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勢力跟法國槓上了,考驗馬克龍的時候到了!

2021-02-07 大佬動向


現在,可能是法國最糟心的時候了。

疫情還在擴散,每天新增四五萬,封城封國已是必然。更觸目驚心的,卻是恐襲案,又有殘忍斬首事件傳來,請注意,還發生在教堂。

再一次,馬克龍緊急趕到現場,臉色鐵青。

綜合媒體的報導:

1,斬首事件發生在南部旅遊城市尼斯,10月29日,一位70歲的老太太到尼斯最大的教堂聖母大教堂禱告,遭到兇手襲擊,警方發現了她幾乎被斬首的屍體。

2,這還沒有完,一名45歲的男性教堂看門人也遭到襲擊,他被兇手用刀砍成重傷,最後不治身亡。

3,還有一名是黑人女性,她在教堂被兇手刺傷後拼命逃脫,但最終還是流血過多,不幸身亡。

4,尼斯三條命,約兩個小時後,距尼斯不太遠的阿維尼翁市,也發生極端分子拿槍威脅路人情況,他呼喊著和尼斯兇手一樣的宗教口號,最後被警方擊斃。

5,同一天,在法國駐沙特大使館,一名法國領事館警衛遭到襲擊……

請注意:

1,斬首。

上一次引發全法國憤怒的,就是對法國中學歷史老師的斬首事件。但這一次,又是極端分子,又是殘忍斬首攻擊。

2,口號。

上一次斬首事件,這兩次攻擊事件,人們都聽到了類似的口號。

3,地點。

上一次是在學校附近,這一次更是在教堂發動攻擊,還有在法國駐外使館。看到有朋友就點評說:在這樣具有高度象徵性的地點發動攻擊,可以說觸動了法國國家最深處的基石。

4,後果。

僅在尼斯,就有三名無辜群眾遇害,最近的襲擊顯然更為慘烈,而且暴力還在擴散。

馬克龍匆匆趕到尼斯現場,憤怒宣布這是對全法國的襲擊。法國國會為受害者默哀了1分鐘。

法國民眾憤怒了,極端勢力悍然向法國宣戰了。

但在一些中東國家看來,法國是先在向穆斯林世界宣戰。

導火索就是上次歷史老師斬首事件。在老師被國葬之後,馬克龍痛下決心,是時候剷除這些極端勢力的基礎了。

請注意,是基礎。

馬克龍放出話來,那個宗教在「全球各地都陷入危機」,這些宗教極端分子想謀取法國的未來,法國絕不能屈服,也不會放棄這些漫畫。

法國不再迴避矛盾,選擇正面剛。

作為具體舉措,按照馬克龍的命令,作為世俗國家的法國,必須強化政教分離,更嚴格監督學校,嚴格管控外國對清真寺的捐助。

法國人很支持,連日來各種集會遊行,要求堅決捍衛法國的價值觀。

對不少法國人來說,這是關係到法國命運和前途的生死之戰。畢竟,在西方國家的法國,目前有10%的人口信仰那個宗教。

但在中東國家,卻是完全不同的反響。

剛開始,中東國家也譴責斬首事件;但隨著法國舉動越來越剛烈,反法國的浪潮也在不斷高漲。

反正,現在很多穆斯林國家,都掀起了抵製法國貨的運動。很多超市貨架上的法國貨被清空,消費者拒絕購買,超市更不敢上架。

最猛烈的批評,來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最近一次公開集會上,埃爾多安痛罵馬克龍,認為他如此對待國內穆斯林,我首先質疑他的「心理健康」,並邀請他「尋求治療」。

一怒之下,馬克龍已要求法國駐土耳其大使回國。

馬克龍則被稱為眾矢之的,他的畫像被焚燒。按照中東國家的規矩,人們憤怒地用鞋底抽打「他」。

個性強硬的馬克龍,則發推特宣布:我永遠不會屈服!

但恐怖分子可不會選擇抗議。於是,也就有了最近一系列的恐怖襲擊。

從一連三起,發生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但都針對法國目標,這應該還只是開始。

但這就是法國和土耳其的矛盾嗎?

