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髯公朱仝,好人有好報(水滸眾生相)

2021-02-13 天權國學社

 

請按住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本人微信公眾號,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肯定,謝謝各位的鼓勵和支持


整個梁山一百單八將,要說最後的結局最好的,那就得說今天咱們說的這位美髯公朱仝。梁山大部分人戰場上就被砍死了,死在病床上的有十位,他們就比死在戰場上的好一些。相比之下,能活著回來的就更不容易。活著回來能當個官,還能一直當下來的,那就又好一點了。當了官還能官復原職,那就已經是這幫弟兄們當中的佼佼者了,也就是孫立、黃信、呼延灼和關勝這四個人有這個待遇。但是朱仝比這些人結果都好,上梁山之前,他只不過是鄆城縣的馬兵都頭,刑警隊長兼武裝部長,不入流的小吏。上了梁山,受招安徵討方臘,活著回來之後。當上了保定府都統治,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坐火箭提拔了。但這還只是一個起點,他後來跟著名將劉光世抗金有功,一直做到太平軍節度使,大軍區司令,正軍級幹部。朱仝在三十六天罡星當中被稱為天滿星,就是說他的人生是圓滿的,很成功的一個人。


為什麼朱仝的命就這麼好呢,我覺得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也是作者高臺教化的地方,告訴人們,善有善報,當好人沒虧吃。

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公門裡面好修行」,確實,身在公門,掌握著公權力的人,如果想要幫別人一把,比別人要容易得多。但是,真能做到這個的公門中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雷橫那樣野蠻執法,公然吃拿卡要的,朱仝這樣的願意修行的屬於少數派,難能可貴。

梁山泊兩大寨主,晁蓋和宋江犯了事兒,都是朱仝把他們放走的。晁蓋劫了生辰綱,案子發了,專案組組長何濤到鄆城縣聯繫抓捕工作。雖然是宋江提前給晁蓋報了信,但這位晁天王這個工作效率實在是令人無話可說。宋江中午就給他報了信了,他到了天黑也沒收拾利索,還沒跑呢。最後是朱仝,他跟雷橫分別去打前后庄門。他在後門,好像是要截斷晁蓋的後路,等晁蓋出來,他裝著和晁蓋廝殺,其實是站住位置,讓真要抓人的那些人上不來,說是擒賊,實際是護送。

後來宋江殺了閻婆惜,躲在自己家地窖裡,也是朱仝借抓人的名義給宋江通風報信,然後再到大堂上做了宋江已經逃走的回覆,這樣其他的三青子就不會去抓宋江了,這樣宋江才能跑路,否則宋江就得在地窖裡一直憋到皇上大赦天下。

看過水滸的您可能會說,當時雷橫不是也要放人嗎。的確,抓晁蓋時作者明確交代雷橫也要放晁蓋,但是朱仝讓他去打前門,自己去打後門,自己落一個人情。朱仝有一點小算計,但為自己打小算盤也沒什麼可指責的,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也都希望幫了別人之後別人能夠領情嗎?朱仝的算計也僅限於此,並沒有害人。而且他說的也有些道理:「我怕雷橫執迷,不會做人情,被我賺他打你前門,我在後門等你出來放你。」雖然最後雷橫很不痛快,覺得人情都讓朱仝得了,但是不得不承認朱仝說的也沒錯,就看雷橫的表現,真有可能把事情辦砸了。

朱仝比雷橫心細得多,後來兩個人去抓宋江,朱仝一去了就到宋江他們家的佛堂裡,供桌下面,把那個索頭一拉,宋江就聽見信號,以為是家裡人叫他,出來一看是朱仝,宋江都傻了。朱仝告訴他:「有一回你喝大了,把你們家地窖的事情吐露出來了,我記住了。」都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聽者想要記住點東西,還真得有心,這要是雷橫,他夠嗆記得住。所以人情歸了朱仝也是有原因的。而且宋江殺惜之後,這回作者並沒有寫雷橫也有心要放宋江。特別是朱仝到外面跟其他人說宋江不在家時,雷橫還琢磨:「朱仝那人和宋江最好。」說明朱仝跟宋江的關係比雷橫近,雷橫要是自己來,這不見得有意放走宋江,只不過朱仝這麼說,他也就跟著做了人情。現實中有這樣的人,本來沒什麼想法,但別人做了,他跟著也改主意。所以你讓雷橫自己幹這個事,真幹不了。而且朱仝很聰明,他故意說宋江逃逸,要抓宋太公到案打官司,讓雷橫做這個人情,安撫一下他。

