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試駕寶馬X4 M Competition感受操控樂趣

2020-12-24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從此次試駕X4MCompetition來看,其在外觀相較於一般的X4車系或X4M40i,有著更具野性特質的詮釋。舉凡前保杆中央的大型6角吸氣壩及左右吸氣口,就是為了滿足賽道規格散熱系統的設計,水箱護罩的直柵改為雙條式設計,上方更具有X4M專屬車型銘牌。而MCar專屬的車外後視鏡,亦多出針對空氣力學考慮的延伸銳角設計。車側下方的空氣力學側裙,以及類矩形的車身同色外擴輪拱,則進一步彰顯其具肌肉感的視覺張力。

除此之外,X4M車系在車尾的下方,則改用上雙邊四出、直徑達100毫米的圓形排氣尾管配置,搭配多層次立體造型的後保杆,在在凸顯其狠角色的實力。不過在此次試駕的X4MCompetition上,由於其進一步搭載黑色高光澤套件,所以車頭的雙腎形外框由一般X4M的鍍鉻、改為黑色塗裝設定,車側也部署黑色高光澤鰓狀飾條,車尾亦有著黑色小鴨尾、黑色排氣尾管配置,足下的胎圈組則升級為21寸M專屬JetBlack雙色鋁製輪轂,動感特質不在話下。

車身尺寸部分,X4M車系車長來到4758毫米、車寬1927毫米、車高1618毫米,軸距維持2864毫米,相較X4M40i車型的4733x1918x1618毫米,其車長延伸25毫米,車寬則減少9毫米,車高則相同。由整體外觀來看,X4MCompetition在X4既有的動感與斜背設計基礎下,塑造比起X4M40i更具識別度的車身細節,搭配試駕車鮮豔的TorontoRed紅色,確實會讓不少路人駐足多看兩眼。

走進X4MCompetition的內飾,大致的布局與X4車系相同,但細節之處還是有著車型專屬的運動鋪陳。而在置杯架前飾板、車側門檻飾板等處,一般版與Competition車型則各自有不同的飾板以供識別。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上方,具有紅色M1與M2兩種定製化行車模式自定義記憶鍵,另外包含碳纖維飾板、M款車況抬頭顯示器,以及包覆性極佳的IndividualMerino真皮M專屬雙前座跑車座椅,都讓X4MCompetition的內飾氛圍更勝於一般X4車型。

MCar專屬的電子線傳排擋杆,搭配排擋杆周邊的轉向、引擎、避震,亦是其不同於一般車型之處。其餘豪華配置部分,則有包含Harman/Kardon音響、手機無線充電、全景天窗、無線蘋果CarPlay等,都讓X4MCompetition在車內充滿戰鬥氣息之餘,亦保有一定的舒適與科技感。值得一提的是,雖然X4MCompetition因應其MCar身份,所以在12.3寸數字儀表、10.25寸觸控屏幕,皆是使用M專屬車型界面。

但因較早發布,所以並未如一般2020年款X4車系換上iDrive7.0系統,依舊仍停留在iDrive6.0一代,表面上與對手梅賽德斯AMGGLC63S4Matic+Coupé所搭載的雙10.25寸MBUX界面相比,其科技感稍嫌遜色。但實際使用時,小編發現M專屬車型界面與iDrive6.0搭配,會發現其操作邏輯清晰,舉凡調整行車模式、動力、避震等細節,都能透過控鍵、旋鈕、觸控機制在幾個步驟內輕易調整。

空間部分,X4MCompetition也維持此代X4車系的水平,行李箱容積為525公升、傾倒後可來到1430公升之譜,算是能一定程度兼顧造型與家庭買家的空間需求。以小編身高178公分乘坐於後座,膝部空間約有2個拳頭、頭部空間則為3指,實際上與一般X4車型無異,全景天窗亦一定程度降低乘坐的壓迫感,後座也提供椅背調整功能(但是是將椅背調整得更為直挺)。

