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深圳鄉情文化的窗口

2020-12-23 深圳僑報

蛇口鄉情館展廳。

館藏錄音機老物件。

館藏自行車老物件。

館藏縫紉機老物件。

館藏農具老物件。

深圳僑報首席記者 李恩 通訊員 於蓉 文/圖

同飲一江水,一脈同胞情。日前,香港蛇口同鄉會新會址所在的蛇口鄉情館在蛇口街道深圳灣恆裕濱城揭牌啟用。作為深圳鄉情文化基地,連日來,深港兩地的相關社團、鄉親紛至沓來,蛇口鄉情館儼然成為了網紅「打卡」點。

蛇口,與香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兩地鄉親血脈相連,鄉音難改,鄉情難捨,鄉土難忘。蛇口鄉情館分主題區、歷史區、人文區三個部分。

主題區引用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講話,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進入鄉情館,首先映入眼帘的這句飽含詩意的話,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這是廣大蛇口鄉親主動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

自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這片土地,蛇口居港鄉親秉承蛇口人特有的銳意進取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堅韌,在香港艱苦奮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仍不忘心繫故土,積極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香港蛇口同鄉會的成立和發展正是體現居港鄉親家國情懷的載體。

蛇口街道轄區有連接香港的深圳灣口岸,有風光旖旎的濱海休閒帶,有配套齊全的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有遠近聞名的蛇口漁港,是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際化新型海濱街區。

「在繁華喧鬧的都市中,開設一個能夠展現蛇口發展歷程的微縮窗口,構築一個能夠喚起蛇口人共同記憶的精神家園,打造一個能夠維繫海外鄉親情感的文化基地,搭建一個能夠服務深港青年交流的聯誼平臺,這是建設蛇口鄉情館的初衷。」蛇口街道有關領導表示。

歷史區主要展示深港同根,鄉親血脈相連的歷史,特別是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及香港蛇口同鄉會成立以來,蛇口鄉親「攜手共進」「相濡與共」貫徹「一國兩制」、維護兩地繁榮穩定的歷史。在抗擊亞洲金融危機、2103年非典、2008國際金融風暴、2019年「止暴制亂」行動以及家鄉建設等處處都有蛇口鄉親的身影。

人文區通過圖表框架加屏幕輪播,展示蛇口原住民的姓氏淵源和風俗習慣等鄉情,通過古文物、各時期實物、各種原始記憶遺留物、村志、家譜等展示鄉愁、鄉志、鄉譜。蛇口街道原住民人口中,以說粵方言的廣府民係為主,也有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姓氏以樊、劉、張、王、陳、黃等為多數。居民傳承了漁家、客家文化,構成了轄區特有的「家」「山歌」和「添丁」文化。其特色民俗有漁二村的開丁節、南水村的南水姊妹節及南水客家山歌。

此外,蛇口街道主要成就和治理模式,蛇口的「十五個第一」,蛇口同鄉會打造「愛國社團標準治理體系」等也有體現。「鄉情館承載的家國情懷和滿滿的正能量,讓同鄉會站位更高,內涵更加豐富,將成為蛇口鄉親的精神家園。」香港蛇口同鄉會會長張志聰動情地說。

相關連結:

蛇口的「十五個第一」

第一洋:南宋末年民族英雄轉戰蛇口,寫下千古詩篇《過零丁洋》;第一戰:中國人民第一次反擊西方侵略者的勝利,伶仃洋附近的屯門海戰;第一道:明代時期廣州對外商貿出海必經之道;第一哨:鴉片戰爭和虎門銷煙的最前哨;第一埠:清末貿易;第一港:全國文明的蛇口漁港;第一圈: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畫了一個圈;第一區:香港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第一模:改革開放的蛇口模式;第一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第一炮:蛇口開發區的開山炮;第一波:揭開分配製度改革的「四分錢風波」和衝破傳統觀念的「蛇口風波」;第一村:蛇口漁村的農村城市化轉型;第一星:中國街道之星;第一會:蛇口同鄉會,愛國愛港街道級社團影響力第一。

漁二村開丁節

漁二村開丁節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漁二村原住民常年在海上漂泊,以打魚為生,被稱為「水流柴」(對逐水而居漁民的舊稱)。在蛇口定居後,他們傳承了潮汕人開丁節的習俗。每年正月十三日這一天,人們如在船上,便在船頭點一盞燈,如在陸上,就在家族祠堂裡點一盞燈,示家中生了男孩,在過開丁節。開丁節最重要的儀式,是請客人吃開丁茶。凡來客,盛一碗菜,加入肉湯,便成鮮美的開丁茶。每到開丁節,漁二村家家戶戶掛紅燈籠,插彩旗,一派節日的歡樂氣氛每一家的親朋均要趕來道賀,甚至連居住在海外的也不例外。村民也走家串戶,互送祝福,祝福哪一家,就到那一家吃開丁茶。開丁節期間,每戶居民至少要準備100來碗開丁茶。

