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種兵之霹靂火》《少帥》《陸軍一號》《潛行者》等軍事題材大劇接連成為各衛視黃金檔熱播劇——
螢屏開年短「兵」相接起硝煙
新年伊始,各衛視黃金檔熱播電視劇呈現多樣化局面,而從近期的收視成績來看,幾部軍事題材的電視劇表現搶眼。其中,江蘇衛視的《特種兵之霹靂火》,延續了「特種兵」系列前三部的強勢表現,觀眾口碑頗高;東方衛視歷史傳奇劇《少帥》則以精良畫風和跌宕的故事情節俘獲不少觀眾。此外,同時播出的還有軍旅題材劇《陸軍一號》以及正在黑龍江衛視熱播的《潛行者》,電視螢屏「硝煙四起」,各衛視開年即現短「兵」相接。
「特種兵」展現陽剛之美
《我是特種兵》《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特種兵之火鳳凰》的成功,讓「特種兵」系列造就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一個神話,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特種兵之霹靂火》也理所當然地被觀眾給予了更多的期待。
《特種兵之霹靂火》由任天野、程愫、牟星、張進、李飛等「特種兵」原班人馬打造,該劇播出之後,屢次在網絡平臺掀起討論狂潮。一方面,「特種兵」題材深受觀眾喜愛;另一方面,《特種兵之霹靂火》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滿足了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此外,《特種兵之霹靂火》中亮相了一大批新式的武器裝備,特種兵的訓練也全都參照正規軍課程指定,對軍事迷來說頗具吸引力。
該劇導演劉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願意把「特種兵」打造成中國「007」系列,「在影視工業相當成熟的好萊塢,戰爭題材是非常重要的類型,儘管在內地堅持不易,但願意為之堅持」。製作總監嵇道青還透露,《霹靂火》不會是系列終點:「看完整部劇集大家就知道,儘管《霹靂火》從精神氣質到表現形態,可能會讓大家似曾相識,但一定有超越和不同的地方。打造系列作品,就是要承襲系列精神,又要有創新。」
《陸軍一號》還原軍人風採
《陸軍一號》是由南京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製作中心出品的當代軍旅劇,由夏侯鑌、巍子、陶慧敏、王強等領銜主演,講述了以姜海為代表的「陸航英雄」勵志蛻變、保家衛國的故事。
與傳統意義上的軍旅題材稍顯不同的是,該劇主人公姜海雖然軍事才能天賦異稟,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刺兒頭」。他頂撞上級、不服從指揮,有時真的讓領導恨得牙痒痒;他軍事技能過硬,利用創新戰法,成功組織了渡海登島聯合演習,屢獲奇功。「相比千篇一律的嚴肅軍人,我還是更加鍾愛這個狂野任性的姜海。」有網友表示。
文章演繹「少帥」傳奇
近來,還有一部和軍人相關題材的電視劇正在東方衛視熱播,那就是由張黎執導,文章、李雪健、小宋佳領銜主演的《少帥》。該劇用自傳的方式,講述了傳奇歷史人物張學良輝煌而又坎坷的一生。
《四十九日·祭》時隔兩年之後,國產劇金牌導演張黎終於回歸。這部劇的幾位主演得到了觀眾的交口稱讚:劇中操著東北口音的小張學良周思羽、老戲骨李雪健、小宋佳以及演技爆發的柳巖……導演張黎透露,文章和李雪健都是戲瘋子,到現場拍攝格外認真和專業。而他本人也有著「視鏡頭為生命」的品質:「鏡頭是我的生命,每個鏡頭有每個鏡頭的底蘊,就像你用什麼口吻說話,你是暴怒的、你是優雅的、你是抑鬱的,每個鏡頭代表著一種不同的口吻。」
有業內人士表示,《少帥》打破了「泛娛樂化」衍生出的各種浮躁雷劇充斥螢屏的格局,將精良正劇風範注入電視劇市場中,以嚴肅正統的歷史精神和詼諧搞笑的細節趣聞融合的姿態,調和了兩代人的觀劇矛盾,將歷史正劇帶入年輕人的視線,形成數次的熱議與「歷史熱」潮流。
《潛行者》上演「金融戰」
正在黑龍江衛視熱播的抗戰劇《潛行者》有別於以往的抗戰劇,不再單單以敵我雙方的軍事鬥爭為主線,而是立足於經濟領域,展開的是敵我雙方金融戰役的較量。在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企圖用武力攻陷我軍的瘋狂野心的同時,更揭開了日軍力圖對我實施經濟侵略,金融屠戮的罪惡嘴臉。而這,也是之前同類型劇集所甚少涉獵的。
此外,雖然抗戰劇遍地開花,但《潛行者》卻是觀眾鮮少看到的公路劇。該劇講述的是,我方經濟學天才在將絕密的經濟材料從重慶運往上海過程中所經歷的驚心動魄的勵志故事。而且還加入了越獄戲份,對諜戰戲份的演繹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一路的圍追堵截、千裡潛行更是情節緊湊,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