但若對空間有更大的需求,相信X3M會是更好的選擇。M專屬雙前座跑車座椅則提供舒適卻不失韌性的側向、肩部支撐,頭枕處的發光M字樣更展現其不凡身份。另外很多地區X4M車系僅有自動停車輔助、360度環景等科技,以及標配AEB主動防撞輔助、盲點偵測、車道偏離警示。一般X4車系有標配的智能駕駛輔助套件,則皆未搭載於X4M車繫上,其包含ACC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主動車道維持輔助、壅塞交通輔助系統、車側防撞輔助、閃避轉向輔助等。

攤開X4MCompetition的動力數據來看,其採用代號S58的全新3.0升直列6缸MTwinPowerTurbo雙渦輪汽油引擎,並與MSteptronic運動化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MxDrive四驅系統搭配。Competition車型可在5950至7300轉輸出最大馬力510匹,最大扭力61.2公斤米則是於2600至5950轉輸出,相較於X4M的480匹最大馬力提升30匹之譜。

而如前述所提,由於一般版X4M的輸出為480匹、未若Competition車型的510匹亮眼,兩相比較之下X4MCompetition在CarInsight數據中指名度較高,形成此等級買家習慣攻頂的態勢,也符合後續汎德僅引進Competition車型的策略。原廠也強調這臺引擎採用新一代的3D列印工法製造汽缸上座,並應用輕量化曲軸、使用鍛造活塞及鍛造連杆,另外還有可對應更高氣缸壓力的封閉式曲軸箱。

渦輪增壓器則為雙渦輪單渦流配置,其還有電控洩壓閥、間接式中冷器、壓力達350bar的高壓供油系統。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裡成績,X4MCompetition縮短至4.1秒,相較X4M的4.2秒更快,極速採電子限速在時速250公裡。另外其MxDrive跑車化可調式四輪傳動系統,能夠根據路況彈性分配驅動力至前後軸。主動式M差速器,都是由主動鎖定後輪差速器左右分配0到100%扭力。

底盤則為M專屬底盤,標配的M跑車化電子懸掛系統,前後四輪獨立控制,原廠強調系統可隨著路面狀況及駕駛狀態,快速改變電子阻尼力道。行車模式部分,不同於一般寶馬車型通常有節能Pro、舒適等既成的模式可選。X4MCompetition這類新一代MCar,反倒是將引擎動力、避震、轉向3個部分都可直接獨立設定,引擎動力可分為Efficient/運動/競速三種段位,避震與轉向則皆分為舒適/運動/競速,循跡系統則是有4WD、以及限制較低的4WD運動兩種。

另外可透過M1、M2兩個自定義鍵,記憶駕駛模式設定,以利快速於行進間切換。實際將X4MCompetition開上路,小編首先將避震設定在舒適模式,可發現其彈跳感相比小老弟X4M40i更為明顯,一般市區行車並不能稱的上舒適,甚至可說X4MCompetition的避震設定在舒適,其實反饋感相當於一般X4選配電子懸掛後的運動模式。

不過由於其性能旗艦定位,小編認為這部分算是非戰之罪,因為一旦隨著車速略為加快,或者在變換車道、過彎時,就會感受到其底盤支撐性強度與靈活度,不像以往的高底盤休旅車,反倒已接近性能鋼砲、或雙門轎跑一樣穩健,彷彿突破物理極限,若非上賽道、舒適懸掛已相當夠用。但若要每日開著它載妻小,小編認為最好還是得帶上家人試車,看看能不能接受如此硬派的懸掛設定。

若將避震設定在競速,小編講實在話,只能說真的非常硬,建議除非上賽道,要不然舒適已經能滿足。而原本的一般X4車系在底盤、轉向等表現就已提供相當出色,先前試過的X4M40i則更上一層樓,3.0升直列6缸引擎達360匹的動力輸出(新款M40i已提升至387匹),其實已足以讓許多運動的靈魂如願以償。但X4MCompetition身來就是為了重度駕駛愛好者而生,所以有如此張狂的個性與性能,或許才能提供潛在買家致命的吸引力。

以辣度而言M40i可能算剝皮辣椒,但X4MCompetion就是朝天椒等級。不論是6缸引擎的510匹馬力電光石火般的加速,或者是透過兩組電控排氣閥門帶來具燃爆聲的排氣聲浪,再加上制動力充足的M高性能複合式剎車,若直接將X4MCompetition放在賽道上,想必仍會對許多高性能跑車造成一定的壓力。讓小編相當滿意的還有變速箱表現,這臺8速變速箱不論在D檔或S檔,都可透過排擋杆上方的按鍵來調整強度。

