日確認,襲擊者是有奧地利和北馬其頓雙重國籍的庫伊蒂姆·法伊楚萊。  聯邦刑事警察局的推文說,搜查行動目的是「獲取可能成為證據的材料,其中兩名受調查人員據信2020年7月與兇手在維也納見面」。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面對恐襲掃射,他們選擇擋下子彈!全世界被600多條生命刷屏了!這背後,還有華人的身影
    槍林彈雨之下,多少無辜的生命離開了人世,在彌留之際,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給自己最愛的人撥打了電話:「對不起,我愛你」。晚上的時候Susan Smith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帶著哭腔的電話:「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我愛你...」丈夫瞬間就蒙了,電話中傳來了震天的驚叫和槍聲,以至於幾乎聽不見她在說什麼:「Susan,發生了什麼事?你說大聲點...」
  • 維也納恐襲案遇難平民升致4人,兇手或為極端組織效忠者
    同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也發表聲明稱其對此次恐襲負責。遇難平民上升致4人,奧地利全國哀悼3天奧地利總理庫爾茨3日表示,此次恐襲致使兇手以外的4個平民死亡,近20人受傷,其中多人傷勢嚴重,危及生命。
  • 《查理周刊》恐襲案 五年後成了「鬼魂審判」
    5年後的9月,巴黎特別重罪法庭開庭審理這起恐襲案。由於3名行兇者已在案發後的追捕中被打死,14名為恐襲提供幫助的人成為被告。開庭前一天,《查理周刊》再次刊發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並稱要將嘲諷進行到底:「我們絕不會認輸,我們仍記得5年前那個沉痛的事件。」
  • 《恐襲波士頓》背後的真實故事
    根據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改編的電影《恐襲波士頓》於11月1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這部影片曾經在10個月前在北美率先與觀眾們見面,並在IMDb上獲得了7.4分的成績。《恐襲波士頓》由馬克·沃爾伯格、凱文·貝肯等人主演,聚焦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發生後警方與民眾同心協力緝捕真兇,阻止嫌疑人製造更多恐怖襲擊的故事。
  • 中國女明星之子涉嫌恐襲被捕!警方搜出1600多發子彈,每一顆,都讓家長深思!
    因此,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於恐襲事件,特別是針對校園槍擊的恐襲極為關注,痛恨!因為這個涉嫌恐襲的18歲少年居然是一個備受寵愛的星二代!他的父母,是臺灣明星夫婦狄鶯,孫鵬可如今,在已經飽受恐襲之傷的美國,那個有恃無恐的星二代,卻認為自己臥室裡的子彈,一句對同學的恐嚇,只是「
  • 維也納恐襲兇手身份浮出水面
    奧地利官員3日說,前一晚在維也納市中心發動恐怖襲擊的兇手是一名20歲的北馬其頓裔男子,曾因試圖前往敘利亞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獲刑。警方不排除他有共犯的可能性,已出動上千人搜查。 維也納警方說,兇手當地時間2日晚在維也納市中心作案,幾分鐘後被擊斃,警察在他身上發現假的炸彈背心、一把自動步槍、一把手槍和一把砍刀。
  • 恐襲屠殺77人,只判21年,他笑著接受審判 |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策劃和執行此次恐襲的兇手,正是32歲的安德斯·貝林·布雷維克。在本次紐西蘭315恐襲中,布倫頓也發布了類似的73頁「宣言」和計劃,甚至在發動襲擊前10分鐘,還把這份報告發給了紐西蘭政府並且公開在了網上。
  •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
    法國追查巴黎恐襲事件杜鵑法國警方17日繼續調查前一天發生在首都巴黎西北郊的一起持刀殺人事件,已經拘押9人。【拘押9人】法國反恐檢察官辦公室17日證實,已經拘押9名涉案人員,包括兇手父母、祖父母和一名兄弟。16日17時左右,位於巴黎西北郊的孔夫朗-聖奧諾裡訥市街頭發生持刀襲擊事件,當地中學歷史教師薩米埃爾·帕蒂遇害。襲擊者隨後在不遠處因拒捕而被警方開槍擊斃。
  • 《恐襲波士頓》:所有的事情都在那一天被改變了
    母親帶著孩子們在終點線附近迎接參加比賽的父親,可就在這時,爆炸發生了,這個家庭永遠失去了他們8歲的兒子馬丁,女兒簡失去了一條腿,哥哥亨利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他們的母親失去了一隻眼睛,父親比爾喪失了大部分的聽力。不幸遇難的8歲小男孩馬丁曾經拍過一張照片,照片中他畫了一幅畫,上面寫著「不再傷害別人」還有「和平」,這正是這次事件所失去的東西。
  • 尼斯教堂恐襲已致三人死亡,大巴黎已出現模仿者
    發生恐襲事件的尼斯聖母院 圖源:Nicetourisme 3名死者為 兇手聲稱自己是單獨行動。事件發生之後,他被警方發射的子彈射中,隨後被送到了當地醫院接受治療。而在此過程中,該男子一直在重複「真主至上」(Allah Akhbar)。 恐怖分子向警方表示自己是突尼西亞裔,出生於1999年,今年只有21歲,他在十月初才剛剛來到法國,但是法國的公共機構中並沒有此人的任何信息和記錄。
  • 不知道子彈從哪裡來,他們卻站出來把陌生人擋在身後
    Susan Smith的丈夫突然接到妻子帶著哭腔的電話:「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回來,我愛你...」電話那頭非常嘈雜,丈夫幾乎聽不見她在說什麼:「Susan,發生了什麼事?晚上,爺爺突然打來電話,語氣裡充滿了驚恐與痛苦:「我對不起你們!孩子回不來了....有顆子彈打到了她胸上,她已經沒反應了....」
  • 疫情疊加恐襲潮 歐洲今年不太平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槍手走上街頭隨機開槍射殺民眾;距離巴黎40公裡的孔弗朗斯小鎮,暴徒在光天化日下砍下教師的頭顱;法國南部海邊城市尼斯,恐怖分子闖入教堂,揮刀無情連殺三人;英吉利海峽對岸,英國也上調恐襲威脅等級,意味著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極高。  這難免勾起了歐洲人心底那不安的回憶。我們不禁要問,疫情尚未結束,歐洲恐襲潮是否又將捲土重來?
  • 《孟買酒店》|恐襲之下的眾生群像
    影片上來先以恐怖分子的視角帶入,十名年輕人乘坐橡皮艇在印度西海岸城市孟買的某個貧民區漁港登陸,旁白音是操控者打給boss的電話:「你感到強大,你感到平靜,內心無所畏懼,望向你的兄弟們,就會在他們眼中看到我,我對你們都視如己出,我與你們同在,真主與你們同在,天堂在等待你們,真主至上。」
  • 恐襲波士頓 高清資源 (2017評分最高的驚悚/犯罪片)
    中國觀眾看了後也給出豆瓣8.1 ​​​​...展開全文c DC大叔 在2017-11-20 13:04寫到:U恐襲波士頓,#恐襲波士頓#恐襲就是一瞬間的事兒,引人入勝的是災難後這座城市,這裡的人,對於這場災難的處理。那對剛結婚不久的新婚夫妻,那對甜蜜日常的老夫婦,那個8歲小朋友的家庭,以及機智逃脫的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