當然,你也可以說,宋江晁蓋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朱仝其實很奸猾,他就是要買好,為將來鋪路。那他放雷橫呢?雷橫總覺得朱仝總搶他的人情,還憤憤不平。但最後他打死白秀英,要被押送到濟州受審,有知縣一力主張,雷橫掉腦袋的可能性很大,又是朱仝半路上把雷橫放走,這可是完全屬於講義氣,發善心。關鍵是放雷橫和放那二位不一樣,沒有什麼偷手可做,只能明著做,你放了他,你就得承擔責任。在這樣的條件下,朱仝還能擔著干係做出這樣的事情來,這真叫難能可貴。

最後朱仝投案自首,到了濟州府,判了一個脊杖二十,刺配滄州,雖然命保住了,但是公職也沒了。這還是知縣對朱仝印象不錯,幫他開脫了,否則後果還要嚴重,他做這個事的代價真的很大,足可見到他的義氣深重,是個好漢。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做都頭的,知縣對這兩個人印象差距這麼大,對雷橫就是恨不得趕快弄死他。您可能說了,雷橫打死了知縣的姘頭啊,那朱仝還把打死他姘頭的兇手放走了呢,他怎麼不恨,還是在平時做人上,好人總是有人幫。而且朱仝要在白秀英的那個演唱會上,絕幹不出雷橫那樣的事情來。


可能還有人會說,這個朱仝幹的所謂的好事都是違背法律的啊,把該定罪的人放了。我只能說,執法和為人還不能混為一談。嚴格執法的不見得是個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守法模範,《水滸傳》不是依法治國的宣傳材料,而是寫人性的書。

後面的情節更表現朱仝是一個真好人,到了滄州府,知府看他儀表堂堂,也喜歡他。沒讓他下勞改隊,而是留在知府身邊幫忙。結果知府四歲的兒子,這位小衙內一見朱仝就喜歡上他了,只讓朱仝抱。各位,都說孩子的眼睛最乾淨,能看穿人心。他看這個人要是能笑,這個人多半是個好人;他要看見這個人就哭,這個人應該不是很善良。不過告訴大家一個事:好多小孩看見我都哭……

知府一看自己的孩子和朱仝這麼好,也很高興,就讓朱仝專職給他看孩子。這之後朱仝就帶著小衙內滿大街轉悠,哄他玩。

朱仝對這樣的生活很滿意,就等著刑滿釋放了。結果是天有不測風雲,吳用帶著李逵找上門來。原來雷橫上山之後,覺得自己對不起朱仝,就想把朱仝也拉上梁山。正好宋江也想著要報答朱仝放他的恩情,於是雷橫就帶著吳用和李逵下山了。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事情了,雷橫覺得朱仝為了他給人家當男保姆,很是悽慘,可是朱仝卻對這樣的境遇很滿意。反過來朱仝不想上梁山當土匪,認為那個生活不好;而雷橫這幾位認為上梁山才是好日子,才算是幫了朱仝。其實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自己認為好的,那才是真的好,應該尊重人家自己的選擇,正所謂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但是梁山好漢們理解不了這個,這種思維偏差造成了悲劇。

由於幫助朱仝的心情過於迫切,吳用採取了非常手段,釜底抽薪,讓李逵把四歲的小衙內給劈死了。這下你朱仝回不去了吧,只能跟我們上梁山了。話說這事也就李逵幹得出來,我估計武松魯智深都夠嗆下得去手。


但是朱仝的反應令梁山哥兒幾個有點意外,朱仝不是跟別的好漢一樣,嘆口氣,說了句:「你們這也忒毒了些。」就上了梁山了。朱仝的反應是勃然大怒,抄起刀就要和李逵拼命,李逵就在前面跑,他在後面追,一路一直追到了橫海郡柴大官人的莊園裡。柴大官人把李逵藏起來了,朱仝沒辦法了,恨恨地上了梁山。這邊吳用和柴進看朱仝這架勢,都不敢把李逵放出來。只能讓李逵先在柴進家住著,別回梁山。可見他們都看出來,朱仝絕不是做戲,是動真格的。這會兒李逵回山,非出人命不可。一個多月以後,柴進被高唐州知府高廉抓進大牢,李逵上山搬兵,朱仝還是不依不饒。可見朱仝真是心疼小衙內,能夠為了非親非故的小孩跟李逵玩命,他有一份人心,一份人性。不像霹靂火秦明,自己的老婆孩子讓宋江這幫人定計害死,轉手娶了花榮的妹妹,就跟這幫人稱兄道弟,熱熱鬧鬧了。