D檔模式下就在降檔反應相當積極,S檔更是全權讓駕駛者調整檔位,手動換擋節奏也相當迅速,還可搭配M車況抬頭顯示器掌握轉速與檔位變化。受限於一般道路狀況,小編較難探究其極限,X4MCompetition也並不能像M5調整為2WD純後驅模式。但若調整為4WD運動,其車尾亦有著近似性能後驅車蠢蠢欲動的車尾,一般DSC模式下則可說是心隨意轉、動態行雲流水,讓人很難想像是開著一款休旅車。

轉向手感維持寶馬偏重手的設定,尤其MCar的競速轉向更是如此,但激烈操駕下會發現這樣的設定,相當適合駕駛者做細微的轉向幅度調整,可說是足具駕馭樂趣。加速表現部分,隨著引擎調到競速模式,再加上變速箱用手動換擋,要檔檔拉轉至超過6000轉難不倒X4MCompetition,而且通常伴隨暢快的貼背感,輔以悅耳6缸聲浪,來交織出愉悅的性能樂章。加速性能在封閉場地實測下,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裡為4.28秒,與原廠公布的4.1秒相去不遠。

總結而言,X4MCompetition在競技化的510匹馬力,再加上性能化的底盤設定,確實是性能派休旅的代表作。即便在側傾抑制幅度等未及M2等跑車出色,但以休旅產品而言已著實令人刮目相看,其如朝天椒般的嗆辣本格,相信仍是吸引許多潛在買家的特質。而與對手梅賽德斯AMGGLC63S4Matic+Coupé相比較,X4MCompetition雖在最大馬力輸出同樣是510匹。

但在最大扭力則比GLC63S的71.4公斤米稍嫌遜色,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裡4.1秒的成績、也比起GLC63S的3.8秒稍低。車輛極速部分,很多地區GLC63S標準設定就能達到時速280公裡,CLC63S也標配代號23P的全套智能駕駛輔助。因此X4MCompetition雖然在售價上相對對手更具優勢,但加上性能數據與駕駛輔助配置等因素,X4MCompetition不一定能佔到便宜。若是能讓硬派的電子懸掛多兼容點日常行車舒適度,或針對性能表現強化與對手看齊,再加上將ACC、車道維持智能駕駛輔助標配,小編認為會更臻完美。