絕對不這麼簡單。

正如前兩天文章所說的:法國存在的問題,比利時就沒有?西班牙就沒有?德國就沒有?英國就沒有?

每個歐洲國家都很頭疼,都不知該如何處理。

現在,斬首惡性事件後,法國痛下決心,開了這個頭,那其他歐洲國家,同氣連枝,幾乎沒有選擇餘地,肯定會支持法國,並效仿法國的舉動。

尼斯斬首事件後,德國、英國、義大利等國也立刻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恐怖主義,堅決支持法國捍衛價值觀的舉動。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激烈的廝殺。

就好比兩軍對壘,前面挑敵罵陣的,一個是馬克龍,一個是埃爾多安。

但後面是兩支大軍,一個是中東國家,後面還有穆斯林世界;一個是歐盟,甚至是整個西方。

這是文明的衝突嗎?

我不知道。

但感覺,這確實是兩個世界的鬥爭。

一方聲稱要維護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甚至警告:法國和歐洲已到了生死存亡邊緣,再過幾年,法蘭西真快成法蘭西斯坦了。

另一方則指責對方褻瀆宗教,其實也違背西方自己鼓吹的信仰自由,這種公然褻瀆,可殺不可辱。

作為一個新的刺激,埃爾多安痛罵馬克龍精神病,《查理周刊》則出手痛罵埃爾多安偽君子:在近來一期封面上,埃爾多安穿著底褲,悠閒喝酒,但一隻手卻掀起了一位戴口罩婦女的長袍,露出了……

這樣的價值觀,土耳其人肯定更怒火中燒。

宗教的問題,是最敏感的問題。過去兩千年,多少戰爭因此爆發,多少城市被屠城,多少民族被消失,太慘烈了。

法國,或許真應該吸取血的教訓。

在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問題上,還是少一些指手畫腳,你看看,你這樣的舉措,面臨的後果!

一起殘酷的斬首事件,正演變成一場兩個世界的對壘。

現在,最讓法國人擔心的舉動發生了。馬克龍最新的舉措,就是增兵,加強街頭反恐巡邏「哨兵」行動,將現有的3000名士兵增加到7000人。

但這真能解決問題嗎?

法國確實到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隨著矛盾繼續激化發酵,不排除法國貨遭到全面抵制,不排除恐怖襲擊更加密集。

偌大的歐洲,將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2020不尋常,歐洲在大變前夜,我總有一種隱隱的擔憂,祝福歐洲吧。