也正是因為美髯公朱仝這樣的為人,所以他才能走到哪兒都被人喜愛,被人關照。現在總說好人吃虧,其實公道自在人心。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理循環,總有應驗。有人說我做好事什麼時候才能有好報,我怎麼看不見啊?您不能拿這個當買賣做,這邊發貨,那邊就得見錢。我只能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所以各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下一段咱們聊大名鼎鼎的武二郎。

相關焦點

  • 「美髯公」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朱仝,濟州鄆城縣人,初出場時是這樣描寫的:「身長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學得一身好武藝。」  他的身高約合今天的1米84,標準的山東大漢,他學關羽留起了虎鬚髯,有一個響噹噹的外號,人稱「美髯公」,這是朱仝引以為豪的,也是他的精神依託。
  • 朱仝,水泊梁山義薄雲天第一人
    還有一個人,為朋友,竟甘願入獄——這對慣於打打殺殺的梁山好漢來說,入獄滋味未必比涉險劫法場好受。  這個人是朱仝。  《水滸傳》作者應非常敬佩關公,一百單八將裡,除了關公後代大刀關勝,朱仝也被寫成是「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的美髯公。  朱仝與雷橫是同事,同在鄆城,一個是馬兵都頭,一個是步兵都頭。故事就發生在他倆身上。
  • 朱仝排名浪得虛名?看看徵四宼時,他那開掛的表現
    觀水滸一百零八將中,作者用少的文字較重的文筆描述朱仝:義膽忠肝豪傑,胸中武藝精通,超群出眾果英雄。彎弓能射虎,提劍可誅龍。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凜凜威風。面如重棗色通紅。雲長重出世,人號美髯公。可見朱仝一表人才,重點不光是在這裡,只因他仗義疏財,結識江湖上好漢,習得一身好武藝,有情有義。朱仝排名為什麼會高出雷橫許多?
  • 朱仝是唯一一個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好漢
    朱仝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朱仝在《水滸傳》中是一個很討喜的人物。為了給梁山招攬到好的人才,他經常同意吳用的奸計,根本不顧別人是否願意加入梁山。而是主動的破壞他人的生活,以自己的主要目的為先,設計將人逼上梁山。盧俊義是被他們設計逼上梁山的,朱仝也是如此。
  • 朱仝:梁山上真正的獨行俠
    朱仝(tong),綽號美髯公,鄆城縣人氏,出身富戶。他原為縣馬兵都頭,可以理解為就是電視劇裡開著黑色吉普車風馳電掣的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朱仝這個差事啊,本來是個苦差事,天天的拘捕朝廷要犯,每天晝伏夜出,必要時刻還得親自盯梢,可是把他辛苦壞了。可是長久的刑偵生活,也讓朱仝有了自己的工作心得與經驗。比如,他想逮人的時候,基本跑不了。
  • 朱仝:不願上梁山的好漢
  •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少不讀水滸這是因為少年閱歷淺,看不懂梁山好漢的貌合神離,也品不出利益角逐的人物悲哀,比如梁山排座次,心腹之人和有背景權勢之人得到宋江重用,不聽話、有自己想法的下屬則被宋江提防,這些厚黑的權謀之術,都是老狐狸最擅長的,十幾歲的孩子再厲害,也很難品出。
  • 歌川國芳丨水滸豪傑百八人
    中國古代關於水滸人物的畫譜、插圖屢見不鮮,僅在明代和清代就有十種左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一直以來都是畫家們所津津樂道的題材,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日本浮世繪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藝術地位,眾多世界繪畫大師都受其影響。19世紀的日本,掀起了浮世繪的水滸熱潮。
  • 水滸故事:花榮、魯智深各逞英雄,盧俊義飛馬流星,連取田虎兩城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樂閒聊話今古,繼續跟大家聊聊《水滸》,此前老樂用了不少文字,跟各位介紹了宋軍率軍徵遼的故事,得勝歸來後,他們以為自己保國安邦立下大功,該被朝廷封賞了。但只要有高俅蔡京等人,他們想要如願實在不現實,因此被拖著只能在汴梁城外候命。