南水姊妹節

南水姊妹節是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水村民都是20世紀初由惠陽、寶安、紫金等地遷移來的客家人。家一直是客家人精神寄託,沒有女人就不成家。每年的12月底,南水的外嫁女就返回南水娘家,而南水娘家人也準備好充足的佳餚迎接歸來的南水外嫁女,南水這個嶺南濱海小漁村如過節般的熱鬧、歡慶、樣和。1997年12月25日,南水村創辦了具有嶺南客家風情的南水姊妹節,並將每年12月25日定為「南水姊妹節」。通過南水客家人的姊妹節,讓外嫁女切身感受家鄉的進步,增進對家鄉、對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南水客家山歌

南水客家山歌是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水村居民來自廣東紫金、五華、龍崗等客家地區。客家山歌多為口頭即興創作,源自生活,隨性而發,直抒胸臆。南水客家山歌內容廣泛,語言樸實生動,曲調優美流暢,演出形式多樣,內容包括愛情山歌、抒情山歌、敘事山歌等,歌詞形式有四句山歌、四句八節山歌、五句板(又稱竹板歌、討飯叫花歌、旮旯歌)等,演唱調式多為羽調或徽調,以地域不同而分成不同形式,演唱方式有獨唱、對歌、猜調、齊唱等。

相關焦點

  • 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啦!這個公園未來長啥樣?杭小微帶你先睹為快!良渚文化的又一展示窗口
  • 鄉音難改鄉情難忘 400多名鄉友在深圳聚會共謀發展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特約通訊員 卜布)初冬的深圳,豔陽高照,溫暖如春。深圳文博宮鑼鼓喧天、喜氣洋洋。11月23日,深圳市湖南華容商會第一屆第三次全體會員大會暨商會成立兩周年慶祝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400多名華容人在這裡歡聚一堂,共同慶祝深圳市湖南華容商會成立兩周年。
  • 「深圳文化style」什麼樣?深圳衛視這三檔節目中有答案
    從「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這座朝氣蓬勃的城市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是彰顯中華文化魅力和中國文化自信的窗口。早在去年深圳衛視年度推介會上,深圳衛視提出2019年要塑造出全國衛視景觀中獨一無二的「深圳文化style」。
  • 第十六屆深圳文博會數字出版展示交易會 | 浙江華雲文化集團
    文博會展商巡禮——浙江華雲文化篇華雲文化:打造多元內容生態系統作為國內領先的泛娛樂文化內容運營商,華雲文化多次參加深圳文博會,致力於向大眾展示新媒體時代的優質內容,並通過優質內容驅動品牌增長,持續推進行業與平臺創新,打造多元內容生態系統
  • 深圳文博會「雲上」舉辦 180家浙江重點文化企業參展
    原標題:深圳文博會「雲上」舉辦 180家浙江重點文化企業參展   11月16日下午,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
  •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牢記經濟特區使命,當好「兩個重要窗口」
    王偉中分別接受新華社《瞭望》雜誌和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專訪牢記經濟特區使命 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周年。
  • ...努力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
    「新時代」是現實背景,意味著必須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時代潮流、彰顯時代特色,努力以浙江這個「重要窗口」的建設成效,生動展現新時代的中國風採。「全面展示」是內在要求,意味著要展示的不僅是物質性的成就,更是制度性的成果、氣質性的提升,不僅是過去的成就,更是當下的作為、未來的前景。
  • 第十六屆深圳文博會「雲上」舉辦浙江180餘家重點文化企業參展
    第十六屆深圳文博會「雲上」舉辦浙江180餘家重點文化企業參展發布日期:2020-11-17 10:35瀏覽次數:2次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線上開幕。此次深圳文博會又被稱為「雲上文博會」,11月16日到20日,可瀏覽文博會官方網站(www.cnicif.com)、中國文化產業網(www.cnci.net.cn)、微信小程序「文博會+」等官方平臺,盡覽這場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的線上展會。本屆深圳文博會,浙江以「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為主題,精心組織了180餘家重點文化企業參展。
  • 懷舊之旅:文化傳承 尋找南山記憶——南山 · 時光記憶展
    歲月已逝、光輝猶存,邀您共同走入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南山,追溯流動的時光,感受變化的南山,尋找獨屬於您的南山記憶,一同講述不忘初心的故事。懷舊之旅,父輩奮鬥青春的探索之旅2020年深圳南山時光記憶展本次南山時光記憶展,不僅僅是深圳改革開放40年間波瀾壯闊奮鬥史,記錄著深圳從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更是一場極為難得的父輩奮鬥青春的探索之旅
  • 深圳羅湖區文化企業參展2020年香港國際授權展「中國內地館」
    本屆「中國內地館」總面積345平方米,參展商112家,參展單位來自青海省、四川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市等多個省市,展示內容包括版權授權、文創授權、非遺授權、動漫授權等幾大板塊,授權範疇包括:複製衍生品授權、影像IP授權、民族工藝品牌授權、版權交易、文旅融合IP授權、藝術品授權等。
  • 肖天丨鄉情