感謝牛彈琴供稿

投稿、約稿、轉載授權敬請添加微信:dldxshangwu

相關焦點

  • 馬克龍、反恐與宗教漫畫風波
    帕蒂當月早些時候在課堂上展示涉及宗教的漫畫,激怒了一些包括學生家長在內的信教人士。  10月21日,馬克龍出席在巴黎索邦大學為帕蒂舉行的紀念活動,並為他追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馬克龍在授勳活動上說,「我們不會放棄漫畫」,帕蒂因為表達法蘭西共和國的世俗和民主價值而被「懦夫」殺害,「他因為極端主義分子想要劫持我們的未來而遇害,他們不會成功」。
  • 熱愛老婦人的馬克龍終於把法國搞垮了
    而到了年尾,又多了一個年輕的總統,跟病毒來了一次親密接觸。他就是法國總統:埃曼努爾·馬克龍。 相比於川普和詹森,剛開始,馬克龍對疫情還算警惕:他是西方國家領導人中,最早用鞠躬和雙手合十代替握手的一位,也是最早宣布封鎖國家嚴禁隨意外出的領導人之一。 但作為骨子裡就生性浪漫、不服管教的法國人,馬克龍還是逐漸放鬆了警惕。
  • 1天傳出3個壞消息,法國印度混亂一片,馬克龍莫迪被「逼宮」
    最近,尤其是法國跟印度,更是爆發了轟轟烈烈示威遊行,整個局面一度混亂,馬克龍跟莫迪直接被"逼宮",1天連續傳來3個壞消息。法國爆發暴動在11月份全球第2波疫情高峰之後,法國隨後也開啟封城等措施。據最新消息,法國已經解封,解封大致分為三步走。
  • 馬克龍炮轟英美媒體扭曲報導法國恐襲!法國反極端主義放大招
    (新華社圖) 新法案名稱有玄機 10月16日,一名法國中學教師帕蒂(Samuel Paty)在巴黎郊區遭到極端分子斬首,該案被定性為恐怖主義襲擊。 帕蒂事件後,馬克龍敦促加快相關立法進程,誓言打擊「伊斯蘭分裂主義」並捍衛以宗教漫畫為代表的言論自由的權利。
  • 馬克龍當選!法國的「黑天鵝」為什麼沒飛起來?
    她向馬克龍當選總統表示祝賀,並表示將繼續深度改造「國民陣線」,成為馬克龍新政府最大的反對黨力量。在這次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59年來,首次由兩位不是傳統左右翼政黨候選人佔據總統選舉的「決賽」舞臺上。這場全球媒體普遍關注的法國大選,不止決定法國之後5年的命運,還很可能決定歐元區的命運、歐盟的命運,甚至影響世界。
  • 馬克龍贏了!法國迎來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39歲的馬克龍也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64.82% VS 勒龐35.18%當地時間7日,法國2017年總統選舉迎來決選。中間派獨立候選人、「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與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展開最終角逐。
  • 黎巴嫩正在燃燒,法國總統突然來了|米歇爾·奧恩|貝魯特|馬克龍|...
    兩天後的8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取消原定休假計劃,緊急趕赴貝魯特,黎巴嫩總統奧恩親自到場迎接。一天的行程中,馬克龍風塵僕僕,不僅到爆炸現場察看慰問,而且與黎巴嫩總統奧恩、總理迪亞卜、議長貝裡以及黎巴嫩各方政治領導人舉行了會談,協調國際援助,並對黎巴嫩局勢發表了看法。圖片說明:8月6日,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前右)在貝魯特的機場歡迎法國總統馬克龍(前左)。
  • 法國總統馬克龍,陽性
    當地時間17日上午,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發布公告稱,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上周,馬克龍曾與歐盟26國領導人開會。 此外,馬克龍還在本月10日參加歐盟27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 愛麗舍宮的公告稱,馬克龍因出現初步的症狀而接受檢測,根據相關的防控規定,馬克龍即開始進行7天隔離,他將繼續以遠程的方式開展工作及相關活動。
  • 渴望變革,法國選擇「前進」(國際視點)
    一位原籍海外省留尼旺的梅裡女士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看到了法國的希望。這些年來陷入困境的法國令我們失望、憤怒,我們渴望變革,對新總統寄予厚望」。在場的大部分支持者與梅裡一樣,陸續轉場到羅浮宮廣場。當晚馬克龍在這個著名的博物館廣場前,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
  • 法國總統馬克龍病情穩定 歐洲領導圈觸發連鎖反應
    馬克龍還面臨2022年春競選連任的選舉考驗。受到疫情反彈,以及遭遇恐怖襲擊後文化多元主義傳統受質疑等因素影響,他的支持率有所回落。在今年10月一次有關下屆總統人選的民調中,馬克龍與極右翼代表瑪麗娜·勒龐支持率不相伯仲。馬克龍充當歐洲「旗手」的同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贏得一個意見分裂的法國社會支持。當然,最迫在眉睫的挑戰,是控制住法國的疫情。
  • 法國第一犬,禮物比馬克龍還多
    流浪狗出身的它,不但擁有遺棄狗逆襲為「法國第一犬」的不凡經歷,與歷任「第一犬」相比,更製造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逸聞。圖為馬克龍夫婦和「法國第一犬」尼摩。2016年12月,它被當地一家寵物避難所收養,接著被轉送到了巴黎西郊艾赫梅黑市,這才得以有緣相會總統夫婦。被馬克龍納入家庭後,尼摩成為首隻成功逆襲,當上「法國第一犬」的流浪狗。不過,雖然隨主人進了總統府,自小缺乏家教、慣於流浪街頭的尼摩顯然沒能快速適應愛麗舍宮內高大上的生活。
  • 馬克龍即將入主愛麗舍宮 馬克龍妻子布麗吉特個人資料家庭背景