相關焦點

  • 性能怪獸來襲 寶馬X3 M/X4 M場地試駕
    「M」顯然是最能代表整個寶馬對於極致性能追求的部門。2014年,寶馬X6 M以8分05的成績,在素有「綠色地獄」之稱的紐伯格林北環摘得了最速SUV的稱號。這同時也在向消費者傳遞一個信息,即便是看起來與操控並不沾邊的SUV,在被冠以M之名後,同樣無愧於「賽道殺器」的名號。這次,我們來到了X3 M和X4 M最該出現的地方——寧波賽車場,與它們進行了一次短暫而親密的接觸。
  • 寶馬i8充電時間,深度試駕寶馬i8
    寶馬作為國內德系三大奢華汽車品牌代表之一,寶馬i8充電時刻,深度試駕寶馬i8不僅在國內的燃油車領域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沒有選用當下寶馬最新的內飾和中控風格,塑料質感也很強,內飾充分體現出4年前的水平,跟外觀有些不搭配。
  • 車身短了,運動感強了,試駕寶馬短軸730i M旗艦版
    我們今天試駕的車型,正是寶馬730i Edition M 旗艦版,且是更強調操控樂趣的短軸版本,話不多說,我們這就來感受它的瀟灑風採。
  • ...室」原汁原味的駕駛樂趣 試駕華晨寶馬X2 xDrive25i M運動套裝
    [資訊-牛車網]光從靜態來看,X2的誕生被看做是與X1的錯位競爭,寶馬企圖讓兩款特點截然不同的車型共同搶佔入門級豪華SUV市場。除了外觀,在動力配置中,X2僅一款1.5T三缸車型,這顯然是為了降低準入門檻,更多還是希望消費者選擇2.0T車型,這與X1的動力配置分部也有著明顯差異。
  • 試駕|被「M」賦能的寶馬1系隱藏著哪些秘密?
    記者|侯卓鎧相信在很多人心中,一臺掛著「藍天白雲」標誌的汽車除了代表著德系精密操控的極致感,還深藏著許許多多青澀的幻想。正像車迷所說的「每個人繞不開的3系」,寶馬這個品牌在太多熱愛駕控人士心中播下種子,即使生活與工作的壓力讓他們一時難以圓夢,但是對於擁有一臺BMW的初心沒變,「我型,我速」是對自己最好的嘉獎。我同樣也不例外,從手握鑰匙的那一刻就知道,拉開車門之後這將是一場充滿樂趣的駕駛享受。
  • 試駕寶馬X5 xDrive40i 尊享型M運動套裝
    而這一次再次蛻變的寶馬X5,又給我們哪些驚喜呢,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分析一下我的親身感受。  寶馬「直六」的3.0T 是男人這輩子就應該擁有  說動力和駕控,這是小編最願意和大家分享的,畢竟試駕寶馬這部分才是核心。
  • 寶馬320iM深度試駕報告整體駕乘感受如何呢
    其內搭載品牌最新的iDrive7.0界面,儀錶板大幅度數位化、不再像過去還有實體邊框,中央屏幕的操作也更接近智能型手機,並標配你好寶馬中文聲控功能、以及便利的無線蘋果CarPlay連接功能。另外320iM運動在各種模式下的輸出感受,還是有著不同的表現。如節能Pro模式下,油門就需踩至約三分之二才會湧現,舒適模式只需踩三分之一,至於運動模式下就有更為靈敏的油門反應、也會讓引擎維持較高轉速,不過320i並沒有像330i一般針對運動模式的聲浪特意調校,所以在320i上不會聽到330i低沉且略帶回火的排氣聲浪。
  • 試駕 -新寶馬5系
    說到5系大家都十分了解,但你知道它對寶馬有著怎樣的意義麼?在中國C級豪華轎車市場,BMW 5系有33%的市佔率,同時它也幫助寶馬奪得了2019年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銷量冠軍。新BMW 5系依舊分為525Li、530Li已經530Le三款車型,而我們今天試駕的這款530Li搭載的是高功率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85千瓦,峰值扭矩350牛·米,與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黃金動力組合。
  • 寶馬電動化的全新力作 寶馬iX3試駕丨寰球車評
    03 500km續航 沉浸式的駕駛感受 此次試駕的車型是2020款寶馬因為寶馬iX3的三電系統是參照燃油車的駕駛狀態而標定的,所以車輛在起步階段與駕駛傳統燃油車一樣都需要稍微給點油門,電機在車輛起步的初段也被設定的比較克制,並不會像以往的電動車一樣起步爆發峰值扭矩顯得格外突兀,良好的動力漸進性讓寶馬iX3的駕駛感受尤為順滑。
  • 寶馬X4寶馬X4哈弗H9哈弗H9
    寶馬X4:我們來看下這款車它的整體造型那是相當的不錯,車身構造是非常協調有序的,可以帶來非常不錯的視覺感受,很適合現在的年輕人駕駛 造型設計,車身的構造是非常協調有序的,還採用了偏向年輕化的設計哈弗H9: ,更加符合當下人們的審美觀寶馬X4:這是一款非常帥氣的汽車,外觀方面依舊是大家喜歡的樣子