  • 梁山好漢中有哪幾位曾是抗金英雄?
    第三位:美髯公朱仝!在《水滸全傳》裡,就曾寫到朱仝是一位抗金的英雄。「江南平定後,朱仝回京受封,被授為武節將軍、保定府都統制。他管軍有功,後隨劉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軍節度使。能夠大破金兵,足可青史留芳。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朱仝即是宋江手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而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朱仝亦在其中,贊言為:「長髯鬱然,美哉丰姿。
  • 蕩寇志這段描寫比水滸傳好: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高俅
    至少《蕩寇志》有一點比《水滸傳》強:在《水滸傳》中,高衙內逍遙法外,眾好漢對高俅卑躬屈膝,而《蕩寇志》有兩段寫得真是很不錯:林教頭慘烹高衙內,朱仝雷橫怒斬太尉高俅,最後連高俅的首級也被林衝摔碎了。俞萬春和高俅把高衙內「安排」到曹州府,也是大有深意的:所謂曹州府,可能就是陰曹地府的簡稱——搞事的(高世德)必然沒有好下場。林衝帶領梁山軍殺進曹州府,從茅廁中把高衙內揪了出來,順手還摔死了高衙內的保鏢,「將衙內一門良賤,盡行斬首。」
  • 水滸中那些奇怪的綽號都是什麼意思?比如旱地忽律、火眼狻猊?
    ,如,小李廣花榮、病尉遲孫立、八臂哪吒項充、雲裡金剛宋萬、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託塔天王晁蓋,等等;(3)藉助職業或技能起的綽號,比如,行者武松、神機軍師朱武、操刀鬼曹正、神醫安道全、白衣秀士王倫等;(4)藉助人物特徵或性格而起的綽號,如,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美髯公朱仝
  • 水滸中的「張良」「範蠡」
    水滸一百零八人魚龍混雜,後期被宋江綁到了一條戰船上,赴湯蹈火,反而做了點於國家有利的事情,倖存下來的寥寥無幾。反而有了那麼點悲壯的味道。而倖存下來的中間也有像宋江、李逵、吳用這樣惡魔沒逃過政府的制裁,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而倖存者中的倖存者就值得我們去品味了,能在那樣複雜的形勢下活下來可謂人傑。其中就有神機軍師朱武。
  • 「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人人知曉,難道好人就不該有好報?
    在民間流傳的這句「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乍一聽好像是有點道理,難道這才是人世間的真理?為什麼老百姓都會這樣說呢,它到底有何依據,我們來一探究竟。馬良聽到瞬間心都寒了,平日朝夕相處的鄰居居然這樣對待自己,還是去金山寺看看吧,他走著走著,沒想到有修行的小和尚也閉門謝客,把門緊鎖,馬良一聲又一聲地喊著:「開門啊,開門啊,救救小子吧」小和尚也是絕情啊,在門縫裡默默地看著他,這時的馬良已經體力不支,倒在了地上,可悲啊。佛曰:「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好人卻沒有好報,壞人逍遙快活。
  • 這世上,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劉先生這天的經歷,可謂是詮釋了什麼叫「好人有好報」,更被稱為最快速「好人有好報」。他自己也說,「我覺得做人還是要做好事,好人有好報還是有道理的。」女乘客撿到錢包 視頻截圖錢包失主劉先生 視頻截圖不少網友也表示,你善待別人,同樣也會被人善待。還有網友講述了自己或家人的類似經歷。
  • 水滸中4位朱姓好漢,將名字連起來念,你會發現施耐庵最大的秘密
    ,拿起斧頭繼續跟敵人鬥爭;天上有十個太陽,後裔選擇直接把其中的九個射下來。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的去看《水滸傳》的原文就會發現,文中的交戰、打鬥、鬥殺的場面寫得非常的真實生動,有一句話叫做「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怕少年讀水滸學習了裡面打鬥的場面,血氣方剛的時候是非常容易被水滸傳裡面那種「復仇」、「鬥殺」的場景所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