    點擊右上側「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 作者:肖天咖啡已冷火腿沙拉飛以亂蠅酒招浮雕的窗口歲月流走金黃的杯聲你可記得我你可記得我秀髮披一肩流淌的女貞一隻竹背的絮語呢喃在石巷深處我是你報春的紫燕剪彩著旖旎的風景綿綿的細雨綿綿的鄉情攔幾重山水我聆聽竹簫的呼喚但瞬間便化作一團蟲嚶把名子胡亂寫在紙上然後撕去拋一地輕嘆與落英或者夢是渡舟子夜載去我相思的遊魂拍遍欄杆三千裡雲空依舊
  • 聚鄉情鄉親 為有鳳來栖——傅顯明赴上海招商引智紀實
    特別是在上海、深圳等地設立「飛地」,將招商的觸角直接伸到經濟更為發達的飛出地,是東陽招商引智工作的創新之舉。傅顯明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2020年5月13日、6月29日分別考察了深圳、上海的相關項目。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在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新徵程中,東陽與上海相距不遠,雙方合作的機遇正在加速形成。「未來幾年,東陽的交通條件將極大改善,三所本科一所專科的高等院校布局,正在謀劃建設的『萬畝千億』平臺,能夠成為隱冠半導體產業化重要承載地。歡迎隱冠半導體到東陽來考察。」傅顯明一行考察上海機遇中心。9月17日上午,傅顯明一行來到上海機遇中心考察。
  • ...新時代兩岸合作共贏的展示窗口!2020浙江•臺灣合作周嘉興...
    攜手打造新時代兩岸合作共贏的展示窗口!攜手打造新時代兩岸合作共贏的展示窗口2020浙江•臺灣合作周「攜手共創·圓夢嘉興」開幕式舉行今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嘉興正主動對標,進一步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深入實施「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推動一體化」的首位戰略,大力建設「五彩嘉興」,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塊。這一美好願景,必將為嘉臺兩地合作拓展新空間、提供新舞臺。
  • 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編者按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範圍渠道不斷拓展,文化「走出去」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近日,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召開,部分省市黨委宣傳部負責同志以及部分文化企業負責人出席座談會並發言。
  •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鄉音鄉情丨北楓:把鄉情寫進歌裡 作者:嚴磊、張銳、陳帥元    編輯:孔笑妍    來源:吉視通客戶端    2020-04-13 10:29
  • 國際視野與本土文化的碰撞:深圳地鐵文化藝術創想會在坪山開幕
    深圳作為「設計之都」與「創意之都」,其文化力量與藝術魅力日益凸顯,並向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不斷邁進。而地鐵藝術設計,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展示平臺,不僅象徵著城市建設水準與審美標準,作為精神與文化的載體,還將成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流傳百年。
  • 深圳文交所揭曉深圳文化金融成果,共商文化金融"深圳模式"
    12月18日,2020文化金融服務"雙區"建設(深圳)高峰論壇暨2020年深圳文化金融成果發布會在深圳文交所隆重舉行。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的關鍵時點上,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攜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等頂尖智庫,與眾多業界專家學者、金融機構和文化企業代表一同共商文化金融的"深圳模式",探討獨具深圳特色的文化金融發展新態勢、新視角、新思路。
  • 陳婧:鄉情在,故鄉不再遙遠
    陳婧1969年出生於三亞,1997去加拿大留學,移居蒙特婁,是活躍於加拿大文化藝術圈的社會活動家。近年,陳婧常常在加拿大和故鄉之間進行文化交流。2019年第八屆海南文昌南洋文化節於3月31日至4月2日在文昌舉行,陳婧在此間接受了記者採訪。身為加拿大蒙特婁海南同鄉會會長和魁省華裔音樂家協會主席的陳婧,她所創辦的華藝音樂學院,是魁北克省的華人音樂教育學府。
  • 永德會館修復開館 對外展示商賈文化、海絲文化
    15日,完成修復的福州永德會館開館,福州市永春商會、福州市德化商會同時揭牌,由永春、德化在榕商會運營管理,展示海絲文化、商賈文化,將打造成福州古厝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的樣板。永德會館的「永德」系永春、德化兩縣的簡稱。
  • 2020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精彩啟幕
    12月19日,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發起,科技部原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支持,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組委會主辦,中傳華夏國際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文化創意園承辦,深圳嵐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以下簡稱「文化科技周」)在深圳文化創意園精彩開啟。