    馬克龍已經如前預期無懸念勝選。但難民潮、恐怖襲擊不斷的安全形勢、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哪個難題都不會因為誰當法國總統而變得容易解決。而一個「分裂的法國」,更是新總統面臨的最大挑戰。分析認為,39歲的馬克龍很可能流於雷聲大雨點小,五年任期內作為不會太大。
  • 法國總統馬克龍解除隔離
    新華社巴黎12月24日電(記者徐永春)法國總統府24日發布新聞公報說,截至當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無新冠症狀,根據相關規定,馬克龍自當日起可以解除隔離。  公報說,在隔離期間,馬克龍保持遠程辦公,繼續處理重要的國家事務。
  • 教師慘遭斬首震驚法國!馬克龍怒火難掩,200多名外國公民或被驅逐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法國巴黎教師被斬首一事令法國全國震驚,引發極大關注。當地時間10月18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國防委員會特別會議上針對此事下達命令,要求各政府官員立即採取行動打擊恐怖主義。馬克龍表示,「恐怖分子在法國將無法安睡」。
  • 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 外媒:全球高顏值領導人隊伍再添一員
    參考消息網5月10日報導 西媒稱,法國新當選總統馬克龍只有39歲。當選的同時他也成為一支年輕隊伍的新鮮人。這支隊伍成員年齡都不大,而且各個高顏值,崇尚自由,在媒體和社交網絡上都有頗高人氣。他們生長在後意識形態時代,秉持中間主義思想。馬克龍的前輩包括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荷蘭首相呂特、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
  • 法國總統馬克龍確診,已有六國領導人陽性
    一、全歐盟都有點懸,太多政要與馬克龍有過親密接觸英國首相詹森在英國退歐的面對面談判中受到馬克龍的冷落,他在推特上說:「很遺憾聽說我的朋友馬克龍被檢測出陽性,我們都祝願你早日康復。」馬克龍67歲的妻子布麗吉特也第二次被隔離。今年10月,馬克龍在接觸了一名新冠檢測呈陽性的人後,也進行了一周的自我隔離。馬克龍與其他數十位歐洲領導人一道,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於上周四(12月1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了峰會。上周四馬克龍被拍到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德萊恩進行了親密交談。
  • 法國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引發外交衝突的背後
    法國政府為平民憤宣布一系列強力措施,打擊猖獗的伊斯蘭極端勢力。然而,此舉卻引發了以土耳其為首的伊斯蘭國家的強烈不滿。法土兩國為此發生嚴重外交衝突。在10月29日慘案發生後,法國政府目前已將反恐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水平。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將立即增派士兵保護學校和宗教場所,兵力從目前的約3000人增加到7000人。
  • 法國總統馬克龍就這樣被新冠「附體」
    2020年8月2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位於巴黎的總統府愛麗舍宮迎接來訪的塞內加爾總統薩勒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博爾哈·德拉貝亞卡薩攝) 據新華社巴黎12月19日電(記者唐霽)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19日發表新聞公報說,日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目前病情穩定,可以繼續履行總統職能。
  • 法國第一夫人太會撩!在馬克龍懷裡嘟嘴撒嬌,67歲依舊宛如少女
    法國第一夫人太會撩!在馬克龍懷裡嘟嘴撒嬌,67歲依舊宛如少女法國是一個浪漫主義盛行的國度,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成就了無數舉世聞名的奢侈品品牌。愛情是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法國總統夫婦卻一直擁有。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法國第一夫人太會撩,在馬克龍懷裡嘟嘴撒嬌,六十七歲依舊宛如少女。布麗吉特是「老年少女」的代名詞,意思是年齡雖然到了奶奶輩,但言談舉止和穿衣打扮依舊少女感滿滿。法國男人的浪漫有目共睹,這一特徵也在馬克龍總統身上得到了應驗。
  • 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什麼鍾情於大他24歲的妻子,馬克龍非她不娶?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妻子比馬克龍族族大24歲,但是這並不影響兩人的心情,即便馬克龍在帶著妻子出國訪問時,有時會遭到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嘲笑,比如在去年的G7峰會期間,有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一張馬克龍夫妻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夫妻的對比照,暗指66歲的布立吉特和馬克龍不相配,更是比不上博索納羅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