  • 軲轆試駕|寶馬X6: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當時的網絡技術還沒有現在那麼發達,輾轉查找各種資料以後,我終於知道了它的名字——寶馬X6。這輛車從此成為了我童年時光的Dream Car,我每天都夢想著未來有一天能駕駛它,制服它,擁有它。終於,機會來了。自收到寶馬X6的深度試駕邀請開始,軲轆哥便一直期待提車試駕那一天。這一次,軲轆哥有幸擁有它三天時間。
  • 試駕福特國產探險者 沒想到它竟然是個靈活的大胖子
    就不能享受這個級別車型本該就有的駕駛樂趣嗎?我覺得可以有,國產的全新一代探險者上市了。擁有霸氣外觀和更加專業性能的全新國產探險者是否可以成功呢,我們不妨先一起來試駕體驗感受一番。這臺採用縱置設計的發動機最大馬力276(PS),最大扭矩425(N·m),這樣的帳目數據在同級車型中的表現還是相當優異的。於此同時,與這臺發動機匹配的10AT的變速箱,也是在之前推出的Mustang和F-150上都有看到。這套動力總成還是非常成熟的。
  • 深度試駕豐田C-HR EV,真實續航、駕駛樂趣等一次性說透
    確實,感受過新能源車的人基本都會被它們出眾的行駛質感吸引,開起來平順安靜,同時動力也很充沛,甚至出行也可以更環保。近日軲轆哥也借了一臺廣汽豐田CH-R EV車型回來,試駕完後也被種草了,因為這款車的駕控性能充滿驚喜。
  • 號稱「續航『芯』霸王」的它操控如何?場地試駕上汽 R ER6
    近日,小編受邀來到試車場,親身感受了一番。由於這次僅為場地試駕,所以續航什麼是體驗不到了,小編只能給大家描述一下這輛車的操控感受。還是來談談此次場地試駕的感受。此次試駕為場地測試,主要包含了加速、剎車、S彎、繞樁等環節,能夠比較全面的反應產品的行駛品質。
  • 自動擋沒樂趣?你多半沒開過這臺車———M2雷霆版
    4.49m、4.61m、4.67m 分別是2000年至今的前三代寶馬M3的車身長度,隨著車身尺寸和馬力的不斷增加,配合渦輪增壓器的使用,現款的M3已經越來越難看出曾經的樣子,越來越長的軸距真的代表更好的操控嗎?在2018年寶馬M部門推出了一臺新車,這臺長度和軸距都很接近E46,且裝備M3同款發動機的「粗壯小螃蟹」究竟是誰?
  • 試駕點評寶馬330iA M Sport特別版城市路況下表現如何
    終於等到寶馬全新第七代3系房車推出,寶馬為了滿足大部分車主的需要,率先引入一些地區是今次試駕這部的330iA版本,當中的M運動Edition更成為全城焦點。258匹馬力、輕量化車身、新型M運動避震都讓大家想第一時間感受寶馬3系帶來動與靜的結合。
  • 全面試駕寶馬320i Touring M Sport代步出行好開好用
    尾燈與牌照框上方線條設計均比照四門兄弟而來,延續寶馬Touring的一貫傳統。後擋風玻璃可獨立開啟為寶馬Touring專屬設計,在拿取小型物品時相當便利。試駕車選用車頂置物架與車頂儲物箱,進一步強化休旅氣息與承載功能。
  • 電動寶馬但駕趣依舊純粹!試駕國產BMW iX3丨小林體驗
    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中,壹哥跟隨華晨寶馬一起,踏上了試駕國產「電動寶馬」全新BMW iX3之旅。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並沒有阻擋跨國車企在華「電動化」轉型之路。雖然BBA三家德系豪門都毫無例外地亮相了電動車「新殺器」,但迄今為止真正向市場亮劍的只有奔馳和寶馬。
  • 寶馬m和不加m的區別是什麼
    【太平洋汽車網】寶馬m系列車型是寶馬的運動版本轎車,與不加m的普通版汽車相比,汽車的價格、動力和配置要高很多。寶馬汽車之所以會推出m系列車型,是為了把性能卓越的寶馬汽車推向巔峰,m代表的就是汽車非凡的運動特性、專屬性和高超的工藝,同時也是優秀的駕駛技藝和個人風格的象徵。
  • 新款奧迪A4,細膩操控可與新寶馬3系一較高下嗎
    19年奧迪A4L年銷量達到16.76萬輛,力壓奔馳C級和寶馬3系,成為同級別車型中的銷量王,但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依靠價格戰取勝,顯然沒有那麼有面子,今年,奧迪將正式推出中期改款的A4,不僅將打破這一尷尬局面,或許還將取代寶馬3系奪得 "三強操控之王 "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